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90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盖板;该壳体具有一侧边,该侧边具有供一触控笔容置于其中的一凹槽,该凹槽区分为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该盖板滑设于该侧边且可滑动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时,该盖板可相对该凹槽旋转而使其一端转入该第一区段或该第二区段中。本实用新型解决公知技术所具有的触控笔不易提取的问题。
【专利说明】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取收纳结构,特别是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使移动电子装置的体积更加轻薄短小,传统使用实体键盘与鼠标作为主要操控模式的移动电子装置已经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全触控操作的移动电子装置。
[0003]使用触控操作的方式可以使用手指或者是触控笔。在一般的触控电子装置上,单纯使用手指在触控面板上碰触与滑动已可满足大多数触控操作的需求,例如拨打电话或者是点选应用程序,甚至是手写输入等。然而,人的手指毕竟具有一定的粗细,当操作区域较为狭小时,便容易发生操作错误。或者是当需要较为精细的笔划动作时(例如绘图),此时只用手指往往无法达到较良好的操作效果,因而部分触控电子装置会附设触控笔,以方便使用者自行依照使用情况来决定使用手指操作或者是触控笔操作。
[0004]传统附设有触控笔的触控电子装置通常会在壳体表面开设一个直径大约等同于触控笔笔身外径的穿孔,穿孔下则垂直沿伸一恰可供触控笔放置的容置槽。如此一来,触控笔便可经由该穿孔插入该容置槽中,达到容易收纳的目的,同时外观上也看不出有触控笔的存在。
[0005]然而此种做法会造成使用者在提取触控笔时不够直觉,使用上也较为不便。
[000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盖板;该壳体具有一侧边,该侧边具有供一触控笔容置于其中的一凹槽,该凹槽区分为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该盖板滑设于该侧边且滑动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时,该盖板可相对该凹槽旋转而使其一端转入该第一区段或该第二区段中。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二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第一滑槽,盖板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含一第一卡榫,各第一卡榫分别滑设于各第一滑槽中使盖板可滑动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一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第二滑槽,盖板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还包含一第二卡榫,各第二卡榫分别滑设于各第二滑槽中,第二滑槽具有一直线部分与一弧形部分,弧形部分连接于直线部分的一端,当盖板位于提取位置时,第二卡榫可沿弧形部分滑动。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所述凹槽还区分一第三区段,第二区段位于第一区段与第三区段之间,第三区段的深度小于第一区段的深度。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二区段的深度自第三区段朝第一区段渐扩。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盖板的一端具有弧形断面,当盖板位于收纳位置时,具有弧形断面的该端局部包覆触控笔的笔身。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还包含至少一弹性件,其设置于第一区段且可沿凸出于凹槽的方向弹性伸缩。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其中第三区段的深度小于第二区段的深度。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三区段的深度实质上等于触控笔的笔身的外径。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当一触控笔位于凹槽内,盖板可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由收纳位置移动到提取位置,盖板向靠近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盖板将顶抵带动触控笔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触控笔即以第二区段为支点转动,进而致使触控笔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三区段的方向转动翅起凸出于壳体之外。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盖板;该壳体具有一侧边,该侧边具有供一触控笔容置于其中的一凹槽,该凹槽包括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该盖板枢设于该侧边而可相对该凹槽旋转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该盖板的一端转入该第一区段或该第二区段中。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一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枢接孔,盖板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含一枢接部,各枢接部分别枢接于各枢接孔中使盖板可转动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二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枢接孔,盖板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含一枢接部,各枢接部分别枢接于各枢接孔中使盖板可转动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还包含一弹性件,设置于枢接部,提供弹力使盖板自提取位置转动至收纳位置。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二区段的其中一侧壁面还包含一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与枢接孔相隔一间距,盖板相对于侧壁面的该侧还设置有一凸杆,该凸杆与位于该侧的枢接部所相隔的间距等于弧形滑槽与枢接孔所相隔的间距。