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操作方法、程序、记录介质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91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操作装置、操作方法、程序、记录介质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多个输入设备来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图形用户界面(以下记载为 “⑶I”)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画面的大型化以及高性能化,电视机的利用不再仅限于视听广播节目或电影,还被利用于通过互联网连接而阅览多种多样的信息、与连接在家庭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连动、或阅览照片以及游戏等各种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操作可预测为今后将进一步开发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以及应用程序,除了由多个按键构成的以往的代表性输入器件之外,还必须开发自由度更高且能够直观地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装置。定位器件是能够控制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指针或光标,从而指定任意的位置或方向的输入器件。例如有触控板、轨迹球、控制杆以及鼠标等种类。与只由按键构成的输入器件相比,无论GUI的结构以及应用程序的内容如何,定位器件均能够直感且简单地进行指示任意位置、选择目录以及对象等操作,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搭载于便携式电话机、AV设备以及游戏设备等中。其中,触控板的特征在于其能利用手指或触笔直接进行接触来操作的直感性。随着触控板的传感技术的提高,不仅是单指操作,还开发出了能进行通过同时使用双指做手势来操作的高度输入的定位器件。即,不仅是单手,还能用双手进行操作。另外,还有将多个触控板搭载于一个操作装置上,从而实现自由度高的操作的方法。进行此类操作时,与使用一根手指来操作单一的触控板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多种类操作或自由度高的操作,因此,此类触控板被认为今后作为输入器件将会扩大应用于信息设备以及家电设备。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搭载有触控板的家电设备用遥控器。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遥控器,在框体上设有触控板,通过触控板来操作显示画面上的操作对象。具体是, 触控板与显示画面上的操作区域构成对应关系,并能将触控板上的操作反映到该操作区域上。另外,触控板能同时检测两个以上的接触,因此能够用双手同时进行操作。并且, 根据显示画面上的操作对象的配置、持框体的方向或应用程序,能够就使触控板的输入区域与显示画面上的哪个操作区域构成对应关系适宜进行变更。作为一个例子,在通过触控板来操作显示画面上显示的键盘的情况下,将触控板的左半部输入区域分配给显示画面上的键盘的左半部区域,将触控板的右半部输入区域分配给显示画面上的键盘的右半部区域。作为其他例子,在显示画面上的键盘上还显示候选单词(单词表)的情况下,可以将触控板的左半部输入区域分配给单词表,而将触摸屏的右半部输入区域分配给显示画上的键盘的全区域操作。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9/00622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所述遥控器,触控板与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在进行了所述分配之后,就必须始终用左右手进行操作。为此,有时不得不用非惯用侧的手来进行复杂的操作,或者有时因空不出一侧的手而导致操作受到限制,而造成不便。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输入部的操作情况来灵活变更输入部和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的操作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一形态的操作装置,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具体是,该操作装置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部,利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是根据操作量来灵活变更对应的操作区域的大小,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例如,在同时利用多个输入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可对这些输入部分配均等操作区域,而在只使用指定的输入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可对该输入部分配较大的操作区域。另外,可以是,在所述操作量小于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将与该输入部相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设为0。由此,例如在用户以左手持输入装置, 只用右手操作输入部的情况下,即使左手稍微接触到其他输入部时,也不会将该接触判断为输入操作,从而能防止执行有违用户意图的操作。另外,可以是,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之比接近对应的所述操作量之比。由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舒适的操作环境。另外,可以是,所述操作量算出部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算出性质互不相同的多个操作特征,并算出预先决定的加权系数与所述多个操作特征的加权线性和,以作为所述操作量。由此,能够更正确地推定出用户的意图和状态。另外,可以是,所述输入部是具有占据规定面积的输入区域的、将用户接触所述输入区域时的所述输入区域上的位置坐标以及接触强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操作信息进行输出的接触式传感器。并且,所述操作量算出部,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算出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以及操作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或根据所述接触强度算出平均强度,以作为所述操作特征。所述操作特征仅为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一个例子,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可为静电电容式。并且,所述接触强度可以是用户的手指接触或接近所述接触式传感器时的静电电容值。作为其他例子,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可为感压式。并且,所述接触强度可以是用户的手指按压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压力值。
另外,可以是,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操作量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操作状态判断部,根据所述操作量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操作量,判断对应的所述输入部的操作状态;以及,操作状态存储部,存储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并且,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在所述操作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对应的所述输入部未被操作的操作停止状态,而在所述操作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所述输入部正被操作的操作持续状态。另外,可以是,该操作装置具备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根据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要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该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将输入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的操作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以及,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 在所述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判断为需要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所述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在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最新判断结果与既往判断结果不同的情况下,可判断为需要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并且,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在所述最新判断结果为操作持续状态的情况下,可使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成为有效状态,该有效状态表示将向所述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在所述最新判断结果为操作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可使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成为无效状态,该无效状态表示不将向所述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另外,可以是,该操作装置具备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根据由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值,更新至少包含表示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的信息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可更新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以使在所述多个操作区域中,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可根据由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值,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并且,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还可包含表示所述操作区域的形状、所述显示画面上的位置以及面积、形状、位置的变更方法的信息。另外,可以是,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向用户通知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内容。由此,能够防止发生无法察觉操作区域的大小被变更的情况而继续操作的问题,从而能够防止因无法在操作区域上正确反映用户所希望的操而给用户带来不快感。另外,可以是,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指针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所示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与对应于该操作区域的所述输入部的面积之比,在所述操作区域上的、与用户所接触的所述输入部上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指针。