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645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电力传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电力传输装置,尤指涉及一种用于电脑设备的电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于网路伺服器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的电脑设备中,多半具备电力传输装置以将电源装置所供应的电力进行传输供应于主机板。

由于电力传输装置上的用于稳压、管理电力的电子元件众多,为了能妥善利用电脑设备的内部空间。如图1所示,一般将电力传输装置p1的电子元件p30分别设置于相互叠置的两块电路板p10、p20上。另由于通过电力传输装置p1的电流量较大,因此,将电子元件p30分别设置不同的电路板p10、p20亦可方便维修。

于传统的技术中,电力传输装置p1利用铜柱p40支撑上方的电路板p20并使两电路板p10、p20相互间隔。此外,电力传输装置p1利用两电连接器p50设置分别设置于电路板p10、p20,并利用导线p60进行连接上述两电连接器p50。

然而,虽然目前的电力传输装置符合了其使用的目的,但尚未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电力传输装置的改进方案,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改进电力传输装置,并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传输装置,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导电座、一连 接元件、一第二电路板以及一固定元件。导电座固定于第一电路板上。连接元件设置于导电座上。第二电路板固定于连接元件上。固定元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且穿过第二电路板以及连接元件与导电座连接。第一电路板经由导电座以及连接元件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传输装置,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第一导电座、一第二电路板、一第二导电座、一连接元件、一第一固定元件以及一第二固定元件。第一导电座固定于第一电路板上。第二电路板位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第二导电座固定于第二电路板上。

连接元件连接第一导电座以及第二导电座。第一固定元件穿过连接元件,并连接于第一导电座。第二固定元件穿过连接元件,并连接于第二导电座。第一电路板经由第一导电座、连接元件、第二导电座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力传输装置还包括一导电材料,且第二电路板还包括一导电层,其中导电材料设置于导电层,且连接元件经由导电材料与导电层连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为可导电的,直接接触与电性连接于导电座、连接元件以及第二电路板。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力传输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用以连接一电源装置。第二连接器设置于第二电路板,用以连接一主机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将一导电座固定于一第一电路板;涂布一导电材料于一第二电路板的一导电层并邻近于一第二电路板的一导电孔;设置一连接元件于导电材料,连接元件经由导电材料固定于第二电路板;放置连接元件于导电座;将一固定元件贯穿第二电路板、连接元件,并连接于导电座,以将第二电路板固定于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经由导电座以及连接元件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一电子元件固定于第一电路板;以及将一第二连接器以及一第二电子元件固定于第二电路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利用导电座、连接元件以及固定元件电性连接两电路板,并用以支撑上方的电路板,因此可取代传统技术中用来 电性连接两电路板的电连接器,亦可取代或减少传统技术中的铜柱,进而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脑设备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于制程中间阶段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装置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装置的剖示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电路板10

上表面11

插孔12

第二电路板20

上表面21

下表面22

导电孔23

导电层24

穿孔25

导电座30、30a、30b

导电本体31

导电顶面331

固定孔332

接脚32

连接元件40

连接本体41

连接顶面411

连接底面412

突出部42

连接孔43

第一连接部44

第二连接部45

中央连接部46

固定元件50、50a、50b

螺丝头51

螺杆52

电脑设备a1

机壳a10

主机板a20

主电子元件a30

电源装置a40

电力传输装置a50

第一连接器b10

第一电子元件b20

第二连接器b30

第二电子元件b40

排列方向d1

导电材料m1

电力传输装置p1

电路板p10、p20

电子元件p30

铜柱p40

电连接器p50

导线p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例如,第一特征在一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结构的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直接接触,或是以另一特征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以至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并不是直接接触。

此外,本说明书于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元件标号及/或文字。前述的沿用仅为了简化以及明确,并不表示于不同的实施例以及设定之间必定有关联。

本说明书的第一以及第二等词汇,仅作为清楚解释的目的,并非用以对应于以及限制专利范围。此外,第一特征以及第二特征等词汇,并非限定是相同或是不同的特征。

附图中的形状、尺寸、厚度以及倾斜的角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的用。

图2为本发明的电脑设备a1的立体图。电脑设备a1可为一伺服器,例如网路伺服器。电脑设备a1包括一机壳a10、一主机板a20、多个主电子元件a30、一电源装置a40以及一电力传输装置a50。主机板a20设置于机壳a10内。主电子元件a30设置于主机板a20上。主电子元件a30可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晶片、记忆体等。

