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系统以及工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86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监视系统以及工程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根据作为检测源的现场控制机器的对象的状态变化自动进行使作为变更目标的现场控制机器的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的工程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大厦等的建筑物内的多个的现场控制机器的监视控制的监视系统被广为人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监视系统中,存在着事件程序(イベントプログラム)以及数值运算等各种控制程序。所谓事件程序为根据某状态点的变化使其他的启停点的输出联动的控制程序,在专利文献1中也进行了记载。另外,数值运算为将多个模拟点的运算结果输出至其他模拟点的控制程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13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有时,在调试监视系统、进行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的情况下,操作者变更作为每一个程序运算的输入的数据,确认是否有运算结果和输出点的动作。在该操作中存在着花费时间、操作者的负担也高,也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的问题。

另外,在建筑物系统的运用中,由于系统的欠佳等,在设定的控制程序未动作的情况下,有时未能实现设计的控制,导致来自客户的投诉。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控制程序的确认自动化的监视系统以及工程工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监视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其对控制机器进行监视控制;监视设备,其使用根据作为检测源的控制机器的对象的状态变化使作为变更目标的控制机器的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控制程序,监视控制控制机器;以及工程工具,其进行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工程工具包括:数据分离部,其针对控制设备,从实际数据中分离登记在控制程序中的对象的数据;状态变更部,其在数据分离部的处理后,针对控制设备,变更被登记在控制程序中的作为检测源的对象的状态;状态取得部,其在状态变更部的处理后,从控制设备取得被登记在控制程序中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历史取得部,其从监视设备取得有关控制程序的历史数据;以及确认部,其将状态取得部以及历史取得部的取得结果与控制程序在正常时的运算结果相比较,进行该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如上所述构成,因此能够使控制程序的确认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工程工具的有关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功能的构成例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工程工具的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工程工具的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动作例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事件程序的条件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输入对象和输出对象的定义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7为表示针对来自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工程工具的输入对象的操作和期待的输出对象的状态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工程工具的事件程序的动作判定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1所示,监视系统包括工程工具1、监视设备2以及控制设备3。

工程工具1为构建监视系统的工具。该工程工具1对应于例如BACnet等标准化的公开的通信标准,并根据该通信标准与控制设备3之间进行通信。另外,工程工具1进行后述的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对于该工程工具1的有关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功能的构成将在后文叙述。

监视设备2进行根据上述通信协议而被连接的多个控制设备3监视控制。另外,监视设备2使用控制程序进行控制设备3的控制。

控制设备3按照监视设备2的控制,进行未图示的多个下位控制器的监视控制。另外,未图示的现场控制机器(控制机器)被连接到下位控制器,监视控制对象的状态以及值等。

然后,参照图2对于工程工具1的有关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功能的构成进行说明。

另外,控制程序为监视系统的运算功能,为将作为检测源的现场控制机器的对象的状态变化作为输入,根据进行运算处理的结果,使作为变更目标的现场控制机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功能。并且,在工程工具1中,利用控制设备3的手动取代功能(manual override)和监视设备2的历史数据,进行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这里,手动取代功能是指从实际数据分离控制设备3的数据,成为能够写入任意数据的状态的功能。

如图2所示,该工程工具1包括:程序选择接受部101、执行接受部102、数据分离部103、状态变更部104、状态取得部105、历史取得部106以及确认部107。

程序选择接受部101接受由操作者从设定于工程工具1的控制程序中选择的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

执行接受部102接受由操作者设定的动作确认的开始时刻或(即时)开始指令。

在由执行接受部102接受的开始时刻经过后或接受开始指令后,数据分离部103针对控制设备3,从实际数据分离登记在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中的对象的数据。另外,在监视设备2的来自控制设备3的数据收集周期与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相关的情况下,使从实际数据分离了的对象的监视设备2的数据收集周期变更为1秒。

另外,在状态取得部105的有关上述控制程序的处理结束后,数据分离部103针对控制设备3,将相关的对象的数据由从实际数据分离了的状态返回至原来的状态。另外,在监视设备2的数据收集周期也变更了的情况下,该数据收集周期也返回至原来的状态。

在数据分离部103的处理后,状态变更部104针对控制设备3,变更登记在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中的作为检测源的对象的状态。

在状态变更部104的处理后,状态取得部105从控制设备3取得登记在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中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

历史取得部106从监视设备2取得与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有关的历史数据。此时,历史取得部106取得虚拟打印机的显示历史等作为历史数据。

确认部107将状态取得部105以及历史取得部106的取得结果与控制程序在正常时的运算结果相比较,进行该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

然后,参照图3、4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工程工具1的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动作实例进行说明。