作为一个例子,该操作装置还可以具备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具备框体、以及被排列配置在与所述框体相同的平面上的所述多个输入部。作为其他例子,该操作装置还可以具备所述显示装置。本发明一形态的操作方法是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的方法。具体是,该操作方法包括操作信息取得步骤,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步骤,利用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步骤,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在所述操作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由多个输入部分别输出的操作信息,灵活变更输入部和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即,能够对操作量大的操作部作出用户正有意识地进行输入操作的判断,而对操作量小的输入部作出用户在无意识地(或,错误地)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量多的输入部与更大的操作区域形成对应关系。若是多个输入部于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被固定的以往发明,有时不得不用非惯用侧的手来进行复杂的操作。但根据本发明,例如通过停止非惯用侧的手的操作,使其操作量减小,从而能用惯用侧的手操作显示画面的几乎全操作区域。同样,在以往的例子中,当无法空出一侧的手时,就无法操作与该空不出的手相对应的操作区域。但根据本发明,空不出的手其操作量几乎会成为无,因此能自动地成为由另一侧的手操作全操作区域的状态。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考虑用户的左右手的使用状态的基础上自动变更输入部和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能向用户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具体是,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步骤操作信息取得步骤,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步骤,利用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步骤,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在所述操作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本发明一形态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用非临时性记录介质中记录有所述程序。本发明一形态的集成电路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具体是,该集成电路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部,利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用户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操作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操作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图4A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的输入区域的位置坐标的图。图4B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的位置坐标的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6A是表示由第一输入部生成、由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操作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B是表示由第二输入部生成、由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操作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说明算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的处理的流程图。图8A是表示操作量存储部中存储的第一输入部的操作量的例子的图。图8B是表示操作量存储部中存储的第二输入部的操作量的例子的图。图9是说明判断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IOA是表示操作状态存储部中存储的第一输入部的操作状态的例子的图。图IOB是表示操作状态存储部中存储的第二输入部的操作状态的例子的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区域参数的更新判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2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的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判断结果的例子的图。图12B是表示第二输入部的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判断结果的例子的图。图13是说明更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4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例子的图。图14B是表示第二输入部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例子的图。图15是说明决定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6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有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也为“有效状态”时的操作区域和输入区域的关系的图。图16B是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有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为“无效状态”时的操作区域和输入区域的关系的图。图16C是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无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为“有效状态”时的操作区域和输入区域的关系的图。图16D是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无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也为“无效状态”时的操作区域和输入区域的关系的图。图17是表示提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区域的变更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8是说明决定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指针位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9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的输入区域和接触位置的图。图19B是表示第二输入部的输入区域和接触位置的图。图20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有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也为“有效状态”时的接触位置和指针位置的关系的例子的图。图20B表示第一输入部为“有效状态”,第二输入部为“无效状态”时的接触位置和指针位置的关系的例子的图。图2IA是表示在操作区域上显示的对象a f的例子的图。
图21B是表示对象a f的在操作区域上的坐标的图。图21C是表示强调显示对象f的状态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200、输入装置203以及显示装置219的功能方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200是用于将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203中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用户的操作,反映到设置在显示装置219中的显示画面218上的操作区域的装置。输入装置203具备多个输入部,即,如图1所示,具备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 202。该输入装置203将分别输入到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用户的操作,作为操作信息输出到操作装置200。操作装置200,如图1所示,至少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204、操作量算出部205和操作区域变更部215。该操作装置200是用于从输入装置203取得操作信息,并根据该操作信息算出指针位置坐标,然后向显示装置219输出该指针位置坐标的装置。操作信息取得部204从输入装置203取得表示分别输入到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 201,202的用户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操作量算出部205利用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算出分别对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进行的用户的操作量。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变更各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操作量算出部205算出的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显示装置219具备显示画面218。显示装置219从操作装置200取得指针位置坐标,并在该指针位置坐标所指的、显示画面218上的位置上显示指针。显示画面218被区分为分别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相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第一操作区域301是占据显示画面218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其与第一输入部201 相对应。并且,输入到第一输入部201的用户的操作,根据操作装置200的控制被反映到第一操作区域301。同样,第二操作区域302是占据显示画面218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其与第二输入部202相对应。并且,输入到第二输入部202的用户的操作,根据操作装置200的控制被反映到第二操作区域302。以下,参照图2、图3、图4A以及图4B,详细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200。图2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203、操作装置200和显示装置219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203和显示装置219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A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输入区域的位置坐标的图。图4B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位置坐标的图。在此,对于与图1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输入装置203具备框体220和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如图3所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被排列配置在框体220的相同面上。并且,用户通过以双手持框体 220,用左手操作第一输入部201,用右手操作第二输入部202,来操作显示装置219的显示画面218上的操作对象。
