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388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辅助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慢慢进入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传统计算机主机直接摆放到地面,与地面接触,清扫卫生时经常碰到它,使得计算机主机与地面发生摩擦产生噪音,同时直接与地面接触容易让机箱更容易受潮,从而影响主机本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计算机主机直接放置在地面时,容易受潮、移动不便、散热不及时、容易因受潮及过热引起故障、外部灰尘较易进入主机内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计算机主机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主机托装置,该计算机主机托装置包括:底座、帆布、伸缩拉杆、滚轮、棉垫、辅助散热装置、辅助除湿装置、应急电源装置;

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帆布,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所述伸缩拉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棉垫,所述底座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装置、辅助除湿装置、应急电源装置。

进一步,所述帆布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配合使用的魔术贴。

进一步,所述伸缩拉杆包括:拉环、把手、伸缩杆,所述把手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拉环活动连接,所述拉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滚轮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散热处理器、散热风扇、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散热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散热处理器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所述散热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散热处理器、散热风扇、温度显示器均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辅助除湿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除湿处理器、除湿加热器、湿度显示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除湿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除湿处理器与所述除湿加热器相连接,所述湿度显示器与所述除湿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除湿处理器、除湿加热器、湿度显示器均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应急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连接装置、蓄电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指示灯,所述电源连接装置与所述蓄电装置相连接,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所述继电保护装置与所述工作指示灯相连接,所述继电保护装置与计算机主机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指示灯包括:透光灯罩、弹性密封盖、导热透光冷却液和LED发光元件,所述透光灯罩与所述弹性密封盖密闭连接形成密闭空间,所述LED发光元件安装在所述透光灯罩内,并固定在所述弹性密封盖上,所述密闭空间内灌装导热透光冷却液。

进一步,所述LED发光元件包括:LED芯片组件、透明外壳、荧光粉层,所述透明外壳的内壁及外壁上涂覆有所述荧光粉层,所述LED芯片组件安置在所述透明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由底座、帆布、伸缩拉杆、滚轮、棉垫、辅助散热装置、辅助除湿装置、应急电源装置构成,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帆布,底座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拉杆,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棉垫,底座的侧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装置、辅助除湿装置、应急电源装置;在主机不使用时,可通过帆布将主机包裹起来,可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主机内部,移动主机时,可直接通过伸缩拉杆拖动主机至合适位置,底座上的棉垫具有一定的减震和防潮作用,辅助散热装置对主机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对主机降温,辅助除湿装置对主机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湿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对主机除湿,应急电源装置实时监测主机的电源供应情况,当外部电源中断时,应急电源装置立即为主机供电,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突然断电对主机工作的影响,该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指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帆布;3、伸缩拉杆;3-1、拉环;3-2、把手;3-3、伸缩杆;4、滚轮;5、棉垫;6、辅助散热装置;6-1、温度传感器;6-2、散热处理器;6-3、散热风扇;6-4、温度显示器;7、辅助除湿装置;7-1、湿度传感器;7-2、除湿处理器;7-3、除湿加热器;7-4、湿度显示器;8、应急电源装置;8-1、电源连接装置;8-2、蓄电装置;8-3、继电保护装置;8-4、工作指示灯;8-4-1、透光灯罩;8-4-2、弹性密封盖;8-4-3、导热透光冷却液;8-4-4、LED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模块或单元都属于已知模块或单元,在购买模块或单元时,已经安装有软件。本实用新型不存在软件或方法的创新。

请参阅图1:一种计算机主机托装置,该计算机主机托装置包括:底座1、帆布2、伸缩拉杆3、滚轮4、棉垫5、辅助散热装置6、辅助除湿装置7、应急电源装置8;

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帆布2,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拉杆3,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4,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棉垫5,底座1的侧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装置6、辅助除湿装置7、应急电源装置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帆布2上设置有与底座1配合使用的魔术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伸缩拉杆3包括:拉环3-1、把手3-2、伸缩杆3-3,把手3-2通过伸缩杆3-3与拉环3-1活动连接,拉环3-1与底座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把手3-2上设置有防滑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4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散热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1、散热处理器6-2、散热风扇6-3、温度显示器6-4,温度传感器6-1与散热处理器6-2相连接,散热处理器6-2与散热风扇6-3相连接,温度显示器6-4与散热处理器6-2相连接,温度传感器6-1、散热处理器6-2、散热风扇6-3、温度显示器6-4均安装在底座1的侧板上,温度传感器6-1实时监测主机的温度值,将温度测量值传输至散热处理器6-2处理,并通过温度显示器6-4对温度值进行实时显示,散热处理器6-2可设置具体的温度阈值,当主机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6-3启动,对主机进行降温处理。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除湿装置7包括:湿度传感器7-1、除湿处理器7-2、除湿加热器7-3、湿度显示器7-4,湿度传感器7-1与除湿处理器7-2相连接,除湿处理器7-2与除湿加热器7-3相连接,湿度显示器7-4与除湿处理器7-2相连接,湿度传感器7-1、除湿处理器7-2、除湿加热器7-3、湿度显示器7-4均安装在底座1的侧板上,湿度传感器7-1实时监测主机的湿度值,将湿度测量值传输至除湿处理器7-2处理,并通过湿度显示器7-4对湿度值进行实时显示,除湿处理器7-2可设置具体的湿度阈值,当主机湿度高于设定的湿度阈值时,除湿加热器7-3启动,对主机进行除湿处理。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急电源装置8包括:电源连接装置8-1、蓄电装置8-2、继电保护装置8-3、工作指示灯8-4,电源连接装置8-1 与蓄电装置8-2相连接,蓄电装置8-2与继电保护装置8-3相连接,继电保护装置8-3与工作指示灯8-4相连接,继电保护装置8-3与计算机主机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应急电源装置8实时监测主机的电源供应情况,当外部电源中断时,应急电源装置8立即为主机供电,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突然断电对主机工作的影响,同时工作指示灯8-4点亮。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指示灯8-4包括:透光灯罩8-4-1、弹性密封盖8-4-2、导热透光冷却液8-4-3和LED发光元件8-4-4,透光灯罩8-4-1与弹性密封盖8-4-2密闭连接形成密闭空间,LED发光元件8-4-4安装在透光灯罩8-4-1内,并固定在弹性密封盖8-4-2上,密闭空间内灌装导热透光冷却液8-4-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发光元件8-4-4包括:LED芯片组件、透明外壳、荧光粉层,透明外壳的内壁及外壁上涂覆有荧光粉层,LED芯片组件安置在透明外壳内。

使用者在不用电脑时,可通过帆布2将电脑主机包裹起来,可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主机内部,打扫房间时,可直接通过伸缩拉杆3拖动主机到合适位置,底座1上的棉垫5具有一定的减震和防潮作用,该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由底座1、帆布2、伸缩拉杆3、滚轮4、棉垫5、辅助散热装置6、辅助除湿装置7、应急电源装置8构成,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帆布2,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拉杆3,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4,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棉垫5,底座1的侧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装置6、辅助除湿装置7、应急电源装置8;在主机不使用时,可通过帆布2将主机包裹起来,可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主机内部,移动主机时,可直接通过伸缩拉杆3拖动主机至合适位置,底座1上的棉垫5具有一定的减震和防潮作用,辅助散热装置6对主机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对主机降温,辅助除湿装置7对主机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湿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对主机除湿,应急电源装置8实时监测主机的电源供应情况,当外部电源中断时,应急电源装置8立即为主机供电,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突然断电对主机工作的影响,该计算机主机托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