图像变换装置及图像变换方法和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226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变换装置及图像变换方法和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保存在图像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变换装置和图像变换方法,以及一种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传统上,对于从低分辨率信息到高分辨率信息的分辨率变换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提案。这些传统上提出的方法根据目标图像的类型(例如每个像素都具有灰度信息的多值图像、通过如抖动法和误差扩散法等模拟半色调处理进行2值化的2值图像、采用固定阈值进行2值化的2值图像、文字图像等等)的不同而在变换处理方法上不同。
例如,图1是表示一种叫做“插值方法”的传统分辨率变换方法的示意图,这种插值方法在如自然图像等多值图像中检查缩小后的像素g1对应于缩小前的图像的哪个部分,采用与点p1(插值点)相邻的四个像素g11、g12、g13和g14,并且一般采用如图2所示的排列与插值点p1最近的像素g11的像素值的最近邻插值法,或者是采用如图3所示的通过插值点p1周围的四个点g11,g12,g13和g14(假设这四点的像素值为A,B,C和D)之间的距离i和j根据如下计算来决定插值点p1的像素值E的双线性插值法E=(1-i)(1-j)A+i(1-j)B+(1-i)jC+ijD......(式1)另一方面,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方式被定义为一种静态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化方式。JPEG方式是一种通过用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离散余弦变换)进行变换系数的量化并通过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熵编码来压缩图像信息的方式。这种压缩方法以块为单位执行压缩,例如,每个块由8×8像素构成。
为了采用上述插值方法对根据JPEG方式压缩的图像数据执行分辨率变换,传统的图像变换装置以如图4中所示的结构首先对所有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执行分辨率变换。
也就是说,如图4中所示,在传统图像变换装置10中,压缩数据存储器11保存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部12对保存于压缩数据存储器11中的JPEG数据的每8×8个像素(即一个单位块)进行解码,并输出到单位块存储器13。缩小处理部14根据双线性插值法使用对应于输入数据一个画面的图像大小的工作缓冲器15对从单位块解码部12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块进行缩小处理,并将其写回单位块存储器13。格式变换部16将由缩小处理部14处理后的已缩小的图像数据变换为RGB分别为5、6、5位的格式,并保存在显示存储器17。
因此,传统图像变换装置10设计为采用对应于输入数据一个画面的图像大小的工作缓冲器15来执行缩小处理。
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7-129759号公报(第5页)中还说明了另外一种分辨率变换法,即通过根据期望的分辨率对用于执行DCT处理的基矩阵进行操作来执行分辨率变换的方法。
然而,由于传统的图像变换装置10(图4)首先对所有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然后再执行分辨率变换,当输入压缩数据的图像大小增加时,解码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也增加,这便带来了导致装置规模变大和费用增加的问题。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7-129759号公报中说明的方法设计为通过将8×8像素的DCT系数变换成7×7像素的DCT系数或6×6像素的DCT系数来缩小(或扩大)图像,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不能执行任意的分辨率变换,如将640×480像素的图像数据缩小为639×479像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要求缩小显示的装置提供一种即使在输入压缩数据的图像大小增加时也能防止解码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增加的极好的图像变换装置、图像变换方法和记录媒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变换装置包括对按每预定单位块所提取出的单位图像数据中每个单位执行缩小处理的缩小处理部件,该缩小处理部件输出受到所述缩小处理的缩小图像数据,然后对新的单位图像数据执行所述缩小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变换装置包括压缩数据存储器,保存压缩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部,对保存于压缩数据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单位块存储器,保存从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部输出的每个单位块的图像数据;缩小处理部,对所述单位块存储器中记录的每个单位的图像数据进行缩小;缩小处理存储器,保存从所述缩小处理部输出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工作存储器,保存所述缩小处理部的临时信息;格式变换部,根据显示形式对所述缩小处理存储器中记录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以及显示存储器,保存根据所述显示格式变换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终端装置包括图像变换装置,对按每预定单位块提取出的单位图像数据中每个单位执行缩小处理,输出受到所述缩小处理的缩小图像数据,然后对新的单位图像数据执行所述缩小处理。
