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369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本发明是关于一 种电子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具有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现有习知的一种电子装置1,具有一第一本体
11与一第二本体12,而第一本体11具有一第一机壳111,第二本体12具 有一第二机壳121、 一显示模组122及一镜头模组123。其中,第二机壳121 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121a与一第二側121b,第二机壳121是以其第一侧 121a与第一^L壳111相互枢接,而显示^f莫组122是设置于第二机壳121并 自第二机壳121外露,且镜头模组123是邻设于第二机壳121的第二侧121b。 请参阅图2所示,当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1时,其视线通常会朝向显 示模组122 (如虚线A所示),而使用者的眼睛通常会高于显示模组122。 由于,镜头模组123是设置于第二机壳121的第二侧121b,其位置较显示 模组122略高,此时,当使用者在直视显示模组122时,其面部并无法直 接面向镜头模组123,所以在镜头模组123的拍摄范围(如虚线B所示) 中,仅能拍摄到使用者头顶部分的画面。当使用者欲利用镜头模组123拍 摄自身影像时,必须将头部略微抬高,使得使用者的面部位于镜头模组123 的拍摄范围之中,如此一来,镜头模组123才能清楚拍摄使用者面部的画 面。
由此可见,当使用者同时使用电子装置1与利用镜头模组123拍摄自 身影像时,是必须不断地调整头部角度,确实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麻烦, 有待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子 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 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使用上较为便利,从而 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一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机壳; 一第 二本体,具有一第二机壳及一镜头模组,其中该镜头模组是设置于该第二 机壳;以及一枢接单元,其中该第一机壳是通过该枢接单元与该第二机壳 枢接,且该镜头模组是邻设于该枢接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镜头模组具有至少一枢接部,该镜头模 组是以该枢接部与该第二机壳相互枢接。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枢接部是为一枢接柱或一枢接孔。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镜头模组具有二个枢接部,该二个枢接 部是分别设置于该镜头模组的二端。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更包含 一资料处理模组,是 设置于该第一机壳中。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更包含 一输入模组,是设置 于该第一机壳的一侧。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本体更包含 一显示模组,是设置 于该第二机壳的一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依本发明的电子 装置,包含一第一本体、 一第二本体及一枢接单元,其中,第一本体具有 一第一机壳,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机壳及一镜头模组,其中镜头模组是设 置于第二机壳;第一机壳是通过枢接单元与第二机壳枢接,且镜头模组是 邻设于枢接单元。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由于镜头模组邻设于枢接单元, 当使用者观看显示模组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使用者的面部是可正向面对 镜头模组,使得其面部可以位于镜头模组的拍摄范围之中。于是,无论使 用者利用镜头模组拍摄自身影像画面,或是观看显示模组的影像画面时, 皆不需要改变头部的角度,相较习用结构而言,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使用 上确实较为便利。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 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子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为现有习知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是为现有习知的电子装置的一侧视图。
图3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侧视图;以及
图5是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
1:电子装置
111:第一才几壳
121:第二机壳
121b:第二侧
123:镜头模组
21:第一本体
212:输入模组
212b:触控单元
221:第二机壳
223:显示模组
231:第一枢接部
233:转轴
31:第一本体
32:第二本体
322:镜头模组
33:枢接单元
B:镜头模组的拍摄范围
11:第一本体 12:第二本体 121a:第一侧 122:显示模组 2:电子装置 211:第一机壳 212a:键盘单元 22:第二本体 222:镜头模组 23:枢接单元 232:第二枢接部 3:电子装置 311:第一机壳 321:第二机壳 3221:枢接部
A:使用者朝向显示模组的视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 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所示,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其具有一第一 本体21、 一第二本体22及一枢接单元23。