第一输入部201接受用户通过手指或手操作的输入之后,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输出表示用户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操作信息是用户接触第一输入部201的输入区域时的位置信息、时刻和接触强度中的某一个以上的信息。第二输入部202也与此相同。在此,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典型例是具备占据规定面积的输入区域的触控板,该触控板为静电电容式或感压式。并且,用户也可以利用例如触笔等手指和手以外的器件来接触触控板。另外,触控板可以是能同时检测多个输入的多点识别接触传感器。在此情况下,在框体220上可设置一个以上的接触式传感器。另外,在框体220上还可以设置具备用于决定所输入的操作的功能的按键或开关结构。或者,触控板本身可以是具备可按下的结构的、可在任意的接触位置按下的触控板。另外,在此作为输入部的一个例子采用了触控板,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定位器件。例如鼠标、轨迹球以及触笔型输入器件等。但是,在以下说明中设想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均为触控板。操作装置200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204、操作量算出部205、操作量存储部206、操作状态判断部207、操作状态存储部208、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 214、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和指针位置决定部216。该操作装置200是从输入装置203取得操作信息,并根据该操作信息算出指针位置坐标,然后向显示装置219输出该指针位置坐标的装置。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从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二输入部202输出的操作信息。 对于取得操作信息的具体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和输入装置203,并使之发送和接收操作信息。操作量算出部205利用由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求出用户分别向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输入的操作量。根据用户的手或手指在输入区域上的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以及平均强度等操作特征来算出操作量。操作量存储部206存储由操作量算出部205求出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 各自的操作量。在此,对于存储介质的具体例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闪存或HDD (Hard Disc Drive :硬盘驱动器)等可存储数据的任何存储介质。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利用操作量存储部206中存储的、每个规定时间间隔的操作量,判断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各自的用户的操作状态。操作状态为“操作继续状态”或“操作停止状态”,“操作继续状态”表示用户正在对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 202分别进行操作,“操作停止状态”表示并未进行操作。操作状态存储部208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存储由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判断出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各自的操作状态。存储介质的具体例与操作量存储部206的相同。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具备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和操作区域参数更新部 211。并且,操作区域参数更新部211具备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和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该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根据由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判定的用户的操作状态,决定与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各自的输入区域相对应的、显示画面218上的操作区域的相关参数。操作区域参数由表示与第一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分别对应的操作区域的状态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和表示操作区域的属性的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构成。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或“无效状态”,“有效状态”表示将针对输入区域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操作区域,“无效状态”表示不将针对输入区域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操作区域。另外, 操作区域属性参数包括操作区域的面积、形状以及配置(操作区域上的位置)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并且,操作区域属性参数还可以包括操作量区域的面积、形状、配置的变更速度以及变更方法。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根据操作状态存储部208中存储的、每个规定时间的用户的操作状态的履历,来判断要“更新”还是“不更新”操作区域参数。具体是,对现在(最新)的操作状态和过去的操作状态进行比较,不同时判断为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相同时判断为“不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判断为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最新的操作状态来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在操作状态存储部208 中存储的最新的操作状态为“操作持续状态”的情况下,将对应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设定为 “有效状态”,而在最新的操作状态为“操作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将对应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设定为“无效状态”。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根据由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更新的、分别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相对应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来更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 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2、203中的至少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的情况下,更新另一方的操作区域属性参数。例如,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更新操作区域实现参数,以使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中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大于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决定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向用户提示(通知)输入区域和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将被变更。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决定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更新后的操作区域参数,分别变更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对应关系。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根据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各自的操作消息所包含的位置消息和由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变更的操作区域参数,决定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 202各自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画面218上的指针位置或者指针位置所指的对象。更具体是,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根据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面积和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面积之比,决定指针的位置,以使指针显示于操作区域上的、与用户所接触的输入区域上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显示装置219具备显示控制部217和显示画面218。显示控制部217根据由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和指针位置决定部216输出的结果,向显示画面218输出用于在显示画面218上显示⑶I画面的控制信息。显示画面218根据由显示控制部217输出的⑶I画面的控制信息,显示⑶I画面。艮口,基于用户在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的输入区域上移动其手指或手的操作, 例如显示以下的操作过程或者操作结果所操作的指针的显示、用于区别指针所指对象和其他对象的强调显示、目录或图标等对象的操作、写字、绘图等。在显示画面218上设定分别与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另外,以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上的坐标系和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坐标系作为绝对坐标系,并使各坐标一一对应。在此,对显示画面218的具体例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CRT (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 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输入区域的位置坐标和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位置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另外,在该例子中,所谓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二输入部20是具有相同性能和大小的触控板,形状为长方形。图4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的输入区域的图。图4A中表示的输入区域其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300,500)。另外,图4B是表示显示画面218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图。