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50186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通过电子装置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验证金钥,以提供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至服务端进行验证,当验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验证时,服务端自联络数据库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反馈回电子装置以进行显示,藉此可以达成防止数字化联络数据窜改以维持数据真实性的技术功效。
【专利说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种依 据验证金钥与电子装置的装置码以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早期教师与家长的联络互动方式是通过联络簿方式,让家长可以通过联络簿方式 了解学生在学情况,并且通过联络簿方式让家长可以反馈意见给教师,让教师与家长双方 可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并且由于是采用纸本方式,学生想要窜改联络数据就显得不容 易。
[0003] 而由于现在电子装置快速的发展,学生可通过电子装置进行数字化的学习,同时 可以通过电子装置以提供数字化的联络簿,让家长可以通过联络簿方式了解学生在学情 况,并且通过联络簿方式让家长可以反馈意见给教师,让教师与家长双方可进行学生教育 上的互动,但由于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故学生可以很轻易的窜改联络数据,而造成联络数 据失真的问题。
[0004]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数字化联络数据容易窜改而造成数 据真实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数字化联络数据容易窜改而造成数据真实性不足的问题,本 发明遂揭露一种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
[0006] 本发明所揭露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包含:服务端以及电子 装置,其中,服务端更包含:服务端接收模块、验证模块、查询模块以及服务端传送模块;电 子装置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电子装置更包含:读取模块、连线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0007] 服务端的服务端接收模块是用以接收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服务端的验证模块是 用以对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进行验证;服务端的查询模块是用以当验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验 证模块验证时,自联络数据库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及服务端的服务端 传送模块是用以传送被查询出的教师联络数据。
[0008] 电子装置的读取模块是用以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 验证金钥;电子装置的连线模块是用以建立与服务端的连线,提供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至 服务端接收模块,以及自服务端传送模块获得教师联络数据;及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是用 以显示教师联络数据。
[0009] 本发明所揭露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0010] 首先,提供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接着,电子装置通过 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验证金钥;接着,服务端与电子装置建立连 线,服务端自电子装置获得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接着,服务端对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进行验 证;接着,当验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验证时,服务端自联络数据库中查询出与装置码 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接着,服务端提供被查询出的教师联络数据至电子装置;最后,电子 装置显示教师联络数据。
[0011] 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电子装置读 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验证金钥,以提供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至服务端进行验证,当验 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验证时,服务端自联络数据库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教师联 络数据反馈回电子装置以进行显示,藉此通过教师联络数据即可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学 情况,并让教师与家长双方可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
[0012]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防止数字化联络数据窜改以维持数据真实 性的技术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0014] 图2A至图2C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0015] 图3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16] 图4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联络数据显示示意图。
[0017] 图5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作业数据显示示意图。
[0018] 【符号说明】
[0019] 10服务端
[0020] 11服务端接收模块
[0021] 12验证模块
[0022] 13查询模块
[0023] 14服务端传送模块
[0024] 15联络数据库
[0025] 16储存模块
[0026] 20电子装置
[0027] 21读取模块
[0028] 22连线模块
[0029] 23显示模块 [0030] 24接收模块
[0031] 30无线射频辨识标签
[0032] 41装置码
[0033] 42验证金钥
[0034] 43教师联络数据
[0035] 44作业数据
[0036] 45家长联络数据
[0037] 51第一显示区域
[0038] 52第二显示区域
[0039] 53第二显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1] 以下首先要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并请参考 「图1」所示,「图1」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0042] 本发明所揭露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包含:服务端10以及电 子装置20,其中,服务端10更包含:服务端接收模块11、验证模块12、查询模块13以及服 务端传送模块14 ;电子装置20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电子装置20更包含:读取模块 21、连线模块22以及显示模块23。
[0043] 电子装置20是由使用者所持有的装置,电子装置20例如是平板电脑、笔记型电 脑、智能手机…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并且电子装置 20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以电子装置20为智能手机来说,电子装置20唯一且不 重复的装置码即可是国际移动设备辨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number,MEI),以电子装置20为笔记型电脑来说,电子装置20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即可 是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亦可在电子装置20 中预先储存自定义的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自定义的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可以是制造 日期与流水号的组合、产品序号与流水号的组合…等,上述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 本发明的应用范畴。
[0044] 学生家长持有无线射频辨识标签(RFID TAG) 30,在无线射频辨识标签30内储存 有验证金钥,当学生家长需要获得教师联络数据以了解学生在学情况时,即可通过电子装 置20的读取模块21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30内的验证金钥,并且 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以无线传输方式(例如:无线网络、Wi-Fi、蓝牙(Bluetooth)、第 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rd_Generation)…等)与服务端10之间建立连线,即可通过电子装置 20的连线模块22将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所读取到的验证金钥以及电子装置20的装 置码提供至服务端10。
[0045] 当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提供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至服务端10时,服务端10 的服务端接收模块11即会接收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所提供的验证金钥与装置码,接 着,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即可对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进行验证,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 首先会依据验证金钥的验证机制以对验证金钥进行验证,当验证金钥通过验证后,在对验 证金钥与装置码是否互相对应进行验证,当验证金钥与装置码互相对应时,即表示验证金 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当然在验证金钥无法通过验证,或是当验 证金钥通过验证但验证金钥与装置码不互相对应时,即表示验证金钥与装置码无法通过服 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