上述终端装置更适合于只保存已缩小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变换方法包括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对数字化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缩小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缩小处理;以及格式变换步骤,根据显示格式对所述缩小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保存图像变换处理程序的记录媒体包括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对数字化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缩小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缩小;以及格式变换步骤,根据显示格式对所述缩小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


图1是说明图像的缩小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最近邻插值法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双线性插值法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传统图像变换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图像变换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缩小前后的图像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变换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变换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要点是,在对输入图像执行缩小处理时对每个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并输出其结果,从而即使在输入图像的图像大小增加时也能够防止缩小处理所需要的工作存储的大小增加。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图像变换装置100的便携式终端装置200的结构的方框图该便携式终端装置200通过通信处理部210对经天线2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执行如频率转换等接收处理以及解调处理。
经过通信处理部210解调的包含于接收信号中的根据如JPEG方式等压缩的压缩图像数据(以下简称为“压缩数据”)被提供给图像变换装置100。
图像变换装置100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对该解码图像数据的大小进行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图像显示在由液晶显示设备等构成的显示部220。
图6是表示图片变换装置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6中,假定与图4中相对应的组成部分都附上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以下说明将假设如下一种情况压缩数据的压缩格式是JPEG,其中仅包含Y(亮度)成分,输入的1280×960像素的JPEG数据通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而缩小成320×240像素,并被显示为RGB分别为5、6、5位的格式。
在图6中,压缩数据存储器11保存压缩的图像数据(压缩数据)。单位块解码部12对保存在压缩数据存储器11中的压缩数据(JPEG数据)以每8×8像素为一个单位块进行解码,并输出到单位块存储器13。缩小处理部14采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缩小工作列存储器115b和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根据双线性插值法对从单位块解码部12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并将其写回单位块存储器13。格式变换部16将由缩小处理部14处理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变换为RGB分别为5、6、5位的格式,并将变换后的数据保存在显示存储器17中。显示存储器17在预定的时刻将保存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部220(图5)。
接下来将根据附图对图像变换装置100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单位块解码部12对保存在压缩数据存储器11中的JPEG数据以每8×8个像素(即一个单位块)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据输出到单位块存储器13。这里,假定图7中所示的8×8个像素的单位块B0是缩小前的图像的左上方的单位块。
然后,如图8中所示,缩小处理部14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单位块B0的图像数据只在单位块内任何可能的横向上执行缩小处理,并将结果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是从1280×960像素缩小到320×240像素,所以横向的缩小率是1279/319。
在本实施例中,当1280像素缩小为320像素时,缩小率定义为1280像素排列的间隔数1279与320个像素排列的间隔数319的比。因此,当横向的像素从1280像素缩小到320像素时,缩小率定义为1279/319。
因此,横向的缩小率为1279/319,在这种情况下,在缩小之前的8×8像素的单位块B0之内,可以在纵向输出2列(以下将纵向上的列简称为“列”),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缩小处理的缩小率为1279/319=4.009,假定缩小后列的位置为第n列时,缩小前的列的位置N和缩小后的列的位置n之间的关系为(1279/319)×n=N。因此,如图8所示,由于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中的缩小后的第0列(n=0)为(1279/319)×0=0,所以采用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内的在缩小前将第1列的权重设为0而对缩小前的第0列和第1列进行插值的结果。也就是说,缩小前的第0列直接被用作缩小后的第0列。