操作区域全体(以下记载为“全操作区域”)的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1600,900)。 并且,在全操作区域中,第一输入部201与由左上端坐标(0,0)、右下端坐标(800,900)所示的第一操作区域301相对应,第二输入部302与由左上端坐标(800,0)、右下端坐标(1600, 900)所示的第二操作区域302相对应。在此,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为同形状,且大小也相同。另外,以相同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配置方式,使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相邻接配置, 该配置方式是指用户双手持框体220时所观察到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配置方式。然后,使第一输入部201的左上端坐标(0,0)和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左上端坐标 (0,0)相对应,并使第一输入部201的右下端坐标(300,500)和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右下端坐标(800,900)相对应。能根据第一输入部201的面积和第一操作区域301的面积之比, 求出其他坐标的对应关系。第二输入部202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对应关系与此相同。具有所述结构的输入装置203向操作装置200通知表示用户接触了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各自的输入区域的操作信息。取得操作信息的操作装置200根据该操作信息,决定分配给第一输入部201的第一操作区域301以及分配给第二输入部202的第二操作区域302,并通知显示装置219。显示装置219在显示画面218上设定所被通知的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并显示与用户的接触位置相对应的指针位置。关于具体的处理内容,将在以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表示了操作装置200、输入装置203和显示装置219互为独立体的例子。作为这种情况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举出具备相当于触控板和鼠标等的输入装置 203、相当于计算机本体的操作装置200、相当于显示器的显示装置219的台式PC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计算机)等。然而,并不限定于所述例子,可以使操作装置200和输入装置203成为一体,也可以使操作装置200和显示装置219成为一体,还可以使操作装置200和输入装置203以及显示装置219成为一体。作为其中一例,可通过将操作装置200组入输入装置203的框体220内,而使输入装置203和操作装置200成为一体,并向显示装置219发送由该装置算出的控制信息(指针位置坐标)。作为其他的例子,可通过将操作装置200组入显示装置219内,而使显示装置 219和操作装置200成为一体,并由该装置从输入装置203取得操作信息,进行显示控制。另外,框体220和显示装置219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采用在框体220上设置遥控信号发送部,向与框体220未构成物理连接的显示装置219发送遥控器信号的形态。作为以上两例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遥控器(输入装置203侧)和电视机(显示装置219侧) 的组合。作为其他的例子,通过将操作装置200组入框体220内,并在框体220的表面上配置显示画面218,来实现输入装置203和操作装置200以及显示装置219的一体化。作为该例子的具体例,例如有在显示画面上叠加透过性高的触控板,从而使触控板和显示画面成为一体的结构;在触控板上排列配置显示画面的结构;或台式PC等。〈动作〉以下,参照图5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200的动作。图5是表示操作装置200 的动作的流程图。操作装置200每当从输入装置203取得操作信息时,都利用该取得的最新的操作信息,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S401 S412)。首先,操作装置200的操作信息取得部204从输入装置203取得表示向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输入的用户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S401)。操作信息中包含用户所接触的输入区域上的位置信息(接触位置的坐标)、时刻以及接触强度中的某一个以上的信息。其中,在触控板是静电电容式触控板的情况下,根据静电电容值来求出接触强度。相对而言,是压力式触控板的情况下,根据压力值求出。图6A是表示在第一输入部201形成,并由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B是表示在第二输入部202形成,并由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6A以及图6B的例子中,操作信息取得部204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从输入装置203取得包含接触位置的坐标以及接触强度的操作信息。例如,若参照时刻、时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信息,接触强度为0,且不存在接触位置的信息。即,表示在时刻、,用户未接触第一输入部201。其次,若参照时刻、时的第一输入部的操作信息,接触位置的坐标为(88,157),接触强度为11。另外,关于时刻t2、 t3、t4也同样,取得了接触位置和接触强度。并且,关于第二输入部202也同样,取得了在时刻、 t4的各时刻生成的操作信息。然后,操作量算出部205利用由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求出用户分别向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输入的操作量640 。在此,操作量算出部205 根据操作信息,算出性质互不相同的多个操作特征,并算出预先规定的加权系数和多个操作特征的加权线性和,因此作为操作量。另外,作为操作特征的例子,可举出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操作方向以及平均强度等。根据用户的手指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上的移动距离和平均强度这两个操作特征,算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以下,根据图7、图8A和图8B说明该处理的详细内容。首先,操作量算出部205根据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各自的操作信
14息,算出操作特征(S700)。具体是,操作量算出部205从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图6A所示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信息和图6B所示的第二输入部202操作信息,并按以下方法算出操作特征。例如,设想时刻、与其紧前的时刻、之间的时间为Δ T4,说明算出在Δ T4的移动距离和平均强度的方法。关于第一输入部201,其在时刻t4的位置坐标为(95,145)、接触强度为23,在时刻t3的位置坐标为(92,150)、接触强度为20。即,可求出移动距离约为6, 平均强度为21. 5。关于第二输入部202也同样,可求出移动距离为16. 8,平均强度为73. 5。然后,操作量算出部205根据移动距离和平均强度这两个操作特征,算出在AT4 的操作量(S701)。通过以各操作特征的值、与各操作特征对应的加权系数作为要素的加权线性和,求出操作量。即,设想移动距离的加权系数为al、平均强度的加权系数为a2,根据 alX (移动距离)+a2X (平均强度),求出在ΔΤ的操作量C(AT)。例如,al为10、a2为1 时,根据10 X (移动距离)+ (平均强度),可求出在Δ T的操作量C ( Δ Τ)。因此,第一输入部201 的在 Δ T4 的操作量 CA(AT4) = (10X6+1X21. 5) =81.5, 第二输入部202的在Δ T4的操作量CB(AT4) = (10X6. 5+1X73. 5) = 137.5。图8Α以及图8Β表示了通过以上方法算出的时刻、 t4的操作量。另外,由于在时刻、未取得操作信息,因此不算出时刻、和、之间即在Δ T1的操作量。另外,在以上的例子中,作为用于算出操作量的操作特征采用了移动距离和平均强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还可以采用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移动方向、手势操作数、活动执行数(决定操作数等)等表示与操作相关的特征的值。在此情况下,如以下数式1所示, 能够根据以m个操作特征Cl ( △ Tn) Cm( △ Tn)和m个加权系数al am作为要素的加权线性,求出在ΔΤη(时刻从。至^)的操作量C(ATn)。(数式1)C(ATn) = al XCl ( Δ Tn) +a2XC2 ( Δ Tn) +— +amXCm( Δ Tn)(数式1)另外,以上说明了根据在时刻V1 tn之间获得的操作特征求出在ΔΤη的操作量的例子,此外还可以利用在比该时刻提前规定时间的时间内算出的操作量。S卩,如以下数式 2所示,通过将数式1的操作特征Cm(ATn)替换成Cm' ( Δ Tn)求出。(数式2)C' m(ATn) = bl X Cm( Δ Tn)+b2 X Cm( Δ TnJ+—+bkX Cm( Δ Tn_k+1)(数式2)S卩,通过以从时刻tn至比该时刻&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t(n_k+1)的k个操作特征、k个正的加权系数Wc作为要素的加权线性和来求出操作量。另外,可根据用户的操作特征以及操作对象的应用程序,设定提前的规定时间。然后,操作量算出部205使操作量存储部206存储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 201所分别算出的操作量(S403)。即,操作量存储部206存储图8A所示的第一输入部201 的操作量和图8B所示的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量。然后,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利用操作量存储部206中存储的、每个规定时间间隔的操作量,判断用户在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状态(S404)。操作状态为表示用户正在操作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持续状态”或表示未进行操作的“操作停止状态”。以下,根据图9、图IOA以及图IOB来说明该处理的程序。以如下方式设定加权系数在用户对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进行某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量的值增大;相反,在未操作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或者,在虽然将手指放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 201、202上,但并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量的值减小。因此,在操作量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900、S903为“是”),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将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状态判断为“操作持续状态”(S901、S904)。 相反,在操作量小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S900、S903为“否”),则判断为“操作停止状态”(S902、S905)。例如,设想将判断条件的阈值设为100的情况。由于在Δ T4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量为CA(AT4) =81. 5,小于阈值(S900为“否”),因此在Δ T4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状态被判断为“操作停止状态”(S902)。相反,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量为CB(AT4)= 137.5,为阈值以上(S903为“是”),因此Δ T4的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状态被判断为“操作持续状态”(S904)。