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801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光盘机设置于上盖与基
座枢接位置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所示,是现有习知技艺的笔记型电脑的示意图。笔记型电脑100包括一底座101、一荧幕102及一光盘机103,而光盘机103则装设于底座101内。光盘机103包括一托盘104及一饰板105 (Bezel)。其中,托盘可自底座101侧边滑出,以放置光盘(图未示)。饰板105则设置于托盘104的前端。当使用者欲容置或更换光盘时,可藉由按压设置于饰板105的触控按钮106,以控制光盘机103的托盘104退出。 然而,由于现有习知笔记型电脑的光盘机均设置于底座的左侧或右侧。由于光盘机需具有一定厚度,使得笔记型电脑的外观设计局限于厚度而无法进一步改良,例如将底座左右两侧设计呈流线形状。 此外,为提升笔记型电脑的扩充能力,底座的左右侧边均设有多种连接插孔、连接端口或扩充槽,如电源连接孔、耳机孔、麦克风孔、网络线孔、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端口、 IEEE 1394连接孔或显示输出端口 (D-SUB)、数字影像介面(DVI)端子或高画质多媒体传输介面(HDMI)端子,个人电脑存储卡国际标准(PCMCIA)或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CI-EXPRESS)插槽等。由于现有习知技艺光盘机的托盘(tray)的饰板是设置于底座左右两侧上,因此将占掉底座左右侧边的大部分空间,而无法设置上述的扩充元件,导致笔记型电脑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底座左右两侧无法提高扩充能力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笔记型电脑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笔记型电脑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解决现有习知技艺较无法符合美观设计,及扩充插槽因需要使托盘饰板设置于底座侧边而需要降低设置数量,进而影响扩充性的问题,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上盖,枢设于该基座的一侧;一光盘机,具有一托盘,该光盘机设置于该基座对应该上盖与该基座的枢接位置,该托盘是沿预设移动路径移动;至少一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在该上盖的一端不阻挡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时,据以产生一感应信号;一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一退片要求信号;一退片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感应单元、该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及该光盘机,且该退片控制单元产生一退片控制信号;以及其中,当该退片控制单元接收该退片要求信号及该感应信号时,该退片控制单元传送该退片控制信号至该光盘机,以驱动该托盘沿该预设移动路径移动。[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上盖的一端阻挡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时,该
感应单元不产生该感应信号,使该退片控制单元不传送该退片控制信号至该光盘机。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为一热键。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是藉由按压操作该热键以产生该退片要求信号。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设置于该基座或该上盖。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以一非接触方式加以感应该上盖
与该基座的相对角度。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非接触方式为电磁感应方式。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以一接触方式加以感应该上盖与
该基座的相对角度。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接触方式是藉由该上盖压抵该感应单元。[0017]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上盖相对该基座转动而位于一第一操作状态,当该上盖位于该第一操作状态时,该上盖一端阻挡在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上。[0018]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上盖位于该第一操作状态时,该上盖与该基座所形成的相对角度为130度至140度。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上盖位于一第二操作状态时,该上盖一端在不阻挡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上,使该托盘被开启或关闭。