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459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角度调整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第一部件。设置在空腔的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容纳区。设置在容纳区内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有齿条。齿轮轴穿过第一轴孔、移动块的导轨孔与第二轴孔,并固定在第一部件上,齿轮轴上设置的齿轮与导轨孔内的齿条啮合。缓冲器的顶杆与移动块连接,缓冲器的工作腔与第二部件连接。拉簧,其第一脚固定在容纳区内,其第二脚固定在移动块上。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拉簧产生的拉力。以上通过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扭簧,以实现角度调整装置的角度无极调整,从而使电子设备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
【专利说明】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计算机中,计算机的显示器是采用在转轴上套设扭簧来实现显示器的支撑的。显示屏可以通过转轴旋转角度,以适应用户的视角。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现有的结构,导致现有的显示器不能够实现无极调整,即不能够匀速、平滑的对显示器进行角度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无极调整角度,从而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0006]第一部件,其上设有空腔;
[0007]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容纳区;
[0008]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导轨孔内壁上设有齿条;
[0009]齿轮轴,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移动块的所述导轨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0010]齿轮,其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导轨孔内的所述齿条啮合;
[0011]缓冲器,其包括工作腔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
[0012]拉簧,其第一脚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的第二脚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拉簧产生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间的角度调整。
[00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5]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块包括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以及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连接部,
[0016]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导轨孔,所述第一导轨孔内壁设有第一齿条,
[0017]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导轨孔,所述第二导轨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齿条,
[0018]所述顶杆、所述拉簧的第二脚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0019]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
[0020]所述第一齿轮轴穿过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0021]所述第二齿轮轴穿过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0022]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拉簧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器两侧的第一拉簧组与第二拉簧组,
[0023]所述第一拉簧组的第一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一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0024]所述第二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0025]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容纳区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两侧。
[0026]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齿轮轴的齿轮与所述移动块的齿条为粉末冶金材质。
[0027]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齿轮轴的直径为7.5_。
[0028]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孔为长孔,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长孔内壁一侧上。
[0029]可选的,前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孔的高度与所述齿轮轴的齿轮直径相吻合。
[003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31]壳体以及角度调整装置。
[0032]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0033]第一部件,其上设有空腔;
[0034]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容纳区;
[0035]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导轨孔内壁上设有齿条;
[0036]齿轮轴,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移动块的所述导轨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0037]齿轮,其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导轨孔内的所述齿条啮合;
[0038]缓冲器,其包括工作腔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
[0039]拉簧,其第一脚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的第二脚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0040]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拉簧产生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间的角度调整。
[0041]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
[004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43]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一体式计算机。
[004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45]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扭簧,以实现角度调整装置的角度无极调整,从而使电子设备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
[0046]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扭簧,可以提高角度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强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004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005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角度调整装置的齿轮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角度无法实现无极调整,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实现其角度的无极调整,从而使电子设备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0054]第一部件,其上设有空腔;
[0055]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容纳区;
[0056]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导轨孔内壁上设有齿条;
[0057]齿轮轴,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移动块的所述导轨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0058]齿轮,其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导轨孔内的所述齿条啮合;
[0059]缓冲器,其包括工作腔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
[0060]拉簧,其第一脚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的第二脚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0061]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拉簧产生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间的角度调整。
[0062]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63]壳体以及上述的角度调整装置。
[0064]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
[006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扭簧,以实现角度调整装置的角度无极调整,从而使电子设备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
[006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角度调整装置及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6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其包括:第一部件
