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488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GNSS接收机测量软件版本繁多,质量却良莠不齐,一些配套测量软件存在明显的功能缺陷、性能缺陷甚至算法错误,且都只针对一款接收机,兼容性较差。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进行系统性的验收检测,以保证用户使用相关测量软件时的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本方法即是填补这个空白,为验收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建立一套可靠的标准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包括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功能性测试,以及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性能测试;

其中,进行功能性测试包括如下测试步骤:进行工程管理的测试,进行坐标系参数的测试,进行数据管理的测试,进行连接方式的测试,进行GNSS参数/工作模式的测试,进行测量放样业务的测试,进行数据计算、参数计算的测试,进行数据导入导出、报告导出的测试;

进行性能性测试包括如下测试步骤:进行笔记本/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进行PDA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进行接收机的兼容性测试,进行图形加载与绘制性能的测试,进行功能设计专业性的测试,进行软件容错性的测试,进行数据安全性的测试,进行软件运行稳定性的测 试,进行UI交互易用性的测试,通过性能性测试后,生成测量软件性能验收合格测试报告。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工程管理的测试包括:

进行新建工程操作,测试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有明显的新建工程功能点,且该功能完整有效;

进行保存工程操作,测试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有明显的保存工程功能点,以验证软件有自动保存工程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

进行打开工程操作,验证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保存工程是否能正常打开;

进行套用工程操作,验证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具备套用工程坐标系参数方便的建立新工程的功能。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坐标系参数的测试包括:

进行坐标系管理的测试,测试是否有国内常用坐标系以及国际常用坐标系;

进行自定义坐标系的测试,判断参考椭球是否可选择以及判断投影模型是否可选择;

进行使用七参数/三参数的测试;

进行点校正的测试;

进行基站平移的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数据管理的测试包括:

进行点管理的测试、进行线管理的测试、进行地物管理的测试、进行电力点管理的测试、进行道路点管理的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连接方式的测试包括对串口连接的测试、对蓝牙连接的测试、对WIFI连接的测试以及对模 拟数据收发的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GNSS参数/工作模式的测试步骤为:

进行移动站参数设置与启动的测试,包括校验移动参数设置以及启动移动站接收机的测试;

进行基准站参数设置与启动的测试,包括校验基准站参数设置以及启动基准站接收机的测试;

进行工作模式的测试,包括对内置电台工作模式测试、外接电台模式测试、内置网络RTK测试、内置网络CORS测试、PDA网络RTK测试、PDA网络CORS测试、内置网络RTK+内置电台的测试;

进行天线管理的测试,包括对接收机天线参数库的测试、新建天线参数的测试、设置天线高的测试以及局部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测量放样业务的测试步骤为:

进行点测量的测试,包括地形点的测试、控制点的测试、连续测量点的测试、偏心点的测试、补偿测量点的测试以及自动测量点的测试;

进行地物测量的测试,包括点地物测量的测试、线地物测量的测试、面地物测量的测试;

进行点放样的测试,包括点放样方法的测试、批量增加放样点的测试、放样最近点的测试;

进行线放样的测试,包括放样直线的测试、放样弧线的测试、放样多条线的测试、线放样方法的测试;

进行道路放样的测试,包括交点法新建道路的测试、元素法新建道路的测试、编辑道路的测试、打开道路的测试、道路横断面测量的测试、道路竖曲线放样的测试、道路涵洞断面测量的测试、道路中桩点和横断面点导出的测试;

进行电力勘探和塔基断面的测试,包括建立电力线的测试、测量电力点的 测试、电力线图上计算功能的测试、塔基断面的测试;

其中,电力线图上计算功能的测试具体包括:计算偏距的测试、计算距离高差的测试、计算偏转角的测试、计算角平分线的测试、计算线总长的测试;

塔基断面的测试具体包括:建立正方形塔的测试、建矩形塔的测试、图上任意加塔的测试、放样塔基断面点的测试、电力勘探点和塔基断面点导出的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数据导入导出、报告导出的测试步骤为:

