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79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指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在2015年的前三季度中,中国传统广告市场(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和传统户外)的降速达到了7.3%,而户外广告则依然坚挺,保持了0.6%的增长。户外广告虽然仅增长0.6%,但是考虑到机场、地铁等交通设施的扩建以及试点推行的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等措施,户外广告仍然是一个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增量市场。

如今,人们对于户外广告的印象也不再只停留于楼宇横幅、车站广告这些独立呆板的宣传方式,地铁电视里的独具新意的广告车厢、电梯里花样繁多的视频广告以及越来越多具有创意的户外广告开始融入日常生活中。“创意+多屏+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户外广告影响和改变着更大范围的人群,扩大了信息覆盖面,从而使户外广告的影响力成倍增加。

随着户外广告的潜力逐渐被挖掘,广告主的购买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以往户外广告的投放只能模糊的根据热门商圈、火车站公交站、地标建筑宽泛地进行投放。户外广告投放后的受众人数无法精确的确定,并且如果想要确定精确的受众人数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比如利用街头调研的方式、基于基站数据的监测、基于wifi数据的监测以及基于人脸识别的监测,这些方式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来实现,并且有时由于监测方式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无法解决精确的确定受众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更加客观的统计户外广告的受众人数,从而提高受众结果的精确度。

为了达到本申请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包括:

确定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

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

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mac地址和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包括: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广告牌之间的最小距离并计算最小距离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可视范围的初始速度和离开所述可视范围的末端速度;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瞬时速度和所述初始速度确定初始速度下降率以及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瞬时速度和所述末端速度确定末端速度下降率;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最小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确定可视半径比率。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和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判断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是否大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当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大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大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大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 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方法之后还包括: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浏览所述户外广告牌的移动终端的总数量作为所述户外广告牌的被浏览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监测户外广告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收集模块、确定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

收集模块,用于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标记模块发送标记通知;

标记模块,用于接收到标记通知,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mac地址和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广告牌之间的最小距离并计算最小距离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可视范围的初始速度和离开所述可视范围的末端速度;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瞬时速度和所述初始速度确定初始速度下降率以及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瞬时速度和所述末端速度确定末端速度下降率;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最小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确定可视半径比率。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和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是否大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当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大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大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大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所述可视半径比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浏览所述户外广告牌的移动终端的总数量作为所述户外广告牌的被浏览量。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确定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更加客观的统计户外广告的受众人数,从而提高了受众结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可视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轨迹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轨迹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轨迹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监测户外广告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监测户外广告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确定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具体包括:

获取户外广告牌的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

以户外广告牌为圆心且以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为半径确定一个圆;

以户外广告牌的曝光面为直径将确定出的圆分为两个半圆部分;

将户外广告牌的曝光面所在的半圆部分作为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

其中,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可以采用抽样问询的方式获得。

例如,如图2所示,在户外广告牌周边选取样本进行调研访问,此时将设户外广告牌和马路(或街道)成一定夹角α,每隔α角的1/m(m为正整数,如6)选取n个点(n为正整数,视广告牌的大小而定),点与点之间等距离(通常为10米),每个点选择75个样本参与调研,其中上述样本为经过该点的人,调研包括询问该点人群对广告牌内容的可见度,可见度分别设定阈值为100%(对应非常清楚)、90%(对应比较清楚)、80%(对应一般清楚)、60%(对应不清楚)、50(对应极不清楚);收集各点中所有样本的调研结果,提取各调研点中可见度为80%以上的样本数据。比较各收集点中可见度为80%以上的样本个数,选取具备最多样本个数(可见度为80%以上的样本)的调研点,并测量该点到广告牌之间的直线距离,记作可视距离阈值r。

步骤102: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其中,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mac地址和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设为1秒。

进一步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在户外广告牌周围按蜂窝六边形的形式每隔预设距离安装接入点(ap)探针并记录安装的各个ap探针的经纬度值和户外广告牌的经纬度值。