凸杆插入弧形滑槽中,当盖板位于收纳位置时,凸杆抵持弧形滑槽的一端,当盖板位于提取位置时,凸杆抵持弧形滑槽的另一端。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凹槽还区分一第三区段,第二区段位于第一区段与第三区段之间,第三区段的深度小于第一区段的深度。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第二区段的深度自第三区段朝第一区段渐扩。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还包含另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区段且可沿凸出于凹槽的方向弹性伸缩。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其中第三区段的深度实质上等于触控笔的笔身的外径。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概念中,当触控笔位于凹槽内,盖板可相对该凹槽旋转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盖板向靠近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盖板将顶抵带动触控笔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触控笔即以第二区段为支点转动,进而致使触控笔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三区段的方向转动翘起凸出于壳体之外。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公知技术所具有的触控笔不易提取的问题,以下进一步以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0029]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30]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32]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0034]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36]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38]图6B为图6A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0041]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4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45]I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131 第一^^榫
[0046]11 壳体132 第二卡榫
[0047]111 侧边2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0048]112 凹槽3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0049]112a第一区段39 弹性件
[0050]112b第二区段4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0051]112c第三区段43 盖板
[0052]113 第一滑槽431 枢接部
[0053]115 第二滑槽433 凸杆
[0054]115a直线部分43a 端部
[0055]115b弧形部分45 弹性件
[0056]117 枢接孔5 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
[0057]119 弧形滑槽59 弹性件
[0058]13 盖板9 触控笔
[0059]13a 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0]请参照图1、图2A与图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与图2A的局部放大图,公开一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1,包括一壳体11与一盖板13。
[0061]壳体11具有一侧边111,侧边111具有可供一触控笔9容置于其中的凹槽112。凹槽112共区分为一第一区段112a、一第二区段112b与一第三区段112c,其中第二区段112b位于第一区段112a与第三区段112c之间,且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小于第一区段112a的深度。更仔细地说,第一区段112a的深度大于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介于第一区段112a的深度与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之间。
[0062]请同步参照图3A与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以及图3A的局部放大图。盖板13滑设于壳体11的侧边111,且可沿平行于侧边111的方向滑动于一收纳位置(如图2A所示)与一提取位置(如图3A所示)之间。如图2A所示,当盖板13位于收纳位置时,其覆盖第一区段112a与第二区段112b,而使外观看起来与壳体11的侧边111齐平。当盖板13位于提取位置时,其部分凸出于壳体11之外,并且可相对凹槽112旋转而使其一端转入第一区段112a或第二区段112b中(如图4B所示)。
[0063]请参照图3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12b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第一滑槽113,盖板13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的上下二侧分别包含一第一^^榫131,各第一^^榫131分别滑设于各第一滑槽113中使盖板13可滑动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
[0064]请参照图3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自第三区段112c朝第一区段112a渐扩。例如图3B所示般呈斜坡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区段112b亦可以呈凹谷状(图未示)。
[006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小于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且实质上等于触控笔9的笔身的外径。如此一来,当触控笔9位于凹槽112内时,使用者只需将盖板13沿平行于侧边111的方向由收纳位置(如图2A所示)移动到提取位置(如图3A所示),并通过将盖板13向靠近第二区段112b的方向转动,盖板13将顶抵带动触控笔9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区段112b的方向转动,触控笔9即以第二区段112b为支点转动,导致触控笔9的另一端稍微向远离第三区段112c的方向转动翘起便可凸出于壳体11之外,进而方便使用者提取。
