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236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输入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模组,系包含:一可挠式本体、一感应电极层、一保护层、一发光装置;该可挠式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感应电极层具有一第一感应电极及一第二感应电极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该保护层对应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并覆盖该感应电极层,所述发光装置对应设于该保护层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之另一侧,由以上之结构组合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系可达到轻巧及容易携带使用之特性者。
【专利说明】输入模组

【技术领域】
[0001]一种输入模组,尤指一种便于携带及使用的输入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近年来触控面板技术之发展,现今具有显示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及MP5等皆改采用触控面板来取代传统占据空间的机械式按键。
[0003]按,平板电脑及智慧型手机及可携式电子装置或电视,皆趋于导向具有手写及触控输入之功能,使用者往往可透过以手指或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相当方便,但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可携式电子装置之萤幕较小,进行手写或输入时较不方便,故该业者则反向回到先前发展便于携带的机械式按键的迷你及/或薄化键盘,该迷你及/或薄化键盘系透过USB或蓝牙无线讯号与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连接使用,虽其可达到便于输入的目的,但迷你及/或薄化键盘始终仍占有一定空间,致使造成不便利携带之缺点。
[0004]另外,更有业者发展组合式及折迭式之键盘,但与迷你键盘相同,一样令使用者不便于携带,故无法成为一轻易携带的必备品。


【发明内容】

[0005]爰此,为解决上述习知技术之缺点,本发明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及使用的输入模组。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输入模组,系包含:一可挠式本体、一感应电极层、一保护层、一发光装置;
[0007]所述可挠式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所述感应电极层具有一第一感应电极及一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一、二感应电极对应设置且不相接触,所述感应电极层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该保护层对应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并覆盖该感应电极层。
[0008]所述发光装置对应设于该保护层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之另一侧
[0009]透过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系可令使用者便于携带及操作,并改善习知携带不方便及占空间之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0011]图2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0012]图3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3]图4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4]图5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5]图6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6]图7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7]图8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五实施例之剖视图;
[0018]图9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六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9]图10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七实施例之立体图;
[0020]图11系为本发明之输入模组第八实施例之立体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2]输入模组I
[0023]可挠式本体11
[0024]第一侧111
[0025]第二侧112
[0026]触控区113
[0027]非触控区114
[0028]感应电极层12
[0029]第一感应电极121
[0030]第二感应电极122
[0031]保护层13
[0032]发光装置14
[0033]发光单元141
[0034]光学元件142
[0035]软性电路基板2
[0036]无线讯号发射装置3
[0037]防干扰层4
[0038]图形层5
[0039]切换单元6
[0040]电源7
[0041]编织物8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发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0043]请参阅图1、2、3,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不,所述输入模组I,系包含:一可挠式本体11、一感应电极层12、一保护层13、发光装置14 ;
[0044]所述可挠式本体11具有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该感应电极层12系为透明及透光的ITO及奈米银及金属浆其中任一,其具有一第一感应电极121及一第二感应电极122,所述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对应设置且不相接触,所述感应电极层12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11之第二侧112 ;所述保护层13对应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11之第二侧112并覆盖该感应电极层12。
[0045]所述发光装置14系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141及一光学元件142,该发光装置14设于该保护层13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11之第二侧112之另一侧。
[0046]所述发光单元141系可选择为LED或冷阴极管其中任一,本实施例系以LED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
[0047]所述光学兀件142可系为一导光板,并所述发光单兀141对接于该光学兀件142之至少一侧,并透过该光学元件142将发光单元141所产生之光线投射于该可挠式本体11,所述光学元件142系可选择为一导光板(如图2所示)及一光纤线(网)(如图3所示)
其中任一。
[0048]所述可挠式本体11定义一触控区113及一非触控区114,所述非触控区114设于该触控区113之周侧,并所述感应电极层12之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设于该触控区113内,该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部分延伸至该非触控区114,且该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系相互对应但并不相互接触及迭合。
[0049]请参阅图4、5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更具有一软性电路基板2,所述软性电路基板2系可选择设置于该可挠式本体11长端(如图4所示)或短端(如图5所示),并所述软性电路基板2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电性连接,所述软性电路基板2系可令该输入模组I与其他电子装置连结使用,又或者透过软性电路基板2与外部供电装置(如行动电源)连结获取电力。
[0050]请参阅图6系为本发明输入装置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更具有一无线讯号发射装置3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讯号发射装置3系选择为一红外线发射器及一蓝牙发射器及RF射频讯号发射器及NCF发射晶片其中任一,并透过该无线讯号发射装置3可令输入装置I与其他电子装置连结使用,又或者透过无线讯号中之电磁波获取电力以供使用。
[0051]请参阅图7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所述保护层13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11之第二侧112另一侧设有一防干扰层4,该防干扰层4系为一种防EMI层,系可进一步避免输入模组I传输讯号受干扰及杂讯影响。
[0052]请参阅图8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第五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更具有一图形层5,所述图形层5系可透过印刷或刻印或压印之方式选择设于所述可挠式本体11之第一侧111及所述保护层13之一侧其中任一,本实施例系将该图形层5形成于该可挠式本体11之第一侧111,但并不引以为限,该图形层5可令该第一侧111产生虚拟之按键或图形文字之效果。
[0053]上述各实施例中之输入模组I的可挠式本体11系为一种高分子材料所制成,所述高分子材料系选择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环烯烃共聚物其中任一材质,并因具有可挠性且具轻薄之特性,故可令使用者便于携带。
[0054]上述各实施例之输入模组I系具有键盘及手写板之输入功能,并可透过设置一切换单元6 (如图9所示)提供使用者可自由选择以键盘或手写板作为输入之使用,所述切换单元6系选择为一实体按键或一滑动开关其中任一图9系以一实体按键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且该切换单元6系与该感应电极层12电性连接。
[0055]请参阅图10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第七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该输入模组I于可挠式本体11非触控区114设置一电源7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121,122电性连接,所述电源7可为充电及可更换及太阳能及生物能电池其中任一,用以提供无线输入之电力使用。
[0056]请参阅图11系为本发明输入模组第八实施例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该输入模组I亦可与编织物8相结合,或直接藉由高分子将该可挠式本体11直接生成于编织物8上,该编织物8可为服装或其他配件,穿戴者可直接藉由该服装上之输入模组I进行输入。
[0057]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入模组,其中,包含: 一可挠式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 一感应电极层,具有一第一感应电极及一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一、二感应电极对应设置且不相接触,所述感应电极层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 一保护层,对应设于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并覆盖该感应电极层; 一发光装置,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一光学元件,该发光装置设于该保护层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之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可挠式本体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设于该触控区之周侧,并所述感应电极层之第一、二感应电极设于该触控区内,该第一、二感应电极部分延伸至该非触控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更具有一软性电路基板,所述软性电路基板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更具有一无线讯号发射装置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讯号发射装置系选择为一红外线发射器及一蓝牙发射器及RF射频讯号发射器及NCF发射晶片其中任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保护层相反前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二侧另一侧设有一防干扰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可挠式本体之第一侧设有一图形层,系可透过印刷或刻印形成于该可挠式本体之第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可挠式本体系为一种高分子材料所制成,所述高分子材料系选择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环烯烃共聚物其中任一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系可选择为LED或冷阴极管其中任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兀件系为一导光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更具有一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系选择为一实体按键或一滑动开关其中任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所述发光兀件系为一光纤线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组,其中更具有一电源设于可挠式本体非触控区,并与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133570SQ20131015845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
【发明者】沈庆行, 张富贵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