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座与该上盖藉由一枢接元件相互枢接,该枢接元件为一弯曲型转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藉由将光盘机设置于上盖枢设于基座的位置,而更具备美观设计及增加扩充连接端口的设置数量,并藉由设置一退片控制单元,可避免当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盖位于操作位置时,光盘机因人为操作而退出托盘,导致托盘与上盖互相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基座、上盖、光盘机、感应单元、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退片控制单元及枢接元件。上盖是藉由枢接元件枢设于基座的一侧。光盘机具有托盘,并设置于上盖对应于基座的枢接位置。感应单元用以感测基座与上盖相对位置。当上盖一端不阻挡托盘预设移动路径时,即据以产生一感应信号。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则产生退片要求信号。当退片控制单元收到感应信号及退片要求信号时,将产生一退片控制信号,并进一步传送退片控制信号至光盘机,以驱动托盘沿预设移动路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习知技艺的笔记型电脑的示意图。[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方框图。[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仰视图。[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操作状态示意图。[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操作状态示意图。[0030]100:笔记型电脑101 :底座102 :荧幕103 :光盘机104 :托盘105 :饰板106:触控按钮 ll:基座111 :扩充插槽112 :连接埠113:连接孔 12:上盖13 :光盘机 131:托盘14:感应单元 141:感应信号15 :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1:退片要求信号16 :退片控制单元 161:退片控制信号17 :枢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基座11、一上盖12、一光盘机13、至少一感应单元14、一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一退片控制单元16及两枢接元件17。 请再参阅图2所示,其中,基座11内可容置一电路板(图未示),且基座ll的侧边可设置多个扩充插槽111、连接端口 112及连接孔113,如PCMCIA插槽、PCI-EXPRESS插槽、网络插孔、音源输出孔、音源输入孔、USB连接端口、IEEE 1394连接端口、显示输出端口 (如D-SUB、DVI或HDMI)等。 基座ll的底端具有容置槽(图未示),其可用以收容枢接元件17。枢接元件17为一弯曲型转轴(例如C型转轴),其一端枢接于基座11,另一端则连接上盖12。当上盖12位于操作状态时,枢接元件17则收容于基座11底端的容置槽(图未示)内,当上盖12位于闭合状态时,此时枢接元件17则向容置槽外突出延伸,而已不位于容置槽内。因此,当上盖12位于基座11的一侧,并藉由枢接元件17枢接于基座ll,而相对于基座ll转动至操作状态。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仰视图,光盘机13具有一托盘131,且光盘机13设置于基座11对应上盖12与基座11的枢接位置。其中,托盘131可沿一预设移动路径往返移动而开启或关闭。 但是,当使用者转动上盖12至操作位置时,上盖12与基座11之间形成约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此时,上盖12的一端面对托盘131座落的位置,使得上盖12阻挡托盘131的预设移动路径,托盘131即无法沿预设移动路径往返移动。当使用者转动上盖12,使上盖12位于闭合位置时,上盖12与基座11是小于或等于45度的夹角,因此上盖12的一端不会阻挡在托盘131的预设移动路径上,而使托盘131沿着预设移动路径移动。[0048] 因此,感应单元14可设置于基座11或上盖12处的相对位置并电性连接电路板,其可用以感测上盖12的移动位置,且当上盖12的移动位置未阻挡在托盘131沿预设移动路径的位置上时,感应单元14即产生一感应信号141。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14是设置于基座11上,并可以接触式感应元件或非接触式感应元件来实施。当感应单元14为非接触式感应元件时,则以非接触方式产生感应信号141,而可以电磁式感应元件来实施。当感应单元14为接触式感应元件时,可藉由转动上盖12使其抵压感应单元14而产生感应信号141。 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可产生一退片要求信号151。其中,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可为一热键(hotkey),其可电性连接电路板。退片要求信号151不但可藉由使用者操作热键而产生,也能藉由使用者通过鼠标、轨迹球或触控板(touch panel)点选退片指令来产生。 再者,退片控制单元16设置于电路板上。退片控制单元16电性连接感应单元14、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及光盘机13。退片控制单元16可用以产生一退片控制信号161 。当光盘机13接收退片控制信号161后,则驱动托盘131沿预设路径移动,以进行退片动作。在此实施例中,退片控制单元16可以一电子芯片(electronic chip,EC)来实施,但不以此为限。 据以上所述,请再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操作状态示意图。当使用者转动上盖12至第一操作状态时,基座11与上盖12之间形成约大于或等于130度的夹角,将使上盖12 —端阻挡在托盘131预设移动路径上。 