电源装置a40用以供应电力于电力传输装置a50。电源装置a40可用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供应于电力传输装置a50。电力传输装置a50连接主机板a20以及电源装置a40。

电力传输装置a50用以将电源装置a40所传输的电力进行传输,并传输于主机板a20。于一些poweroverethernet(poe)网路供电交换机设备的实施例中,该电力传输装置a50可将电源装置a40所提供的电力进行稳压、降压以及降低电流量后,再电力传输至主机板a20。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a40供应12v以及60a。电力传输装置a50将12v的电压降为5v,并分别输出多组的电流至主机板a20,借以分别供应主电子元件a30适合的电力。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一实施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 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一实施装置的分解图。图5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一实施装置的剖视图。电力传输装置a50包括一第一电路板10、一第二电路板20、两个导电座30、两个连接元件40以及两个固定元件50。

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相互间隔。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大致相互平行。第一电路板10、导电座30、连接元件40以及固定元件50于一排列方向d1上排列。

于本实施例中,电力传输装置a50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器b10、多个第一电子元件b20、第二连接器b30以及多个第二电子元件b40。第一连接器b10以及第一电子元件b2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0的一上表面11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b10以及第一电子元件b20直接固定且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0。第一连接器b10经由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子元件b20。

第一连接器b10用以连接图2中的电源装置a40。换句话说,电源装置a40所产生的电力经由第一连接器b10传送至第一电路板10。举例而言,第一电子元件b20可为稳压元件、过电流保护元件、电阻以及电容等。

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座30、连接元件40及/或固定元件50分别形成两个电极结构,其中上述两个电极结构中的一者为正极电极结构,另一者为负极电极结构。

第二电路板20经由上述电极结构(导电座30、连接元件40及/或固定元件50)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换句话说,电源装置a40所供应的电力经由第一电子元件b20处理后,再经由上述电极结构传输至第二电路板20。

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电极结构来取代传统技术中成本较高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进而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第二连接器b30以及第二电子元件b4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0的一上表面21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b30以及第二电子元件b40直接固定且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0。第二电子元件b40经由第二电路板20电性连接于上述电极结构。

导电座30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上。导电座30为可导电的,并由导电材质所制成,并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座30为一电 源端子,且两导电座30分别为一正极导电端子以及一负极导电端子。

导电座30包括一导电本体31以及多个接脚32。导电本体31具有一导电顶面331以及一固定孔332。于本实施例中,导电顶面331为一平面,且可大致平行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导电顶面331与上表面11相互间隔。固定孔332形成于导电顶面331的中央。

接脚32连接于导电本体31,并与导电本体31一体成形。接脚32插置于第一电路板10的插孔12,并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插孔12形成于第一电路板10的上表面11。于本实施例中,接脚32焊接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借以使得导电座30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的上表面11。

连接元件40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且设置于导电座30上。连接元件40为可导电的,并由导电材质所制成。连接元件40与第二电路板20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40可为一表面粘着元件(surfacemounteddevicesnuts,smdnuts)。

连接元件40包括一连接本体41以及一突出部42。连接本体41可为一板状结构,且具有一连接顶面411与一连接底面412。上述连接顶面411相对于连接底面412。突出部42设置于连接顶面411的中央。连接本体41还包括一连接孔43,贯穿连接本体41以及突出部42的中央。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顶面411大致平行于连接底面412,且连接顶面411及连接底面412均为平面。连接底面412接触导电顶面331。由于连接底面412与导电顶面331均为平面,因此连接元件40与导电座30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性连接。

连接元件40的连接顶面411接触第二电路板20的一下表面22,且突出部42位于第二电路板20的一导电孔23内。于本实施例中,下表面22朝向第一电路板10的上表面11。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0还包括一导电层24,位于第二电路板20的与下表面22。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24亦位于导电孔23的侧壁及/或上表面21。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40与第二电路板20之间具有一导电材料m1,换句话说,导电材料m1设置于连接元件40与第二电路板20之间。连接元件40经由导电材料m1与导电层24连接。

固定元件5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0上,且穿过第二电路板20以及连接元件40后与导电座30连接。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0为可导电的,直接接触与电性连接于导电座30、连接元件40以及第二电路板20。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0为绝缘的。

