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25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



背景技术:

由于机箱不像CPU、显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机性能,但是机箱也并不是毫无作用。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机箱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由于多采用背板或者侧板固定式装载的方式,这种结构需要安装件固定,维修时拆卸需要借助工具,也浪费时间,而且单层的背板或者侧板抗冲击强度也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解决现有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结构上的不合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包括箱体和顶盖,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两侧顶部设有向上伸出的板体,所述板体内侧壁设有向内伸出的滑板,所述顶盖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体和设置在第一层体下方的第二层体,所述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间隙沿滑板方向插入,且第一层体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层体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二层体上设有贯穿上下的通孔,使得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发出来,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的间隙形成流动的气流风道,空气横向经气流风道带走通孔出来的热量实现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顶部与第一层体接触的位置为弧形,减少接触的面积,使得推拉更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的长度和宽度与箱体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的长度大于插板之间的距离,增加插入成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滑板的厚度,方便插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相对于传统机箱和顶盖的固定安装方式,本顶盖与机箱为可插入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其次第一层体设置在顶部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层体上面的通孔可以让机箱内的热量通过,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的间隙一方面方便插入插板,并沿插板滑动,另一方面方便流动的空气带走第二层体通孔出来的热量,双层式结构增加了机箱顶盖的强度,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1:箱体,2:顶盖,3:板体,4:滑板,5:第一层体,6:第二层体,7:支撑件,8:通孔,9:弧形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包括箱体1和顶盖2,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箱体1的开口两侧顶部设有向上伸出的板体3,所述板体3内侧壁设有向内伸出的滑板4,所述顶盖2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体5和设置在第一层体下方的第二层体6,所述第一层体5与第二层体6之间通过支撑件7连接,所述第一层体5与第二层体6间隙沿滑板4方向插入,且第一层体5的底部与滑板4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层体5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二层体6上设有贯穿上下的通孔8,使得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发出来,第一层体5与第二层体6之间的间隙形成流动的气流风道,空气横向经气流风道带走通孔出来的热量实现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顶部与第一层体接触的位置9为弧形,减少接触的面积,使得推拉更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的长度和宽度与箱体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的长度大于插板之间的距离,增加插入成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滑板的厚度,方便插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抗冲击计算机双层机箱,相对于传统机箱和顶盖的固定安装方式,本顶盖与机箱为可插入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其次第一层体设置在顶部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层体上面的通孔可以让机箱内的热量通过,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的间隙一方面方便插入插板,并沿插板滑动,另一方面方便流动的空气带走第二层体通孔出来的热量,双层式结构增加了机箱顶盖的强度,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

本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