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90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显示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触摸显示屏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触摸显示屏中主要涉及到的触摸技术分为自容式触摸与互容式触摸。相比于互容式触摸屏,自容式触摸屏中的触控电极复用公共电极,具有更薄、触摸反应更快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显示屏开始采用自容式触摸技术。

但是,随着像素越做越小,显示屏尺寸越做越大,自容式触摸屏在显示以及功耗方面出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由于显示屏尺寸越来越大,触控电极的触控走线也越来越长。因触控走线本身是金属电阻,这就造成了远离驱动电路端的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走线上的信号损耗大,使得远端触控电极(公共电极)在显示以及触控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

触控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以及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其中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

触控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包括位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区域的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触控走线层包括与第一区域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与第二区域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与第三区域触控电极一一对饮电连接的第三触控走线,其中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以及第三触控走线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即各个区域的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走线电阻阻值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使触控电极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时,公共电压保持一致;触控电极在触控阶段,触控信号的损耗保持一致。

此外,触控走线还可以具有不同宽度,即一条触控走线可以包括第一宽度、第二宽度以及第三宽度,其中触控走线在各个区域具有不同宽度,通过设置不同宽度从而使触控走线的电阻阻值逐步减小,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显示效果以及触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绕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绕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

触控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走线电连接一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以及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触摸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与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3,该触摸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其中第一基板1包括触控电极层(图中未显示具体层级结构),触控电极层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触控电极4通过触控走线(图中未显示)与驱动电路10实现电连接。

具体的,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以及第三区域S3,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以及第三区域S3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触控走线层(图中未显示具体层级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51、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至少一条第三触控走线53。其中,第一触控走线51电连接位于第一区域S1的触控电极4,第二触控走线52电连接位于第二区域S2的触控电极4,第三触控走线53电连接位于第三区域S3的触控电极4。第一触控走线51、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电阻差异小于1%。即,第一触控走线51、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设计上电阻相等,但考虑工艺误差,保证触控走线5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即第一触控走线51与第二触控走线52的电阻差异、第一触控走线51与第三触控走线53的电阻差异以及第二触控走线52与第三触控走线53的电阻差异均小于1%。

具体的,第一基板1还包括驱动电路10,并且第一区域S1远离驱动电路10,第三区域S3靠近驱动电路10,第二区域S2位于第一区域S1与第三区域S3之间。即,从靠近驱动电路10至远离驱动电路10的区域内依次顺序设置第三区域S3、第二区域S2以及第一区域S1。

具体的,以图2为例,触控走线5电连接驱动电路10,且第一触控走线51、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从靠近驱动电路10一段的非显示区3延展到远离驱动电路10一端的非显示区3,即所有触控走线5在显示区AA贯穿设置。

具体的,第一触控走线51具有第一宽度b1,第二触控走线52具有第二宽度b2,第三触控走线53具有第三宽度b3,第一宽度b1大于第二宽度b2,第二宽度b2大于第三宽度B3。也就是说,电连接远离驱动电路一侧触控电极的触控走线的宽度最宽,靠近驱动电路一侧触控电极的触控走线的宽度最窄。根据电阻公式在走线材料固定的情况下(ρ相同)以及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以及第三触控走线长度一致的前提下,宽度b越大横截面积S也越大,因此电阻阻值R也越小。又因为触控走线的有效长度是从驱动电路至与触控电极的连接点,因此第一触控走线51的长度长于第二触控走线52,第二触控走线52的长度长于第三触控走线53。根据电阻公式发现,第一触控走线51的电阻与第二触控走线52的电阻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电阻在工艺误差内相等。

当触控走线5的阻值相等时,公共信号以及触控信号不会因为走线阻值有差异而损耗。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不会因为走线过长而衰减,远离驱动电路10一侧的触控电极4能够与靠近驱动电路10一侧的触控电极4的信号量保持一致。

根据电阻公式可知,保证电阻阻值相等,除了改变横截面积外还可以改变长度,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具体的,第一触控走线51从驱动电路10的一侧延展到第一区域S1,具有第一长度L1(图中未显示);第二触控走线52从驱动电路10的一侧延展到第二区域S2,具有第二长度L2(图中未显示);第三触控走线53从驱动电路10的一侧延展到第三区域S3,具有第三长度L3(图中未显示)。其中,第一长度L1等于第二长度L2,第二长度L2等于第三长度L3。

