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标识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12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标识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标识物。
背景技术
普通电码防伪自问世至今已近十年,在应用期间,为企业产品防伪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码防伪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数码防伪技术通过防伪标识作为中间载体,将防伪查询系统与消费者无形的进行了连接,并具有了多重防伪作用。对消费者而言,将一个复杂的产品防伪识别过程, 简化成了电话、短信和网站查询的简单过程,既安全又可靠,成本又低,已被许多企业作为首选防伪技术并广泛使用。“广州轻松防伪查询系统”在数码防伪领域中,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非常新颖,并在防伪和市场服务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在防伪标识的开发技术实现上, 使其具有了安全、可靠、经济的防伪特点,以及共性和个性的防伪特征,起到了视觉、听觉、 仪器检测三重防伪的效果。企业利用系统的防伪功能和防伪标识通过查询,依靠社会监督, 唤醒消费者共同参与,主动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是企业防伪打假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造假手段层出不穷,现有的电码防伪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企业急需更有效的防伪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5203425. 5 (申请日1995年2月7日)、题为“密码防伪标识物”中,其防伪标识物由防伪信息载体印设的代码、密码(防伪信息)和遮盖层构成的;代码和密码组成编码存储在为消费者提供验证密码服务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消费者可通过电话向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拨入编码来验证产品真伪,它将鉴别产品真伪这种本来复杂的技术行为转化为打电话验证编码的简单行为,不易伪造,易于识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推广的“全国电码电话防伪系统工程",采用了这项专利技术。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有回收防伪标识物造假的现象、有一码多印的造假的现象,还发现有非法拷贝编码造假的现象。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2109558. 9 (申请日1992年8月16日)、题为“防巧假冒密码商标”中,其商标标签中有机械抛出的随机分布的液滴溅落点,它把若干条观察线也随机地各分割成几段,各标签上的这组观察线段数都不完全相同。商标注册厂商通过计算机用同一密码(运算公式)代入每张标签上的那组观察线段数,求出每张标签上特有的得数,把得数打印在相应的标签上并印上密码的公开时间,到期在广告中向消费者公开密码以供核对,标签上得数正确的是真货,不正确的就是假货。采用这种方法防伪,不便于消费者识别。 因为消费者识别真假,一则要等到标签上标定的密码公开时间;二则要找到其广告,或者要向厂商口头描述标签上的笔画、偏旁、观察线段数、运算符号、得数等等复杂的人工印刷内容(此人工印刷内容太复杂不易识别又易于伪造)进行人工咨询真假;三则因为标签上的笔画、偏旁、观察线段、运算符号等特征与得数之间是一种秘密关系,到期在广告中向消费者公开密码后,再经解密运算才能求出得数,这种复杂的秘密关系致使消费者不能直观迅速地判断得数是否正确,从而给消费者识别真伪增加了不便。另外,采用该方法防伪,易于伪造。一则因观察线的段数相等不一定溅落点在观察线上的位置相同,换句话说,相等的观察线段数和得数可以对应众多不同位置的溅落点,溅落点的位置自由度较大,因而溅落点很容易伪造;二则到期在广告中向消费者公开密码(运算公5式)的同时,客观上也同时向造假者提供了密码(运算公式),造假者也就可以按照该密码(运算公式)成批伪造其得数,继而大量造假了 ;三则其液滴溅落点因是附着在标签的表面,没有与标签形成一个结构整体,故而易于手工拼贴伪造,易于用发泡油墨印刷大量成批伪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标识物,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伪标识物,在防伪标识物上设置有N条彩色纤维条纹、一个查询码标签和一个查询说明标签,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的防伪标识物,其中,彩色纤维条纹是三维的。所述的防伪标识物,其中,查询码标签设置在彩色纤维条纹的上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伪标识物与传统的纸张嵌入的纤维不同,传统纸张嵌入的纤维虽然具有随机性,但它具有不可查询性,纸张是很容易造假,无法验证是否正确。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查询比对纤维条纹是否相同来判断真假;消费者就可通过传真机、网站、彩信、短信平台和3G手机调取,将该图像与载体上的随机结构纹密图形进行对照,从而辨认真伪。