1、第二部件2、移动块3、齿轮轴4、齿轮4a、缓冲器5以及拉簧6。所述第一部件I上设有空腔11 ;所述第二部件2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21、第二轴孔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21与所述第二轴孔22之间的容纳区23。所述移动块3设置在所述容纳区23内,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块3上设有导轨孔3a,所述导轨孔3a内壁设有齿条3b。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齿轮轴4穿过所述第一轴孔21、所述移动块3的所述导轨孔3a与所述第二轴孔22,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I上,所述齿轮4a设置在齿轮轴4上,并与所述导轨孔3a内的所述齿条3b啮合。所述缓冲器5包括工作腔51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52,所述顶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3连接,所述工作腔5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接。所述拉簧6的第一脚63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2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21和所述第二轴孔22 —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6的第二脚62与所述移动块3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I与所述第二部件2通过所述齿轮4a与所述齿条3b啮合带动所述拉簧6产生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I与所述第二部件2相互间的角度调整。
[0068]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发生角度调整后,所述缓冲器可以缓冲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啮合运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所需要调整的角度范围可以根据更改所述齿轮的齿数或所述齿条上的齿数,具体的齿数可以根据具体用户需要的角度范围而定。
[006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扭簧,以实现角度调整装置的角度无极调整,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所述第二部件可以在任意角度内实现平滑的转动,提高用户使用性。
[007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移动块3包括第一移动块31、第二移动块32以及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块31与所述第二移动块32的连接部33。所述第一移动块31上设有第一导轨孔,所述第一导轨孔内壁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移动块32上设有第二导轨孔,所述第二导轨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齿条,所述顶杆52、所述拉簧6的第二脚62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部33上。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齿轮轴41与第二齿轮轴42。所述第一齿轮轴41穿过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轴孔21,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1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齿轮轴41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42穿过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二轴孔22,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11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齿轮轴42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采用两根齿轮轴相对于采用一个齿轮轴,在组装的时候会相对容易一些。
[0071]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所述拉簧6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器5两侧的第一拉簧组63与第二拉簧组64。所述第一拉簧组63的第一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23内,所述第一拉簧组63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33上,所述第二拉簧组63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23内,所述第二拉簧组64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33上。将第一拉簧组与第二拉簧组设置在所述缓冲器两侧,可以使拉簧整体以及缓冲器对移动块的受力较为均匀,提高角度调整装置的稳定性。
[007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容纳区23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壁231和第二导向壁232,所述第一导向壁231与所述第二导向壁231位于所述移动块3的两侧,在移动块位于所述容纳区内移动时,位于所述移动块两侧的所述第一导向壁和所述第二导向壁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角度调整装置的稳定性。
[0073]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齿轮轴的齿轮与所述移动块的齿条为粉末冶金材质,使得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移动块的齿条更加的耐磨,增长所述角度调整装置的寿命。
[0074]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齿轮轴的直径为
7.5mm。现有计算机显示屏的转轴的直径在1mm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调整装置的齿轮轴的直径可以降低到7.5_,可以使其体积更小。
[0075]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孔3a为长孔,所述齿条3b设置在所述长孔内壁一侧上,采用长孔可以使得导轨孔方便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007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孔3a的高度与所述齿轮轴的齿轮直径相吻合,可以使所述齿轮能够稳固的位于所述导轨孔内,并于所述齿条啮合。
[007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移动块、齿轮轴、缓冲器以及拉簧。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容纳区。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导轨孔内壁设有齿条。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移动块的所述导轨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齿轮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导轨孔内的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缓冲器包括工作腔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拉簧的第一脚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的第二脚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拉簧产生的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间的角度调整。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
[007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的角度调整装置能够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角度无极调整,从而使电子设备在调整角度时更加平滑,提高用户的使用性。
[0079]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一体式计算机。
[008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其上设有空腔; 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同轴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容纳区; 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导轨孔内壁上设有齿条; 齿轮轴,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移动块的所述导轨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齿轮,其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导轨孔内的所述齿条啮合; 缓冲器,其包括工作腔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 拉簧,其第一脚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与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簧的第二脚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拉簧产生拉力,实现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间的角度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块包括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以及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导轨孔,所述第一导轨孔内壁设有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导轨孔,所述第二导轨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齿条, 所述顶杆、所述拉簧的第二脚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 所述第一齿轮轴穿过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轴穿过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二轴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空腔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簧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器两侧的第一拉簧组与第二拉簧组, 所述第一拉簧组的第一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一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拉簧组的第二脚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区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轴的齿轮与所述移动块的齿条为粉末冶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的直径为7.5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孔为长孔,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长孔内壁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孔的高度与所述齿轮轴的齿轮直径相吻合。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一体式计算机。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930601SQ20142032335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甄广兴, 李景茂, 甘立渊, 李晓忠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