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062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在追求轻便性与实用性的考量下,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装置一般都趋向于做成轻、薄、短、小,以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他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和手机。这些可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为了方便携带,制造商通常会将可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做成可折叠式。一般来说,可折叠式的电子装置可分成二机体,二机体之间是以枢接的方式连接。下文将以笔记型电脑为例对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A与图1B所示,图1A为现有习知的一种笔记型电脑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B所示为笔记型电脑在开阖状态的示意图。首先,如图1A所示,笔记型电脑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第二机体120、一卡钩140与一扳动钮160,且第一机体110上具有一卡槽130。其中,第一机体110的一侧和一第二机体120的一侧是沿一枢转轴线PA而相互枢接,而扳动钮160则和卡钩140相连接,且卡钩140底端具有一斜度。所以,如图1B所示,当使用者欲将笔记型电脑100闭合时,可施加一力量在第二机体120的不在枢转轴线PA上的部分,卡钩140便可朝向第一机体110来移动,且利用其倾斜的底端顺势滑入卡槽130中,而使笔记型电脑100闭合。另外,当使用者欲将笔记型电脑100从闭合状态打开时,可施加一力量来滑动扳动钮160,扳动钮160便会带动卡钩140作滑移,而使卡钩140脱离卡槽130的结构干涉,以让使用者施力将笔记型电脑100开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卡钩140是属于机械式元件,经常地使用可能造成其产生磨耗和毁损,所以在长期使用下而使卡钩140损坏时,这可能造成笔记型电脑100发生无法正常闭合的情形。并且,第一机体110的卡槽130的制作会对笔记型电脑100(即第一机体110)的表面外观产生破坏,而妨碍笔记型电脑100整体的美感。此外,第一机体110的卡槽130及第二机体120的卡钩140之间在设计时需要较精准的定位,这会增加制造的困难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在实际制造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可折叠电子装置的开关在长期使用下仍可正常开启及闭合,并可维持可折叠电子装置的表面美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可折叠电子装置在长期使用下仍可正常开启及闭合,并可维持可折叠电子装置的表面美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该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其包括一第一磁性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第二磁性部,对应于该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S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N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更包括一第三磁性部,其连接于该第二磁性部,并随着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小,以使该第三磁性部是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及/或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并使得该第三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减少。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一磁性开关,包括一第一磁性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第二磁性部,对应于该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S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N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第三磁性部,其连接于该第二磁性部,并随着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小,以使该第三磁性部是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及/或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并使得该第三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减少。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是为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或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该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其包括一感磁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磁性部,对应于该感磁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磁性部,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S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N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磁性部及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中所述的感磁部的材质包括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一磁性开关,包括一感磁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磁性部,对应于该感磁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磁性部,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S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N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磁性部及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磁部的材质包括铁。
前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是为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或手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第二机体的一侧与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可折叠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包括一第一磁性部和一第二磁性部,第一磁性部配设于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枢转轴线上。第二磁性部对应于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第二机体内,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第二磁性部以使第二磁性部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第二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第二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结构特点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设于第一机体内,而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滑设于第二机体内并对应于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并且,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以使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因利用上述的磁性锁扣机构,其磁性锁扣功能不会因元件之间的磨损而失效,而让可折叠电子装置在长期使用下仍可正常开阖。
并且,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可埋设于可折叠电子装置的机体之内,而不破坏可折叠电子装置的表面美观。而且,相较于习知采用卡槽与卡钩相互卡接的方式来让可折叠电子装置呈闭阖状态,本发明在制造上述磁性锁扣机构时所需的精确度较低,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在长期使用下仍可以正常开启及闭合,并可以维持可折叠电子装置的表面美观。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的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A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笔记型电脑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B是笔记型电脑在开阖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A是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阖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B和图3C是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作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A是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阖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B和图5C则分别是感磁部和磁性部的作动示意图。
100笔记型电脑110第一机体120第二机体130卡槽140卡钩160扳动钮200、300可折叠电子装置210、310第一机体220、320第二机体230、330磁性开关232、332第一磁性部234、334第二磁性部235、335弹性体236、336扳动钮238、370第三磁性部PA枢转轴线SA1、SA2滑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将以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开关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利用磁性锁扣的机制,所以其锁扣功能不会因元件之间的磨损而失效。
〔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此可折叠电子装置200包括一第一机体210、一第二机体220与一磁性开关230。磁性开关230包括一第一磁性部232、一第二磁性部234和一扳动钮236。其中,第二机体220的一侧与第一机体210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PA而相互枢接,而第一磁性部232配设于第一机体210内,且不位于枢转轴线PA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232配设于第一机体210的相对于枢转轴线PA的另一侧)。第二磁性部234对应于第一磁性部232而滑设于第二机体220内。可折叠电子装置200是利用第一磁性部232与第二磁性部234间的磁力关系,来对可折叠电子装置200进行开阖的动作,以下将对此做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3所示,图3A是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阖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B和图3C则绘示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作动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可折叠电子装置200的磁性开关230更包括一第三磁性部238和一弹性体235(例如为弹簧)。其中,第三磁性部238是连接于第二磁性部234,而弹性体235配设于第二磁性部234的相对于第二机体220的一滑动路径上。另外,第二磁性部234相吸于第一磁性部232的一端例如为S极或N极(在本实施例中为S极)。此外,扳动钮236是连接于第二磁性部234及/或第三磁性部238。
