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966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油藏井距的确定方法是在均质状态下确定,低渗透油藏通过开展启动压力梯度及长岩心驱替室内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与室内实验,建立了压力梯度数学模型和压力分布数学模型。建立的压力梯度模型能够清晰判别不同储层条件下,能否建立有效驱替;建立的压力分布模型很好的体现不同储层条件下,压力在注采井间的变化特点。以压力分布模型为指导,建立的储层物性、井距、注采压差与产能的理论图版,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该方法存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室内实验获得基础数据,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室内渗流实验,采集室内渗流速度实验数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数据以及压力梯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数据;采集所用的工具为压力传感器。

2)根据压力梯度数据和渗流速度建立压力梯度与渗流速度的三参数数学模型:

其中,v为渗流速度,为压力梯度,a1,a2,b为待定参数;

3)采用室内渗流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确定待定参数;得到a1=,a2=,b=;

4)根据三参数模型推导等产量一源一汇平面径向稳定流压力P分布公式;

其中,Piwf为注水井井底流压,B为……的体积系数,q为……的流量,L为……,r为……,rw为……,h为……;

5)以不同储层渗透率岩心流变性测试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岩心渗透率下产能与合理井距关系,获得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油井配产与合理井距关系图版;

6)根据压力分布和油井配产与合理井距关系图版,确定合理井距。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通过建立储层物性、井距、注采压差与产能的关系,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有效指导了井距优化及配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井距理论图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室内渗流实验,利用传感器与压力表采集室内渗流速度实验数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数据以及压力梯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数据;

2)根据压力与传播速度建立了压力梯度与渗流速度的三参数数学模型:

其中,v为渗流速度,为压力梯度,a1,a2,b为待定参数;

3)采用室内渗流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确定待定参数;得到a1=0.1669,a2=0.6655,b=73.13;

4)根据三参数模型推导等产量一源一汇平面径向稳定流压力P分布公式;

其中,Piwf为注水井井底流压,B为体积系数,q为流量;

5)以不同储层渗透率岩心流变性测试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岩心渗透率下产能与合理井距关系,获得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油井配产与合理井距关系图版;

6)根据压力分布和油井配产与合理井距关系图版,确定合理井距。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