若感应单元14为非接触式感应元件,则因上盖12与基座11的相对位置过远而不产生感应信号141。若感应单元14为接触式感应元件,则上盖12未接触感应单元14而不产生感应信号141。 由于,当上盖12在第一操作状态下时,感应单元14不产生感应信号141。因此,当上盖12在第一操作状态时,使用者操作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 (在此可为热键)或执行退片指令,如在荧幕上点选"退片"按钮而产生退片要求信号151时,因退片控制单元161仅接收到退片要求信号151,但并未接收到感应信号141,所以不传送退片控制信号161至光盘机13。因此,托盘131将不会执行退片动作,藉此避免托盘131撞击上盖12。[0055] 另外,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操作状态示意图,当使用者转动上盖12至第二操作状态时,使基座11与上盖12形成约小于或等于45度的夹角,使上盖12 —端不会阻挡在托盘131预设移动路径上。 若感应单元14为非接触式感应元件,因上盖12与基座11的相对位置比较接近而使感应单元14产生感应信号141,并传送至退片控制单元16。 若感应单元14为接触式感应元件,藉由上盖12压抵感应单元14,而使感应单元14产生感应信号141,并传送至退片控制单元16。 承上所述,退片控制单元16已接收到感应信号141,此时,使用者按压操作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15,或执行退片指令,如在荧幕上点选"退片"按钮以产生退片要求信号151,此退片要求信号15将传送至退片控制单元16。因此,退片控制单元16接收到感应信号141及退片要求信号151,使退片控制单元16传送退片控制信号161至光盘机13,导致光盘机13驱动托盘131沿预设移动路径移动,而提供进片或退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效在于将光盘机设置于对应上盖并枢设于基座位置,而能便于进行美观设计或增加扩充端子。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功效在于设置感应单元及退片控制单元,可避免当上盖开设角度过大而与托盘预设移动路径相互干涉时,使托盘碰撞上盖而无法顺利开启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座;一上盖,枢设于该基座的一侧;一光盘机,具有一托盘,该光盘机设置于该基座对应该上盖与该基座的枢接位置,该托盘是沿预设移动路径移动;至少一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在该上盖的一端不阻挡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时,据以产生一感应信号;一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一退片要求信号;以及一退片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感应单元、该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及该光盘机,且该退片控制单元产生一退片控制信号;其中,当该退片控制单元接收该退片要求信号及该感应信号时,该退片控制单元传送该退片控制信号至该光盘机,以驱动该托盘沿该预设移动路径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退片要求信号产生 单元为一热键,藉由按压产生该退片要求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设置于 该基座或该上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以一非 接触方式感应该上盖与该基座的相对角度的感应单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为电磁感 应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应单元是以一接 触方式感应该上盖与该基座的相对角度的感应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应信号藉由该上 盖压抵该感应单元产生。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盖相对该基座转 动而形成一相对角度时,该上盖一端阻挡在该托盘的预设移动路径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相对角度为130度 至140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与该上盖藉 由一枢接元件相互枢接,该枢接元件为一弯曲型转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基座、上盖、光盘机、感应单元、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退片控制单元及枢接元件。上盖藉由枢接元件枢设于基座的一侧。光盘机具有托盘,并设置于上盖对应于基座的枢接位置。感应单元用以感测基座与上盖相对位置。当上盖一端不阻挡托盘预设移动路径时,产生一感应信号。退片要求信号产生单元则产生退片要求信号。当退片控制单元收到感应信号及退片要求信号时,将产生一退片控制信号,并进一步传送退片控制信号至光盘机,以驱动托盘沿预设移动路径移动。本实用新型具备美观设计及增加扩充连接端口的设置数量,并可避免当上盖位于操作位置时,光盘机因人为操作而退出托盘,导致托盘与上盖互相干涉。
文档编号G06F1/16GK201540728SQ20092000448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侯幸如, 廖国栋, 张宏仰, 李俊德, 简志祥, 赖信宏 申请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