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81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输入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壳体与连杆以及键盘组的枢接设计以进行展开及收合操作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如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手机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在可携带性的考虑下,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会省略键盘的配置或是采用缩减键盘体积(如减少按键数量等)的设计,但在实际使用上,上述键盘省略或缩减设计往往会为使用者在文书输入操作上带来许多的不便,因此,折叠式键盘的设计遂因应而生。常见的折叠式键盘的结构设计采用以铰链枢接于键盘的折叠区段之间以供键盘进行折叠,然而,此铰链枢接设计往往会产生结构设计复杂以及用于折叠键盘的铰链位置会影响键盘外观以及输入操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壳体与连杆以及键盘组的枢接设计以进行展开及收合操作的输入装置,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包含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键盘组以及第二键盘组。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以可相对翻转的方式连接;该第一键盘组与该第一壳体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连接且连接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键盘组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其中,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壳体于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拉动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壳体于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推动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键盘组与该第二壳体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连接且连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于该第二壳体往该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该第一壳体于该第二壳体往该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于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分别拉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于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分别推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相互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0011]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包含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键盘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键盘组。该第二壳体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键盘组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该第一键盘组以及该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经由该第一连杆驱动该第一键盘组;该第二键盘组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上;其中,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当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壳体在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经由该第一连杆拉动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壳体具有承靠部,该承靠部用来于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时,支撑该第一键盘组。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壳体在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经由该第一连杆推动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键盘组的外侧表面具有至少一滑动件,该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相对应的斜向导轨,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另包含有第二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壳体;其中该第二键盘组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上,该第一壳体经由该第二连杆驱动该第二键盘组;该第一壳体在相对该第二壳体往该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该第一壳体在相对该第二壳体往该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在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分别经由该第二连杆以及该第一连杆,拉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壳体具有承靠部,该承靠部用来于该第二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一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时,支撑该第二键盘组。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在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分别经由该第二连杆以及该第一连杆,推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键盘组的外侧表面具有至少一滑动件,该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相对应的斜向导轨,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用以引导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或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三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二壳体,用以引导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或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三连杆为π字型杆件。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二键盘组对应该第三连杆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置槽,用以于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时,容置该第三连杆。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另包含有至少一第四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一键盘组以及该第一壳体,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四连杆为π字型杆件。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第一键盘组对应该第四连杆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置槽,用以于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时,容置该第四连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之间的相互枢接设计、壳体经由连杆而与键盘组枢接的设计,以及键盘组可相对于壳体上升或下降的连接设计,藉以于壳体翻转时,产生带动键盘组上升至相互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或是下降至可相互叠合且共同容置于壳体内的位置的连动功效。