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904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非显示区中有各种信号线用于为显示区中的器件(比如晶体管),提供驱动或者接收输出的信号。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的信号线上方仅覆盖有较薄的绝缘层,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在完成切割后,由于会产生玻璃碎屑,有可能划伤信号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实现提升非显示区内的信号线的保护力度,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的对信号线造成损伤引起显示不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多条信号线;

多条所述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

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不同层;

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层;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不同层。

可选的,所述信号线包括数据信号引线、触控信号引线、扫描信号引线、公共电极线、接地走线、高电平信号线、低电平信号线以及时钟信号线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非显示区间隔排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上方还设置有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上方还设置有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近邻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一信号线上方还设置有第四保护层;所述第四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所述第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侧;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一信号线上方还设置有第四保护层;所述第四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所述第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侧;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并在非显示区设置有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通过使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位于不同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位于不同层,减小了信号线以及保护层设置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单层布线的结构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另外,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位于不同层,可以避免由于分层设置信号线时导致没有剩余空间为部分信号线设置保护层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使信号线得到保护,降低了在加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参考图1和图2,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虚线框内部区域)和围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20(虚线框外部区域),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中设置有多种信号线,用于为显示区10中的晶体管阵列等提供驱动信号或者接收从中传出的信号等。信号线可以包括数据信号引线、触控信号引线、扫描信号引线、公共电极线、接地走线、高电平信号线、低电平信号线以及时钟信号线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数据信号引线是指将显示区10中的数据线11连接至外围驱动电路13的连接线。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和图2中仅示意性的画出一种信号线(数据信号引线)。参考图1和图2,在基板200上设置有多条第一信号线20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02。第一信号线201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层204,第二信号线202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06。其中,第一信号线201与第二信号线202位于不同层,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图2所示的结构,由于采用多层布线的方式,即第一信号线201与第二信号线202位于不同层,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减小了信号线以及保护层设置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单层布线的结构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举例而言,若非显示区需设置10条信号线,现有技术中将10条信号线同层设置时,10条信号线占用的非显示区的宽度至少为10条信号线的线宽之和加上各信号线的线间距之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10条信号线设置在不同层,例如10条信号线分为5条第一信号线201和5条第二信号线202,由于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位于不同层,因此相邻两信号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以变窄,在垂直于第一信号线201或第二信号线20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甚至可以相互交叠(图2中未示出交叠时的结构),理论上,10条信号线占用的非显示区的宽度可以是5条信号线的线宽之和加上各信号线的线间距之和,所以本实施例可以显著减小信号线占用非显示区的宽度。此外,本实施例分别为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设置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可以避免由于分层设置信号线时导致没有剩余空间为部分信号线设置保护层的问题。另外由于分别为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设置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使信号线得到保护,降低了在加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风险。

可选的,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在非显示区20中可以间隔排列。为尽可能的减小信号线占用非显示区的宽度,每间隔一第一信号线201设置一第二信号线202,理论上,相比于将所有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可以使信号线占用非显示区的宽度减小一倍。

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包括数据线、扫描线、控制像素单元开启的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以及绝缘层等。根据实际产品的需求,显示区中薄膜晶体管膜层以及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等膜层的制作顺序有很多种。根据栅极和有源层的位置关系,薄膜晶体管又分底栅型晶体管和顶栅型晶体管。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先形成像素电极,也可以先形成公共电极。在非显示区中信号线、绝缘层以及保护层的制作可以直接和显示区各对应膜层同时形成。例如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金属电极的同时,利用金属电极膜层形成非显示区的第一信号线201或第二信号线202;在显示区形成像素电极、公共电极或有源层的同时,利用像素电极、公共电极或有源层膜层形成第一保护层204或第二保护层206。因此,显示区中薄膜晶体管以及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等膜层的制作顺序不同,相应的非显示区中第一信号线201、第二信号线202、第一保护层204以及第二保护层206的相对位置也就不同。