具体的,为了实现上述所述的第一长度、第二长度以及第三长度相等,触摸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靠近驱动电路10一侧的非显示区设置有绕线区31。第二触控走线52在绕线区31处设置有第二绕线部分312,第三触控走线53在绕线区31处设置有第三绕线部分313。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示例性的列举了第二触控走线52与第三触控走线53设置绕线部分,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第一触控走线51也可以设置绕线部分。基于本实施例而衍伸的所有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较佳的示例了电阻较小情况下的走线排布方式。具体的,第二绕线部分312的长度小于第三绕线部分313的长度。总体来说,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的第一触控走线51的总长度与第二触控走线52的总长度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总长度相等。根据电阻公式,在横截面积相同以及走线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走线长度相等时,电阻阻值相同,即第一触控走线51的阻值与第二触控走线52的阻值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阻值相等。考虑工艺误差范围,第一触控走线51、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

当触控走线5的阻值相等时,公共信号以及触控信号不会因为走线阻值有差异而损耗。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不会因为走线过长而衰减,远离驱动电路10一侧的触控电极4能够与靠近驱动电路10一侧的触控电极4的信号量保持一致。

可选的,如图3所示,绕线区31的绕线可以是“弓”字型的。此外,如图4与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绕线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绕线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绕线区31的第二触控走线52具有第二绕线部分312,第三触控走线53具有第三绕线部分313,第二绕线部分312与第三绕线部分313可以是“U”字型或者“Z”字型。图4所示为“U”字型示意图,即绕线部分的走线呈U型,图5所示为“Z”字型示意图,即绕线部分的走线呈Z型。U型、Z型以及弓型走线的作用一致,均是保证第一触控走线51的长度、第二触控走线52的长度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的长度在工艺误差范围内近似相等,即触控走线彼此之间的电阻差异小于1%。

可选的,如图2与图3所示,触控走线5与触控电极4可以异层设置,通过过孔50实现触控走线5与触控电极4电连接。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触控走线还可以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在工艺上,第一触控走线51、第二触控走线5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53与触控电极4同层设置,可以用同一道工序制备而成,两者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图6实施例中,触控电极4与各个触控走线电连接呈气球状,此实施例中无需多设置触控走线层,触控显示面板可以设计得更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触控走线层的示意图。触摸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3,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图中未显示),第一基板1包括触控电极层以及触控走线层。具体的,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以及第三区域S3,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以及第三区域S3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触控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触控走线5,触控走线5包括位于第一区域S1的第一部分51,位于第二区域S2的第二部分52以及位于第三区域S3的第三部分53。其中,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以及第三部分53共同组成触控走线5。具体的,触控走线5的第一部分51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52的宽度,第二部分52的宽度大于第三部分53的宽度。

此外,上述所说的第一基板1还包括驱动电路10,其中,第一区域S1位于远离驱动电路10的区域,第三区域S3位于靠近驱动电路10的区域,第二区域S2位于第一区域S1与第三区域S3之间。触控走线5一端电连接驱动电路10,另一端与相应的触控电极4实现电连接。触控走线5从靠近驱动电路10一端的非显示区3延展到远离驱动电路10一端的非显示区3。

上述实施例中,同一条触控走线5具有宽度不同的三个部分,远离驱动电路10部分的触控走线宽度大,即电阻值小,能够有效降低损耗;而靠近驱动电路10部分的触控走线宽度小,即电阻大。这样设置可以降低第一区域S1即远离驱动电路10一侧的触控走线的电阻,降低信号的损耗,保证了各个触控电极4的信号损失量保持匹配。

具体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触控走线5与触控电极4同层设置,即触控走线与触控电极呈气球状;或者,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触控走线5与触控电极4异层设置,两者通过过孔实现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说的触摸现实面板。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为彩膜基板。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相对设置,两者之间还包括液晶层。此外,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容纳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背光模组20,背光模组20内设置有光源以及光学膜片。该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功能。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