此外,由于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的缩小后的第1列(n=1)为(1279/319)×1=4.009,所以采用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第5列权重设为(1279/319的小数部分)而对缩小前的第4列和第5列进行插值的结果。这样一种插值方法便是双线性插值法。这里,尽管本实施例采用双线性插值法来进行缩小处理,也可以采用将小数部分除去或四舍五入的结果的最近邻插值法来代替双线性插值法。
因此,如图8所示,将单位块存储器13的单位块B0在横向缩小的结果被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
这里,如图9所示,对于横向上受到缩小处理的单位块B0的相邻块(单位块B0的右侧相邻的单位块B1)的缩小处理所必要的、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内的缩小前的单位块B0的最右端一列,被保存在缩小工作列存储器115b。接下来,如图10所示,对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中的横向上已缩小的图像数据在所有可能的纵向上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缩小处理,并且将结果写回单位块存储器1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执行的缩小是从1280×960像素到320×240像素,垂直方向的缩小率为959/239,在8×8像素的单位块B0内可以输出横的两行,如下所示。这里,将横向上的行简称为“行”。
也就是说,基于纵向的缩小率,与在横向的情况相同,通过将n=0代入缩小前行的位置N和缩小后行的位置n之间的关系式(959/239)×n=N之中,得到缩小后(缩小单位块b0)的最顶端行(缩小图像的第0行)为N=0,也就是将第1行权重设为0而对缩小前的第0行和第1行进行插值的结果。此外,通过将n=1带入缩小前的行位置N和缩小后的行位置n的关系式(959/239)×n=N,得到缩小后的第1行变为N=4.013,也就是将第5行的权重设为(959/239的小数部分)而在缩小前的第4行和第5行之间插值的结果。这里,对于如图11所示的后续的块的缩小处理所必要的缩小前最底端行被保存于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
因此,作为首先被缩小的单位块B0(图7)的缩小单位块b0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在这种情况下,格式变换部16将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缩小单位块b0)变换为RGB分别为5、6、5位的输出格式,并将变换后的数据保存在显示存储器17中。
通过这样的方法,便完成了对第一个单位块B0的缩小处理。接下来,如图12所示,图像变换装置100继续对经过缩小处理的单位块B0之后的单位块B1进行缩小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所示,单位块解码部12(图6)对保存在压缩数据存储器11中的压缩数据(JPEG数据)进行解码,并将下一个8×8像素的单位块B1输出到单位块存储器13。然后,如图14所示,缩小处理部14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缩小前的单位块B1的图像数据只在单位块内所有可能的横向上执行缩小处理,并将结果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
注意,由于从初始单位块B0得到的先前缩小结果(缩小单位块b0)构成了缩小处理后的第0列和第1列,这一次对缩小处理之前的单位块B1的缩小处理结果构成缩小处理后的第2列和第3列。也就是说,通过基于横向上的缩小率将n=2代入上述缩小前的列的位置N和缩小后的列的位置n的关系式(1279/319)×n=N中,得到N=8.019;通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缩小前的第7列(初始单位块B0的最右端列)和第8列(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的最左端列)进行插值,便得到缩小处理后要分配到第2列的数据。
此外,对于缩小处理后的第3列(图14),通过将n=3代入缩小前的列的位置N和缩小后的位置n之间的关系式(1279/319)×n=N,得到N=12.028;通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缩小前的第12列(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的左端起第5列)和第13列(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的左端起第6列)进行插值,便得到缩小处理后要分配到第3列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单位块B1也受到了在横向上的缩小处理。
这里,如图15所示,为了下一块(缩小前的单位块B2)的缩小处理,此时刻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单位块B1缩小前的最右端行被保存在缩小工作列存储器115b。
接下来,与之前的块的情况相同,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中的横向上的已缩小的图像数据受到如图16所示的只在单位块内所有可能的纵向上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的缩小处理,并且结果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因此,作为单位块B1缩小结果的缩小单位块b1被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
这里,如图17所示,对后面的块进行缩小处理所必需的缩小前的最底端行被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接下来,格式变换部16对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变换为RGB分别为5、6、5位的格式,并将变换结果保存在显示存储器17中。从此之后便反复进行上述处理。下面将对处理完由8×8像素的单位块构成的一横行之后的块的处理,也就是对第160块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单位块解码部12首先将保存在压缩数据存储器11的压缩数据(JPEG数据)解码,然后将第160块的8×8像素的单位块B159输出到单位块存储器13。接下来,如图19所示,缩小处理部14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图像数据只在块内所有可能的横向上执行缩小处理,并将结果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该处理类似于图8中所示的对单位块B0进行的上述处理。接下来,在纵向上(列)缩小的情况下,将采用图11中所述的初始8×8像素的单位块B0被处理时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如图20所示的处理。
