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物品标签的通道设备及物品标签信息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559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物品标签的通道设备及物品标签信息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仓储监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云智能标签的仓储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仓储管理在整个物流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供应链体系中,仓储是连接上游制造与下游分销的重要中转,是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在仓库管理系统的内部,企业一般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进出货物,以人为记忆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对于整个仓储区而言,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劳动效率低下。同时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库频率的剧增,这种模式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而现有已经建立的计算机管理仓储系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剧,企业采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模式后,配送数量和配送次数也急剧增加,难以满足仓储管理实时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物品标签的通道设备及物品标签信息的处理方法,解决现有的使用条码或人工单据进行仓储管理中出现的操作繁琐,容易出错造成损失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物品标签的通道设备,包括通道式检测设备和穿过通道式检测设备的传送带,所述通道式检测设备上设置有电源模块、信息读取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信息读取装置用于从物品的标签中读取信息;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云计算平台。

通道式检测设备还包括写入智能标签信息的信息写入装置。

所述智能标签为与产品实体一一对应的RFID标签、二维码、条形码和NFC标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还连接有无线通讯设备、显示屏和IO输入设备。

所述无线通讯设备为移动通信网设备、无线局域网设备、卫星通讯设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读写智能标签的通道设备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

一种物品标签信息的处理方法,采用前述的读写智能标签的通道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让物品经传送带从通道设备通过;

步骤2:通道设备中的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物品上的标签信息,并把读取的标签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端更新物品状态信息。

所述的步骤2中还包括智能标签写入步骤:通道设备中的信息写入装置将更新后的物品状态写入智能标签中,实现智能标签本身状态信息的更新。

信息读取装置和信息写入装置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信息读写装置,所述信息读写装置包括读取和写入智能标签信息的智能标签读写天线,所述智能标签读写天线安装在检测设备内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云智能标签和云计算平台技术应用于仓储物流领域,可以实现仓储物流的快速追踪,包括在云服务器上随时更新信息,对标签本身也随时更新信息,从而能提高物流效率、优化供应链、回溯食品安全、完善仓储管理,本发明基于检测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对产品(如塑胶产品)的追踪监控,实现物流和仓储的信息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其他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一种检测物品标签的通道设备,包括检测设备和穿过检测设备的传送带,所述检测设备上设置有电源模块、信息读写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所述信息读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云计算平台。

还包括通道执行机构,所述通道执行机构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

所述信息读写装置的功能由智能标签读写天线和智能标签共同实现,所述智能标签固定在物品表面或内部,所述智能标签读写天线安装在通道出口处。

所述智能标签可以为RFID标签、二维码、条形码、NFC标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处理传输设备包括无线通讯设备、显示屏和IO输入设备。

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可以为有线无线通讯设备、移动通信网设备、无线局域网设备,卫星通讯设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所述通道执行机构包括控制物品传送带移动的控制器,设置在检测设备上的警报装置或者显示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意外断电持续供电的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改进,所述智能标签采用RFID标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在有无线局域网存在的情况下,优先选用Wi-Fi网络;在无线局域网没有覆盖的情况下,可以3G、4G或者GPRS移动通信网络。

本设备应用时,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被张贴在每个货品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品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当货品通过本通道装置后,装置内阅读器自动读取并存储货品信息,同时将信息经过过滤、筛选递送到与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的计算机系统中。

本装置及相关的系统可选择性用于生产线管理、存储、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向和变化。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