如此一来,透过上述的连动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入装置不仅可解决先前技术使用铰链枢接设计时所产生的结构设计复杂以及影响键盘外观以及输入操作等问题,同时也可允许使用者透过翻转壳体的简单操作,即可轻易地展开或收合输入装置, 从而大大地提升输入装置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输入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输入装置于移除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输入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输入装置于移除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输入装置于移除第一壳体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输入装置于第二壳体翻转至收合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输入装置10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输入装置10包含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第一键盘组16、第二键盘组18、 第一连杆20,以及第二连杆22。第二壳体14枢接于第一壳体12,藉以可相对于第一壳体12 于收合位置以及展开位置之间进行翻转。第一键盘组16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壳体12上,而第二键盘组18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壳体14上。第一连杆20分别枢接于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壳体14,而第二连杆22分别枢接于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一壳体12。如此一来,当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往展开位置翻转时,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分别经由第二连杆22以及第一连杆20,拉动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一键盘组16上升至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反之,当第二壳体14往收合位置翻转时, 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分别经由第二连杆22以及第一连杆20,推动第二键盘组18 以及第一键盘组16下降至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之间的位置。接着请参阅图2,其为图1的输入装置10于移除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后的示意图。由图2可知,输入装置10另包含至少一第三连杆M(于图2中显示二个)以及至少一第四连杆沈(于图2中显示二个)。第三连杆M分别枢接于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二壳体14,用以引导第二键盘组18相对于第二壳体14上升或下降,而第四连杆沈分别枢接于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一壳体12,用以引导第一键盘组16相对于第一壳体12上升或下降,其中,在此实施例中,第三连杆M以及第四连杆26较佳地为一个π字型杆件。此外, 如图2所示,第二键盘组18对应第三连杆M的位置上形成有相对应的容置槽观,用以于第二键盘组18相对于第二壳体14下降时容置第三连杆24,同样地,第一键盘组16对应第四连杆沈的位置上亦形成有相对应的容置槽30,用以于第一键盘组16相对于第一壳体12 下降时容置第四连杆沈,藉此,即可避免在第二壳体14往收合位置翻转时出现结构干涉现象而导致无法收合的情况发生。以下针对输入装置10的收合以及展开操作进行详细的描述。首先,在输入装置10 的收合方面,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图1的输入装置10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 为图3的输入装置10于移除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后的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当输入装置10处于收合状态时,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一键盘组16相互叠合且共同容置于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之间,藉此,即可方便使用者将其收纳或是随身携带。在输入装置10的展开操作方面,请参阅图1至图5,图5为图1的输入装置10于移除第一壳体12后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想要展开输入装置10以进行文书输入等操作时,仅须拉动如图3所示的第二壳体14相对于第一壳体12往逆时钟方向翻转,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壳体14可经由第一连杆20拉动第一键盘组16而第一壳体12也会连动地经由第二连杆22拉动第二键盘组18,因此,随着第二壳体14的翻转,第一键盘组16就可被第一连杆20 拉动,并经由第四连杆沈的连动引导而相对于第一壳体12逐渐斜向上升,同样地,第二键盘组18也会被第二连杆22拉动,并经由第三连杆M的连动引导而相对于第二壳体14逐渐斜向上升,直到第二壳体14翻转至如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为止,此时,第一键盘组16与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二壳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如图5所示。换句话说,就第一键盘组 16与第二键盘组1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言,第一键盘组16与第二键盘组18即可从原本相互叠合的状态(如图4所示),变更为相互水平接合的状态(如图2所示)。如此一来,透过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第一连杆20、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四连杆沈之间的枢接连动,以及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第二连杆22、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三连杆M之间的枢接连动(其均可视为五连杆设计),在使用者完成如上所述的拉动第二壳体14以相对于第一壳体12翻转至展开位置的操作后,输入装置10就可以稳固地处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并可进一步地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电连接于相对应的电子装置(如个人数位助理、手机等),以便使用者按压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键盘组18上的按键而进行相关的输入操作。需说明的是,由图5可知,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4具有承靠部32,当第二壳体 14翻转至如图5所示的展开位置时,承靠部32以及第四连杆沈即可共同支撑住第一键盘组16。同理,在第一壳体12相对应的位置上亦可选择性地配置有承靠部32,藉以达到第二键盘组18亦可被承靠部32以及第三连杆M共同支撑的目的。藉此,当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时,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键盘组18所能获得的底部支撑力即可进一步地强化,藉以改善按键浮动问题,从而提升使用者在操作上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6,图6为图5的输入装置10于第二壳体14翻转至收合位置时的示意图,若是使用者想要收合处于展开状态的输入装置10, 则仅须推动如图1所示的第二壳体14相对于第一壳体12往顺时钟方向翻转,在此过程中, 由于第二壳体14可经由第一连杆20推动第一键盘组16而第一壳体12也会连动地经由第二连杆22推动第二键盘组18,因此,随着第二壳体14的翻转,第一键盘组16就可被第一连杆20推动,并经由第四连杆沈的连动引导而相对于第一壳体12逐渐斜向下降,同样地, 第二键盘组18也会被第二连杆22推动,并经由第三连杆M的连动引导而相对于第二壳体 14逐渐斜向下降,直到第二壳体14翻转至如图3所示的收合位置为止,此时,第一键盘组 16与第二键盘组18以及第二壳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如图6所示。换句话说,就第一键盘组16与第二键盘组1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言,第一键盘组16与第二键盘组18即可从相互水平接合的状态(如图2所示)变更为相互叠合的状态(如图4所示)。如此一来, 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键盘组18就可以共同收合于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之间, 从而使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3所示的收合状态,以便使用者将其收纳或是随身携带。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键盘组18分别相对第二壳体14以及第一壳体12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设计上,其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利用第三连杆M 枢接于第二壳体14以及第二键盘组18之间与第四连杆沈枢接于第一壳体12以及第一键盘组16之间的引导设计,其也可改采用其他可产生相似连动引导功效的结构设计,如利用滑动件与斜向导轨的配合等。举例来说,第一键盘组16与第二键盘组18的外侧表面可分别具有滑动件,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4的内侧壁上可分别形成有相对应的斜向导轨, 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斜向导轨内,藉此,滑动件即可在第二壳体14相对于第一壳体12翻转时,沿着斜向导轨滑动,从而使第一键盘组16以及第二键盘组18可分别相对于第一壳体 12以及第二壳体14上升或下降。