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46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硬盘托架包括用于安装在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固定装置设置在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底盘上;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第一信号接口通过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印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盘上,从而使硬盘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电子设备本体内的硬盘托架的第二信号接口与本体的信号接口连接,可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的互换,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专利说明】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体积正日趋精小化,以方便用户携带。对于一些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精小化,其内部空间有限,他们在需要更大容量的硬盘的时候,往往只能更换一个储存量更大的硬盘,以获得笔记本电脑存储量的提升,而无法通过再增加一个硬盘来实现硬盘容量的扩展。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笔记本电脑上原本设置的光盘驱动器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不经常使用,甚至从不使用。因此,笔记本电脑上的光盘驱动器处的空间有待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将硬盘固定在原有光盘驱动器的容纳区内,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硬盘托架,包括:
[0006]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 ;其中,
[0007]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
[0008]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的第一放置区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的第二放置区;
[0009]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10]所述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可选的,前述的硬盘托架,其中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周围的挡壁。
[0013]可选的,前述的硬盘托架,还包括:第一卡合部件,所述第一卡合部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0014]可选的,前述的硬盘托架,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垂直于所述底盘的至少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是从所述底盘上切割出并弯折形成的;
[0015]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001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7]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光盘驱动器容纳区;
[0018]硬盘;
[0019]硬盘托架,
[0020]所述硬盘托架包括: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 ;其中,
[0021]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
[0022]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的第一放置区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的第二放置区;
[0023]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24]所述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25]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硬盘连接,
[0026]所述硬盘托架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本体的信号接口连接。
[002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28]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硬盘为硬盘HDD或2.5英寸固态硬盘SSD。
[0029]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设置有第二卡合部件,
[0030]在所述硬盘托架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时,所述硬盘托架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卡合,以固定所述硬盘托架。
[0031]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一体式计算机。
[003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33]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盘托架可以将硬盘通过底盘和固定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原有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再通过所述转接口使电子设备与硬盘通信连接,从而使硬盘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可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的互换,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0034]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盘托架无需重新布线便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节省了组装的工序。
[003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硬盘托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硬盘托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电子设备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拓展能力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将硬盘固定在原有光盘驱动器的容纳区内的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硬盘托架,包括:
[0042]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 ;其中,
[0043]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
[0044]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的第一放置区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的第二放置区;
[0045]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46]所述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0047]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48]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光盘驱动器容纳区;
[0049]硬盘;
[0050]上述的硬盘托架;
[0051 ] 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硬盘连接,
[0052]所述硬盘托架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本体的信号接口连接。
[005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盘托架可以将硬盘通过底盘和固定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原有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再通过所述转接口使电子设备与硬盘通信连接,从而使硬盘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可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的互换,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005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5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硬盘托架,其包括: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3、固定装置4以及转接口 I。其中,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所述底盘3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2的第一放置区31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 I的第二放置区3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在所述底盘3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2固定在所述底盘3上。所述转接口 I包括印制电路板11、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的第一信号接口 12以及第二信号接口 13,所述第一信号接口 12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 13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11固定在所述底盘3上。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硬盘托架可以将硬盘通过底盘和固定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原有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再通过所述转接口使电子设备与硬盘通信连接,从而使硬盘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可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的互换。
[005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硬盘托架,其中所述的底盘3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周围的挡壁33,所述挡壁33可以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吻合,使硬盘托架可以稳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
[005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硬盘托架,还包括--第一^^合部件5,所述第一卡合部件5设置在所述底盘3上,可以与所述电子设备容纳区卡合固定。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卡合部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板的一条侧边上。
[0059]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硬盘托架,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垂直于所述底盘3的至少两个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是从所述底盘3上切割出并弯折形成的,所述固定板41上设有固定孔41。每个固定板4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硬盘2上的固定螺纹孔相互配合的固定孔41,然后可以通过螺丝钉将固定板41与所述硬盘2固定,采用多个固定板上分别开有固定孔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省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所述硬盘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开多个固定孔的方式。可以节省一些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硬盘为2.5英寸硬盘时,在每个固定板上可设有与2.5英寸硬盘HDD以及2.5英寸固态硬盘SSD上的固定螺纹孔均配合的固定孔,使硬盘支架同时支持固定2.5英寸硬盘HDD以及2.5英寸固态硬盘SSD。
[006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本体200,所述本体200内设有光盘驱动器容纳区210。硬盘2。硬盘托架100,其包括: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其中,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210的内轮廓尺寸。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的第一放置区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的第二放置区。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硬盘2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100内,所述硬盘托架100的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硬盘2连接,所述硬盘托架100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210内,所述硬盘托架100的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本体200的信号接口连接。
[00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电子设备内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还可以安装所述硬盘托架,实现电子设备内光盘驱动器与硬盘HDD或2.5英寸固态硬盘SSD的互换,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扩展性。
[0062]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硬盘为硬盘HDD或2.5英寸固态硬盘SSD。
[0063]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210内设置有第二卡合部件220,在所述硬盘托架100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210内时,所述硬盘托架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件5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20卡合,以固定所述硬盘托架100,从而实现所述硬盘托架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与分离,无需工具便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托架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固定与分离。
[0064]其中,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二卡合部件可以为电子设备本体内原有的部件。
[0065]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一体式计算机。
[006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的底盘、固定装置以及转接口 ;其中, 所述底盘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的内轮廓尺寸; 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硬盘的第一放置区以及用于设置所述转接口的第二放置区; 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所述转接口包括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信号连通,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周围的挡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卡合部件,所述第一卡合部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为垂直于所述底盘的至少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是从所述底盘上切割出并弯折形成的;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5.—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光盘驱动器容纳区; 硬盘; 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硬盘托架; 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硬盘连接; 所述硬盘托架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所述硬盘托架的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本体的信号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盘为硬盘HDD或2.5英寸固态硬盘SS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的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设置有第二卡合部件, 在所述硬盘托架设置在所述光盘驱动器容纳区内时,所述硬盘托架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卡合,以固定所述硬盘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为一体式计算机。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930602SQ20142032341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曹晟, 于蕊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