[0046] 而在验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即可通过服务端 10的查询模块13自联络数据库15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即可再通过服 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将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13所查询出的教师联络数据提供至 电子装置20。
[0047] 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即可自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获得教师联络 数据,并由电子装置20的显示模块23对教师联络数据加以显示,通过教师联络数据即可让 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情况,教师联络数据可以是学生在学状况、学生在校成绩…等,在此 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
[0048] 而在验证金钥与装置码无法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服务端10的 查询模块13即自联络数据库15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作业数据,并由服务端10的服务 端传送模块14将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13所查询出的作业数据提供至电子装置20。
[0049] 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即可自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获得作业数据, 并由电子装置20的显示模块23对作业数据加以显示,藉此可让学生进行作业的撰写,并且 可以避免学生获得教师联络数据加以窜改,无法让学生家长正确的了解学生在学情况。
[0050] 接着,学生家长可对教师联络数据提供家长联络数据,藉以让家长与教师双方可 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而家长联络数据即可通过电子装置20所更包含的接收模块24加 以接收,并再通过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 签30内的验证金钥,以由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将电子装置20的接收模块24所接收 到的家长联络数据、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所读取到的验证金钥提以及电子装置20的 装置码提供至服务端10。
[0051] 当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提供家长联络数据、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至服务端10 时,服务端10的服务端接收模块11即会接收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所提供的家长联 络数据、验证金钥与装置码,接着,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即可对验证金钥与装置码进行 验证,而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对验证金钥与装置码的验证过程请参考上述说明,在此不 再进行赘述。
[0052] 而在验证金钥与装置码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即可通过服务端 10所更包含的储存模块16对应储存装置码与家长联络数据于联络数据库15中,通过教师 联络数据与家长联络数据的反馈,以让教师与家长双方可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
[0053] 接着,以下将以一个实施例来解说本发明的运作方式及流程,以下的实施例说明 将同步配合「图1」以及「图2A」至「图2C」所示进行说明,「图2A」至「图2C」绘示为本发 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0054] 请同时参考「图3」所示,「图3」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 统架构示意图。
[0055] 电子装置20是由使用者所持有的装置,在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是以智能手机作 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并且电子装置20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 码41为"1122334455660",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20唯一且不重复的装置码41即是国际移 动设备辨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number,IMEI)作为举例说明, 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步骤101)。
[0056] 学生家长持有无线射频辨识标签30,在无线射频辨识标签30内储存有验证金钥 42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当学生家长需要获得教师联络数据以了解学生 在学情况时,即可通过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 识标签30内的验证金钥42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步骤102),并且电子 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以Wi-Fi与服务端10之间建立连线,在此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 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即可通过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将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 21所读取到的验证金钥42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以及电子装置20的装置 码41为"1122334455660"提供至服务端10。
[0057] 当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提供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至服务端 10 时,服务 端10的服务端接收模块11即会接收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所提供的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步骤 103)。
[0058] 接着,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即可对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进行验证,服务端 10 的验证模块12首先会依据验证金钥42的验证机制以对验证金钥进行验证,在实施例中,验 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会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 (步骤104)。
[0059] 接着,在对验证金钥 42 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 码41为" 1122334455660"是否互相对应进行验证,在实施例中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是彼此之间相互对应 的,故验证金钥 42 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 亦会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步骤104)。
[0060] 而在验证金钥 42 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即可通过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 13自联络数据库15中查询出与装置码41为"1122334455660"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43 (步 骤105),即可再通过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将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13所查询出 的教师联络数据43提供至电子装置20 (步骤106)。
[0061] 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即可自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获得教师联络 数据43,并由电子装置20的显示模块23于第一显示区域51中对教师联络数据43加以显 示(步骤107),教师联络数据43的显示示意请参考「图4」所示,「图4」绘示为本发明提供 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联络数据显示示意图,通过教师联络数据43即可让学生家长 了解学生在学情况,教师联络数据可以是学生在学状况、学生在校成绩…等,在此仅为举例 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畴。
[0062] 而在验证金钥 42 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无法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13 即自联络数据库15中查询出与装置码41为"1122334455660"对应的作业数据44 (步骤 112),并由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将服务端10的查询模块13所查询出的作业数 据44提供至电子装置20 (步骤113)。
[0063] 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即可自服务端10的服务端传送模块14获得作业数据 44,并由电子装置20的显示模块23于第三显示区域53中对作业数据44加以显示(步骤 114),作业数据44的显示示意请参考「图5」所示,「图5」绘示为本发明提供对应联络数据 于电子装置的作业数据显示示意图,藉此可让学生进行作业的撰写,并且可以避免学生获 得教师联络数据加以窜改,无法让学生家长正确的了解学生在学情况。
