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

文档序号:662594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通过设置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之后当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和时,即判断此时主要由干扰光产生的感光值,此时存储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后当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时,则判断为有效的反射,之后对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处理后再与一预设有阈值相比较,以判断是否有物体接近,如此在使用此方法的电子设备开机时可以自动判断并处理,不需在电子设备出厂时特别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光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专利说明】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是指应用于电子装置上,用于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与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等,一般采用触摸屏。然后,该等触摸屏功耗较大,且在使用者打电话时,容易与人体相接触而使得触摸屏上的一些功能被误触发,从而引起误操作。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移动通信设备的正面安装一光学接近传感器,通过判定人脸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并决定关闭或开启移动通信设备触摸屏的显示或触摸屏上相应的功能,以达到防止误触或省电的目的。
[0003]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光学接近传感器应用于移动通讯装置上的结构及工作示意图,其中该接近传感器包括一发光器件42 (通常为红外光LED)及感光器件43 (通常为光学传感器),并且发光器件42与感光器件43外围设有一壳体41,并且壳体41内部设有阻挡壁411,从而防止发光器件42发射的光线直接照射到感光器件43上。另外,该壳体41在对应发光器件42与感光器件43的位置设有开口(未标号),该开口内分别设有透镜48与49。再者,在具体使用时,如使用在手机上时,该发光器件42与感光器件43上方还覆盖有一透明盖板40。
[0004]发光器件42所发出的光线可分为三部分,其中主要的部分的光线的路径如标号45所示,该光线是穿透过透明盖板40而照射在反射面44 (如使用者的脸部)后,经反射面44反射而再照射到感光器件43上。第二部分的光线的路径如标号46所示,其在壳体41的上表面410及透明盖板40的下表面401之间多次反射而照射到感光器件43上。第三部分光线的路径如47所示,其为在透明盖板40的上、下表面400、401之间多次反射,最后再照射至感光器件43上。通常第二与第三部分的光线业界通常称之为串扰(Crosstalk)。
[0005]对于其中判断物体(如人脸)是否接近的方法,现有技术通常是设定一阈值,利用从感光器件获取的数值与该阈值相比较,从而判断物体是否接近。此种方法的不足是上述设定的阈值是固定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串扰,即图1所示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光线也会照射到感光器件上,从而令感光器件所获取的感光值改变,可能造成误判。
[0006]对上述的问题,专利号为201210139955.6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对阈值进行校准的方法,但其过程复杂,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7]诚然,业界也有通过在安装有此光学接近传感器的电子装置在出厂时,在该电子装置前面并无反射物体时读取此时的感光值,并将此感光值作为噪声值存储在系统软件或该电子装置的非易失存储器中,在实际工作时,将该光学接近传感器的感光值减去此噪声值,以得到的值再与一阈值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物体接近,此种方式的不足是电子装置在厂时需增加一检测噪声值的工序,从而不利于降低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干扰光造成误判或增加电子装置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利用一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侦测物体是否接近,该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至少包括发光器件、感光器件及设于发光器件与感光器件之间的阻挡壁,其中感光器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此三个感光单元呈直线并依次远离阻挡壁设置,利用上述的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如下步骤:
[0010]接收该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
[0011]当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和时,将此时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
[0012]当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时,取得此时的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
[0013]将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分别减去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得到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
[0014]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有效值;
[0015]将该有效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并判断物体是否接近。
[0016]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其中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是通过如下公式进行:0.5*第一目标值+0.5*第二目标值+0.25*第三目标值。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感光单元,之后当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和时,即判断此时主要由串扰产生的感光值,此时存储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后当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时,则判断为有效的反射,之后对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处理后再与一预设有阈值相比较,以判断是否有物体接近,如此在使用此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的电子设备在开机时可以自动判断并处理,不需在电子设备出厂时特别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光学接近传感器应用于移动通讯装置上的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2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至少包括发光器件10、感光器件11及设于发光器件10与感光器件11之间的阻挡壁12,其中感光器件11包括三个感光单元,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110、111、112,呈直线并依次远离阻挡壁12设置。
[0022]另外,在发光器件10、感光器件11及阻挡壁12上方设有一玻璃盖板13。另外,在具体实施时,发光器件10及感光器件11上方还可以设置一些光学透镜,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现有技术中均有揭示,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0023]在实际工作时,当该测物体接近的装置前方无反射面14 (即物体)时,此时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110、111、112所接收的光线主要是串扰(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光线)。此时串扰主要照射在第三感光单元112上,如此当第三感光单元112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兀110、111的感光值之和时,即判断此时主要由干扰光产生的感光值。而当该测物体接近的装置I前方有反射面14(即物体)时,则发光器件10发射的光线经反射面14反射后则照射在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110、111上,当第二感光单元111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112的感光值时,则判断为有效的反射,如此便可通过以下描述的方法判断是否有物体接近。
[0024]请参阅图3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接收该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110、111、112的感光值A0、B0、C0 ;
[0026]当第三感光单元112的感光值CO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110、111的感光值A0、BO之和时,将此时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110、111、112的感光值A0、B0、C0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ao、bo、co ;
[0027]当第二感光单元111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112的感光值时,取得此时的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110、111、112的感光值A1、B1、C1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A1、B1、C1 ;
[0028]将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Al、B1、Cl分别减去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AO、B0、CO得到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A2、B2、C2 ;
[0029]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A2、B2、C2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有效值;
[0030]将该有效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之后判断物体是否接近。
[0031]其中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是通过如下公式进行:0.5*第一目标值A2+0.5*第二目标值B2+0.25*第三目标值C2。
[0032]在具体实施中,该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为一个单一的芯片,即将发光器件及多个感光单兀均封装在一起。并且在实际实施中,该多个感光单兀为一光学传感器阵列,而每一感光单兀可为该光学传感器阵列的一列或多列,如该光学传感器阵列有6列,在第二实施例中,可将第I列与第2列作为第一感光单元,第3列与第4列作为第二感光单元,第5列与第6列作为第三感光单元。当然感光单元之间也可以形成间隔。之后通过将读取的相关列的感光值进行处理而作为对应的感光单元的感光值。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感光单元,之后当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和时,即判断此时主要由串扰产生的感光值,此时存储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后当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时,则判断为有效的反射,之后对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处理后再与一预设有阈值相比较,以判断是否有物体接近,如此在使用此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的电子设备开机时可以自动判断并处理,不需在电子设备出厂时特别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光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0034]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利用一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侦测物体是否接近,该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至少包括发光器件、感光器件及设于发光器件与感光器件之间的阻挡壁,其中感光器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此三个感光单元呈直线并依次远离阻挡壁设置,利用上述的侦测物体接近的装置侦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如下步骤: 接收该三个感光单元的感光值; 当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一及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之和时,将此时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 当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值大于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时,取得此时的第一、第二、第三感光单元的感光值进行存储,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 将第一、第二、第三参考值分别减去第一、第二、第三原始值得到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 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有效值; 将该有效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并判断物体是否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第二、第三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是通过如下公式进行:0.5*第一目标值+0.5*第二目标值+0.25*第三目标值。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298395SQ20141044868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李碧洲 申请人:艾普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