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41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线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电极。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兴信息输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显示产品,如触摸屏手机、GPS导航系统等。传统电容式触摸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板、基板上沉积的ITO透明导电膜、基板上沉积的金属引线电极层膜、覆盖ITO透明电极和金属引线电极层的二氧化硅膜、以及覆盖二氧化硅膜的透明树脂膜。ITO透明电极构成电容传感器,金属引线把X方向ITO透明电极和柔性线路板连接起来,ITO电极端部把Y方向ITO透明电极和柔性线路板连接起来,二氧化硅和树脂膜用于增强触摸屏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导电膜引线电极的生产过程包括为先在基板上面涂布一层UV胶或压印胶,然后将模具贴合在基板上,固化,最后脱模。然而,在模具和胶质材料脱模的过程中,模具上会有胶质材料的残留,影响模具的使用,更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无法正常进行,并且现有的导电引线中填充的网格的单元网格面积比较小,同样使模具和胶质材料脱模不容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胶质材料残留的引线电极。一种引线电极,包括依次相连的内接线柱、引线和外接线柱,所述引线包括绝缘基底及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底上的胶质材料,所述胶质材料上设有沟槽式网格,所述引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沟槽式网格内的导电材料;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为O。 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为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长方形单元网格的长边相互垂直,且短边的长度为长边长度的二分之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曲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所述曲边形单元网格包括两条直线和连接所述两条直线的两端的两条波浪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或扁六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接线柱和外接线柱为沟槽式网格,导电材料填充于沟槽式网格中。上述引线电极的网格线与水平X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0°、0°,由于网格线与水平X轴方向形成的夹角较小,而夹角内的胶比较少,因此在脱模时只有极少的胶质材料会粘附在模具上,这样能够避免胶质材料残留。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引线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引线电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引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引线的单元网格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引线的脱模方向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7所示引线的单元网格的示意图;图7B为图7所示引线的单元网格的叠加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图8所示引线的直角处的网格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引线的脱模方向示意图;图1OA为实施例四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OB为实施例·六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所示,引线电极I包括依次相连的内引线柱11、引线12和外引线柱13。内弓丨线柱11和外引线柱13通过引线12连接。图2中给出图1的外引线柱13与引线12相连处的放大示意图,以12’表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引线柱13的数量为六个,每个外引线柱131都连接一个引线121,六个内引线柱11通过六个引线121分别与六个外引线柱131连接。每一引线121的宽度为10 μ πΓ200 μ m。请参阅图3,引线121包括绝缘基底14及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底14上的胶质材料15。绝缘基底14的材质可为PET。胶质材料15可以为丙烯酸酯类UV胶。胶质材料15上开设有沟槽式网格151。引线121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沟槽式网格151内的导电材料16。导电材料16为银或铜。请参阅图4,其为实施例一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可以理解为图1中引线121在转角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引线3包括由沟槽式网格形成的网格线31和位于网格线31之间的空白区域32。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单元长方形网格面积范围240μπΓ 04μπι2。图4所示,网格线与水平X轴脱模方向的夹角Θ范围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0°、0°之间的任意角度。如图5所示,单元网格4为长方形网格。单元网格4包括顶点41a、41b、41c、41d,网格线43a、43b、43c、43d。单元网格4以顶点41a为起始点,网格线43a从顶点41a延伸至顶点41b,网格线43b从顶点41b延伸至顶点41c,网格线43c从顶点41c延伸至顶点41d,网格线43d从顶点41d延伸至顶点41a,此时形成单元网格4。进一步的,以单元网格的窄边为下一个重复单元网格的窄边边长,按照同样的方法形成下一个单元网格,按照此方法重复形成图4所示网格阵列34。以单元网格4较长边的两个顶点之间的网格线43a上,随机选择一顶点作为下一个单元网格的顶点,按照上述的步骤,形成下一个单元网格,此单元网格其中的一边较长的边长与单元网格4网格线43a部分重合,按照同样的方案,形成网格阵列35。网格阵列34和网格阵列35组成网格序列36。上述引线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绝缘基底的表面涂布一层胶质材料。绝缘基底的材质可为PET。胶质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类UV胶。步骤二、将具有网格的模具贴合到所述胶质材料上,然后固化所述胶质材料。模具可以是很薄的镍(Ni)箔。模具上设有与沟槽式网格相对应的图形。固化胶质材料后,该图形嵌入到胶质材料的内部。步骤三、沿水平X轴方向或与所述水平X轴方向垂直的水平Y轴方向脱模,以在所述胶质材料上形成沟槽式网格,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水平X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