对于在Δ \ Δ T3的操作状态,也能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判断。其次,操作状态判断部207使操作状态存储部208存储用户分别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状态的判断结果(S405)。即,操作状态存储部208中存储有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状态和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状态1001。其中,在Δ T1虽未算出操作量, 但作为期作状态设定“操作停止状态”。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具备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和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并在显示画面218上,根据用户的操作状态来决定与作为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二输入部202的输入可能范围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 302相关的参数。首先,操作区域参数由表示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分别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状态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和表示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 的属性的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构成。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是表示可将输入到输入区域的操作反映到操作区域的“有效状态”、以及表示无法反映的“无效状态”中的某一个。另外,操作区域属性参数包含操作区域的面积、形状或者配置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并且,操作区域属性参数还能够包含操作区域的面积、形状、配置的变更速度以及变更方法。以下说明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的处理程序的概要。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根据由操作状态判断部207判断出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状态,来判断是否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S406)。然后,在判断为要“更新” 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S406为“是”),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就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S407)。相反,在判断为“不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S406为“否”),就返回取得操作信息的步骤(S401)。然后,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判断是否更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S408)。其后,在判断为要“更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情况下(S408为“是”),算出操作区域属性参数(S409)。相反,在判断为“不更新”的情况下(S408为“否”),就返取得回操作信息的步骤(S401)。以下,说明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以及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各自的详细处理。首先,根据图11、图12A以及图12B来说明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的处理(图5 的S406)的具体程序的一个例子。首先,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根据操作状态存储部208中存储的、对于第一输入部201的用户的操作状态的履历,判断要“更新”还是“不更新”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参数(SllOl)。具体是,对现在的操作状态和过去的操作状态进行比较的结果,如果两者不同(S1101为“是”),就判断为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S1102)。相反,如果两者相同 (S1101为“否”),就判断为“不更新”(S1103)。关于第二输入部202也同样,对现在的操作状态和过去的操作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同(S1104为“是”),就判断为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S1105),如果两者相同 (Si 104为“否”),则判断为“不更新” (Si 106)。即,根据操作状态存储部208中存储的操作状态,在第一输入部201的现在的操作状态CA(ATn)与过去的操作状态CA(ATilri))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要“更新”第一输入部 201的操作区域参数。相反,在CA(ATn)与CA(ATilri))相同的情况下,判定为“不更新”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参数。关于第二输入部202也同样,在现在的操作状态CB(ATn) 与过去的操作状态B(ATilri))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要“更新”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参数。相反,在CB(ATn)与CB(ATilri))相同的情况下,则判断为“不更新”第二输入部202 的操作区域参数。以下通过具体例来说明该处理。设想操作状态存储部208中存储有图IOA以及图 IOB所示的操作状态。关于第一输入部201,其在Δ T2的操作状态为“操作停止状态”,这与紧前的Δ T1的操作状态一样,因此判断为在时刻t2 “不更新”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参数。同样,由于在ΔΤ3以及Δ T4也为“操作停止状态”,因此判断为在时刻t3、t4&“不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然后,关于第二输入部202,由于AT1和Δ T2的操作状态均为“操作停止状态”,因此判断为“不更新”时刻t2的操作区域参数。相反,Δ T3的操作状态为“操作持续状态”, 八1~2与Δ T3的操作状态不同,因此判断在时刻t3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Δ T4的操作状态为“操作持续状态”,与△ T3相同,因此判断为在时刻t4 “不更新”操作区域参数。通过以上的程序,取得图12A所示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判断结果和图12B所示的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判断结果。在此,只对现在的操作状态和紧前的操作状态进行了比较,但并不限定于紧前的操作状态,还可以根据过去的多个操作状态来设定参数更新条件。以下,根据图13、图14A以及图14B来说明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的处理 (图5的S407)的具体程序的一个例子。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首先对于第一输入部201,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 210判断为要“更新”(S1300为“是”),且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操作持续状态” (S1301为 “是”)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为“有效状态”(S1302)。相反,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判断为要“更新” (S1300为“是”),且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操作停止状态”(S1301 为“否”)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为“无效状态”(S1303)。然后,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在第一输入部201的参数的更新处理
17(S1300 S13(X3)之后,对第二输入部202也执行同样的处理。即,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判断为要“更新”(S1304为“是”),且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操作持续状态”(S1305为 “是”)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为“有效状态”(S1306)。相反,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判断为要“更新” (S1304为“是”),且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操作停止状态”(S1305 为“否”)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为“无效状态”(S1307)。接下来,以具体例说明该处理。图12A以及图12B表示了从时刻tQ开始经过了、、 t2、t3和t4时间之后,根据在各时刻取得的操作信息所获得的操作状态以及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判断的结果。作为初期状态,将时刻、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设定为“无效状态”。然后,关于第一输入部201,其操作状态在Δ \ Δ T4均被判断为“操作停止状态”,操作区域参数在所有的时刻被判断为“不更新”。其结果,不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而保持初期状态的“无效状态”。相对而言,关于第二输入部202,其操作状态在八1\和Δ T2被判断为“操作停止状态”,而在Δ T4被判断为“操作持续状态”。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在Δ \、Δ T2以及 Δ T4被判断为“不更新”,而在Δ T3被判断为“更新”。其结果,使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在AT1 和Δ T2保持初期状态的“无效状态”,在Δ T3更新为“有效状态”。并且,在Δ T4,不更新在 Δ T3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而保持“有效状态”。通过以上的程序,获得图14Α所示的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和图14Β 所示的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以下,根据图15以及图16Α 图16D来说明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的处理 (图5的S409)的具体程序的一个例子。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根据由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2更新的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各自的最新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组合,来更新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区域属性参数。在此,作为初期状态,使第一输入部201与第一操作区域 301相对应,并使第二输入部202与第二操作区域302相对应。