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及触控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902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板及触控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触控板及一种触控显示板,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短路风险的触控板及触控显示板。
背景技术
:触控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与设计多样化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的输入接口。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面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应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以及笔记型计算机(laptopPC)等。一般而言,触控板的衬底具有透光区与周边区,其中至少在透光区内设置有用以提供触控输入功能的透明感测电极,而周边区则布设与透明感测电极电连接而用以传递感测信号的金属导线。此外,为了确保透光区边缘的触控功能,透明感测电极通常会延伸到周边区而会与用以遮蔽金属导线的装饰层(decorationlayer)重叠并接触。然而,由于用以制造透明感测电极的透明导电材料与装饰层具有高附着性,因此在蚀刻透明导电材料以形成透明感测电极的时候,常常会因为透明导电材料无法完全被蚀刻掉而残留在装饰层上,产生短路而造成触控板的触控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以降低短路风险。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包括一衬底、一装饰层、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绝缘图案。衬底具有一透光区与一周边区。装饰层设置在衬底的周边区内。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至少设置在衬底的透光区内,其中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延伸到周边区内并与装饰层部分重叠。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衬底的周边区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装饰层之间,以使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未与装饰层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板,包括一显示板,以及上述的触控板。显示板具有一显示面,而上述的触控板设置在显示板的显示面上。图I到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5与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7与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9到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3]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板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触控板12衬底14装饰层161第一绝缘图案20触控感测组件12A透光区12B周边区21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X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C第一透明连接线21Y第二透明感测电极162第二绝缘图案·[0021]23C第二连接线10’触控板30触控板2IP透明感测电极30’触控板40触控板22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Y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2C第二透明连接线163第三绝缘图案80显示板90触控板100触控显示板18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I到图3。图I到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图I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之上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I的触控板沿剖线A-A’的剖视示意图,而图3所示为图I的触控板沿剖线B-B’的剖视示意图。如图I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10包括一衬底12、一装饰层14、一触控感测组件20以及至少一第一绝缘图案161。衬底12可为一硬式透明衬底例如一玻璃衬底,或一可挠式透明衬底,例如一塑料衬底,但不以此为限。衬底12具有一透光区12A,以及一周边区12B环绕透光区12A。装饰层14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装饰层14的材料可包括陶瓷、类钻碳、油墨或有机材料(例如光阻)的其中至少一个,但不以此为限。触控感测组件20至少设置在衬底12的透光区12A,用以实现触控输入功能。触控感测组件20可包括一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设置在衬底12的透光区12A内并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其中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延伸到周边区12B内,藉以确保透光区12A与周边区12B的交界处的触控输入功能或增加周边区12B的部分区域的触控输入功能。第一绝缘图案161(如图2所示)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装饰层14之间,且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未与装饰层14接触。另外,衬底12上可进一步设置一保护层18(如图2所示),覆盖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部分的装饰层14。保护层18的材料可为一无机保护层,例如二氧化硅层,或是有机保护层。再者,衬底12的周边区12B可另设置有与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电连接的导线(图未示),借此将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所感测到的触控信号传递到感测芯片(图未示)。装饰层14、第一绝缘图案161与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可设置在衬底12的同一表面上,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为一透明导电层,其材料可包括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等,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绝缘图案161的材料可为有机绝缘材料,但不以此为限而亦可为无机绝缘材料。此外,第一绝缘图案161可为单层绝缘图案或复合层绝缘图案。[002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装饰层14之间,借此避免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装饰层14接触,如此一来在蚀刻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时不会产生透明导电材料的残留,而可降低短路风险。如图I到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包括多个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复数条第一透明连接线21C沿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设置在衬底12的透光区12A内,以及多个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1Y沿另一方向(例如Y轴方向)设置在衬底12的透光区12A内。各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各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1Y分别包括例如一菱形电极,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例如三角形电极、矩形电极、线形电极或其它各种形状的电极。相邻的两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通过一第一透明连接线21C连接,其中至少一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之间。此外,触控感测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二绝缘图案162与多条第二连接线23C。相邻的两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1Y通过一第二连接线23C连接,其中至少一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IY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IY与装饰层14之间。另外,各第二绝缘图案162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连接线21C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23C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组件20为一单层透明电极结构,亦即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第一透明连接线21C与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IY由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所构成;另外,用以连接相邻的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1Y的第二连接线23C则由另一层导电层所构成。第二连接线23C可为一金属连接线或一透明连接线。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图案162设置在对应的第二连接线23C之上,且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设置等第二绝缘图案162之上。第二绝缘图案162与第一绝缘图案161可为同一层图案化绝缘层,利用同一图案化工艺加以制造。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依序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及触控显示板,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组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请参考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变化实施例中,触控板10’的第二绝缘图案162设置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之上,且第二连接线23C设置对应的第二绝缘图案162之上。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装饰层14之间,而第二绝缘图案162设置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第二连接线23C之间,且第一绝缘图案161与第二绝缘图案162由不同层图案化绝缘层所构成。请参考图5与图6。图5与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图5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之上视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5的触控板沿剖线C-C’的剖视示意图。