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及发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76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及发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卡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及发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办理金融业务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直接的资金转账业务,现金交易越来越少,人们需要多张银行卡。但现有银行卡办理需要顾客亲自到营业厅排队等,其效率低下。银行上门服务可提高工作效率,但银行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多种办卡设备,因此,实际上门服务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有些银行自助终端具有发放银行卡等卡片的功能,还有些提供了便携式的发卡机。在具有发卡功能的设备中,一般会包括用于放置卡片的卡箱,卡片在卡箱中被压卡机构压住避免混乱,现有的便携式发卡机,如专利CN201520551273.5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压卡机构采用浮动辊将卡片压紧,由于浮动辊只能在与卡片接触的一条线上形成压力,卡片容易因受力不匀出现移位。在有些发卡的设备中,通过采用压板下压卡片,形成一个下压面,可以改善卡片的受力情况,但是其一般通过在压板和卡箱的顶板之间直接设置压簧的方式保持压板的压力,此种结构的压簧的行程很长,在压板接近顶板的位置时,沿着压板的移动方向设置的压簧在回缩后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压板无法太靠近顶板,卡箱的容量变小,且压板需要通过卡箱的侧壁等限位,以避免压板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折叠支架占用的空间小,可以提高卡箱的容量,且通过折叠支架连接的压板本身结构稳定,不需要和卡箱的侧壁等连接,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用于承载卡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从上往下压卡片的压卡机构,所述压卡机构包括折叠支架和与所述箱体的底板平行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和所述箱体的顶板之间通过至少一组所述折叠支架连接,每组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两根中部相互铰接后呈X形的支撑杆,所述折叠支架的底端和顶端均包括两个由两根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形成的连接端,所述折叠支架的底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所述压板铰接的底端铰接端和与所述压板可滑动连接的底端滑动端,所述折叠支架的顶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所述顶板铰接的顶端铰接端和与所述顶板可滑动连接的顶端滑动端,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杆之间、两根相互铰接的所述支撑杆之间或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以使得所述压板压向所述底板。

其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压板之间通过至少两组依次首尾连接的所述折叠支架连接,依次首尾连接的所述折叠支架的相连接部分的四个连接端相互铰接形成的封闭的四杆机构。

其中,所述压板和所述箱体的顶板之间通过一组所述折叠支架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所述底端铰接端和所述顶端铰接端位于不同的所述支撑杆上。

其中,所述压板上沿左右方向凸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顶板的底部沿左右方向凸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端铰接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铰接,所述底端滑动端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滑槽滑动,所述顶端铰接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铰接,所述顶端滑动端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滑槽滑动。

其中,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沿前后方向平行且对应设置,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可沿滑槽滑动的第一滑动轴,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沿前后方向平行且对应设置,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轴和可沿滑槽滑动的第二滑动轴,所述底端铰接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铰接,所述底端滑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铰接,所述顶端铰接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铰接,所述顶端滑动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铰接。

其中,所述弹簧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板靠近所述底端铰接端的位置;和/或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顶端铰接端的位置。

其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轴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在所述折叠支架被压缩到极限位置时的位置相对应,以容纳所述第二滑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

其中,所述压板和所述顶板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台,所述底端滑动端与所述压板上的滑台铰接,所述顶端滑动端与所述顶板上的滑台铰接。

其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压板之间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对称于所述压板中心的折叠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卡机,其卡箱采用折叠支架,占用的空间小,可以提高卡箱的容量,且通过折叠支架连接的压板本身结构稳定,不需要和卡箱的侧壁等连接,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卡机,包括上述的卡箱。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及发卡机。卡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用于承载卡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从上往下压卡片的压卡机构,所述压卡机构包括折叠支架和与所述箱体的底板平行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和所述箱体的顶板之间通过至少一组所述折叠支架连接,每组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两根中部相互铰接后呈X形的支撑杆,所述折叠支架的底端和顶端均包括两个由两根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形成的连接端,所述折叠支架的底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所述压板铰接的底端铰接端和与所述压板可滑动连接的底端滑动端,所述折叠支架的顶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所述顶板铰接的顶端铰接端和与所述顶板可滑动连接的顶端滑动端,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杆之间、两根相互铰接的所述支撑杆之间或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以使得所述压板压向所述底板。折叠支架将沿压板移动方向的长度的变化转变为沿压板和顶板的方向的长度的变化,在压板的移动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可以提高卡箱的容量,且折叠支架的底端与压板之间具有两个连接端,可以稳定压板,压板不需要和卡箱的侧壁等连接,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箱在箱门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箱在箱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箱的内部结构的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箱的内部结构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在接近顶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箱体,11-底板,12-折叠支架,121-支撑杆,1211-底端铰接端,1212-底端滑动端,1213-顶端铰接端,1214-顶端滑动端,1215-凹槽,13-压板,131-第一安装板,132-第一转动轴,133-第一滑动轴,14-顶板,141-第二安装板,142-第二转动轴,143-第二滑动轴,15-弹簧,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申请中,左、右、上、下是以正视图4时的相应的左、右、上、下方位为参考,前、后是以正视图3时的左、右方位为参考。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支架的卡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板11用于承载卡片,箱体1内设置有从上往下压卡片的压卡机构,压卡机构包括折叠支架12和与箱体1的底板11平行设置的压板13,压板13和箱体1的顶板14之间通过至少一组折叠支架12连接,每组折叠支架12包括两根中部相互铰接后呈X形的支撑杆121,折叠支架12的底端和顶端均包括两个由两根支撑杆121的端部形成的连接端,折叠支架12的底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压板13铰接的底端铰接端1211和与压板13可滑动连接的底端滑动端1212,折叠支架12的顶端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与顶板14铰接的顶端铰接端1213和与顶板14可滑动连接的顶端滑动端1214,在压板13与支撑杆121之间、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杆121之间或支撑杆121与顶板14之间设置有弹簧15,以使得压板13压向底板11。