如图3、4所示,在工程工具1的动作中,首先,程序选择接受部101接受由操作者从设定于工程工具1工程数据的控制程序中选择的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步骤ST1)。

然后,执行接受部102接受由操作者设定的动作确认的开始时刻或(即时)开始指令(步骤ST2)。

然后,在由执行接受部102接受的开始时刻经过后或接受开始指令后,数据分离部103针对控制设备3,从实际数据分离登记在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中的对象的数据(步骤ST3)。另外,在监视设备2的来自控制设备3的数据收集周期与上述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相关的情况下,使从实际数据分离了的对象的监视设备2的数据收集周期变更为1秒。

然后,在数据分离部103的处理后,状态变更部104针对控制设备3,变更登记在上述控制程序的作为检测源的对象的状态(步骤ST4)。

然后,在状态变更部104的处理后,状态取得部105针对控制设备3,取得登记在上述控制程序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步骤ST5)。

随后,判定在上述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中必要的动作部分是否进行了处理(步骤ST6),处理不足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T4、5。

随后,数据分离部103针对控制设备3,由从实际数据分离了登记在上述控制程序中的对象的数据的状态返回至原来的状态(步骤ST7)。另外,在监视设备2的数据收集周期也变更了的情况下,该数据收集周期也返回至原来的状态。

随后,关于在步骤ST1接受了的全部控制程序,按照顺序,重复步骤ST3~7的动作。

随后,历史取得部106从监视设备2取得虚拟打印机的显示历史等作为历史数据(步骤ST8)。

然后,确认部107将状态取得部105以及历史取得部106的取得结果与控制程序在正常时的运算结果相比较,确认控制程序的动作(步骤ST9)。

另外在上述中,由程序选择接受部101接受确认对象的控制程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自动地将工程数据内的全部控制程序作为确认对象。

然后,示出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的具体实例。首先,示出事件程序的自动确认的具体实例。

在以下中,示出了根据建筑物内的照明状态,使该建筑物内的空调机的状态自动地联动的情况作为事件程序。

例如,设定多个照明的状态点为输入对象(作为检测源的现场控制机器对象),设定空调机的启停点为输出对象(作为变更目标的现场控制机器的对象)。并且,设定如图5那样的条件作为控制程序的运算的条件。这种情况下,控制程序在任何一个输入对象由停止状态变化为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向输出对象输出开(ON)。另外,在全部输入对象由动作状态变化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向输出对象输出关(OFF)。

另外,设定如图6所示的对象作为输入对象以及输出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T4、5中,进行如图7所示的动作,使得控制程序的运算处理执行,从控制设备3取得相关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并且,在全部的动作完成后,从监视设备2取得历史数据。

并且,通过确认从控制设备3取得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和从监视设备2取得的历史数据是否变更为如图8所示的期待的状态,判定控制程序是否正常地动作。

如图8所示,在进行了图7所示的动作的情况的动作确认中,对应于各种操作,若来自控制设备3的输出对象和来自监视设备2的历史数据成为期待的状态的话,为良好动作。另一方面,若与期待的状态不同的话,为不良动作。

并且,在事件程序的动作确认中,对应于全部的操作,若成为期待的动作的话判定为良,在即使一个为不良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良。

然后,示出数值运算的自动确认的具体实例。

数值运算为针对累加值或测量值进行四则运算,向输出用的对象输出该运算结果的功能。例如,在将数值运算的设定作为“对象A×对象B”,设定对象C为输出对象的情况下,对象C成为将对象A和对象B的值相乘的结果的值。

这种情况下,通过由工程工具1使运算源(检测源)的对象的值发生变化,取得输出对象的数据,确认是否成为期待的值,来判定控制程序是否正常地动作。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在工程工具1中包括:数据分离部103,其针对控制设备3,从实际数据中分离登记在控制程序的对象的数据;状态变更部104,其在数据分离部103的处理后,针对控制设备3,变更登记在控制程序中的作为检测源的对象的状态;状态取得部105,其在状态变更部104的处理后,从控制设备3取得登记在控制程序中的作为变更目标的对象的状态;历史取得部106,其从监视设备2取得有关控制程序的历史数据;以及确认部107,其将状态取得部105以及历史取得部106的取得结果与控制程序在正常时的运算结果相比较,进行该控制程序的动作确认,因此能够进行控制程序的自动确认。由此,在短时间的控制程序的确认成为可能。其结果为,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使系统的品质能够提升。

另外,本申请发明在其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实施方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的变形,或者实施方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的省略。

符号说明

1 工程工具

2 监视设备

3 控制设备

101 程序选择接受部

102 执行接受部

103 数据分离部

104 状态变更部

105 状态取得部

106 历史取得部

107 确认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