步骤102具体包括:各个ap探针间隔预设时长收集进入各自ap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其中,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mac地址、连接各个预设ap探针的时间和当前时刻连接的信号强度值(rssi);

根据当前时刻连接的rssi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一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筛选出移动终端的第一当前时刻经纬度值中位于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内的经纬度值;

将筛选出的移动终端的经纬度值以及对应的时刻和该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作为移动终端的信息。

其中,ap探针可以是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根据当前时刻连接的rssi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一当前时刻经纬度值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如申请号为cn201210550333.2,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rssi值的定位方法”的在先申请中则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rssi得到定位点的坐标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步骤103: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

步骤103具体包括: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移动终端在与广告牌之间的最小距离并计算最小距离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可视范围的初始速度和离开可视范围的末端速度;

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和初始速度确定初始速度下降率以及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和末端速度确定末端速度下降率;

根据确定出的最小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确定可视半径比率。

如图3所示,点0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之前的初始时刻对应的位置,点1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的第一时刻对应的位置,点2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的第二时刻对应的位置,点3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的第三时刻对应的位置,点4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的第四时刻对应的位置,点5为移动终端进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的第五时刻对应的位置,点6为移动终端离开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后的末端时刻对应的位置。v0为移动终端从点0移动到点1的速度即移动终端进入可视范围的初始速度,v1为移动终端从点1移动到点2的速度,v2为移动终端从点2移动到点3的速度,v3为移动终端从点3移动到点4的速度,v4为移动终端从点4移动到点5的速度,v5为移动终端从点5移动到点6的速度即移动终端离开可视范围的末端速度。通过各个点和户外广告牌的经纬度值可以计算出各个点与户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假设点1至点5中点2与户外广告牌的距离最近,记为smin,此时,通过公式(1)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记为vins;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初始速度下降率,记为vr1,以及,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末端速度下降率,记为vr2;可以通过公式(5)计算可视半径比率,记为sper。

步骤104: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和可 视半径比率阈值。

其中,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和可视半径比率阈值均为小于1大于0的百分比。例如,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0%,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0%,可视半径比率阈值为30%;或者,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5%,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0%,可视半径比率阈值为40%。

进一步地,在步骤103之后,在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判断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是否大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当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大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大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大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小于或等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该方法之后还包括: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浏览户外广告牌的移动终端的总数量作为户外广告牌的被浏览量。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星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以及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实现了更加客观的统计户外广告的受众人数,从而提高了受众结果的精确度。

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以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0%、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为20%、可视半径比率阈值为30%为例进行的阐述。

步骤一:调研取样获取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距离阈值和可视范围。

假设某街道旁有一公交亭广告牌,它的经纬度是116,40。广告牌与马路平行且牌面向北。为了获取该广告牌的可见范围,调研人员在广告牌所朝方向的半圆内,每隔30°角,划分半径50米的扇形区域,再在每个区域内均匀选取4个点,每隔点选择75个经过的人作为样本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发现,在全部1800个样本中可见度为80%以上的个数为1423个,其中一点有93%以上的人群对广告牌内容可见度大于80%,该点与广告牌直线距离为20米,即该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距离阈值为20米。以广告牌为圆心,20米为半径定义一个半圆,该半圆即为户外广告牌的可见范围。

步骤二:在户外广告牌周围安装ap探针并记录安装的各个ap探针的经纬度值和户外广告牌的经纬度值。

例如,在广告牌周围按蜂窝六边形的形式每隔五米均匀安装ap探针,用来获取周边覆盖的移动终端信息。将采集到的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终端连接ap探针的时间、ap对终端信号强度值(rssi)以及ap的编号按日志的方式上传到服务器。

步骤三: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其中,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mac地址和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由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设为1秒。

进一步地,该步骤还包括:将获得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以日志的方式上传到服务器;

将所述所有日志按mac地址分组;

同一个mac地址的日志分到同一组,并按收集时刻进行排序;

根据rssi得到移动终端不同时刻的经纬度值;

