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334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fcidi0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其技术特点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装置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的接触。目前,RFID技术的各项应用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RFID卡片,例如图书馆管理卡、门禁控制卡、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卡、公交卡、银行卡等。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其具有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双向识别和连接,作用距离为10厘米左右。随着目前NFC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消费的习惯也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利用基于NFC技术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支付,其具有安全、便捷、快速和时尚的特点。通常,NFC终端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模式作为识读设备,即读写器,可读写标准的RFID卡;作为被读设备,即终端卡模拟,终端可模拟成一张RFID卡;P2P模式,NFC终端之间可实现点对点通信。如图1所示,其为NFC终端的基本原理图,所述NFC终端包括天线、NFC芯片、手机基带芯片,以及安全芯片,在手机基带芯片的控制下,通过终端内置的天线,NFC芯片可进行三种功能模式的相互切换。在该图1中,安全芯片用于存储用户的敏感数据和相关的NFC 应用,通过NFC芯片与外界读写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随着RFID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户手中拥有的RFID卡片也变得越来越多,RFID卡片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例如用户手中的RFID卡片可能就包括公交卡、银行卡、房间钥匙、车钥匙等,但是,这么多的RFID卡片同时又给用户的携带以及管理造成了不便,用户携带的任何一张RFID卡片的丢失、损坏,都会给用户生活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终端,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其所持有的多张RFID卡片难以管理或携带的问题,实现对多张RFID卡片的管理。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包括激活终端的NFC读写模式;终端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更新至RFID信息数据库。
优选地,终端在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之前,还包括终端向RFID卡片发送读取RFID信息请求;RFID卡片响应请求,并向终端发送RFID信息。优选地,在执行完所有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激活终端的NFC模拟模式;终端发送相应的RFID信息至RFID服务设备。更为优选地,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之后,将其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优选地,在执行所有步骤之后,还包括删除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的RFID信息。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包括控制器、NFC控制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数据存储模块以及NFC控制模块,用于激活NFC控制模块使其处于NFC读写模式或NFC模拟模式;将NFC控制模块读取的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NFC控制模块,用于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数据库。优选地,还包括安全芯片模块,其连接至NFC控制模块,用于暂存控制器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更为优选地,当NFC控制模块与RFID服务设备建立连接时,控制器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并通过NFC控制模块将该RFID信息发送至安全芯片模块。优选地,所述NFC控制模块包括天线模块,其用于与RFID卡片以及RFID服务设备
进行信息交互。更为优选地,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还包括人机对话模块,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利用NFC技术在终端上建立RFID信息数据库,在采用该终端替代相应的RFID卡片进行服务时,将保存于终端RFID信息数据库中的RFID信息写入到终端的安全芯片模块中,同时使得终端的NFC控制模块处于NFC模拟模式,从而使得终端实现相应的RFID卡片的功能。该方案解决了用户管理其持有的多个RFID 卡片不便的问题,且避免了 RFID卡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耗,做到对RFID卡片的便携、安全管理。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NFC终端的基本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读取RFID卡片的RFID信息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替代RFID卡片进行服务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RFID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终端替代RFID卡片进行服务的服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激活终端的NFC读写模式;S103、终端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更新至RFID信息数据库。其中,所述终端是指NFC终端,其集成了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NFC技术,所述终端可以为手机、PDA、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所述待管理的RFID卡片可以为多种,例如公交卡、银行卡、房间钥匙、车钥匙等, 终端手机这些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最终形成RFID信息数据库,以备后续在需要使用该终端替代相应的RFID卡片完成相应的服务时,例如采用该终端替代公交卡进行刷卡付费服务时,读卡器(即下文所述的RFID服务设备)从终端中读取相应的RFID信息,并完成付费服务。当用户所持有的RFID卡片不断增加之时,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对存储于终端中的RFID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从而使得该终端具备管理多种RFID卡片的功能。优选实施方式下,在执行步骤S103之前,即终端在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 信息之前,还包括S101、终端向RFID卡片发送读取RFID信息请求;S102、RFID卡片响应请求,并向终端发送RFID信息。优选实施方式下,在执行完所有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04、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S105、激活终端的NFC模拟模式;S106、终端发送相应的RFID信息至RFID服务设备。对于步骤S104-S106,其为采用预存储了 RFID信息数据库的终端替代RFID卡片执行其相应的功能的方法步骤,在该方法中,更为优选地,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 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之后,将其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当RFID服务设备(例如读卡器)向终端请求RFID信息时,终端相应请求,并将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的RFID信息发送至RFID服务设备。优选实施方式下,在执行上述S100-S106步骤之后,还包括S107、删除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的RFID信息。下面,将分别叙述RFID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流程以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终端替代RFID卡片进行服务的服务流程。