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777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所述壳体反面的边缘设置有导槽,IC卡沿所述导槽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IC卡的金属片通过IC卡读卡孔与位于IC卡读卡终端壳体内部的IC卡读卡器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终端壳体开孔尺寸大大减小,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壳体加工难度降低;读卡终端可以实现IPX5级别以上的防水防尘;非接触工作状态下,操作方便,读卡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
【背景技术】
[0002]IC卡(以下简称卡片)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和城市一卡通等领域,实现金融借贷记应用、金融钱包存折应用、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交、水电、煤气等其他领域的小额非接触支付,同时还可作为数据的安全存储和身份认证产品,用于企业员工管理等。因具有一卡多用、高度安全、快速交易、兼容性好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和城市一卡通领域,实现金融借贷记应用、金融钱包存折应用、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交、水电、煤气等其他领域的小额非接触支付,同时还可作为数据的安全存储和身份认证产品,用于企业员工管理等。
[0003]读卡终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卡片进行操作——I)接触式:卡片上外露的触点与读卡终端内部的读卡器的弹片相接触;2)非接触式:卡片无需与终端内部的读卡器接触,但需要保持与终端在一定距离内,处于终端内部的天线的工作范围内,终端内部的天线与卡片内部的线圈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传递数据。
[0004]以接触方式工作时,卡片需要插入终端内,使卡片上外露的触点与终端内的读卡器弹片保持接触状态,为了使卡片能够插入终端内部,终端壳体上需要开槽。现有终端上的卡片插槽均位于终端壳体侧面(上,下,左,右侧),为了使卡片能通过插槽插入终端内部,插槽的宽度和高度均要大于卡片的宽度和厚度。通过壳体插槽限制卡插入的位置,使得卡片插入后其上的触点与终端内部读卡器的弹片对正接触。这种读卡终端存在以下问题。
[0005]I)终端整体强度差;
[0006]2)终端壳体生产难度大;
[0007]3)无法实现防水防尘;
[0008]在非接触工作状态下,为保证卡片处于终端内部天线的工作范围内,用户需一手持卡,使其位于终端一定范围内,另一手持终端进行操作;或者一手持终端进行操作,同时用这只手的手指将卡片压在终端壳体上,使其处于终端内部天线的工作范围内。这两种操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9]I) 一手持终端一手持卡操作时,由于持卡手抖动等原因,卡并不能稳定的处于终端内天线的工作范围内,甚至可能超出天线工作范围,造成连接状态不稳定甚至操作中断;
[0010]2) 一手持终端一手持卡操作时,如果操作时间较长,持卡手容易疲劳,很难保证卡始终稳定的处于终端内天线的工作范围内,造成连接状态不稳定甚至操作中断;
[0011]3) 一手持终端一手持卡操作时,用户的两手均被占用,无法进行其他必要的辅助工作(如记录等)
[0012]4)只用一只手同时持终端和卡进行操作时,用户在操作时手的运动会使卡片晃动,超出天线工作范围;或者不小心掉落卡片,造成操作中断。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读卡终端强度、在非接触工作状态下使卡片可稳定地处于终端天线工作范围内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
[001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所述壳体的反面设置有IC读卡孔,位于IC卡读卡终端壳体内部的IC读卡器穿过该孔透到终端外部,所述IC卡读卡孔(3)周边还设置有导槽(4),IC卡沿所述导槽插入所述壳体中,与IC卡读卡器(5)接触进行接触读卡;或与终端内部的天线进行非接触读卡;
[0015]IC卡插入壳体周边的导槽中进行接触读卡或非接触读卡时,IC卡读卡终端内部的所有器件均位于IC卡及导槽同一侧。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终端壳体开孔尺寸大大减小,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壳体加工难度降低;读卡终端可以实现IPX5级别以上的防水防尘;非接触工作状态下,操作方便,读卡稳定。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8]进一步,所述导槽包括设置于壳体其中一条长边上的第一固定槽、壳体其中一条短边上的第二固定槽。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相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槽在设置有IC卡读卡孔处断开分成两段不相连的固定槽。
[0021]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另一条长边上的第三固定槽。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依次连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反面未带有IC卡读卡孔的结构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反面带有IC卡读卡孔的结构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位置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断开的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壳体,2、IC卡,3、IC卡读卡孔,4、导槽,4-1、第一固定槽,4-2、第二固定槽,4-3、第三固定槽,5、IC卡读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2]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反面未带有IC卡读卡孔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反面带有IC卡读卡孔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槽、断开的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位置示意图。[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所述壳体I反面的边缘设置有导槽4,IC卡2沿所述导槽4插入所述壳体I中。
[0035]如图2所示,所述导槽围成的区域中央还设置有IC卡读卡孔3,位于IC卡读卡终端壳体内部的IC卡读卡器5通过所述IC卡读卡孔3与IC卡2上的金属片接触。
[0036]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导槽4包括设置于壳体I其中一条长边上的第一固定槽4-1、壳体I其中一条短边上的第二固定槽4-2。所述第一固定槽4-1与第二固定槽4-2相连通。
[0037]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槽在设置有IC卡读卡孔3处断开分成两段不相连的固定槽。如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壳体I另一条长边上的第三固定槽。
[003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依次连通。
[0039]本实用新型在终端的壳体背面开孔,使终端内部的读卡器弹片透出来;在开孔周围增加导槽,引导卡片插入的方向、限定卡片的位置,保证卡片上的触点与读卡器弹片对正接触;在非接触工作状态下,将卡片插入壳体上的导槽,即可使卡片与终端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无需用手持卡或用手指固定。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反面设置有IC读卡孔(3),位于IC卡读卡终端壳体内部的IC读卡器(5)穿过该孔透到终端外部,所述IC卡读卡孔(3)周边还设置有导槽(4),IC卡(2)沿所述导槽(4)插入所述壳体(I)中,IC卡(2)与IC卡读卡器(5)接触时进行接触读卡;或IC卡(2)与IC卡读卡器(5)非接触时与终端内部的天线进行非接触读卡; IC卡(2)插入壳体(I)周边的导槽(4)中进行接触读卡或非接触读卡时,IC卡读卡终端内部的所有器件均位于IC卡(2)及导槽⑷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4)包括设置于壳体(I)其中一条长边上的第一固定槽(4-1)、壳体(I)其中一条短边上的第二固定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4-1)与第二固定槽(4-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4-2)在设置有IC卡读卡孔(3)处断开分成两段不相连的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I)另一条长边上的第三固定槽(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C卡读卡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4-1)、第二固定槽(4-2)和第三固定槽(4-3)依次连通。
【文档编号】G06K7/00GK203801161SQ20132037406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高进, 罗广文, 魏轶弢 申请人: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