也就是说,如图11中所述,最底端的行(第7行)的数据作为对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59上方相邻的初始的单位块B0上的横向进行缩小处理而得到的结果,被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
接着,采用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中的数据和此时刻保存在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中的横向上的已缩小图像数据,用双线性插值法只在块内所有可能的纵向上执行缩小处理,并将结果写回到单位块存储器1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是如上所述的从1280×960像素到320×240像素的缩小,因此垂直方向上的缩小率是959/239,于是在8×8像素的单位块B159中可以输出如下所示的两横行。
也就是说,对于缩小后(缩小单位块b159)最顶端行(缩小图像的第2行),与在横向上的情况相同,基于纵向上的缩小率通过将n=2代入缩小前的行的位置N和缩小前的行的位置n的关系式(959/239)×n=N而得到N=8.019;通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缩小前的第7行(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的数据)和第8行(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59在横向上的压缩结果的最顶端行)进行插值,得到缩小处理后要分配到第2行的数据。
此外,对于缩小处理后(缩小单位块b159)从顶端起的第2行(缩小图像的第3行),与横向上的情况相同,通过基于纵向上的缩小率将n=3代入缩小前的行的位置N和缩小后的位置n的关系式(959/239)×n=N而得到N=12.038;通过使用双线性插值法对缩小前的第12行和第13行(此时刻处理的单位块B159在横向上压缩结果的从最顶端行数起的第4行和第5行)进行插值,得到缩小处理后要分配到第2行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后面的块的缩小处理也是必要的缩小前的最底端行被保存在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通过这种方法,由缩小了的单位块B159(图18)组成的缩小单位块b159被保存在单位。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格式变换部16将保存在单位块存储器13中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缩小单位块b159)变换为RGB分别为5、6、5位的输出格式,并将变换后的数据保存在显示存储器17中。以下,将上述处理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图像数据处理完毕。
如上所示,当图像被缩小时,图像变换装置100只需要提供能够保存缩小前的一个单位块的数据量的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能够保存单位块的一列的缩小工作列存储器115b,以及能够保存对应于缩小后图像的一行的数据的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而不需要像传统情况那样使用对应于输入数据的一个画面的图像大小的工作缓冲器15(图4),从而能够极大的减少缩小处理所需要的这些工作存储的容量。
然后,图像变换装置100对每个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将缩小处理已经完成的缩小单位块输出到显示存储器17,并对新的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从而即使缩小前的图像大小增加时也能够消除提高工作存储器的容量的必要。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图像变换方法进行说明。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变换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21中,步骤ST101是执行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处理的步骤,在该步骤中数字化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被解码并输出。另外,步骤ST102是执行如图7到图20所示的上述缩小处理的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处理(步骤ST101)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被缩小。步骤ST103是执行格式变换处理的步骤,在该步骤中缩小处理(步骤ST102)中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根据显示格式被变换。
然后,步骤ST104是判定步骤ST101到ST103中对所有单位块(JPEG的情况下的单位叫做“MCUMinimum Coded Unit,最小编码单元”,在MPEG的情况下的单位叫做“宏块”)的处理是否完成的步骤,在这里获得否定结果时表示处理还在进行中,并且此时,图像变换装置100返回到步骤ST101并重复同样的过程。当对所有单位块的处理完成后,在步骤ST104得到肯定结果,并且结束该处理过程。
如上所示,本实施例能够极大地减少所必需的工作存储器,减少了芯片面积,从而能够降低装置的费用并缩小其规模。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使用的工作存储器从传统方法的3,225,600字节减少到769,248字节,能够达到大约76%的存储器减少量。