除此之外,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五连杆设计可仅应用于第一键盘组16或第二键盘组18上,藉以产生简化输入装置10的机构设计的功效,举例来说,上述的五连杆设计可仅应用于第一键盘组16上,而第二键盘组18则是改固定设置于第二壳体14上而不随着第二壳体14上升或下降。相较于先前技术采用以铰链枢接于键盘的折叠区段之间以供键盘进行折叠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之间的相互枢接设计、壳体经由连杆而与键盘组枢接的设计,以及键盘组可相对于壳体上升或下降的连接设计,藉以于壳体翻转时,产生带动键盘组上升至相互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或是下降至可相互叠合且共同容置于壳体内的位置的连动功效。如此一来,透过上述的连动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入装置不仅可解决先前技术使用铰链枢接设计时所产生的结构设计复杂以及影响键盘外观以及输入操作等问题,同时也可允许使用者透过翻转壳体的简单操作,即可轻易地展开或收合输入装置,从而大大地提升输入装置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与该第一壳体以可相对翻转的方式连接;第一键盘组,其与该第一壳体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连接且连接于该第二壳体;以及第二键盘组,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其中,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于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拉动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于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推动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组与该第二壳体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连接且连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于该第二壳体往该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该第一壳体于该第二壳体往该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于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分别拉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于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分别推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相互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
7.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枢接于该第一壳体;第一键盘组,其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上;第一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一键盘组以及该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经由该第一连杆驱动该第一键盘组;以及第二键盘组,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上;其中,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当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该第二壳体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在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经由该第一连杆拉动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承靠部,该承靠部用来于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时,支撑该第一键盘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在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经由该第一连杆推动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与该第二键盘组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盘组的外侧表面具有至少一滑动件,该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相对应的斜向导轨,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第二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壳体;其中该第二键盘组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上,该第一壳体经由该第二连杆驱动该第二键盘组;该第一壳体在相对该第二壳体往该展开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该第一壳体在相对该第二壳体往该收合位置翻转时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在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展开位置时分别经由该第二连杆以及该第一连杆,拉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上升至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具有承靠部,该承靠部用来于该第二键盘组上升至与该第一键盘组相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时,支撑该第二键盘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在该第二壳体翻转至该收合位置时分别经由该第二连杆以及该第一连杆,推动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一键盘组下降至相叠合且共同容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组的外侧表面具有至少一滑动件,该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相对应的斜向导轨,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用以引导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或下降。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三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二键盘组以及该第二壳体,用以引导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上升或下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连杆为π字型杆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组对应该第三连杆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置槽,用以于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下降时,容置该第三连杆。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至少一第四连杆,其分别枢接于该第一键盘组以及该第一壳体,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连杆为π字型杆件。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盘组对应该第四连杆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置槽,用以于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时,容置该第四连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键盘组,以及第二键盘组。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以可相对翻转的方式连接。该第一键盘组与该第一壳体以选择性上升或下降的方式连接且连接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键盘组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当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展开位置翻转时,该第二壳体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上升。当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收合位置翻转时,该第二壳体驱动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下降。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不仅可解决先前技术使用铰链枢接设计时所产生的结构设计复杂以及影响键盘外观以及输入操作等问题,同时也可大大地提升输入装置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G06F3/02GK202093470SQ2011201858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家宏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