首先,在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 (S1500为“YES”),且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也为“有效状态”(S1501为“是”)的情况下,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就判断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两者都正在被操作,并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面积比更新为1 16150 。还使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形状成为合并的长方形(S1503)。另外,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配置成与用户双手持框体220时所观察到的第一输入部201与第二输入部202相同的配置关系(S1504)。图16A表示更新结果。另外,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S1500为“是”),且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 (S1501为“否”)的情况下,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判断为只有第一输入部201在被操作,并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面积比更新为1 0(S1505)。另外,使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形状成为与显示画面218相同的形状,并将显示画面218全体(全操作区域)作为第一操作区域301 (S1506)。 图16B表示更新结果。另外,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状态为“无效状态”(S1500为“否”),且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S1507为“是”)的情况下,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判断为只有第二输入部202在被操作,并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面积比更新为0 1(S1508)。另外,使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形状成为与显示画面 218相同的形状,并将显示画面218全体(全操作区域)作为第二操作区域302(S1509)。图 16C表示更新结果。另外,在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S1500为“否”),且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也为“无效状态”(S1507为“否”)的情况下,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3就判断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1两者都未被操作,并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面积比更新为0 0的(S1510)。即,对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哪个也不分配操作区域。图16D表示更新结果。另外,关于操作区域属性参数中的被更新的面积和形状、对配置状态进行变更时的变更速度及其变更方法,采用根据变更前的操作状态以及变更后的操作状态而预先规定的速度或方法。例如,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中的一方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维持“有效状态”,而另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有效状态”更新成“无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图16A变更为图16B或对16C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以速度Vl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两者的操作状态参数均从“有效状态”被更新为“无效状态”的情况下,即,从图16A被变更为图16D时,以速度V2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中的一方的操作状态参数维持“有效状态”,而另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无效状态”变更为“有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图16B或图16C被更新为图16A的情况下,以速度V3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中的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有效状态”更新为“无效状态”,而另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无效状态”更新为“有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图16B或被图16C被更新为图16A的情况下,以速度V4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中的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有效状态”更新为“无效状态”,而另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维持“无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图16B或图16C被更新为图16D的情况下,以速度V5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两者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均从“无效状态” 被更新为“有效状态”时,即,在从图16D被更新为图16A时,以速度V6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维持“有效状态”,而另一方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被从“无效状态”更新为“有效状态”,即,从图16B或图 16C被更新为图16A的情况下,以速度V7来变更操作区域。另外,变更速度Vl V7可以全是不同的值,或其中的某些可以是相同的值。如果变更速度非常快,对用户而言,被提示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在一瞬间就被改变。如果变更速度慢,被提示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呈渐渐扩大或缩小。关于变更方法,以面积渐渐被扩大或缩小的方式进行变更。在此说明了根据操作状态来变更移动速度和变更速度的方法,但并不限定于该方法,还可以根据操作量来决定变更速度和变更方法。另外,在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一方为有效状态、另一方为无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图16B或图16C的情况下,将全操作区域分配给了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中的“有效状态”侧,并将“无效状态”侧的操作区域的面积设为0,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6A所示,也可以使“有效状态”侧的操作区域不变,而使“无效状态”侧的输入操作无效化,并且不在操作区域反映操作。另外,在此比较操作状态时只利用了紧前的过去状态,此外也可以进一步进行追溯,根据规定时间内的过去的操作状态的变化来决定现在的操作状态。另外,在此是在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区域状态参数均为“有效状态”的情况下(S1500为“是”,且S1501也为“是”),将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 302的面积比变更为1 1(S150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操作量比来变更面积比。 艮口,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量为CA、第二输入部202的操作量为CB时,可将第一操作区域 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面积比变更为CA CB。但是,并不要求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 301、302的操作量比定要完全一致,可通过控制,使操作区域的面积比接近操作量比。至此,结束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09的处理的说明。然后,在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0决定要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情况下,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向用户提示将变更操作区域(S410)。对提示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通过显示装置219,以视频信息或音频信息向用户进行提示。作为以音频信息进行提示的一个例子,以下参照图17(a) (d)进行说明。在此,图17(a) (d)表示了第一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两者在操作区域变更参数更新前均为“有效状态”,而在更新后第一输入部201成为“无效状态”的情况的例子。在图17(a)中,在显示画面218上以弹出方式提示了将变更输入区域与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的消息。例如,提示“将第一输入部201设为无效”的提示文。在更新操作区域参数的紧前或紧后,消去弹出提示。此外,也可以用其他提示文。在图17(b)中,显示用于模式表现框体220和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指南,并提示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分别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中的哪个
相对应。在图17(c)中,显示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边界。例如,可通过使境界线渐渐向左移动的动画方式来表现第二操作区域302扩大、第一操作区域301缩小的过程。在图17(d)中,以不同的颜色使第一操作区域301和第二操作区域302的背情着色。与图17(c)同样,可通过动画来表现更新过程。在此,说明了利用视频信息来提示操作区域参数的变更方法的一个例子,此外还可以利用音频消息。例如有在更新前输出“将第一输入部201设为无效”的语音信息的方法。提示文并不限定于此。另外,提示操作区域的变更的方法不限于这些例子,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表现方法。并且,也可以组合多个提示方法。然后,操作区域变更部215根据操作区域参数,变更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与第一操作区域301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对应关系(S411)。具体是,通过变更各操作区域的左上端坐标和右下端坐标,来变更操作区域。就操作区域变更部215的处理程序,以下参照图16A 图16D进行说明。操作区域参数被更新,例如,设想操作区域从图16A被更新为图16B的状态。此时的全操作区域的坐标如图16B所示。即,全操作区域为长方形,操作区域的左上端的坐标为(0,0),操作区域的右下端的坐标为(1600,900)。设想在操作区域参数更新之前,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800,900),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左上端坐标为(800,0)、右下端坐标为(1600,900)。在此,操作区域从图16A被变更为图16B的状态之后,根据该变更,将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左上端坐标变更为(0,0),右下端坐标变更为(1600,900),而对于第二操作区域 302的各坐标不进行设定,使之成为“无”的状态。其结果,消除第二操作区域302,将全操作区域变更为第一操作区域301 (即,使第一操作区域301与全操作区域相一致)。