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168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各种电子地图可以提供路况信息查询服务,随着路况处理技术的日趋完善,数据来源的多元化,路况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路况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当前路况处理系统对道路使用是以统一的基础处理算法,针对不同的道路类型有简单的特殊处理,不同道路环境针对性处理不高;尤其是对于收费站附近的路况处理,并没有考虑到收费站附近的道路形状,道路等级,车辆收费口个数等因素对收费站路况的影响,不同收费站的示形状实例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不同的收费站周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中对于收费站的处理结果在客户端的显示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事实上,实际中客户端在对收费站路况的处理结果显示时,显示界面中是以红色线条表示拥堵路段,以黄色线条表示缓慢路段,一绿色线条表示畅通路段。某一收费站路况在现有路况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如下表1所示,根据表格的处理结果可以看出畅通比例很低,拥堵比例很高,通过考察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表1

其中路况数据(CNTF:CN standard traffic flow information)组数表示该收费站附近的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组数,每一个节路段一个时间点获得路况数据为一组路况数据;现有技术中将一整条道路分成为一小段一小段的连续的道路进行路况数据统计,而这一小段一小段的道路在这称之为节路段;表中的历史数据填补(patten填补)指的是在未接收到最新的路况数据时用以往的路况数据对最新的路况数据进行填补后分析处理;表中的空间填补指的是在某一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不存在时使用其前后的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对其进行填补后分析处理。

现有的路况处理模型只是针对高速收费站附近的道路进行了速度强制调整,没有考虑到上下高速车速不同,不同的种类的道路车速不同,不同路况对道路的影响不同等多种因素,现有的收费站处理模型针对行不强,路况处理的准确率对相比其他普通道路准确率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能够对收费站附近的路况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至少包括节路段的长度,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路况数据;当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为畅通;

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根据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节路段属性数据至少包括节路段长度,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

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路况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查找单元的查找结果对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进行确定;当查找单元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处理单元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所有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

当查找单元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处理单元先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后根据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当查找单元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处理单元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而后处理单元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将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确定完成后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

上述方案中提到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对一个收费站道路的路况进行分析处理时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到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该属性数据包括节路段的长度、位置等;因为收费站本身的收费过程会对靠近收费站的道路上的车流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这里所说的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所述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而后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路况数据;然后根据查找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当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为畅通;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根据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最后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首先根据对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无相应路况数据进行分类以及根据在当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中至少有一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相应路况数据的基础上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的多少进行分类,分类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对收费站附近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进行分析处理,而后在得出收费站附近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后还会根据情况对所有节路段进行修正从而得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收费站附近的路况状态,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能够对收费站道路的路况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得到更准确的更符合实际的路况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个收费站的示形状实例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个收费站的示形状实例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再一个收费站的示形状实例图;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况处理系统中一个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结果在客户端的显示结果;

图5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况处理系统中另一个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结果在客户端的显示结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中一类情况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中另一类情况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中修正方法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路况处理系统对于某收费站路况在客户端的结果显示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对于图11中的收费站路况在客户端的结果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数据库可以是存储所有数据的数据库也可以是如缓存、内存等可以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可以是只一个数据库也可以分类存储不同数据的一系列数据库组合。

目前存在的路况处理系统中对各路段的路况处理都使用了同一种处理方式,没有考虑到在收费站附近复杂的道路情况,比如出站和入站车速是不一样的等等,所以导致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对于收费站附近的路况处理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所以需要一种专门针对收费站附近道路的路况处理方法和系统,可以对收费站附近的路况做出更符合实际更为准确的路况处理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参照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包括:

601、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节路段的属性数据包括节路段的长度、位置等,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

上述步骤中所说的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包括只有一部分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节路段。

602、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路况数据。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是对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进行创新所得,所以这里所说的数据库指的是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中处理的数据或者存储数据的数据库。

603、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节路段是否在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路况数据。

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节路段至少有一个在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路况数据,执行605,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都没有相应的路况数据,执行604。

604、当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为畅通。

605、判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是否只有一个节路段。

若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只有一个节路段时,执行606;具体的,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只有一个节路段时该节路段的长度是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若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执行607。

606、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根据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其中,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具体是一个车辆在路况状态为缓慢路况的道路上通过需要的时间由系统计算;而根据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主要是通过数据库中记载的车辆通过该节路段需要的时间即旅行时间和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进行对比来判断该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607、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出站的进站的不同以及各个节路段道路等级的不同,所以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也是有差别的,如表2所示,其中原始速度区间阈值是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中统一的对所有道路进行拥堵判定时的拥缓速度区间。