[0066]请参照图3B,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的一端部13a (例如接触触控笔9的那一端)具有弧形断面,当盖板13位于收纳位置时,具有弧形断面的该端部13a局部包覆触控笔9的笔身。
[0067]请参照图5A、图5B、图6A与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5A的局部放大图、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与图6A的局部放大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2。
[0068]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区段112a的二侧壁面分别还包含了一第二滑槽115,除此之外,盖板13沿平行于侧边111的方向的上下二侧分别还包含一第二卡榫132。在第二实施例中,各第二卡榫132分别滑设于各第二滑槽115中,第二滑槽115具有一直线部分115a与一弧形部分115b。弧形部分115b连接于直线部分115a的一端,当盖板13位于提取位置时,第二卡榫132可沿弧形部分115b滑动。
[0069]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由于第二实施例同时使用了第一滑轨113与第二滑轨115,因此盖板13可较稳固地滑设于壳体11的侧边111上。此外,当盖板13位于提取位置且相对凹槽112转动时,通过第二卡榫132止挡于弧形部分115b的二端,可限制盖板13的转动行程不至于过大。[0070]请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3。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或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三实施例还包含了至少一弹性件39,例如一弹簧。本实施例虽包含二个弹性件39,但仅有一个弹性件39时仍可作用。弹性件39设置于凹槽112的第一区段112a且可沿凸出于凹槽112的方向弹性伸缩。如此一来,当触控笔9以如图4A所示的角度自外部插入第一区段112a与第二区段112b时,弹性件39会推挤触控笔9插入第一区段112a的部分,藉由杠杆原理使触控笔9自动收纳入凹槽112中。
[0071]当触控笔9容置于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I?3的凹槽112中时,藉由将盖板13滑动至提取位置,并使盖板13相对凹槽112旋转使其一端部13a转入第一区段112a或第二区段112b中,此时盖板13的一端部13a会推挤触控笔9的一端而使触控笔9的另一端翘起并凸出于壳体11之外,达到方便使用者提取触控笔9的功效。
[0072]请参照图8至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使用状态示意图(一)与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公开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4,包括一壳体11与一盖板43。
[0073]壳体11具有一侧边111,侧边111具有可供一触控笔9容置于其中的凹槽112。凹槽112共区分为一第一区段112a、一第二区段112b与一第三区段112c,其中第二区段112b位于第一区段112a与第三区段112c之间,且第一区段112a的深度大于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介于第一区段112a的深度与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之间。
[0074]盖板43枢设于壳体11的侧边111而可相对凹槽112旋转于一收纳位置(如图9所示)与一提取位置(如图10所示)之间。当盖板43位于收纳位置时,盖板43的板面平行于所述侧边112且覆盖第一区段112a与第二区段112b。当盖板43位于提取位置(如图10所示)时,盖板43的一端转入第一区段112a或第二区段112b中。
[0075]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区段112a的二侧壁面分别包含一枢接孔117,盖板43沿平行于侧边111的方向的上下二侧分别包含一枢接部431,各枢接部431分别枢接于各枢接孔117中使盖板43可转动于收纳位置与提取位置之间。
[0076]在第四实施例中,枢接孔117并非一定要设置在第一区段112a的二侧壁面上,也可以改设置于第二区段112b的二侧壁面上。
[0077]在第四实施例中,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4还包含一弹性件45,设置于盖板43的枢接部431。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5为一扭簧,当盖板43受外力而自收纳位置转动至提取位置时,会压缩弹性件45,当外力释放时,弹性件45便提供弹力使盖板43自提取位置自动转回至收纳位置。
[0078]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12a的其中一侧壁面还包含一弧形滑槽119,弧形滑槽119与枢接孔117相隔一间距。盖板43的二侧还设置有一凸杆433,相对于各弧形滑槽119。凸杆433与位于同一侧的枢接部431所相隔的间距等于弧形滑槽119与枢接孔117所相隔的间距,凸杆433插入弧形滑槽119中。当盖板43位于收纳位置时,如图9所示,凸杆433抵持弧形滑槽119的一端。当盖板43位于提取位置时,如图10所示,凸杆433抵持弧形滑槽119的另一端。
[0079]当凸杆433穿过弧形滑槽119而凸出壳体11的表面时,使用者可藉由拨动凸杆433来使盖板43自收纳位置转动至提取位置,或者使盖板43自提取位置转动至收纳位置。
[0080]当凸杆433未穿过弧形滑槽119时,则使用者可直接朝盖板43的其中一端施加垂直于盖板43的外力,使盖板43自收纳位置转动至提取位置,或者使盖板43自提取位置转动至收纳位置。
[0081]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自第三区段112c朝第一区段112a渐扩。例如图8所示般呈斜坡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区段112b亦可以呈凹谷状(图未示)。
[0082]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三区段112c的深度小于第二区段112b的深度,且实质上等于触控笔9的笔身的外径,如此一来,只要触控笔9的一端稍微翘起便可凸出于壳体11之外,进而方便使用者提取。