[0064] 接着,请再次参考「图3」以及「图4」所示,学生家长可对教师联络数据43提供 家长联络数据45,藉以让家长与教师双方可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而家长即可于第二显 示区域52中输入家长联络数据45,即可通过电子装置20所更包含的接收模块24于第二 显示区域52中接收家长联络数据45,并再通过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通过无线射频 辨识技术读取无线射频辨识标签30内的验证金钥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步骤108),以由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将电子装置20的接收模块24所接 收到的家长联络数据45、电子装置20的读取模块21所读取到的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提以及电子装置 20 的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 提供至服务端10 (步骤109)。
[0065] 当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提供家长联络数据45、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 至服务端 10 时, 服务端10的服务端接收模块11即会接收电子装置20的连线模块22所提供的家长联络 数据45、验证金钥42与装置码41,接着,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即可对验证金钥42为 "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 1122334455660" 进行验证。
[0066] 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首先会依据验证金钥42的验证机制以对验证金钥进行验 证,在实施例中,验证金钥42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会通过服务端10的验 证模块12的验证(步骤110),接着,在对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41为"1122334455660"是否互相对应进行验证,在实施例中验证金钥42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是彼此之间相互对应 的,故验证金钥 42 为"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与装置码 41 为"1122334455660" 亦会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步骤110)。
[0067] 而在验证金钥 42 为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与装置码 41 为 "1122334455660"通过服务端10的验证模块12的验证时,即可通过服务端10所更包含的 储存模块16对应储存装置码41为"1122334455660"与家长联络数据45于联络数据库15 中(步骤111),通过教师联络数据43与家长联络数据45的反馈,以让教师与家长双方可进 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
[0068]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电子装置读取无线射频 辨识标签内的验证金钥,以提供装置码以及验证金钥至服务端进行验证,当验证金钥与装 置码通过服务端验证时,服务端自联络数据库中查询出与装置码对应的教师联络数据反馈 回电子装置以进行显示,藉此通过教师联络数据即可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情况,并让 教师与家长双方可进行学生教育上的互动。
[0069] 藉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数字化联络数据容易窜改而造成 数据真实性不足的的问题,进而达成防止数字化联络数据窜改以维持数据真实性的技术功 效。
[0070]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发明的专 利保护范围。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 须以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服务端,所述服务端更包含: 一服务端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装置码以及一验证金钥; 一验证模块,用以对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进行验证; 一查询模块,用以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通过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时,自一联络 数据库中查询出与所述装置码对应的一教师联络数据;及 一服务端传送模块,用以传送被查询出的所述教师联络数据;及 一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一装置码,所述电子装置更包含: 一读取模块,用以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一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所述验证金 钥; 一连线模块,用以建立与所述服务端的连线,提供所述装置码以及所述验证金钥至所 述服务端接收模块,以及自所述服务端传送模块获得所述教师联络数据;及 一显示模块,用以显示所述教师联络数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 装置更包含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家长联络数据,且所述读取模块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 术读取所述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所述验证金钥,由所述连线模块提供所述家长联络数 据、所述装置码以及所述验证金钥至所述服务端接收模块,所述验证模块对所述验证金钥 与所述装置码进行验证,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通过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时,由所述 服务端更包含的一储存模块对应储存所述装置码与所述家长联络数据于所述联络数据库 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 模块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未通过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时,自所述联络数据库中查询 出与所述装置码对应的一作业数据,由所述服务端传送模块传送被查询出的所述作业数 据,所述连线模块自所述服务端传送模块获得所述作业数据,由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作 业数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线模块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建立与所述服务端的连线,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包含无线网络、 Wi-Fi、蓝牙以及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 码包含国际移动设备辨识码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6. -种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一装置码; 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一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所述验证金钥; 一服务端与所述电子装置建立连线,所述服务端自所述电子装置获得所述装置码以及 所述验证金钥; 所述服务端对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进行验证; 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通过所述服务端验证时,所述服务端自一联络数据库中 查询出与所述装置码对应的一教师联络数据; 所述服务端提供被查询出的所述教师联络数据至所述电子装置;及 所述电子装置显示所述教师联络数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供对 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所述电子装置接收一家长联络数据,且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读取所述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的所述验证金钥; 所述服务端自所述电子装置获得所述家长联络数据、所述装置码以及所述验证金钥至 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对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进行验证;及 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通过所述服务端验证时,对应储存所述装置码与所述家 长联络数据于所述联络数据库中。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供对 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当所述验证金钥与所述装置码未通过所述服务端验证时,所述服务端自所述联络数据 库中查询出与所述装置码对应的一作业数据; 所述服务端提供被查询出的所述作业数据至所述电子装置;及 所述电子装置显示所述作业数据。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 端与所述电子装置建立连线的步骤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以建立所述服务端与所述电子装 置的连线,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包含无线网络、Wi-Fi、蓝牙以及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 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唯一且不重复的所述装置码的步骤中,所述装置码包含国际 移动设备辨识码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文档编号】G06F21/62GK104112086SQ20131013209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邱全成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