如图6所示,其为RFID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流程示意图,同时结合图3,其包括如下步骤;S401、激活终端的NFC读写模式;S402、终端向RFID卡片发送读取RFID信息请求;S403、RFID卡片响应终端发送的请求,终端获取RFID卡片内储存的RFID信息;S404、终端将获取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保存本地的RFID信息数据库中;S405、对于其他的RFID卡片,可以采取重复S401-S404步骤进行操作,从而完成多张RFID卡片的RFID信息获取,并且在本机建立起用户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数据库。如图7所示,其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终端替代RFID卡片进行服务的服务流程示意图,同时结合图4,其包括如下步骤S501、RFID服务设备与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建立连接,例如将所述终端靠近所述 RFID服务设备,基于该终端自身所具有的NFC技术,该终端与该RFID服务设备建立连接, 当连接关系建立之后,终端从自身的RFID信息数据库中搜索到与该RFID服务设备对应的 RFID信息,通过NFC控制模块将该RFID信息写入安全芯片模块中;S502、激活终端的NFC模拟模式;S503、RFID服务设备向终端发送服务请求;S504、终端对RFID服务设备的服务请求进行响应,从安全芯片模块获取相应的 RFID信息,并将该RFID信息发送至所述RFID服务设备,以供其进行相关的处理; S505、当终端传输所述RFID信息至RFID服务设备后,删除安全芯片模块中当前的 RFID信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如图2所示,其包括控制器10、NFC控制模块30,以及数据存储模块20,其中,控制器10,分别连接至数据存储模块20以及NFC控制模块30,用于激活NFC控制模块30使其处于NFC读写模式或NFC模拟模式;将NFC控制模块30读取的待管理的RFID 卡片的RFID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20 ;例如,当所述终端为手机时,所述控制器10可以为手机基带芯片,其用于控制激活该手机包括的NFC控制模块30使其处于NFC读写模式,从而通过该NFC控制模块30完成从RFID卡片读取RFID信息,或者将从数据存储模块20RFID信息数据库中获取的相关RFID 信息写入安全芯片模块;除此之外,其还用于控制激活该手机包括的NFC控制模块30使其处于NFC模拟模式,当外部的RFID服务设备与该终端建立连接时,控制器10从数据存储模块20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并通过NFC控制模块30将该RFID信息发送至安全芯片模块,使得NFC控制模块30从所述安全芯片模块中获取相关的RFID信息与该RFID服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完成该RFID服务设备相应的服务。NFC控制模块30,用于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10 ;数据存储模块20,用于存储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数据库。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还包括安全芯片模块40,其连接至 NFC控制模块30,用于暂存控制器10从数据存储模块20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其主要是基于利用该终端完成替代RFID卡片功能的服务过程而设置的功能模块,当终端的控制器10控制激活该手机包括的NFC控制模块30使其处于NFC模拟模式时, 当外部的RFID服务设备与该终端建立连接时,控制器10从数据存储模块20中调取与RFID 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并通过NFC控制模块30将该RFID信息发送至安全芯片模块 40,使得NFC控制模块30从所述安全芯片模块40中获取相关的RFID信息与该RFID服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完成该RFID服务设备相应的服务。当NFC控制模块30与RFID服务设备的信息交互完成时,控制器10控制所述NFC控制模块30删除安全芯片模块40上所存储的RFID信息。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NFC控制模块30包括天线模块301,其用于与RFID卡片以及RFID服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还包括人机对话模块50,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10,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例如,通过该人机对话模块,可以提示用户该终端控制其NFC控制模块30处于何种工作模式等。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利用NFC技术在终端上建立RFID信息数据库,在采用该终端替代相应的RFID卡片进行服务时,将保存于终端RFID信息数据库中的RFID信息写入到终端的安全芯片模块40中,同时使得终端的NFC控制模块30处于NFC 模拟模式,从而使得终端实现相应的RFID卡片的功能。该方案解决了用户管理其持有的多个RFID卡片不便的问题,且避免了 RFID卡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耗,做到对RFID 卡片的便携、安全管理。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 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活终端的NFC读写模式;终端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更新至RFID信息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在读取待管理的RFID 卡片的RFID信息之前,还包括终端向RFID卡片发送读取RFID信息请求;RFID卡片响应请求,并向终端发送RFID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完所有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激活终端的NFC模拟模式;终端发送相应的RFID信息至RFID服务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从RFID信息数据库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之后,将其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有步骤之后,还包括删除暂存于安全芯片模块中的RFID信息。
6.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NFC控制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数据存储模块以及NFC控制模块,用于激活NFC控制模块使其处于 NFC读写模式或NFC模拟模式;将NFC控制模块读取的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NFC控制模块,用于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芯片模块,其连接至NFC控制模块,用于暂存控制器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 fn息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NFC控制模块与RFID服务设备建立连接时,控制器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调取与RFID服务设备相对应的RFID信息并通过NFC控制模块将该RFID信息发送至安全芯片模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控制模块包括天线模块,其用于与RFID卡片以及RFID服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对话模块,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激活终端的NFC读写模式;终端读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并更新至RFID信息数据库。本发明通过利用NFC技术在终端上建立RFID信息数据库,在采用该终端替代相应的RFID卡片进行服务时,将保存于终端RFID信息数据库中的RFID信息写入到终端的安全芯片模块中,同时使得终端的NFC控制模块处于NFC模拟模式,从而使得终端实现相应的RFID卡片的功能。该方案解决了用户管理其持有的多个RFID卡片不便的问题,且避免了RFID卡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耗,做到对RFID卡片的便携、安全管理。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2346861SQ20111027603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刘刚, 张振宇, 桂祖宏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