[0083]请参照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五实施例还包含另一弹性件59,例如一弹簧,本实施例虽包含二个弹性件59,但仅有一个弹性件59时仍可作用。弹性件59设置于凹槽112的第一区段112a且可沿凸出于凹槽112的方向弹性伸缩。如此一来,当触控笔9以如图10所示的角度自外部插入第一区段112a与第二区段112b时,弹性件59会推挤触控笔9插入第一区段112a的部分,藉由杠杆原理使触控笔9自动收纳入凹槽112中。
[0084]综上,当触控笔9容置于第四实施例或第五实施例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4、5的凹槽112中时,藉由施加外力使盖板43相对凹槽112旋转,使盖板43的一端部43a转入第一区段112a或第二区段112b中,此时盖板43的一端部43a会推挤触控笔9的一端而使触控笔9的另一端翘起并凸出于壳体11之外,达到方便使用者提取触控笔9的功效。
[0085]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侧边,该侧边具有供一触控笔容置于其中的一凹槽,该凹槽区分为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以及 一盖板,该盖板滑设于该侧边且滑动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时,该盖板可相对该凹槽旋转而使其一端转入该第一区段或该第二区段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括一第一滑槽,该盖板沿平行于该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括一第一^^榫,各该第一卡榫分别滑设于各该第一滑槽中使该盖板可滑动于该收纳位置与该提取位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括一第二滑槽,该盖板沿平行于该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还包括一第二卡榫,各该第二卡榫分别滑设于各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滑槽具有一直线部分与一弧形部分,该弧形部分连接于该直线部分的一端,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时,该第二卡榫可沿该弧形部分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还区分一第三区段,该第二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段的深度自该第三区段朝该第一区段渐 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一端具有弧形断面,当该盖板位于该收纳位置,具有弧形断面的该端局部包覆该触控笔的笔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弹性件,该至少一弹性件设置于该第一区段且可沿凸出于该凹槽的方向弹性伸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区段的深度实质上等于该触控笔的笔身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笔位于该凹槽内,该盖板可沿平行于该侧边的方向由该收纳位置移动到该提取位置,该盖板向靠近该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该盖板将顶抵带动该触控笔的一端向靠近该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该触控笔即以该第二区段为支点转动,进而致该触控笔的另一端向远离该第三区段的方向转动翘起凸出于该壳体之外。
10.一种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侧边,该侧边具有供一触控笔容置于其中的一凹槽,该凹槽包括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以及 一盖板,该盖板枢设于该侧边而可相对该凹槽旋转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当该盖板位于该提取位置,该盖板的一端转入该第一区段或该第二区段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括一枢接孔,该盖板沿平行于该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括一枢接部,各该枢接部分别枢接于各该枢接孔中使该盖板可转动于该收纳位置与该提取位置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段的二侧壁面分别包括一枢接孔,该盖板沿平行于该侧边的方向的二侧分别包括一枢接部,各该枢接部分别枢接于各该枢接孔中使该盖板可转动于该收纳位置与该提取位置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枢接部,提供弹力使该盖板自该提取位置转动至该收纳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段的其中一该侧壁面还包括一弧形滑槽,该弧形滑槽与该枢接孔相隔一间距,该盖板相对于该侧壁面的该侧还包括一凸杆,该凸杆与位于该侧的该枢接部相隔该间距且插入该弧形滑槽中,当该盖板位于该收纳位置时,该凸杆抵持该弧形滑槽的一端,当该盖板位于提取位置时,该凸杆抵持该弧形滑槽的另一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还包括一第三区段,该第二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区段的深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段的深度自该第三区段朝该第一区段渐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还包括另一弹性件,该另一 弹性件设置于该第一区段且可沿凸出于该凹槽的方向弹性伸缩。
18.如请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区段的深度实质上等于该触控笔的笔身的外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笔提取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笔位于该凹槽内,该盖板可相对该凹槽旋转于一收纳位置与一提取位置之间,该盖板向靠近该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该盖板将顶抵带动该触控笔的一端向靠近该第二区段的方向转动,该触控笔即以该第二区段为支点转动,进而致该触控笔的另一端向远离该第三区段的方向转动翘起凸出于该壳体之外。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552124SQ20132054779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苏家正, 徐铂渊, 张兴旺, 陈宗贤, 张德威, 廖秉丰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