将所述经纬度记作一个定位点。

其中,同一mac地址按时间排序的所有定位点,代表这个mac地址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轨迹。

例如,移动终端1的轨迹如下: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01,115.9999684,40.000191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06,115.9999752,40.000129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12,115.9999862,40.000072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18,116,40.00004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25,116.0000153,40.000079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30,116.0000248,40.000129

12:e3:d6:a5:89:4c,20151210123035,116.0000316,40.000186

其中,第一列是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第二列是收集时刻,第三列是经度值,第四列是维度值。

步骤四: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

可知,移动终端1的轨迹如图4所示,且由pa0至pa6的经纬度值和户外广告牌的经纬度值可知pa0--pa6到户外广告牌的距离依次是:21.4082915m,14.4990256m,8.091812293m,4.447800023m,8.880896984m,14.4990256m,20.85684649m。

筛查后可知pa1,pa2,pa3,pa4,pa5在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内,称之为有效定位点。

其中,有效定位点之间的速度v1=1.067759031m/s,v2=0.624540299m/s,v3=0.646875423m/s,v4=1.123771606m/s。

计算可知,smin=4.447800023m,vins=0.635805944m/s,vr1=40.45%,vr2=43.42%,sper=77.76%。

由于,vr1>20%、vr2>20%和sper>30%,所以该移动终端1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又如一个移动终端2的轨迹如下: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01,115.9997779,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06,115.9998377,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10,115.9998842,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15,115.9999407,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20,116,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25,116.0000579,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30,116.0001149,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35,116.0001753,40.000068

da:e3:d5:ae:56:ba,20151210153039,116.0002225,40.000068

第一列是移动终端2的mac地址,第二列是收集时刻,第三列是经度值,第四列是维度值。

移动终端2的轨迹如图5所示,且由pb0至pb8的经纬度值和户外广告牌的经纬度值可知pb0—pb8到户外广告牌的距离依次是:20.37110152m,15.7564096m,12.43109542m,9.094985629m,7.561528226m,9.028347514m,12.36785833m,16.73503293m,20.40823154。

筛查后可知pb1,pb2,pb3,pb4,pb5,pb6,pb7在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内,是有效定位点。有效定位点之间的速度v1=0.988878329m/s,v2=0.962552769m/s,v3=1.010426228m/s,v4=0.986597176m/s,v5=0.970757552m/s,v6=1.028461505m/s。

计算可知,smin=7.561528226m,vins=0.998582783m/s,vr1=-0.98%,vr2=2.91%,sper=62.19。

由于,vr1<20%、vr1<20%和sper>30%,所以该移动终端2标记为未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图6为本发明监测户外广告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获取模块、收集模块、确定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

收集模块,用于间隔预设时长获取在确定出的可视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其中,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mac地址和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设为1秒。

其中,收集模块具体用于间隔预设时长收集进入各自ap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其中,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mac地址、连接各个预设ap探针的时间和当前时刻连接的信号强度值(rssi);

根据当前时刻连接的rssi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一当前时刻经纬度值;

筛选出移动终端的第一当前时刻经纬度值中位于户外广告牌的可视范围内的经纬度值;

将筛选出的移动终端的经纬度值以及对应的时刻和该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作为移动终端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当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标记模块发送标记通知。

其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移动终端在与广告牌之间的最小距离并计算最小距离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获得的各个时刻的经纬度值确定移动终端进入可视范围的初始速度和离开可视范围的末端速度;

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和初始速度确定初始速度下降率以及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和末端速度确定末端速度下降率;

根据确定出的最小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可视距离阈值确定可视半径比率。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和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确定出的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是否大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判断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是否大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

当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大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大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且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大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初始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初始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末端速度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末端速度下降率阈值,或者确定出的可视半径比率小于或等于可视半径比率阈值时,确定出移动终端的轨迹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标记模块,用于接收到标记通知,将该移动终端标记为浏览该户外广告牌的用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浏览户外广告牌的移动终端的总数量作为户外广告牌的被浏览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