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标识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标识物的示意图。该防伪标识物1是一种特制纸,在其上设置有随机生成的多条彩色纤维条纹2 (可以是N条,N为自然数),并在旁边设置一个仅属于它的查询码标签3和一个查询说明标签。将标签结构纹密特征码分别用编码的形式存储到专设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在使用时,将防伪标识物分别粘贴到需要防伪的产品上(如茅台酒瓶上)即可。消费者可通过电话向专设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拨入查询码,查询听取关于纹密条数的特征信息“您所查询的产品有纤维数XX条,符合上述特征为茅台酒真品,否则为假酒”。消费者还可通过电脑登陆网站,输入产品的查询码进行查询,直观查看和对照纹密条数、颜色、位置和型状信息,关于防伪码是否正确的电脑显示您所查询的产品结构纹密特征请对照下图,结构纹密特征与标签相同一致的,则是真品,否则是假货。当然,如果防伪码不正确,则电脑显示您所查询的产品防伪查询码有误有可能是假冒产品。纹密防伪是通过计算机加密技术,把防伪数据加密并生成随机的彩色纤维条纹, 然后利用数字印刷机将其印刷在防伪标签上。纹密防伪技术操作流程如下1、使用加密的防伪数码生成软件,生成防伪数码;2、使用条纹印刷输出软件,把防伪数码进行二次加密处理生成条纹图像,然后输出为数字印刷机能够印刷的数据格式;3、使用数字印刷机把条纹图像及防伪数码印刷到防伪标签上;[0022]4、消费者查询通过传真机、网站、彩信、短信平台和3G手机,输入条纹防伪标签上的防伪密码进行查询,如果正确,条纹验证软件会通过网络反馈条纹图像或语音告知纤维条数,通过与标签上的条纹进行比较,如果相符为真品,否则为假冒产品。该防伪信息载体上的随机彩色纤维纹路结构的图像,将该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后成为防伪信息结合编码一起存储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消费者就可通过传真机、上网电脑、手机彩信和3G手机来调取,将该图像与载体上的随机结构纹密图进行对照,从而辨认真伪。可在载体上随机生成一条或N条彩色纤维纹路结构特征信息,结合编码一起存储到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可以供消费者电话查询,听取有关纹密条数,来验证真伪。随机彩色纤维纹路结构特是载体材料的一种内部随机结构纹理,它和载体的材料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以增加伪造难度。选用具有三维的彩色纤维条纹2作为载体,以便于区别印刷仿制的表面纹理,以此增加伪造难度。为了增加伪造难度,防止盗码和乱查,可采取将编码的查询码标签遮盖与不遮盖的方式来印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纹密是载体所固有的材料内部结构特征,其形态是三维的彩色纤维纹路结构图。为了便于消费者确定结构纹密,可在载体印设过程随机生成一条或 N条彩色纤维纹路结构特征信息,消费者可参照有关纹密的条数,电话语音查询来验证真伪。为了便于消费者查询,在载体上印设查询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短信平台号、3G通信号和计算机网址和查询说明文字。纹密防伪具有如下特征1、条纹具有普通电码防伪的所有特征;2、纹密防伪的颜色由系统加密随机产生,无规律;3、每条条纹的弯曲度由系统加密随机产生,无规律;4、每条条纹在标签上的分布位置由系统加密随机产生分布,无规律;5、条纹数量由系统加密随机产生,无规律;6、条纹长度根据标识物大小或企业需求进行调整;7、条纹粗细根据标识物大小或企业需求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纹密防伪与传统的纸张嵌入的纤维不同,传统纸张嵌入的纤维虽然具有随机性, 但它具有不可查询性,纸张是很容易造假,无法验证是否正确。而纹密防伪通过查询比对纤维条纹是否相同,来判断真假;消费者就可通过传真机、网站、彩信、短信平台和3G手机调取,将该图像与载体上的随机结构纹密图形进行对照,从而辨认真伪。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邻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在防伪标识物上设置有N条彩色纤维条纹、一个查询码标签和一个查询说明标签,其中,N为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彩色纤维条纹是三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查询码标签设置在彩色纤维条纹的上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标识物,在防伪标识物上设置有多条彩色纤维条纹、一个查询码标签和一个查询说明标签。本实用新型防伪标识物与传统的纸张嵌入的纤维不同,传统纸张嵌入的纤维虽然具有随机性,但它具有不可查询性,纸张是很容易造假,无法验证是否正确。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查询比对纤维条纹是否相同来判断真假;消费者就可通过传真机、网站、彩信、短信平台和3G手机调取,将该图像与载体上的随机结构纹密图形进行对照,从而辨认真伪。
文档编号G06K19/06GK201974822SQ2010206468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郑青松 申请人:郑青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