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测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505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监测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用户设备,由于存在cpu、gpu等高速运算芯片,导致整机发热严重。对于这种情况,用户设备大都配备有散热装置,例如散热风扇、散热片等。然而,内置的散热装置可能无法满足用户设备实时散热的需求。目前,为防止用户设备内的元器件被高温损坏,当用户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用户手动休眠或关机来进行散热。当用户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由于cpu停止运行,无法控制用户设备告知用户当前的温度状态,从而需要用户通过触摸机身以感知当前的温度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可以再次开机运行。显然,上述通过触摸机身感知用户设备的温度状态的方法操作繁琐,反馈效果不准确,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温度监测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以实现用户设备在休眠状态下的温度监测和提醒,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温度监测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所述用户设备;

在每次唤醒时,采集所述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根据所述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所述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一种温度监测装置,包括:

设备唤醒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所述用户设备;

温度采集单元,用于在每次唤醒时,采集所述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温度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所述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提示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温度提示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每次唤醒时,采集所述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所述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所述温度监测方法通过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所述用户设备,并在每次唤醒时采集所述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进而根据所述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所述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由于所述提示模块发出的温度下降提示随所述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而变化,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根据所述温度下降提示的变化来获知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温度状态,实现了用户设备在休眠状态下的温度监测和提醒,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方法中的用户设备在常温下的散热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温度提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比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监测方法,应用于发热量较大的用户设备中,以实现用户设备在休眠状态下的温度监测与提醒。温度监测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

步骤102:在每次唤醒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步骤103: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可以理解,通过间隔唤醒用户设备,并在每次唤醒时采集机身温度,从而可以根据当前唤醒时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与前一次唤醒时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确定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在获取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之后,即可根据变化趋势发出温度变化提醒。例如,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为逐渐降低、逐渐升高或者保持不变等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在休眠后处于室温环境下的散热情形为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监测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当用户设备在运行时,由于存在cpu、gpu等高速运算芯片,导致整机发热严重。为防止用户设备内的元器件不被高温损坏,在用户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用户手动休眠或关机来进行散热。常温下,用户设备的散热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中散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越高时,单位时间内的温度下降幅度越大,随着机身温度逐渐向常温(例如,室温)靠拢,散热曲线趋于平缓,即单位时间内的温度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因此,根据单位时间内机身温度下降幅度的大小,即可判断当前机身温度的大小:单位时间内机身温度下降幅度越大,说明当前机身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机身温度下降幅度越小,说明当前机身温度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用户设备在休眠模式下的温度监测,通过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并在每次唤醒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进而通过计算相邻两次唤醒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的大小,并结合前一次下降幅度的大小,判断机身温度下降幅度的变化趋势,进而根据机身温度下降幅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下降提示,使得在设备休眠状态时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温度下降提示来获知用户设备的温度状态。

可以理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预设的固定唤醒频率间隔唤醒用户设备。具体地,可以通过用户设备上的应用软件预设用户设备的固定唤醒频率,进而根据固定唤醒频率间隔唤醒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并在每次唤醒时,通过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并与上一次唤醒时采集的机身温度进行比较,计算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进而根据机身温度下降幅度的大小判断用户设备的温度状态。同时,通过处理器控制与之连接的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下降提示,例如,随着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的减小,控制led的闪烁频率逐渐降低。

请参阅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包括:

步骤301:根据预设的温度采集频率,间隔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步骤302:比较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步骤303:若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温度传感器与用户设备的处理器之间设置硬件比较器,硬件比较器根据预设一温度采集频率间隔读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并比较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超过,则唤醒用户设备。具体地,可以在用户设备进入休眠模式之前,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并将该温度作为参考温度。在进入休眠模式之后,硬件比较器根据预设的频率间隔一定时间后读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机身温度,并将当前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与参考温度(即进入休眠模式之前采集到的机身温度)进行比较,若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并将当前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作为新的参考温度,以备与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进行比较。

可以理解,若机身温度之差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将相邻两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作为参考温度;比较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例如,若在进入休眠模式之后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并将进入休眠模式之后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作为新的参考温度,若进入休眠模式之后第二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与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之差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在第二次采集完成后,不唤醒用户设备。同时,继续将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作为参考温度,并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将第三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与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比较,若第三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与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

可以理解,由于用户设备的散热曲线随着机身温度的降低逐渐趋于平缓,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温度下降幅度逐渐减小,通过设定预设阈值,并在两次采集的机身温度差超过预设阈值时才唤醒用户设备,从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的唤醒频率随机身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有利于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包括:

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若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则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逐渐改变温度下降提示;

若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变,则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大小,其中,相邻两次唤醒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一个唤醒间隔;

若唤醒间隔的逐渐增大,则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逐渐改变温度下降提示。

其中,温度提示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led模块、音频提示模块等,相应地,温度下降提示可以是但不限于逐渐降低的led闪烁频率、间隔逐渐增大的音频提示信息等。例如,在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较高时,led以较高的频率闪烁,随着机身温度的逐渐降低,led的闪烁频率也逐渐降低。

根据用户设备的散热曲线的走势,若以固定的频率唤醒用户设备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则随着时间的推进,机身温度在单位时间内的下降幅度逐渐变小,相应地,可以在每次唤醒用户设备时,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改变温度下降提示,例如降低led的闪烁频率。若根据固定的机身温度之差作为预设阈值来唤醒用户设备,则可能存在相邻两个唤醒间隔内,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不变,但根据用户设备的散热曲线的走势,随着机身温度的下降,相同的温度下降幅度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即用户设备被唤醒的间隔逐渐增大。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相邻的两个唤醒间隔的大小,若唤醒间隔的逐渐增大,则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逐渐改变温度下降提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包括:

计算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

查询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获取与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其中,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用于建立不同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与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

