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0307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以及一第三本体。第一本体包含一显示模块。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本体枢接于第一端。第三本体枢接于第二端,第三本体包含一输入模块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输入模块外露于第一表面。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展开模式以及一闭合模式,当于闭合模式时,第一本体叠合于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上,且显示模块面向该输入模块。藉由第一本体枢接于第二本体且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三本体,使用者可自由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置模式,以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专利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枢转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科技越来越进步,各种电子装置都广泛地使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使用者可携带笔记型计算机而于家中、办公室或交通工具内,甚至是户外使用。因此,因为笔记型计算机便利性,笔记型计算机往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装置之一 O
[0003]然而,于一般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上,受限于屏幕与键盘的尺寸与结构,使用者无法调整笔记型计算机到最舒适的位置使用,而使笔记型计算机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条件以及需求。详细来说,当笔记型计算机置于桌上时,使用者与屏幕的间距过小,而视角却过大。同时,键盘是为水平于桌面设置。如此,当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笔记型计算机时,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于现有技术中,笔记型计算机可设置于一倾斜的底座上。如此虽可解决视角的问题,但仍无法解决使用者与屏幕的间距过小的问题。因此,目前的笔记型计算机,不具有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造成使用者使用时产生不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而解决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容易产生使用者不适的问题。
[000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以及一第三本体。第一本体包含一显不模块。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本体枢接于第一端。第三本体枢接于第二端,第三本体包含一输入模块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输入模块外露于第一表面。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展开模式以及一闭合模式,当可携式电子装置于闭合模式时,第一本体叠合于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上,且显示模块面向该输入模块。
[0006]藉由第一本体枢接于第二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三本体,使用者可自由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置方式或位置,以达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解决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容易产生使用者不适的问题。
[000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0010]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闭合位置的侧示图;
[0011]图4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一展开模式的侧示图;
[0012]图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二展开模式的侧示图;
[0013]图4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三展开模式的侧示图;
[0014]图5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第二本体于一第一位置的侧示图;
[0015]图5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第二本体于一第二位置的侧示图;
[0016]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
[0018]10可携式电子装置
[0019]100 第一本体
[0020]110 显示模块
[0021]130 第三表面
[0022]140 第四表面
[0023]200 第二本体
[0024]210 第一端
[0025]220 第二端
[0026]230 电池模块
[0027]240 主机板
[0028]250 第五表面
[0029]260 第六表面
[0030]270 中央处理器
[0031]280 突出部
[0032]282 突出部
[0033]290 抵靠斜面
[0034]300 第三本体
[0035]310 第一表面
[0036]320 第二表面
[0037]330 输入模块
[0038]340 电池模块
[0039]350 主机板
[0040]360 中央处理器
[0041]400 第一连接件
[0042]410 第一连接件
[0043]500 第二连接件
[0044]510 第二连接件
[0045]Θ I ?Θ 8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发明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0047]鉴于现有技术已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为一笔记型计算机(laptop computer ),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且可携式电子装置可置于一平面(如一桌面)或是置于一使用者的双腿上使用,但上述的置放位置非用限定本发明。再者,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多个开启状态,以供使用者于不同使用情境中操作。
[0048]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于一闭合位置的侧示图。
[004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其包含一第一本体100、一第二本体200以及一第三本体300。第一本体100包含一显不模块110。第二本体200具有一第一端210以及一第二端220。第一本体100枢接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一端210。第三本体300枢接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端220,且第三本体300包含一输入模块330。如此,第一本体100以及第三本体300可分别相对于第二本体200枢转。
[0050]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更包含二第一连接件400,410以及二第二连接件500、510。第一本体100藉由第一连接件400、410连接第二本体200的第一端210。第二本体200的第二端220藉由第二连接件500、510连接第三本体300。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00、410以及第二连接件500、510皆是铰链(hinge),但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数目以及类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0051]以下详细介绍第三本体30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三本体300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310以及第二表面320,第三本体300包含一主机板350以及一中央处理器360。而输入模块330外露于第一表面310,以供使用者操作输入模块330。中央处理器360设置于并电性连接主机板350。输入模块330电性连接主机板350。
[0052]以下详细介绍第一本体10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0更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三表面130以及一第四表面140,显不模块110设于第三表面 130。
[0053]以下详细介绍第二本体200的结构。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5A,图5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第二本体于一第一位置的侧示图,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端210以及第二端220彼此相对。第二本体200包含一电池模块230、多个排线(未绘示)以及连接端口(未绘示),且第二本体200具有一第五表面250、一第六表面260、二突出部280、282以及一抵靠斜面290。第五表面250以及第六表面260彼此相对。电池模块230电性连接主机板350。突出部280、282以及抵靠斜面290分别位于第二端220。抵靠斜面290介于突出部280、282之间,且抵靠斜面290与第六表面260夹有一小于九十度的角度Θ I。再者,第二本体200的一部分排线穿过第一连接件400、410,以电性连接第一本体100的显示模块110。另一部分的排线自突出部280、282穿过第二连接件500、510,以电性连接第三本体300的主机板350。藉此,第一本体100的显示模块110以及第二本体200的电池模块230分别电性连接第三本体300的主机板350。此外,连接端口外露于外界,以电性连接其他周边装置(未绘示)。