如图5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30的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包括多个透明感测电极21P,彼此电分离。此外,位在透光区12A的透明感测电极21P延伸到周边区12B而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并位在透明感测电极2IP与装饰层14之间,且透明感测电极2IP未与装饰层14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感测电极2IP为一矩形电极。[0034]请参考图7与图8。图7与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图7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的触控板沿剖线D-D’的剖视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在本变化实施例中,触控板30’的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亦包括多个透明感测电极21P,且相邻的透明感测电极21P彼此电分离。此外,位在透光区12A的透明感测电极21P延伸到周边区12B而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衬底12的周边区12B内并位在透明感测电极21P与装饰层14之间,且透明感测电极21P未与装饰层14接触。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相比较的不同的地方在,本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感测电极21P为一三角形电极。请参考图9到图11。图9到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图9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9的触控板沿剖线E-E’的首I]视不意图,而图11所不为图9的触控板沿首I]线F-F’的首I]视不意图。如图9到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触控板40中,触控感测组件20为一双层透明电极结构。因此,触控感测组件20包括一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一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包括多个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多条第一透明连接线21C,相邻的两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通过第一透明连接线21C连接,其中至少一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之间。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包括多个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2Y与复数条第二透明连接线22C,其中相邻的两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2Y通过第二透明连接线22C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设置在衬底12的同一表面,且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设置在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之上。另外,触控感测组件20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图案162设置在透光区12A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之间,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之间,且第二绝缘图案162与第一绝缘图案161可为同一层绝缘层。此外,至少一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2Y与装饰层14部分重叠,且触控板40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绝缘图案163,设置在周边区12B内并位在第二透明感测电极22Y与装饰层40之间。请参考图12。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本变化实施例中,触控板40’的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2设置在衬底12的不同表面,而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21与装饰层14设置在衬底12的同一表面。此外,第一绝缘图案161设置在第一透明感测电极21X与装饰层14之间。请参考图13。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板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板100包括一显示板80与一触控板90。显示板80具有一显示面80S,而触控板90设置在显示板80的显示面80S上。显示板80可包括一液晶(liquidcrystal)显示板、一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显示板、一电润湿(electrowetting)显示板、一电泳(electrophoretic)显示板或其它各种类型的显示板。触控板90则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图I到图12的实施例所揭示的触控板的其中任一个,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与触控显示板的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装饰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图案,借此在蚀刻图案化透明感测层时不会产生透明导电材料的残留,而可降低短路风险。此外,绝缘图案可与触控感测组件的绝缘图案由同一层图案化绝缘层所构成,因此不需增加额外的光学掩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衬底,具有一透光区与一周边区;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周边区内;一触控感测组件,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至少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透光区内,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延伸到所述周边区内并与所述装饰层部分重叠;以及至少一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周边区内,并位在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未与所述装饰层接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所述第一绝缘图案与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同一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的一材料包括陶瓷、类钻碳、油墨或有机材料的其中至少一个。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绝缘图案与多条第二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多条第一透明连接线,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透明连接线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之间;多个第二透明感测电极,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绝缘图案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线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一金属连接线或一透明连接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绝缘图案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线之上,且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图案之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图案与所述第一绝缘图案由同一层图案化绝缘层所构成。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之上,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图案之上,且所述第一绝缘图案与所述第二绝缘图案由不同层图案化绝缘层所构成。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包括多个透明感测电极。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复数条第一透明连接线,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透明连接线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感测电极与复数条第二透明连接线,其中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通过所述第二透明连接线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所述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同一表面,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之上,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区内并位在所述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所述第二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图案与所述第一绝缘图案为同一层绝缘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部分重叠,且所述触控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绝缘图案,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内并位在所述第二透明感测电极与所述装饰层之间。13.—种触控显不板,包括一显示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板的所述显示面上。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包括一衬底、一装饰层、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绝缘图案。衬底具有一透光区与一周边区。装饰层设置在衬底的周边区内。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至少设置在衬底的透光区内,其中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延伸到周边区内并与装饰层部分重叠。第一绝缘图案设置在衬底的周边区内并位在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与装饰层之间,以使第一图案化透明感测层未与装饰层接触。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触控显示板。文档编号G06F3/041GK202615348SQ2012201531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发明者锺永山,尤鹏智,林溯明,简裕峰,陈威志,黄炳文,许芫榤申请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