在进行其他的从某状态变更为某状态的变更时也同样,通过变更各操作区域的左上端坐标以及右下端坐标,来变更操作区域。然后,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根据由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分别输出的位置信息和由操作区域变更部215求出的操作区域,决定在显示画面218上显示的GUI画面上的指针位置,或者指针位置所指示的对象(S412)。以下,参照图18说明决定指针位置的处理(图5的S412)的具体程序的一个例子。首先,指针位置决定部216取得与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各自的输入区域对应的、显示画面218上的操作区域的坐标(S1800)。其次,指针位置决定部216取得分别在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上的用户的接触位置坐标(S1801)。然后,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根据输入区域与操作区域的对应关系、以及接触位置坐标,算出与第一输入部201以及第二输入部202各自的接触位置对应的指针位置(S1802)。以下参照图19A、图19B、图20A以及图20B来说明指针位置的决定方法的具体例。图19A是表示第一输入部201的输入区域和接触位置的图。图19B是表示第二输入部202的输入区域和接触位置的图。设想各输入区域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状,且各输入区域的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300,500)。设想用户接触到第一输入部 201,其接触位置坐标为034,432)。另外,设想用户还接触到第二输入部202,其接触位置坐标为(200,250) ο设想操作区域参数更新前的操作区域为图16A时,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800,900),第二操作区域302的左上端坐标为(800,0)、右下端坐标为(1600,900) ο指针位置是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上的用户的接触位置对应的、显示画面218上的点。即,通过将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接触区域坐标系变更为显示画面218上的操作区域坐标系,求出指针位置。具体是,关于第一操作区域301,若以指针A表示与用户的接触位置对应的位置,并设想其坐标为(xpA,ypA)时,可根据xpA = 234^300X800 = 624、 ypA=432 + 500X800 —778,求出指针位置。同样,关于第二操作区域302,若以指针B表示与用户的接触位置对应的位置,并设想其坐标为(xpB,ypB)时,可根据 xpB= (200 + 300X800) +800—i333,ypB=250 + 500X800 —450,求出指针位置。 艮口,图19A所示第一输入部201上的接触位置,被决定为图20A所示指针A的位置。同样, 图19B所示第二输入部202上的接触位置,被决定为图20A所示指针B的位置。然后,操作区域参数被更新,从图16A被更新为图16B的状态。其结果,不再存在第二操作区域302,指针B也被消除。相对而言,由于第一操作区域301占据全操作区域,因此有必要变更指针A的位置坐标。与所述更新前的指针位置的算出方法同样,由于与第一输入部201对应的第一操作区域301的左上端坐标为(0,0),右下端坐标为(1600,900),若设想指针 A 的坐标为(xpA',ypA'),可根据 xpA' = 234 + 300X1600 = 1248,ypA'= ypA = 778,求出指针位置。通过以上的处理决定指针位置,如图20B所示,将指针A的位置从(624,778)更新为(1248,778),将指针B的位置从(1333,455)更新为“无”。然后,显示控制部217根据由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和指针位置决定部216输出的信息,控制显示画面218上显示的⑶I。即,显示控制部217根据由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4提示的信息和由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求出的指针位置来控制GUI。更具体是,在指针位置上显示表示指针本身的图形或图画等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指针位置上存在对象的情况下,对指针所指的对象进行强调显示。在前者的情况下,在由指针位置决定部216求出的指针位置上显示表示指针的图形或图画等信息。例如,在图20A中,黑色圆点表示指针A,白色圆点表示指针B。在此,并不限于此类指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图形或图画。或者,也可以不用图形或图画来表示指针位置。例如,正在执行写字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通过列点显示指针文字的轨迹,能够向用户提示当前的指针位置。在后者的情况下,即,在指针位置上存在对象的情况下,对指针所指对象进行强调显示。以下,根据图21A 图21C来说明具体的方法。显示控制部217,就指针位置是否存在于操作区域的对象之内进行确认,若存在, 就对该对象进行强调显示。例如,如图21A所示,设想在操作区域中存在对象a至对象f的 6个长方形的对象,各对象被配置在对图21B所示的坐标位置上。另外,设想已求出指针A 的位置为(1对8,71幻。由于指针A被包含在对象f的区域之内,因此对指针f进行强调显示。例如,如图21C所示,对于对象f的区域,通过用较粗的线显示其外围线或者变更其颜色,来向用户提示对象f处于与其他对象不同的状态。相反,在指针位置并不存在于对象内的情况下,S卩,指针位于不存在对象的区域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17例如可以像图20B那样,以图形或图画来显示指针。或者,在操作区域上可供用户进行的操作只有对象选择的情况下,可采用,即使指针位置存在于对象以外的区域中,显示控制部217也必定会选择某个对象的方式。例如,在已求出指针A的位置为(1M8,778)的情况下,即使指针不包含于任何对象之内,也可以视之为存在于离指针位置最近的对象f之内,并对对象f进行强调显示。在此说明了强调显示离指针位置最近的对象的方法,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考虑指针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接触强度等其他操作信息的基础上,决定要进行强调显示的对象。在此,作为进行强调显示的方法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用比其他对象是线粗的线来显示对象的境界区域、或变更对象的背景颜色、或使对象进行闪烁的方法等。但是,只要能与其他对象进行区别,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并且,可以组合多个方法。另外,还可以同时进行指针位置显示和对象强调显示。显示画面218根据显示控制部217的控制,显示⑶I画面。即,显示诸如以下操作的过程或操作结果显示利用第一输入部201和第二输入部202,根据用户的手指或手的动作来操作的指针;或者,对指针所指的对象进行强调显示,以能够与其他的对象进行识别。根据所述结构,从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操作量来判断表示用户是否在进行操作的操作状态,并根据其结果,决定分别分配给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 的操作区域。因此,能够对于即使正在接触但被判断为未操作的输入部,不分配操作区域, 或者,只将被判断为正在操作的输入部设为操作可能的状态。例如,在为了稳定操纵而用双手持框体220,并用右手操作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 201,202中的一方(第二输入部20 的情况下,即使在左手无意识地接触到另一方(第一输入部201)的状态下,因对于第一输入部201的操作量的值变小,而被判断为未操纵的状态。其结果,能使握持时接触到第一输入部201的接触无效化,或者对第一输入部201不分配操作区域,并且将全操作区域分配给能右手的第二输入部202。S卩,能够自由握持框体220,而不必在意对于框体220的握持位置以及对于各输入部的无意识的接触。因此,用户能够稳定地握持框体220,并进行高精度的操作。其结果,能提高操作装置200的操作性。另外,由于即使将未进行操作的手指放在输入区域上也不会被判断为正在进行操作,因此,能将未进行操作的手指放在输入区域上,从而能够减轻用户的疲劳。此外,在根据操作状态的履历来决定操作区域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判断出现在用户“未操作”时,也能够判断是暂停中,还是直到紧前都在进行操作。如上所述,通过根据并非是一瞬间而是一定期间内的用户手指的动作来进行判断,例如能更准确地识别是为了扩大惯用侧手的操作区域而停止了非惯用侧手的操作,还是手在输入区域上进行动作的途中一时停止了手的动作。因此,在后者之情况,即使操作量在无意识中暂时变小,操作区域也不会变小,从而能提高操作性。(其他变形例)以上,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以下的情况也属于本发明中。所述各装置具体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单元、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RAM或硬盘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序记。通过由微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各装置实现其功能。在此,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计算机程序由多个示出对于计算机的指令的命令代码组合而成。可由一个系统LSI (Large Scale htegration 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所述各装置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系统LSI是通过在一个芯片上对多个结构要素进行积层而制成的超多功能LSI,具体是包括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在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由微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系统LSI实现其功能。可由能在各装置进行装卸的IC卡或单体模块构成所述各装置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IC卡或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0M、RAM等构成的电脑系统。IC卡或模块也可以包含所述超多功能LSI。通过由微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IC开或模块达成其功能。 该IC卡或该模块可具有以作为有防篡改性。本发明可以是以上所示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是用于由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由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是将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存储在例如软磁盘、硬盘、