O。 90。。请参阅图6,脱模的过程即为从模具的边缘开始往图6中X轴方向或Y轴方向撕开。由于网格线与水平X轴方向形成的夹角较小,而夹角内的胶比较少,因此只有极少的胶质材料(少于两处)会粘附在模具 上,跟模具一起脱离绝缘基底。 步骤四、在所述沟槽式网格内填充导电材料。导电材料为银或铜。步骤五、所述引线电极的引线两端分别与内接线柱和外接线柱相连,在所述沟槽式网格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引线电极。上述引线电极的电阻值范围为800Ω 1050Ω。请参阅图7,其为实施例二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引线6包括由沟槽式网格形成的网格线61和位于网格线61之间的空白区域62。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但相邻两个长方形单元网格的长边相互垂直,且短边的长度为长边长度的二分之一,由此形成编织状网格。网格线61与水平X轴脱模方向的夹角范围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0°、0°之间的任意角度。如图7A所示,编织状网格的单元网格7选择顶点7a为起始点,编织线71a从顶点7a延伸至顶点7b,编织线71b从顶点7b延伸至顶点7c,编织线71c从顶点7c延伸至顶点7d,编织线71d从顶点7d延伸至顶点7a,形成长方形网格71 ;在编织线71a上选择该编织线的中点7e,以顶点7e为起始点,编织线72e从顶点7e延伸至顶点7f,编织线72f从顶点7f延伸至顶点7g,编织线72g从顶点7g延伸至顶点7b,编织线72a从顶点7b延伸至顶点7e,形成长方形网格72。长方形网格71和长方形网格72相互垂直,编织线72a为编织线71a 二分之一,且重合,长方形网格72的一个顶点位于编织线71a上,与长方形网格71公用一个顶点7b,编织线71a的长度是编织线71b的两倍,且长方形网格71和长方形网格72大小完全相同。如图7B所示,为叠加的网格单元7’,网格单元V由编织状网格的单元网格7在垂直方向叠加而成。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叠加形成图7所示的编织状网格。实施例二的引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实验证明,该引线电极6按水平X轴方向脱模时,模具上出现胶体颗粒的现象极少(小于4处),水平Y轴方向模具上出现胶体颗粒的现象小于5处。另外,上述引线电极的导电性能较好,电阻值范围为430Ω 1110Ω。请参阅图8,其为实施例三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引线8由波浪线81和直线82相交组成曲边形网格83,曲边形网格83由两条直线82和连接两条直线82的两端的两条波浪线81所围成。图8中的波浪线81和直线82为正交,图8只是示意图,波浪线81和直线82相交只是相交的一种情况,不限于正交的这种方式,较优选的选择正交方式相交。引线电极8水平方向部分的波浪线81水平,直线82竖直,引线电极8竖直方向部分的波浪线81竖直,直线82水平;如图8A所示,为引线电极8’直角拐角部分的网格形状,水平方向波浪线82’和竖直方向波浪线82’通过圆弧线83’连接起来,直线81’与可以正交的波浪线82’正交相交,即:拐角处波浪线通过曲线连接,不能保证与直线81’正交相交,所以直线81’只与部分波浪线82’正交相交,波浪网格线与水平X轴方向的交点处切线夹角范围为0°、0°,优选(Γ45°。如图9所示,图中标出的水平X轴方向和水平Y轴方向为引线的脱模方向。该引线电极8按水平X轴方向脱模,引线电极模具上出现胶体颗粒的现象极少,正常情况没有模具上出现胶体颗粒的情况,引线电极导电性能非常好,电阻值范围340Ω1000Ω。可以理解, 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如图1OA所示)或扁六边形(如图1OB所示)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引线电极,包括依次相连的内接线柱、引线和外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绝缘基底及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底上的胶质材料,所述胶质材料上设有沟槽式网格,所述弓I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沟槽式网格内的导电材料;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为0°、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长方形单元网格的长边相互垂直,且短边的长度为长边长度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曲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所述曲边形单元网格包括两条直线和连接所述两条直线的两端的两条波浪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式网格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或扁六边形单元网格紧密排列形成。
7.根 据权利要求Γ6任意一个所述的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线柱和外接线柱为沟槽式网格,导电材料填充于沟槽式网格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电极。一种引线电极,包括依次相连的内接线柱、引线和外接线柱,所述引线包括绝缘基底及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底上的胶质材料,所述胶质材料上设有沟槽式网格,所述引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沟槽式网格内的导电材料;所述沟槽式网格的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为0°~90°。由于网格线与脱模方向形成的夹角较小,而夹角内的胶比较少,因此在脱模时只有极少的胶质材料会粘附在模具上,这样能够避免胶质材料残留。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3117952SQ2013200637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周菲, 高育龙, 曹淼倩, 亢红伟 申请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