表2

608、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

609、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

具体的,客户端通过拥堵的节路段用红色表示,缓慢的节路段用黄色表示,畅通的节路段用绿色表示。

上述方案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在对一个收费站道路的路况进行分析处理时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到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该属性数据包括节路段的长度、位置等;因为收费站本身的收费过程会对靠近收费站的道路上的车流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这里所说的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所述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而后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路况数据;然后根据查找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当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为畅通;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根据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当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最后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路况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对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无相应路况数据进行分类以及根据在当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中至少有一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相应路况数据的基础上收费站附近一定范围内的节路段的多少进行分类,分类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对收费站附近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进行分析处理,而后在得出收费站附近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后还会根据情况对所有节路段进行修正从而得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收费站附近的路况状态,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能够对收费站道路的路况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得到更准确的更符合实际的路况结果。

对于上述方案中606步骤而言,此时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对于其路况状态的判断需要用到数据库中该节路段的旅行时间与计算出的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示例性的,其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7所示,包括:

701、从数据库中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或入站道路的单个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该属性数据包括节路段的长度、位置等。

702、根据属性数据从数据库查找该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后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单个节路段是否在数据库中有对应路况数据。

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单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没有对应路况数据,执行703;若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单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对应路况数据,执行704。

703、确定该节路段为路况状态为畅通。

具体的,此处理结果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考察统计后在系统中设定的。

704、判断该节路段是否是下高速驶离收费站。

若是下高速驶离收费站,执行708;若不是下高速驶离收费站,执行705。

705、判断该节路段是否是上高速驶离收费站。

若是上高速驶离收费站,执行708;若不是上高速驶离收费站,执行706。

706、判断该节路段是否是下高速进入收费站。

若是下高速进入收费站,执行708;若不是下高速进入收费站,执行707。

707、判断该节路段是否是上高速进入收费站。

若是上高速进入收费站,执行708。

上述的704至707步骤对各种车辆经过收费站不同情况进行了区分,主要是因为在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时需要用到车辆行驶平均速度,而这四种不同情况下的车辆行驶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进行区分。

708、依据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长度、预设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拥缓阈值范围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阈值范围为车辆进入收费站的排队时间范围。

其中如704至707的四种情况下的预设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拥缓阈值范围是不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旅行时间阀值(单位:0.1s)=节路段长度*1.0/平均速度(单位:km/h)*36+等待时间(单位:0.1s)

公式的相关解释如下:

A、上述公式相当于:车辆在收费站用时=行驶时间+排队时间,其中车辆在收费站用时和旅行时间阈值是相同的,排队时间等同于等待时间。

B、公式(节路段长度*1.0/平均速度)部分表示,在车辆进入收费站无需排队使用的时间。

C、公式(等待时间)部分表示,前面有车辆,需要排队的时间。

D、变量平均速度根据历史数据线下统计确定。

E、变量等待时间根据系统设计者主观确定,示例性的,当前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进入收费站等待时间拥缓阀值范围[90s,180s],驶离收费站等待时间拥缓阀值范围[20s,40s]。

709、根据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和该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旅行时间判断该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该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旅行时间也和步骤704至707的情况相关;包括:当该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对应的旅行时间大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大值时,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当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对应的旅行时间的值位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时,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缓慢;当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对应的旅行时间小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小值时,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拥堵;旅行时间为车辆通过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需要的时间。

710、根据得到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修改该节路段在数据库中的车辆行驶速度值。

此举主要是因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是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改进或者新的添加部分,需要各个标准和现有的路况处理系统中一致,而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速度来判定各个节路段路况状态的,而本发明的处理过程中如表2所示,对原系统的原始速度区间阈值进行了改变,况且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只有一个节路段的情况下是根据旅行时间来判定路况状态的,所以在这需要将路况状态再转换成与原系统相同路况状态对应的速度值后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以后整体系统的比对处理。

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口或者入口的单个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而后依据这些属性数据从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路况数据,根据查找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未查到相应数据,则确定该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如果查到相应数据则根据该节路段所处位置的不同计算相应的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然后将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与路况数据中的旅行时间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节路段的路况状态,最后根据路况状态调整路况数据中的速度值使整个路况处理系统数据关系保持一致。该实施例中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通过对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口或者入口含有单个节路段的不同情况以不同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得到更切合实际更准确的路况。

示例性的,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步骤607和步骤608的情况而言,此时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入站道路包括多个节路段时,其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如图8所示,包括:

801、从数据库中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多个节路段的属性数据。

802、根据节路段的属性数据从数据库查找各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后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多个节路段是否在数据库中有对应路况数据。

若在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执行803;若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节路段中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执行804。

803、判定是否有积攒的数据,有则使用。

若有积攒的数据,执行805;若没有积攒的数据,执行807。

这里所说的积攒的数据指的是在数据库中一定的时间段里各个时间戳录入的路况数据,这个一定的时间段取最接近当前时间的时间段,该时间段长度为人为设定;此举措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多个节路段上某一个节路段刚好在某个时间点没有车辆存在即在数据库中没有相应的路况数据但如果只依照这个时间点的情况进行处理很可能会与实际不符。