23CD-ROM、MO、DVD、DVD-ROM、DVD-RAM、BD (蓝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形式。另外,也可以是被存储在这些记录介质中的数字信号。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通过电气通信回路、无线或有线通信回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来传送计算机程序或者数字信号的形式。另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电脑系统,存储器中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另外,可将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中进行转移,或者,通过网络等转移程序或数字信号的方式,由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执行。还可以对所述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变形例分别进行组合。以上,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 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与该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者相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正和变形。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操作装置,在框体上具备多个操作输入部,可应用于家电设备的遥控器和信息设备的输入装置。符号说明200操作装置201第一输入部202第二输入部203输入装置204操作信息取得部205操作量算出部206操作量存储部207操作状态判断部208操作状态存储部209操作区域参数决定部210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211操作区域参数更新部212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213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214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215操作区域变更部216指针位置决定部217显示控制部218显示画面219显示装置220 框体301第一操作区域302第二操作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装置,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该操作装置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部,利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在所述操作量小于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与该输入部相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设为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之比接近对应的所述操作量之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量算出部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算出性质互不相同的多个操作特征,并算出预先决定的加权系数与所述多个操作特征的加权线性和,以作为所述操作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所述输入部是具有占据规定面积的输入区域的、将用户接触所述输入区域时的所述输入区域上的位置坐标以及接触强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操作信息进行输出的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操作量算出部,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算出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以及操作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或根据所述接触强度算出平均强度,以作为所述操作特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 所述接触式传感器为静电电容式,所述接触强度是用户的手指接触或接近所述接触式传感器时的静电电容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 所述接触式传感器为感压式,所述接触强度是用户的手指按压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压力值。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操作量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 操作状态判断部,根据所述操作量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操作量,判断对应的所述输入部的操作状态;以及操作状态存储部,存储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在所述操作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对应的所述输入部未被操作的操作停止状态,而在所述操作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所述输入部正被操作的操作持续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根据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要更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该操作区域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将输入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的操作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以及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在所述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判断为需要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所述参数更新条件判断部,在所述操作状态判断部的最新判断结果与既往判断结果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更新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 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在所述最新判断结果为操作持续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成为有效状态,该有效状态表示将向所述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在所述最新判断结果为操作停止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成为无效状态,该无效状态表示不将向所述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反映到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根据由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的值,更新至少包含表示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的信息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更新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以使在所述多个操作区域中,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有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区域状态参数为无效状态的操作区域的面积,所述操作区域变更部,根据由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值,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还包含表示所述操作区域的形状、所述显示画面上的位置以及面积、形状、位置的变更方法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操作区域变更提示部,向用户通知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更新部更新的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的内容。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指针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操作区域属性参数所示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与对应于该操作区域的所述输入部的面积之比,在所述操作区域上的、与用户所接触的所述输入部上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指针。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具备 框体,以及被排列配置在与所述框体相同的平面上的所述多个输入部。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该操作装置还具备所述显示装置。
16.一种操作方法,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该操作方法包括操作信息取得步骤,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步骤,利用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步骤,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在所述操作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17.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的处理,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步骤操作信息取得步骤,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步骤,利用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步骤,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在所述操作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用非临时性记录介质, 记录有权利要求17所述的程序。
19.一种集成电路,将分别输入到设置在输入装置中的多个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分别反映到作为占据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上的规定面积的区域的、与各所述输入部相对应的多个操作区域,该集成电路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输入装置取得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表示输入到各所述输入部的用户的操作内容;操作量算出部,利用所述操作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操作信息,算出用户对于各所述输入部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区域变更部,变更各所述操作区域的大小,以使得所述操作量算出部算出的所述操作量越大,对应的所述操作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全文摘要
操作装置(200)具备操作信息取得部(204),从输入装置(203)取得表示输入到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用户的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操作量算出部(205),利用操作信息取得部(204)取得的操作信息,算出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输入部(201,202)的用户的操作量;操作区域变更部(215),变更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大小,以使得操作量算出部(205)算出的操作量越大,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区域(301,302)的面积就越大。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473074SQ2011800024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0日
发明者原田久美, 小岛良宏, 山内真树, 池田洋一, 高桥知成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