可选的,参见图2,可以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时,利用形成有源层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一信号线201的第一保护层204;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像素电极时,利用形成像素电极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二信号线202的第二保护层206。另外,在显示区中形成栅极绝缘层时,利用栅极绝缘层的材料形成第一绝缘层203,第一绝缘层203使得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位于不同层;在形成显示区中源漏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的钝化层时,利用该钝化层的材料形成第二绝缘层205,第二绝缘层205使得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图2所示结构适用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式的结构,即显示区中依次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层、有源层、源漏电极和像素电极。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第一信号线201(与栅极同层设置)与第二信号线202(与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位于不同层,第一保护层204(与有源层同层设置)和第二保护层206(与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位于不同层,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小信号线以及保护层设置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单层布线的结构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另外,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可以避免由于分层设置信号线时导致没有剩余空间为部分信号线设置保护层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使信号线得到保护,降低了在加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可以在第二信号线202的上方设置第三保护层;第三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第三保护层位于第二保护层206远离所述第二信号线202的一侧。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2不同的是,在第二信号线202上方还设置有第三保护层208。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时,利用公共电极的材料形成第三保护层208,且第三保护层208位于第二保护层206远离第二信号线202的一侧。具体的,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时,利用形成有源层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一信号线201的第一保护层204;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像素电极时,利用形成像素电极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二信号线202的第二保护层206。另外在形成第三保护层208之前,当形成显示区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钝化层时,利用该钝化层的材料形成第三绝缘层207,使得第三保护层208与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在图3所示的分布结构中,在第二信号线202的上方除了有第二保护层206保护外,还有第三保护层208,使得第二信号线202得到多层保护,进一步降低了在加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区中各膜层的形成过程中,公共电极可以在像素电极之前形成。针对这种情况,可选的,在第二信号线202上方还设置有第三保护层;第三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第三保护层位于第二保护层近邻第二信号线的一侧。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3不同的是,图4中第三保护层208(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时,利用公共电极的材料形成第三保护层208)位于第二保护层206(与像素电极同层设置)近邻第二信号线202的一侧。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在第二信号线202的上方有第三保护层208和第二保护层206的保护,这种结构使得第二信号线202同样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综上,在第二信号线202的上方还可以有第三保护层208,第三保护层208可以位于第二保护层206远离或近邻第二信号线202的一侧。这两种分布结构对应于显示区中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两种不同形成顺序,均能使第二信号线202得到多层保护,降低第二信号线202被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将第一保护层204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将所述第二保护层206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的第二保护层206与显示区中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具体的,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形成显示区的有源层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保护层204(即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形成第二保护层206(即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由于第一信号线201上方有第一保护层204保护,第二信号线202的上方有第二保护层206保护,所以信号线能得到一定的保护。而且由于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202位于不同层,同时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减小了信号线以及保护层设置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单层布线的结构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信号线201上还可以设置第四保护层,其中第四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具有相同的材料且位于第一保护层204远离第一信号线201的一侧。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位于第一保护层204远离第一信号线20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四保护层209。当显示区中形成像素电极时,在非显示区中形成第四保护层209。具体的,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形成显示区的有源层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保护层204(即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形成第二保护层206(即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另外,在形成第二保护层206之前,当形成显示区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钝化层时,利用该钝化层的材料形成第三绝缘层207,使得第四保护层209与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图6中的分布结构是针对于显示区中的像素电极在公共电极之前形成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区中的像素电极也可以在公共电极之后形成,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信号线以及保护层的分布结构,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图6中的分布结构通过在第一信号线201上设置第四保护层209,使得第一信号线201得到多层保护,降低了信号线在加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风险。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保护层206是当显示区中形成像素电极时形成(即第二保护层206与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另外,第一信号线201上还设置有第四保护层209,当显示区形成公共电极时,形成第四保护层209(即第四保护层209与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而且第四保护层209位于第一保护层204远离第一信号线201的一侧。具体的,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形成显示区的有源层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保护层204(即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中形成像素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形成第二保护层206(即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分布结构针对于显示区中公共电极在像素电极之前形成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共电极也可以在像素电极之后形成,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信号线以及保护层的分布结构,在此不作详细说明。相较于图5中在第一信号线201只有一层保护结构,图7中的分布结构通过在第一信号线201上多设置一层第四保护层209(与公共电极同层),使得第一信号线得到更好的保护。

可选的,可以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将第二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示区中形成像素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中形成第一保护层204。具体的,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形成显示区的像素电极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保护层204(即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形成第二保护层206(即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图8所示的结构由于第一信号线201和第二信号线不同层,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6位于不同层,减小了信号线以及保护层设置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单层布线的结构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可选的,在上还可以将第一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将第二保护层与显示区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示区中形成公共电极的同时,在非显示区中形成第一保护层204。具体的,在显示区形成栅极层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一信号线201(即第一信号线201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电极时,利用形成公共电极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一信号线201的第一保护层204;在显示区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时,同时形成非显示区中的第二信号线202(即第二信号线202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且具有相同的材料);在显示区形成像素电极时,利用形成像素电极的材料膜层形成第二信号线202的第二保护层206。图9所示的结构与图8中的结构具有类似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中薄膜晶体管膜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膜层中的各膜层的形成顺序有很多种,上述实施例中仅针对部分形成顺序,对非显示区中不同信号线的分布结构做出具体说明。对于其他形成顺序所对应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可以得到,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0,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为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如图中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