进行数据导入的测试,包括CASS格式导入的测试、自定义格式导入的测试、底图导入的测试;

进行数据导出的测试,包括CASS格式导出的测试、自定义格式导出的测试、底图导出的测试;

进行报告导出的测试,包括word报告导出的测试和HTML格式报告导出的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进行笔记本/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针对Win XP系统、Win 7系统、Win 8系统、Win 10系统的兼容性测试;

进行PDA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包括针对IOS操作系统、Win Mobile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

进行接收机的兼容性测试包括针对主板解析兼容性、串口/蓝牙/WIFI连接兼容性、接收机天线参数库兼容性的测试;

进行图形加载与绘制性能的测试包括针对底图加载效率、点线面绘制效率、图形刷新效率的测试;

进行功能设计专业性的测试包括普通测量放样、道路放样/横断面/纵断面/涵洞断面测量、电力勘探/塔基断面放样的测试;

进行软件容错性的测试包括对边界值限制、非法输入值容错、解析信息异常容错的测试;

进行数据安全性的测试包括对PDA异常断电后的数据安全性、软件崩溃后的数据安全性、历史版本的数据在新版本打开的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

进行软件运行稳定性的测试包括蓝牙和WIFI连接稳定性、持续运行稳定性和大数据量运行稳定性的测试;

进行UI交互易用性的测试包括界面友好度、逻辑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进行测试。

在上述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中,在依次进行各项性能性测试的步骤中,若任意一项测试没有通过,立即终止后续项的性能性测试,并生成BUG记录存储到一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中;

在测试完成后,将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中的缺陷列表和统计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生成软件性能验收测试不合格报告。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覆盖GNSS接收机测量类软件主要功能指标和性能指标,系统性进行验收检测的方案,建立了一套GNSS接收机测量类软件功能和性能验收规范,对于规范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测量软件功能和性能指标,提高GNSS接收机测量类软件质量,促进多品牌多型号GNSS接收机的联合使用将起到不小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图6为本发明进行功能性测试的示意图;

图7-图9为本发明进行性能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验收检测的方法,参照图1所示,主要包括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功能性测试,以及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性能测试。

其中,参照图2所示,进行功能性测试包括如下测试步骤:1.进行工程管理的测试,2.进行坐标系参数的测试,3.进行数据管理的测试,4.进行连接方式的测试,5.进行GNSS参数/工作模式的测试,6.进行测量放样业务的测试,7.进行数据计算、参数计算的测试,8.进行数据导入导出、报告导出的测试。

下面就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功能性测试的详细步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2所示,进行工程管理的测试包括:

1.1、进行新建工程操作,测试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有明显的新建工程功能点,且该功能完整有效;1.2、进行保存工程操作,测试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有明显的保存工程功能点,以验证软件有自动保存工程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1.3、进行打开工程操作,验证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保存工程是否能正常打开;1.4、进行套用工程操作,验证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是否具备套用工程坐标系参数方便的建立新工程的功能。

按照功能测试验收框架图,这里简单列举一个小模块的测试方法:

1、工程管理测试方案

1.1、新建工程

测试目的:GNSS接收机测量软件(下称软件)有明显的新建工程功能点,且该功能完整有效。

测试方法:输入字母、符号、汉字、表情字符等作为工程名。不允许以空格命名工程名;不允许新建同名工程。

1.2、保存工程:

测试目的:软件有明显的保存工程功能点,验证软件有自动保存工程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

测试方法:

软件测量点后不退出,直接关闭手簿。重启手簿,检查工程中数据是否被自动保存;

自动保存的为合格;丢失数据的为不合格。

1.3、打开工程

测试目的:软件保存工程是否能正常打开

测试方法:

同一个软件产品用新版本打开老版本软件建立的历史工程;

(正常打开,合格;无法打开,不合格。)

打开上次异常关机未能正常保存的工程;