本实施例的卡箱通过使用折叠支架12连接压板13,将沿压板13移动方向的长度的变化转变为沿压板13和顶板14的方向的长度的变化,在压板13的移动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可以提高卡箱的容量,且折叠支架12的底端与压板13之间具有两个连接端,可以稳定压板13,压板123不需要和箱体1的侧壁等连接,简化了结构。

本实施例的卡箱,压板13和箱体1的顶板14之间可以只通过一组折叠支架12连接,此时,折叠支架12的底端铰接端1211和顶端铰接端1213需要位于不同的支撑杆121上,此种结构由于折叠支架12数量比较少,结构比较稳定。

压板13和箱体1的顶板14之间也可以通过两组依次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连接,依次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的相连接部分的四个连接端相互铰接形成的封闭的四杆机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的相连接部分的四个连接端相互铰接后形成了菱形。通过两组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连接,在折叠支架12的顶端和底端沿左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时,压板13沿上下移动的距离是一组折叠支架12连接时的两倍,可以进一步减少折叠支架12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可以减少弹簧15的弹力的变化,使得压板13的弹力变化范围比较小。首尾连接折叠支架12的数量还可以多于两组,数量越多,折叠支架12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可以更小。但是数量越多在上下方向占据的空间也会增大,对箱体1的容量会有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使用两组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当首尾连接的折叠支架12的数量不低于两组时,折叠支架12的底端铰接端1211和顶端铰接端1213可以位于同一侧(如图4所示,均位于左侧),也可以位于不同侧,均可以保持折叠支架12的正常工作。

为了便于折叠支架12与压板13、顶板14连接,压板13上沿左右方向凸设有第一安装板131,顶板14的底部沿左右方向凸设有第二安装板141,第一安装板131和第二安装板141上均开设有滑槽16,底端铰接端1211与第一安装板131铰接,底端滑动端1212沿第一安装板131的滑槽16滑动,顶端铰接端1213与第二安装板141铰接,顶端滑动端1214沿第二安装板141的滑槽16滑动。采用滑槽16实现滑动结构简单可靠。具体而言,两块第一安装板131沿前后方向平行且对应设置,两块第一安装板13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32和可沿滑槽16滑动的第一滑动轴133,两块第二安装板141沿前后方向平行且对应设置,两块第二安装板141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42和可沿滑槽16滑动的第二滑动轴143,底端铰接端1211与第一转动轴132铰接,底端滑动端1212与第一滑动轴133铰接,顶端铰接端1213与第二转动轴142铰接,顶端滑动端1214与第二滑动轴143铰接。第一滑动轴133和第二滑动轴143分别在相应的滑槽16中滑动,通过设置两块第一安装板131和两块第二安装板141,保持第一转动轴132、第一滑动轴133、第二转动轴142和第二滑动轴143各自的稳定,进而保持压板131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弹簧15为拉簧,且数量为两根,一根拉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动轴133,另一端连接于压板13靠近底端铰接端1211的位置,将第一滑动轴133拉向底端铰接端1211;另一跟拉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动轴143,另一端连接于顶板14靠近顶端铰接端1213的位置,将第二滑动轴143拉向顶端铰接端1213。两根拉簧驱使折叠支架12变长,使得折叠支架12的受力比较稳定,带动压板13压在卡片的表面。实际上,拉簧的数量可以为1根,也可以超过2根,拉簧的位置可以变化,只要是将折叠支架12的顶端或底端的两个连接端相互拉近即可。

本实施中,支撑杆121上还设置有凹槽1215,凹槽1215的位置与第二滑动轴143及第二转动轴142在折叠支架12被压缩到极限位置时的位置相对应,以容纳第二滑动轴143和第二转动轴142。凹槽1215避免支撑杆121和第二滑动轴143、第二转动轴142产生干涉,进一步提高折叠支架12压缩的极限。也可以将支撑杆121在第一转动轴132、第一滑动轴133对应的位置设置凹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改变。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板13的稳定性,在顶板14与压板13之间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对称于压板13的中心的折叠支架12,可以保持压板13在前后方向的受力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通过滑台实现折叠支架12的连接端的滑动,具体而言,在压板13和顶板14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台,底端滑动端1212与压板13上的滑台铰接,顶端滑动端1214与顶板14上的滑台铰接。此结构通过滑台替代实施例1中的滑槽16,也可以实现折叠支架12的连接端的滑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卡机,包括上述的卡箱。通过使用折叠支架12连接压板13,将沿压板13移动方向的长度的变化转变为沿压板13和顶板14的方向的长度的变化,在压板13的移动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可以提高卡箱的容量,且折叠支架12的底端与压板13之间具有两个连接端,可以稳定压板13,压板123不需要和箱体1的侧壁等连接,简化了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