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营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277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营销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4G通信市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流量营销系统。



背景技术:

2013年12月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公司正式颁发了4G(TD-LTE)经营许可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4G流量信息时代。如果说2G是普通公路,3G是高速公路,那么每秒超过100兆的4G则意味着搭乘高铁一样的感觉,它标志着4G时代将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时光。4G网络的发展影响到我们在场每个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流量爆发时代也随之到来。以往的市场营销工作主要集中在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两个层面来开展,通过各种渠道的推动和宣传,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最大价值化,对通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和新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量营销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量营销系统,包括:

终端厂家,针对入库产品向终端销售管理系统进行阶梯报价,并通过与各省签订分销合同和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连接;

销售商,销售商与全国终端零售管理系统连接,并根据月提货量与终端厂家连接,汇总需求、确定主谈省连接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

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根据需求向全国零售管理系统申请,并按订单发货给移动渠道和合作渠道;

终端省仓和与终端省仓连接的省资金物流平台,省资金物流平台按订单付款项终端厂家提货,终端省仓与终端厂家连接,并按订单发货给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销售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商管理系统、运营系统终端、前端设备和支付系统,所述服务商管理系统为终端厂家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将终端厂家的产品信息、库存信息发送至运营系统终端;所述运营系统终端通过自主的网购平台进行产品、广告信息发布,并负责产品质量审核;所述前端设备进行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的显示,前端设备有若干个,分布于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的内,移动渠道和合作渠道通过网购平台的操作系统进行购物,并将自己所要销售的产品信息通过网购平台的操作系统发送至运营系统终端,由运营系统终端审核后在网购平台进行产品、广告信息发布;所述支付系统包括网银支付系统和利润分配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销售管理系统还包括售后系统,所述售后系统用于记录客户问题及提供客户支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商品供应商可更有效率地配给库存和精确发货,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的消费者回馈更直接,商品供应商的效率将大幅度提高,以降低成本,售后系统更为销售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量营销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终端销售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流量营销系统,包括:

终端厂家1,针对入库产品向终端销售管理系统2进行阶梯报价,并通过与各省签订分销合同和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连接;

销售商3,销售商3与全国终端零售管理系统2连接,并根据月提货量与终端厂家1连接,汇总需求、确定主谈省连接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

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根据需求向全国零售管理系统2申请,并按订单发货给移动渠道7和合作渠道8;

终端省仓5和与终端省仓5连接的省资金物流平台6,省资金物流平台6按订单付款项终端厂家1提货,终端省仓5与终端厂家1连接,并按订单发货给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

所述终端销售管理系统2包括服务商管理系统21、运营系统终端22、前端设备23和支付系统24,所述服务商管理系统21为终端厂家1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将终端厂家1的产品信息、库存信息发送至运营系统终端22;所述运营系统终端22通过自主的网购平台进行产品、广告信息发布,并负责产品质量审核;所述前端设备23进行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的显示,前端设备有若干个,分布于各省定制终端销售系统4的内,移动渠道7和合作渠道8通过网购平台的操作系统进行购物,并将自己所要销售的产品信息通过网购平台的操作系统发送至运营系统终端22,由运营系统终端22审核后在网购平台进行产品、广告信息发布;所述支付系统24包括网银支付系统和利润分配系统。

所述终端销售管理系统2还包括售后系统25,所述售后系统25用于记录客户问题及提供客户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