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634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色散换能器和反射器制作在压电基片材料上,压电基片材料的两个端面涂有用以减小多余的声反射信号的吸声胶;电基片材料上采用双通道结构,每个通道由一个色散换能器和多个反射器组成;天线为双极性天线,其两臂分别位于色散换能器的两侧,天线接收阅读器发送的询问信号后,把询问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声信号经反射器反射后的信号,传回到换能器,再经由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后由天线辐射出去;色散换能器的中心频率600MHz,色散带宽250MHz,色散时宽0.25μs,每个通道有10个反射器。本发明可实现作用距离远、编码容量大、无线无源等功能,而且可在强辐射、高压、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专利说明】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

【背景技术】
[0002]条形码和磁卡因价格便宜,已得到广泛应用,条形码已用于超市商品识别,医院样本标识,机场登机牌识别,磁卡已用于银行卡;但这两种标签都要求阅读器与标签接触或靠近才能正确识别,此外还要求人工操作使阅读器与标签之间保持正确的方向,阅读器与标签之间无障碍物阻挡,因而限制了在某些场合的应用。
[0003]RFID (射频识别)与条码和磁卡相比,作用距离更长,阅读器发射射频信号,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后返回编码信号,阅读器解码回波信号以识别不同的标签,RFID已广泛用于智能交通(汽车不停车收费)系统,生产线上零件的识别,现代物流等领域。
[0004]RFID有两类,一类是有芯片的,另一类是无芯片的,有芯片的RFID包括四部分:1、微控器;2、将RF信号转换成编码的回波信号电路;3、天线;4、直流电源电路。通常将1、2两部分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基于环境、体积、重量和成本考虑,通常要求有芯片的RFID无电源,这类标签称为无源标签,相反,有电源的称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中有电路将RF信号转换成DC电源,以激活标签发射回波信号。无源标签与有源标签相比,作用距离较近,需阅读器有较大的发射功率。RFID大部分市场用的是有芯片的标签,有限的作用距离和较高的成本使其不能取代条码和磁卡标签。
[0005]无芯片的RFID不含微处理芯片,依赖磁性材料或非半导体薄膜来实现编码,价格相对较低,尽管价格低,但有限的作用距离,通常只有几厘米,较低的编码容量限制了其大量使用。
[0006]因此低价格的条码标签和高性能的RFID间需一中间产品,价格在两者之间、性能优于条码标签和RFID。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
[0008]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包括色散换能器、反射器和天线,色散换能器和反射器制作在压电基片材料上,压电基片材料的两个端面涂有用以减小多余的声反射信号的吸声胶;
[0009]电基片材料上采用双通道结构,每个通道由一个色散换能器和多个反射器组成;
[0010]天线为双极性天线,其两臂分别位于色散换能器的两侧,天线接收阅读器发送的询问信号后,把询问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声信号经反射器反射后的信号,传回到换能器,再经由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后由天线辐射出去;
[0011]色散换能器的中心频率600MHz,色散带宽250MHz,色散时宽0.25 μ S,每个通道有10个反射器,每个反射器由一组周期结构的开路栅条组成,两个通道共有20个反射器,每个反射器有10个可能的位置,用于实现102°个不同的编码。
[0012]询问信号与换能器的冲击响应是一对互补的线性调频信号;所述压电基片材料选用128度铌酸锂。
[0013]反射器是由多条周期结构的反射电极构成。
[0014]本发明可实现作用距离远、编码容量大、无线无源等功能,而且可在强辐射、高压、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本发明采用的色散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频谱加权函数,即海明加权函数。
[0020]图5是海明加权函数的脉压信号的时域特性曲线。
[0021]图6是本发明实际测试时间响应。
[0022]图中:1、压电基片材料;2、色散换能器;3、反射器;4、天线;5、吸声胶;6、声信号;
7、询问信号;8、电信号;9、反射后的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平面工艺,将色散换能器2和反射器3制作在压电基片材料I上,压电基片材料I的两个端面涂有用以减小多余的声反射信号的吸声胶5。
[0024]天线4为双极性天线,其两臂分别位于色散换能器2的两侧;天线4接收阅读器发送的询问信号7后,把询问信号7转换成声信号6,声信号6经反射器3反射后的信号9,传回到换能器2,再经由换能器2转换成电信号8后由天线4辐射出去。
[0025]询问信号7与换能器2的冲击响应是一对互补的线性调频信号,电信号8是询问信号7经压缩后产生的一系列窄脉冲,本发明就是通过这些脉冲的时间位置不同来实现编码的。阅读器接收信号8,解码出编码信号。
[0026]为降低压缩时间旁瓣,对频谱进行加权,加权函数采用图3所示的海明函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包括色散换能器(2)、反射器(3)和天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换能器(2)和反射器(3)制作在压电基片材料(I)上,压电基片材料(I)的两个端面涂有用以减小多余的声反射信号的吸声胶(5); 所述电基片材料(I)上采用双通道结构,每个通道由一个色散换能器(2)和多个反射器⑶组成; 所述天线(4)为双极性天线,其两臂分别位于色散换能器(2)的两侧,天线(4)接收阅读器发送的询问信号(7)后,把询问信号(7)转换成声信号(6),声信号(6)经反射器(3)反射后的信号(9),传回到换能器(2),再经由换能器⑵转换成电信号⑶后由天线(4)福射出去; 所述色散换能器的中心频率600MHz,色散带宽250MHz,色散时宽0.25 μ S,每个通道有10个反射器,每个反射器由一组周期结构的开路栅条组成,两个通道共有20个反射器,每个反射器有10个可能的位置,用于实现102°个不同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询问信号(7)与换能器(2)的冲击响应是一对互补的线性调频信号;所述压电基片材料选用128度铌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3)是由多条周期结构的反射电极构成。
【文档编号】G06K19/077GK104200262SQ20141045504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董启明, 张敬钧 申请人:北京中讯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