第一本体21具有一第一机壳21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1更具有 一资料处理模组(图中未示)及一输入模组212,其中,资料处理模组是可 为一中央处理单元(CPU),而输入模组212具有一4定盘单元212a与一触控 单元212b。此外,资料处理模组与输入模组212是设置于第一机壳211中,
且资料处理模组是与输入模组212电性连接,于是,使用者可利用输入模 组212输入资料讯号至资料处理模组中。
第二本体22具有一第二机壳221及一镜头模组222,其中镜头模组222 是设置于第二机壳22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2更具有一显示模组223, 显示模组223是设置于第二机壳221中、并自第二机壳221外露。另外, 显示模组223是与资料处理模组电性连接,借此,显示模组223是可依照 资料处理模组所输出的资料讯号而显示一影像画面。
另外,枢接单元23是设置于第一机壳211与第二机壳221之间,而第 一机壳211是通过枢接单元23与第二机壳221枢接,且镜头模组222是邻 设于枢接单元23。于本实施例中,枢接单元23具有二个第一枢接部231、 二个第二枢接部232及二个转轴233,其中,该等第一枢接部231是设置于 第一机壳211的一侧,该等第二枢接部232是设置于第二机壳221的一侧, 而该等转轴233是分别穿设于该等第一枢接部231与该等第二枢接部232 之间,使得第二机壳221枢接于第一机壳211的一侧,如此一来,第二机 壳221得以相对第一机壳211枢转,借此,亦可调整显示模组223的角度 以及镜头模组222的拍摄角度。
请参阅图4所示,由于镜头模组222邻设于枢接单元23,而镜头模组 222的位置是较低于显示模组223的位置,于是,当使用者观看显示模组 223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如虛线A所示),使用者的面部可以直接面向镜 头模组222,所以使用者的面部可以位于镜头模组222的拍摄范围(如虚线 B所示)中。
由此可见,使用者于利用镜头模组222拍摄自身影像画面,以及观看 显示模组223的影像画面时,并不需要改变头部角度,确实符合使用者实 际使用的需求。
接着,请参阅图5所示,是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其具有 一第一本体31、 一第二本体32及一枢接单元33。其中,第一本体31的一 第一机壳311通过枢接单元33与第二本体32的一第二机壳321枢接的方 式,是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21的第一机壳211与第二本体22的第二 机壳221的枢接的方式相同,在此容不赘述。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32具有一镜头模组322,镜头模组322 是设置于第二机壳32中、并邻设于枢接单元33。而且,镜头模组322更具 有至少一枢接部3221,本实施例的镜头模组322是以具有二枢接部3221且 该等枢接部3221是为分别一枢接柱为例,镜头模组322是以该等枢接部 3221与第二机壳321相互枢接。当然,该等枢接部3221亦可分别为一枢接 孑L。如此一来,镜头模组322是可通过该等枢接部3221而相对第二机壳321 旋转,进而增加镜头模组322的拍摄角度。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由于镜头模组邻设于枢接单元, 当使用者观看显示模组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使用者的面部是可正向面对 镜头模组,使得其面部可以位于镜头模组的拍摄范围之中。于是,无论使 用者于利用镜头模组拍摄自身影像画面,或是观看显示模组的影像画面时, 皆不需要改变头部角度,相较习用结构而言,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使用上 确实较为便利。此外,镜头模组更具有枢接部的设置,使得镜头模组得以 相对第二本体的第二机壳偏转,借以增加镜头模组的拍摄角度,更能符合 实务上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机壳;一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机壳及一镜头模组,其中该镜头模组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以及一枢接单元,其中该第一机壳是通过该枢接单元与该第二机壳枢接,且该镜头模组是邻设于该枢接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镜头模组具有至少一枢接部,该镜头模组是以该枢接部与该第二机壳相互枢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枢接部是 为一枢接柱或一枢接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镜头模组 具有二个枢接部,该二个枢接部是分别设置于该镜头模组的二端。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 更包含一资料处理模组,是设置于该第一机壳中。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 更包含一输入模组,是设置于该第一机壳的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本体 更包含一显示模组,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的一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及一枢接单元,其中,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机壳,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机壳及一镜头模组,其中镜头模组是设置于第二机壳;第一机壳是通过枢接单元与第二机壳枢接,且镜头模组是邻设于枢接单元。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201647SQ20061016119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3日
发明者洪国峰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