804、将多个节路段中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不用作后期的修正处理。

实际处理过程中,单个很短的节路段(例如长度小于30m的节路段)上路况数据变换很快,而且能存在的车辆很少,能获取的路况数据也很少,如果用这些数据进行后期处理会使得处理结果不够准确,所以舍弃,但如果多个短节路段是连续的,便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较长的节路段,此时将这多个短节路段上的路况数据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处理便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处理结果,所以当多个短节路段连续存在时,不用舍弃。

805、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其中,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如表2所示,是分为驶离收费站和进入收费站两种情况的。

具体的,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大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大值时,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的值位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时,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缓慢;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小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小值时,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拥堵。

806、记录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路况。

807、判定是否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只有一个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对应的路况数据。

若是,执行808;若不是,执行809。

808、当数据库中没有和多个节路段中任意一个节路段对应的路况数据或者多个节路段中只有一个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对应的路况数据时确定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均为畅通。

809、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只有离收费站最近的节路段有路况数据时,确定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均为畅通。

因为,离收费站越近,路况数据越受到影响,如果只有最近收费站的节路段才有路况数据的话,此时依据这个路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路况状态后整体修正得到的路况是不准确的,这种情况下,实际情况一般是畅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确定此时所有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

810、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至少有一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对应的路况数据时,使多个节路段中的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与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一致。

如图9所示,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有三个节路段,会采用其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修正其他两个节路段而后得出整个出站道路或者进站道路路况状态为畅通,这也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措施。

811、将路况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口或者入口的多个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而后依据这些属性数据从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路况数据,根据查找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未查到相应数据,则确定该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如果查到至少有一个节路段在数据库中有相应数据则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而后根据获得的路况状态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对所有节路段进行修正,同时根据多个节路段中含有的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判定,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路况结果。该实施例中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方法通过对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口或者入口含有多个节路段的不同情况以不同方式进行处理修正从而可以得到更切合实际更准确的路况。

参照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费站路况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3,用于从数据库1中获取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属性数据,节路段属性数据至少包括节路段长度,收费站道路包括车辆开始减速到进入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和车辆开始加速到以正常行驶速度驶离收费站的一定距离的道路;查找单元4,用于查找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的路况数据;处理单元5,用于根据查找单元4的查找结果对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进行确定;

当查找单元4在数据库1中未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数据时,处理单元5确定收费站道路范围内的所有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

当查找单元4在数据库1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只有一个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时,处理单元5先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后根据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

当查找单元4在数据库1中查找到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且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或者出站道路有多个节路段时,处理单元5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而后处理单元5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其中收费站道路范围内进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进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出站道路的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只用于修正出站道路的其他节路段路况状态;处理单元5还用于在将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确定完成后将收费站道路范围内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反馈给客户端2。

具体的,处理单元5依据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长度、预设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拥缓阈值范围计算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阈值范围为车辆进入收费站的排队时间范围。其中,预设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预设等待时间拥缓阈值范围因为节路段属性数据(例如节路段的位置,处于出站道路或入站道路)的不同也不相同。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5根据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包括:

当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对应的旅行时间大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大值时,处理单元5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当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对应的旅行时间的值位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时,处理单元5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缓慢;当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对应的旅行时间小于拥缓旅行时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小值时,处理单元5确定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路况状态为拥堵;旅行时间为车辆通过长度超过收费站道路范围的节路段需要的时间。

具体的,处理单元5依据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和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判断对应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包括:

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大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大值时,处理单元5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的值位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时,处理单元5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缓慢;当至少一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中节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小于至少一个节路段的预设速度区间阈值范围中的最小值时,处理单元5确定对应节路段路况状态为拥堵。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5使用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去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包括:

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至少有一个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有对应的路况数据时,处理单元5使多个节路段中的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与多个节路段中最畅通的路况状态一致;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只有离收费站最近的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有路况数据时,处理单元5确定多个节路段所有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均为畅通。

可选的,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中包含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时还包括:

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的路况状态不能用于修正其他节路段的路况状态;当收费站道路范围内多个节路段只有一个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节路段在数据库1中有对应的路况数据时,处理单元5确定多个节路段中所有节路段路况状态为畅通。

上述方案中提到的客户端2可以是电脑、手机或者其他可操作的终端。

示例性的,针对同一个收费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在将路况处理完成后的结果在手机客户端的显示效果和现有路况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在手机客户端的显示效果对比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现有路况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在手机客户端的显示效果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在将路况处理完成后的结果在手机客户端的显示效果图;通过数据分析当时收费站的实际路况是完全畅通,根据图11和图12的对比结果可以得出现有路况处理系统处理结果的显示图中的图片方框内的收费站处理结果是2个缓慢(实际客户端显示为黄色),1个拥堵(实际客户端显示为红色),1个畅通(实际客户端显示为绿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是全部畅通,和实际情况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通过获取单元从数据库中获取节路段的属性数据后,查找单元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属性数据从数据库中查找对应各个节路段的路况数据,而后处理单元根据查找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对节路段不存在对应路况数据的情况以及节路段个数不同的各个情况以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收费站道路路况处理系统根据不同收费站不同情况以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能得到更为切合实际更为准确的路况处理结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有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