当使用者施加力量在扳动钮236时,第二磁性部234及/或第三磁性部238连带地被扳动并沿滑动方向SA1与第二机体220作相对滑动。此时,如图3C所示,第二磁性部234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将使第二磁性部234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而第三磁性部238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距离则对应减小,也让第三磁性部238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增加。这时,使用者便可以相对于第一机体210而施力将第二机体220往上扳,以使可折叠电子装置200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者施加力量扳动第二磁性部234及/或第三磁性部238时,弹性体235是受到第二磁性部234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如图3C所示)。当力量不再施加于第二磁性部234及/或第三磁性部238时,弹性体235释放上述的弹性位能以使第二磁性部234及/或第三磁性部238沿滑动方向SA2与第二机体220作相对滑动。此时,如图3B所示,第二磁性部234及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将使第二磁性部234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而第三磁性部238及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也让第三磁性部238与第一磁性部232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减少。这时,使用者便可以相对于第一机体210而将第二机体220往下扳,以使可折叠电子装置200阖上。
〔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此可折叠电子装置300包括一第一机体310、一第二机体320与一磁性开关330。磁性开关330包括一感磁部332、一磁性部334和一扳动钮336。其中,第二机体320的一侧与第一机体310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PA而相互枢接,而感磁部332配设于第一机体310内,且不位于枢转轴线PA上(在本实施例中,感磁部332配设于相对枢转轴线PA的另一侧)。磁性部334对应于感磁部332而滑设于第二机体320内。可折叠电子装置300是利用感磁部332与磁性部334间的磁力关系,来对可折叠电子装置300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5A与图5B所示,图5A为可折叠电子装置在开阖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B和图5C则分别为感磁部和磁性部的作动示意图。可折叠电子装置300的磁性开关330更包括一弹性体335(例如为弹簧)。其中,弹性体335配设于磁性部334的相对于第二机体320的一滑动路径上。另外,磁性部334相吸于感磁部332的一端例如为S极或N极(在本实施例中为S极)。此外,扳动钮336是连接于磁性部334。
当使用者施加力量在扳动钮336时,磁性部334连带地被扳动并沿滑动方向SA1与第二机体320作相对滑动。此时,如图3C所示,磁性部334与感磁部332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而使磁性部334与感磁部332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这时,使用者便可以相对于第一机体310而将第二机体320往上扳,以使可折叠电子装置300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者施加力量扳动磁性部334时,弹性体335是受到磁性部334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如图3C所示)。当力量不再施加于磁性部334时,弹性体335释放弹性位能以使磁性部334沿滑动方向SA2与第二机体320作相对滑动。此时,如图3B所示,磁性部334及感磁部332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而使磁性部334与感磁部332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这时,使用者便可以相对于第一机体310而将第二机体320往下扳,以使可折叠电子装置300阖上。
此外,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例如为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或手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设于第一机体内,而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滑设于第二机体内并对应于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并且,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以使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因利用上述的磁性锁扣机构,其磁性锁扣功能不会因元件之间的磨损而失效,而让可折叠电子装置在长期使用下仍可正常开阖。
并且,第一磁性部/或感磁部、第二磁性部/或磁性部可埋设于可折叠电子装置的机体之内,而不破坏可折叠电子装置的表面美观。而且,相较于习知采用卡槽与卡钩相互卡接的方式来让可折叠电子装置呈闭阖状态,本发明在制造上述磁性锁扣机构时所需的精确度较低,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该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磁性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第二磁性部,对应于该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S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N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第三磁性部,其连接于该第二磁性部,并随着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小,以使该第三磁性部是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及/或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并使得该第三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8.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一磁性开关,包括一第一磁性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第二磁性部,对应于该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S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磁性部相吸于该第一磁性部的一端是为N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第三磁性部,其连接于该第二磁性部,并随着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小,以使该第三磁性部是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及/或该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及/或第三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并使得该第三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第三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斥磁力对应减少。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第二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第二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第二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第二磁性部及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与该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是为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或手机。
16.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该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感磁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磁性部,对应于该感磁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磁性部,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S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N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磁性部及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磁部的材质包括铁。
22.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的一侧与该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一磁性开关,包括一感磁部,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该枢转轴线上;一磁性部,对应于该感磁部,而滑设于该第二机体内,该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该磁性部,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S极。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部相吸于该感磁部的一端是为N极。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磁性开关更包括一弹性体,其配设于该磁性部的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一滑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施加该力量扳动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是受到该磁性部所挤压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力量不再施加于该磁性部时,该弹性体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使该磁性部与该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使得该磁性部及该感磁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减少,以使该磁性部与该感磁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增加。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弹簧。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磁部的材质包括铁。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装置是为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字典或手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设于一可折叠电子装置中,可折叠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第二机体的一侧与第一机体的一侧沿一枢转轴线而相互枢接。可折叠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包括一第一磁性部和一第二磁性部,第一磁性部配设于第一机体内,且不位于枢转轴线上。第二磁性部对应于第一磁性部而滑设于第二机体内,第二磁性部是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扳动而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当使用者施加一力量扳动第二磁性部以使第二磁性部与第二机体作相对滑动时,第二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增加,以使第二磁性部与第一磁性部之间的相吸磁力对应减小。
文档编号G06F1/16GK2760726SQ20042005823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黄义峰 申请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