(正常打开,合格;工程异常无法打开,不合格。)

修改工程名后是否能正常打开。

(正常打开,合格;无法打开,不合格。)

1.4、套用工程

测试目的:软件是否具备套用工程坐标系参数方便的建立新工程的功能

测试方法:

是否有套用工程的功能;(有)

是否复制原工程的坐标系参数和数据;

(可复制原工程的坐标系参数,不能复制数据。)

套用工程新建工程后是否需要重置基站平移量。(需要)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3所示,进行坐标系参数的测试包括:2.1、进行坐标系管理的测试,测试是否有国内常用坐标系以及国际常用坐标系;2.2、进行自定义坐标系的测试,判断参考椭球是否可选择以及判断投影模型是否可选择;2.3、进行使用七参数/三参数的测试;2.4、进行点校正的测试;2.5、进行基站平移的测试。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2所示,进行数据管理的测试包括:3.1、进行点管理的测试;3.2、进行线管理的测试;3.3、进行地物管理的测试;3.4、进行电力点管理的测试;3.5、进行道路点管理的测试。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2所示,进行连接方式的测试包括对串口连接的测试、对蓝牙连接的测试、对WIFI连接的测试以及对模拟数据收发的测试。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4所示,进行GNSS参数/工作模式的测试步骤为:5.1、进行移动站参数设置与启动的测试,包括校验移动参数设置以及启动移动站接收机的测试;5.2、进行基准站参数设置与启动的测试,包括校验基准站参数设置以及启动基准站接收机的测试;5.3、进行工作模式的测试,包括对内置电台工作模式测试、外接电台模式测试、内置网络RTK测试、内置网络CORS测试、PDA网络RTK测试、PDA网络CORS测试、内置网络RTK+内置电台的测试;5.4、进行天线管理的测试,包括对接收机天线参数库的测试、新建天线参数的测试、设置天线高的测试以及局部测试。其中,局部测试为测量天线到相位中心、接收机中部和接收机底部的距离。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5所示,进行测量放样业务的测试步骤为:6.1、进行点测量的测试,包括地形点的测试、控制点的测试、连续测量点的测试、偏心点的测试、补偿测量点的测试以及自动测量点的测试;6.2、进行地物测量的测试,包括点地物测量的测试、线地物测量的测试、面地物测量的测试;6.3、进行点放样的测试,包括点放样方法的测试、批量增加放样点的测试、放样最近点的测试;6.4、进行线放样的测试,包括放样直线的测试、放样弧线的测试、放样多条线的测试、线放样方法的测试;6.5、进行 道路放样的测试,包括交点法新建道路的测试、元素法新建道路的测试、编辑道路的测试、打开道路的测试、道路横断面测量的测试、道路竖曲线放样的测试、道路涵洞断面测量的测试、道路中桩点和横断面点导出的测试;6.6、进行电力勘探和塔基断面的测试,包括建立电力线的测试、测量电力点的测试、电力线图上计算功能的测试、塔基断面的测试。

其中,电力线图上计算功能的测试具体包括:计算偏距的测试、计算距离高差的测试、计算偏转角的测试、计算角平分线的测试、计算线总长的测试;塔基断面的测试具体包括:建立正方形塔的测试、建矩形塔的测试、图上任意加塔的测试、放样塔基断面点的测试、电力勘探点和塔基断面点导出的测试。

在上述的功能性测试步骤中,结合图6所示,进行数据导入导出、报告导出的测试步骤为:8.1、进行数据导入的测试,包括CASS格式导入的测试、自定义格式导入的测试、底图导入的测试;8.2、进行数据导出的测试,包括CASS格式导出的测试、自定义格式导出的测试、底图导出的测试;8.3、进行报告导出的测试,包括word报告导出的测试和HTML格式报告导出的测试。