[0054]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各种使用模式。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一闭合模式。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于闭合模式时,第一本体100叠合于第二本体200及第三本体300上,且显不模块110面向输入模块330。详细来说,第一本体100的第四表面140、第二本体200的第六表面260以及第三本体300的第二表面320外露于外界。所以,第六表面260以及第二表面320接触于同一个平面(未绘示)上,而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设置于此平面上使用。同时,第一本体100的第三表面130同时面对第二本体200的第五表面250以及第三本体300的第一表面310。换句话说,显示模块110以及输入模块330未直接暴露于外界。如此,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于闭合模式时,适于收纳以及携带。
[0055]请同时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4C。图4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一展开模式的侧示图。图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二展开模式的侧示图。图4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一第三展开模式的侧示图。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一展开模式,而展开模式具有一第一开启状态(如图4A所示)、一第二开启状态(如图4B所示)以及一第三开启状态(如图4C所示)。
[0056]以下依序介绍三种开启状态。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自闭合模式(如图3所示)转换成第一开启状态时(如图4A所示),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三本体300的第二表面320枢转,而第一本体100朝远离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五表面250的方向枢转。详细来说,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三本体300的第二表面320枢转一小于九十度的角度Θ 2,而第一本体100朝远离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五表面250的方向枢转一小于或等于九十度的角度Θ 3。如此,由图示来看,可携式电子装置10形成一锯齿状的展开模式。若以第二本体200的第一端210以及第三本体300的边缘置于一平面时,第二本体200以及第三本体300可分别相对于平面产生二角度Θ 4、Θ 5,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利于使用者使用。然而,上述的枢转角度以及置放位置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的第二表面320接触于使用者的大腿部上,如此的置放位置亦可随使用者的姿势进行调整。
[0057]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自闭合模式转换成第二开启状态(如图4B所示)时,第一本体100朝向第二本体200的第六表面260的方向枢转,而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三本体300的第一表面310枢转。详细来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0朝向第二本体200的第六表面260的方向枢转一大于九十度的角度θ 6,同时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三本体300的第一表面310枢转一大于九十度的角度Θ7。若以第三本体300的第二表面320置于平面上时,相较于第一开启模式,处于第二开启状态的第一本体100的高度较高。如此降低了使用者的视角,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然而,上述的枢转角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0058]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自闭合模式转换成第三开启状态(如图4C所示)时,第一本体100自朝远离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五表面250的方向枢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0的枢转角度Θ 8可等于或小于一百八十度。如此,第二本体200的第六表面260以及第三本体300的第二表面320可置于一平面上,而供使用者操作。
[0059]以下介绍第二本体200的抵靠斜面290的限位作用。请同时参照图5A以及图5B,图5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第二本体于一第二位置的侧示图。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00相对于第三本体300具有一第一位置(如图5A所示)以及一第二位置(如图5B所示)。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一闭合位置或第三开启状态时,第二本体200位于第一位置,抵靠斜面290与第三本体300相互分离。当第二本体200自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第二开启状态,而抵靠斜面290止档于第三本体300的第一表面310。如此,第二本体200藉由抵靠斜面290而限位于第二位置。
[0060]然而,上述主机板、中央处理器以及电池模块的设置位置非用以限定本发明。请参照图6,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结构,故相似结构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主机板240以及一中央处理器270设置于第二本体200。而一电池模块340设置于第三本体300。
[0061]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第一本体枢接于第二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三本体,藉此使用者可自由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置方法以及位置,以达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并可依据使用者当时的姿势进行调整,进而解决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容易产生使用者不适的问题。
[0062]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本体,包含一显不模块; 一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本体枢接于该第一端;以及 一第三本体,枢接于该第二端,该第三本体包含一输入模块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输入模块外露于该第一表面; 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展开模式以及一闭合模式,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于该闭合模式时,该第一本体叠合于该第二本体及该第三本体上,且该显不模块面向该输入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第一连接件,该第一本体藉由该至少一第一连接件连接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端藉由该至少一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第三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是一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端具有一抵靠斜面,该第二本体相对于该第三本体具有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当该第二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抵靠斜面与该第三本体相互分离,当该第二本体自该第一位置枢转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抵靠斜面止档于该第三本体的该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展开模式具有一第一开启状态以及一第二开启状态,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自该闭合模式转换成该第一开启状态时,该第二本体朝向该第三本体的该第二表面枢转,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自该闭合模式转换成该第二开启状态时,该第二本体朝向该第三本体的该第一表面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包含一电池模块,该第三本体包含一主机板以及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设置于该主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包含一主机板以及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设置于该主机板上,该第三本体包含一电池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以及该第二端彼此相对。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181976SQ20131018995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兆明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