至今为止所述的说明都是压缩格式为JPEG,从1280×960像素到320×240像素的压缩,输出格式为RGB分别为5、6、5位,缩小方法为双线性插值法的情况,但不用说,本发明也适合用于任何数据类型,压缩格式,缩小模式,输出格式或者缩小方法。这种情况下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多值图像、2值图像等等,压缩格式可以是JPEG、MPEG等等,输出格式可以是2值图像、半色调模拟灰度图像等等,缩小方法可以是双线性插值法、最近邻插值法等等。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变换装置100可以通过在对压缩数据的每个最小单位进行解码的同时执行缩小来实现只保存已缩小的解码图像的无线通信终端。这便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减少费用并达到省电的目的。
此外,也可以将图21中所示的图像变换方法进行编程的图像变换程序记录在记录媒体中。这样,可以使用如半导体存储器、磁记录装置、光记录装置或光磁记录装置等来作为记录媒体。
此外,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具有图像变换装置100的便携式终端装置200(图5)作为通过通信下载压缩数据的装置,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本发明的图像变换装置100也可适用于图22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装置400,这种装置能够通过读取部410从保存压缩数据(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卡401中读取压缩数据,将读取的压缩数据解码并执行缩小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便携式终端装置也是只保存缩小后的图像数据,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减少费用,并达到省电的目的。
如上所说明,本发明对输入图像的每个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从而能够实现与传统情况相比极大的减少工作存储器的图像变换装置,无论输入的图像大小多大都能够防止使用的工作存储器增加,从而能够实现费用的降低和存储空间的节省。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对输入图像的每个单位块执行缩小处理,从而在输入压缩数据的图像大小增加时也不需要增加必要的存储而能够将图像缩小为任意大小,并能同时执行解码处理。
本说明书基于2002年11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325912号,其全部内容都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适合用于图像变换装置、图像变换方法和记录媒体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缩小处理部件,对按每预定单位块提取的单位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单位执行缩小处理,其中,所述缩小处理部件输出受到所述缩小处理的缩小图像数据后,对新的单位图像数据执行所述缩小处理。
2.一种图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数据存储器,保存压缩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部,对保存在所述压缩数据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单位块存储器,保存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块;缩小处理部,对所述单位块存储器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缩小;缩小处理存储器,保存从所述缩小处理部输出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工作存储器,保存所述缩小处理部中的临时信息;格式变换部,根据显示格式对记录在所述缩小处理存储器中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以及显示存储器,根据所述显示格式保存变换后的图像数据。
3.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变换装置,对按每预定单位块提取出的单位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单位执行缩小处理,将受到所述缩小处理的缩小图像数据输出,然后对新的单位图像数据执行所述缩小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只保存缩小了的图像数据。
5.一种图像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对数字化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缩小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缩小;以及格式变换步骤,根据显示格式对所述缩小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
6.一种保存图像变换处理程序的记录媒体,所述程序包括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对数字化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解码并输出;缩小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单位块解码步骤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单位进行缩小;以及格式变换步骤,根据显示格式对所述缩小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换。
全文摘要
一种对保存在图像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缩小处理的图像变换装置、图像变换方法和记录媒体。图像变换装置(100)备有在缩小图像时能够保存缩小前的一个单位块的数据量的缩小工作存储器(115a)、能够保存单位块的一列的缩小工作列存储器(115b)以及能够保存对应于缩小后图像的一行的数据的缩小工作行存储器(115c)。
文档编号G06T3/40GK1692625SQ2003801006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
发明者合田阳一, 加宅田忠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