结合图7只图9所示,下面就对GNSS接收机配套测量软件进行性能性测试的详细步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进行性能性测试包括如下测试步骤:进行笔记本/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进行PDA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进行接收机的兼容性测试,进行图形加载与绘制性能的测试,进行功能设计专业性的测试,进行软件容错性的测试,进行数据安全性的测试,进行软件运行稳定性的测试,进行UI交互易用性的测试,通过性能性测试后,生成测量软件性能验收合格测试报告。

在依次进行各项性能性测试的步骤中,若任意一项测试没有通过,立即终止后续项的性能性测试,并生成BUG记录存储到一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中;在测试完成后,将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中的缺陷列表和统计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生成软件性能验收测试不合格报告。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笔记本/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针对Win XP系统、Win 7系统、Win 8系统、Win 10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其中,针对Win 7系统、Win 8系统、Win 10系统进行均需要32位/64位分别进行测试。若软件无法运行,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PDA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包括针对IOS操作系统、Win Mobile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若软件无法运行,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接收机的兼容性测试包括针对主板解析兼容性、串口/蓝牙/WIFI连接兼容性、接收机天线参数库兼容性的测试。在进行主板解析兼容性测试中,若不支持Novatel、天宝、Hemisphere主板中的一种,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串口/蓝牙/WIFI连接兼容性测试中,若无法连接某型号GNSS接收机的蓝牙/WIFI,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接收机天线参数库兼容性的测试中,若天线库某型号GNSS接收机的天线,不允许新建,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图形加载与绘制性能的测试包括针对底图加载效率、点线面绘制效率、图形刷新效率的测试。在对底图加载效率测试过程中,若底图加载时长>10S,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对点线面绘制效率测试过程中,若局部点、线、面绘制时长>10S,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对图形刷新效率测试过程中,若图形刷新卡顿时间>10S,,则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功能设计专业性的测试包括普通测量放样、道路放样/横断面/纵断面/涵洞断面测量、电力勘探/塔基断面放样的测试。在进行普通测量放样测试过程中,若发现测试放样功能有明显缺陷、精 度差等异常,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道路放样/横断面/纵断面/涵洞断面测量的测试过程中,若道路无法编辑,大数据量放样死机、存在其他缺陷的情况下,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电力勘探/塔基断面放样的测试过程中,若存在异常缺陷,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软件容错性的测试包括对边界值限制、非法输入值容错、解析信息异常容错的测试。在进行边界值限制测试时,若发现软件未根据行业规则进行边界值设定、超出边界值仍可输入、软件崩溃等情况,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非法输入值容错测试时,若可输入非法值,软件崩溃,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解析信息异常容错的测试时,若收到异常GNSS接收机差分信息,软件异常,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数据安全性的测试包括对PDA异常断电后的数据安全性、软件崩溃后的数据安全性、历史版本的数据在新版本打开的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在对PDA异常断电后的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时,若正常测量中手动断电关机,重启后软件丢失部分数据时,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对软件崩溃后的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时,若软件崩溃重启后,丢失数据或无法打开数据库文件,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对历史版本的数据在新版本打开的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时,若同软件产品老版本建立的工程任务无法在新版本中打开,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软件运行稳定性的测试包括蓝牙和WIFI连接稳定性、持续运行稳定性和大数据量运行稳定性的测试。在进行蓝牙和WIFI连接稳定性测试过程中,若蓝牙、WIFI自动断开率>3次/天,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持续运行稳定性测试过程中,若软件出现长时间运行卡机死机、崩溃、丢失数据等异常,生成BUG 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大数据量运行稳定性的测试过程中,若软件运行大数据量工程卡机死机现象严重,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在上述的性能性测试步骤中,进行UI交互易用性的测试包括界面友好度、逻辑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进行测试。在进行界面友好度的测试中,若软件菜单级>4级,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逻辑是否合理的测试中,若软件逻辑与测量逻辑矛盾,或造成额外的工作量,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在进行操作是否简单的测试时,若操作流程混乱,条理不清晰,生成BUG记录并存储到测量软件项目缺陷管理数据库。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