具体地,以用户设备在休眠后处于室温环境下的散热情形为例,根据室温环境下的散热曲线,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越高时,单位时间内的温度下降幅度越大,随着机身温度逐渐向室温靠拢,散热曲线趋于平缓,即单位时间内的温度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因此,在唤醒间隔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设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与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即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进而根据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下降幅度的大小,查询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即可获取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进而触发用户设备根据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

可以理解,若根据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来唤醒用户设备,随着机身温度逐渐向室温靠拢,相同的机身温度差对应的唤醒间隔会逐渐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在预设的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与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中,加入唤醒间隔作为参考项。当机身温度下降幅度不变时,通过查询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中的唤醒间隔,进而根据该唤醒间隔获取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进而触发用户设备根据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

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监测装置400,包括:

设备唤醒单元401,用于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

温度采集单元402,用于在每次唤醒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温度提示单元403,用于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唤醒单元401,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固定唤醒频率间隔唤醒用户设备。

请参阅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温度监测装置400’,相对于图4所示温度监测装置400,还包括温度比较单元405;

温度采集单元402,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温度采集频率,间隔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温度比较单元405,用于比较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设备唤醒单元401,还用于在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唤醒用户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比较单元405,用还于:

在机身温度之差未超过预设阈值时,将相邻两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作为参考温度;并

比较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设备唤醒单元,还用于在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唤醒用户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提示单元404,还用于:

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在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时,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逐渐改变温度变化提示;

在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变时,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大小,其中,相邻两次唤醒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一个唤醒间隔;

在唤醒间隔的逐渐增大时,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逐渐改变温度变化提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提示单元404,还用于:

计算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

查询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获取与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其中,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用于建立不同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与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

可以理解,温度监测装置400、400’的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其具体实现还可以参照图1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户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温度传感器602及温度提示模块603,处理器与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提示模块电性连接;

处理器601,用于在用户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按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

温度传感器602,用于在每次唤醒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处理器601,还用于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温度提示模块603发出温度变化提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固定唤醒频率间隔唤醒用户设备。

可以理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进入休眠模式之前,通过用户设备600上安装的管理应用来设置固定唤醒频率,或者,也可以通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针对用户设备600的管理应用,进而通过wi-fi、蓝牙等通信方式建立移动终端与用户设备600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管理应用设置固定唤醒频率。可以理解,固定唤醒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例如5秒、30秒、1分钟等。

请参阅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提示模块603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及发光二极管led,运算放大器u1包括第一输入端11、第二输入端12及输出端13,第一输入端11与处理器601的一个数模转换gpio(通用输入/输出)引脚连接,并通过电阻r3接地,电阻r2连接于第一输入端11与输出端13之间,输出端13还与电阻r1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led的正极连接,led的负极接地,第二输入端12与电阻r1及电容c1公共连接点连接。

可以理解,当处理器601可以根据固定唤醒频率间隔读取温度传感器602采集到的机身温度,并计算相邻两次唤醒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并根据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的变化,通过数模转换gpio引脚输出不同的电压值来控制led的发光状态。例如,当处理器601的数模转换gpio输出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led常亮,当处理器601的数模转换gpio输出电压低于第二电压阈值时控制led熄灭,当处理器601的数模转换gpio输出电压高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并低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led闪烁发光,并且led的闪烁频率可以跟随输出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当机身温度的下降幅度逐渐降低时,可以通过处理器601的数模转换gpio输出变化的电压以控制led的闪烁频率逐渐降低。其中,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可以根据温度监测需求设定。

请参阅图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户设备600’,其相对于图6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与处理器601电性连接的比较器604;温度传感器602还与比较器604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602,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温度采集频率,间隔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

比较器604,用于比较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处理器601,还用于在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唤醒用户设备。

请参阅图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比较器604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21、第二输入端22及输出端23,第一输入端21与处理器601的一个数模转换gpio连接,用于输入参考温度,第二输入端22与温度传感器602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温度采集频率,间隔读取温度传感器602采集到的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并将读取到的机身温度与参考温度比较,若参考温度与机身温度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则通过输出端23输出唤醒信号至处理器601的初始化引脚intgpio,从而唤醒用户设备600。可以理解,可以在用户设备进入休眠模式之前,采集用户设备600的机身温度,并将该温度作为参考温度。在进入休眠模式之后,比较器604根据预设的频率间隔一定时间后读取温度传感器602采集到的机身温度,并将当前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与参考温度进行比较,若二者之差超过预设阈值,则唤醒用户设备600,并将当前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作为新的参考温度,以备与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进行比较。

可以理解,若机身温度之差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将相邻两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的机身温度作为参考温度;并通过比较器604比较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处理器601,还用于在参考温度与相邻两次采集之后的下一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之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唤醒用户设备6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601,还用于:

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在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时,控制温度提示模块603逐渐改变温度下降提示;

在机身温度的变化降幅不变时,比较相邻两个唤醒间隔的大小,其中,相邻两次唤醒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一个唤醒间隔;

在唤醒间隔的逐渐增大时,控制温度提示模块603逐渐改变温度下降提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601,还用于:

计算相邻两次采集到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

查询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获取与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其中,预设温度提示参数表用于建立不同的机身温度的变化幅度与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温度变化提示控制参数,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对应的温度变化提示。

可以理解,用户设备600、600’的各组件的功能及其具体实现还可以参照图1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温度监测方法通过照预设规则间隔唤醒用户设备,并在每次唤醒时采集用户设备的机身温度,进而根据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触发用户设备控制温度提示模块发出温度变化提示,由于提示模块发出的温度下降提示随机身温度的变化趋势而变化,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根据温度下降提示的变化来获知用户设备的当前温度状态,实现了用户设备在休眠状态下的温度监测和提醒,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