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0为一螺丝,锁固于导电座30。固定元件50具有一螺丝头51与一螺杆52。螺丝头51连接于螺杆52,且与螺杆52一体形成。螺丝头51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0的上表面21。螺杆52穿过导电孔23、连接孔43到达固定孔332。如图5所示,螺杆52的一端锁固于导电座30的固定孔332。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座30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且连接元件40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因此当对于电力传输装置a50进行组装时,可先将连接元件40放置于导电座30上,之后再将固定元件50穿过第二电路板20及连接元件40后锁固或固定于导电座30,即可简易地完成组装。

当电力传输装置a50进行拆卸时,可将固定元件50移除后即可轻易地将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分离。由于电力传输装置a50进行组装或拆卸时,于第二电路板20下表面22的导电层24及导电材料m1并不会被磨损,因此可增加电力传输装置a50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电极结构(导电座30、连接元件40及固定元件50)为金属等刚性材质所制成,电极结构可稳固地支撑第二电路板20,并使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相互间隔。因此,电极结构可取代或减少传统技术中的铜柱,进而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图6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制作方法于制程中间阶段的示意图。可理解的是,于下列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各步骤中,可于各步骤之前、之后以及其间增加额外的步骤,且于前述的一些步骤可被置换、删除或是移动。

于步骤s101中,将第一连接器b10、第一电子元件b20以及导电座30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于步骤s103中,如图7所示,涂布导电材料m1于第二电路板20的导电层24并邻近于导电孔23。此时,导电材料m1为一膏状、熔融态或液态。

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层24可为一铜箔层,且导电材料m1可为锡膏或导 电胶。借由导电材料m1覆盖于导电层24,因此不需要于导电层24上镀上金或银等贵重金属,来避免导电层24氧化,进而可降低电力传输装置a50的制作成本。

于步骤s105中,于上述于膏状、熔融态或液态的导电材料m1于固化之前,设置连接元件40于导电材料m1(如图5所示)。由于此时导电材料m1为膏状、熔融态或液态,因此导电材料m1可良好的连接于连接元件40以及第二电路板20的导电层24。

当导电材料m1固化后,连接元件40经由固化的导电材料m1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于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二电路板20静置一段时间例如一分钟,以让导电材料m1固化。

之后,可将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电子元件b40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将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电子元件b40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的步骤亦可于步骤s103之前实施。

于步骤s107中,放置连接元件40于导电座30。于步骤s109中,将固定元件50贯穿第二电路板20、连接元件40,并连接于导电座30,以将第二电路板20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

图8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二实施装置的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二实施装置的分解图。图10为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a50的第二实施装置的剖示图。

导电座30包括多个导电座30a与多个导电座30b。导电座30a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导电座30b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0上。第二电路板20位于第一电路板10上方。第二电路板20具有邻近于导电座30b的穿孔25。

连接元件40连接导电座30a以及导电座30b。第一电路板10经由导电座30a、连接元件40、导电座30b与第二电路板20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40为一z型结构。连接元件40穿过第二电路板20的穿孔25,且导电座30a位于穿孔25的下方。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40具有一第一连接部44、一第二连接部45以及一中央连接部46。第一连接部44连接于导电座30a的导电顶面331、第二连接部45连接于导电座30b的导电顶面331以及中央连接部46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4与第二连接部45。中央连接部46穿过穿孔25。

固定元件50包括固定元件50a与固定元件50b。固定元件50a穿过连接元件40的第一连接部44,并连接于导电座30a。固定元件50b穿过连接元件40的第二连接部45,并连接于导电座30b。

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0a为一螺丝,锁固于导电座30a,且固定元件50b为一螺丝,锁固于导电座30b。

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0a与固定元件50b为可导电的。固定元件50a直接接触与电性连接于导电座30a与连接元件40,且固定元件50b直接接触与电性连接于导电座30b与连接元件40。

于本实施例中,可借由改变第一连接部44、第二连接部45及/或中央连接部46的长度,来配合不同设计的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换句话说,使导电座30a与导电座30b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配合第一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20的设计而调整。例如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座30a可不位于穿孔25的下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力传输装置利用导电座、连接元件以及固定元件电性连接两电路板,并用以支撑上方的电路板,因此可取代传统技术中用来电性连接两电路板的电连接器,亦可取代或减少传统技术中的铜柱,进而能降低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成本。

上述已揭露的特征能以任何适当方式与一或多个已揭露的实施例相互组合、修饰、置换或转用,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例。

本发明虽以各种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仅为范例参考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修饰。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