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0585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指在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此外,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从而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在城市和地区的各个物流站点的建设没有一个依托大数据的科学地、可靠地模型作为支撑,各个物流站点所建设的位置大多仅依靠站点规划人员的主观意见,例如,将物流站点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小区或学校附近。但在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均消费能力比较低的区域设置物流站点可能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采用主观规划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导致的中继站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采用主观规划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导致的中继站分配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包括: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其中,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配中继站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其中,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分配中继站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分配中继站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的方式,通过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最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达到了对中继站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最大化利用中继站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主观规划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导致的中继站分配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某城市的卫星云图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划分后的某城市的卫星云图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一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人口密度的等势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二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三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流需求模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配中继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中继站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待分配区域为需要对中继站进行分配的区域,可以为某个省市或者省市内的区域,例如,图2(a)所示的一种可选的某城市的卫星云图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中继站的最大覆盖范围可根据无人载具的标准运输距离来进行设定,因此,可以d1×d1的方格对该城市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对图2(a)进行划分后的结果如图2(b)所示,其中,在图2(b)中,每个方格所对应的区域即为上述的子区域,d1为无人载具的标准运输距离,即无人载具在负重情况下能够到达并能返回的最远运输距离,例如,无人载具在负重情况下所能够运输的最远距离为20km,则标准运输距离为10km,即以10×10来对该城市进行划分。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载具为一种易耗品,主要用于工厂中替换人工来完成某些机械动作的工具,在物流运输方面,载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面载具和飞行载具,其中,地面载具可以为但不限于无人驾驶的车辆、船只等,飞行载具可以为但不限于无人驾驶的飞机或其他的小型飞行器。

具体的,通过对待分配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进行调研来确定待分配区域内的人口总量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同样,通过调研的方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根据待分配区域内已经建立的交通网络来设置每个道路等级所对应的权重,进而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

通过上述实施例,将待分配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获取到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从而可以保证根据区域参数所建立的物流需求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步骤s104,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其中,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分布模型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第二分布模型为消费能力分布模型,第三分布模型为交通干道分布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后,根据不同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具体的,根据待分配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的人口数量建立第一分布模型,即人口密度分布模型;根据待分配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的人均购买力或人均消费能力建立第二分布模型,即消费能力分布模型;根据待分配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建立第三分布模型,即交通干道分布模型。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根据每个子区域所对应的区域参数来建立分布模型,可以有效地保证根据区域参数所建立的物流需求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步骤s106,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

具体的,在建立第一分布模型、第二分布模型和第三分布模型之后,在每个子区域内的三个分布模型所对应的分布函数相乘,得到每个子区域内所对应的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然后在根据每个子区域内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确定物流需求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分布模型所对应的分布函数来确定待分配区域的物流需求模型,进而根据得到的物流需求模型来为每个子区域分配中继站,达到了按需分配中继站,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

步骤s108,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立待分配区域的物流需求模型之后,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来搭建该物流需求模型的软件平台,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人均消费能力或人均购买力以及交通干道权重,即可得到每个子区域内中继站数量所对应的权重值,根据该权重值来对待分配区域分配中继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已确定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数量,根据整个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数量以及每个子区域内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来确定每个子区域所需要的中继站数量。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确定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最大的子区域所需要的中继站数量,根据该子区域的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以及中继站数量可确定整个待分配区域的中继站的总数量以及其余每个子区域所需要的中继站数量。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确定每个子区域所需要的中继站的数量,可以达到对中继站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

基于上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8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通过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最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根据人口密度分布、购买力分布以及交通干道分布三个方面建立了三个分布模型,并根据三个分布模型来确定最终的物流需求模型,从而根据物流需求模型来确定中继站数量的分布,由于本申请是从三个方面来建立物流需求模型,而不是仅仅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来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因此,本申请的上述方案可以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对中继站分配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案,可以达到对中继站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最大化利用中继站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主观规划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导致的中继站分配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人口密度分布模型,即建立第一分布模型。此时,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其中,图3示出了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一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待分配区域的人口总量;

步骤s304,根据人口总量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

步骤s306,基于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确定待分配区域的等势曲线;

步骤s308,根据等势曲线确定第一分布模型。

具体的,根据对待分配区域内人口的调研结果,获取到待分配区域内的人口总量p,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pi,则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wpi满足下式:

上式中,wpi表示第i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pi表示第i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之后,根据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建立人口密度的分布函数f1(wpi),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函数绘制人口密度的等势图,图4为基于图2(b)所绘制的人口密度的等势图。其中,在图4中的线条即为等势线,同一宽度的线条所经过的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是相同的,不同颜色深度的线条代表不同的人口密度。另外,在图4中,线条的颜色越深,代表该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越小。在确定人口密度的等势曲线后,可根据等势曲线建立第一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布模型是整个物流需求模型的核心,人口密度越大的区域,对物流的需求也越大。此外,通过建立第一分布模型,可以粗略的确定中继站的分布情况,即人口密度越大的区域分配的中继站数量越多,人口密度越小的区域分配的中继站的数量越少。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某些子区域内人们的职业特点、消费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内物流需求比较低的现象,基于此,在建立第一分布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建立第二分布模型来度第一分布模型进行修正。此时,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其中,图5示出了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二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总体人均购买力;

步骤s504,根据总体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确定待分配区域的消费分布数据;

步骤s506,根据消费分布数据确定第二分布模型。

具体的,根据待分配区域的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人口密度较高的子区域的购买力进行调研,即对人口密度大于预设的人口密度的子区域的人均消费能力进行调研,获取到待分配区域的总体人均购买力,即该待分配区域内总体人均消费v,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消费能力vi,与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的方法类似,每个子区域内的消费权重wvi满足下式:

在上式中,wvi表示第i个子区域内的消费权重,vi表示第i个子区域内的人均消费能力。

在获取到每个子区域内的消费权重之后,根据每个子区域内的消费权重确定待分配区域的购买力分布函数f2(wvi),即确定待分配区域的消费能力分布数据,然后再根据购买力分布函数确定第二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建立第二分布模型来对第一分布模型进行修正,从而使物流需求模型不仅与人口密度有关,还与区域内人们的消费能力有关,从而使得中继站的资源分配得更合理。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在物流过程中,货物的运输依赖于该区域已有的交通网络,因此,需要建立交通干道分布模型来对物流需求模型进行修正,其中,第三分布模型即交通干道分布模型是对物流模型的一个弱修正。在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一种可选的建立第三分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根据道路的等级确定与道路的等级相对应的交通权重,其中,道路的等级至少包括:主干道、干道、次级道以及小路;

步骤s604,根据交通权重确定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

步骤s606,基于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确定第三分布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待分配区域内已经建立好的交通网络,通过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调研,确定主干道、干道、次级道路以及小路的权重序列{q1,q2,q3,q4},其中,q1+q2+q3+q4=1。根据已确定的每个道路等级所对应的交通权重值来确定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ti,然后根据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ti,确定交通权重分布函数f3(ti),进而再根据交通权重分布函数f3(ti)确定第三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道路的等级所对应的交通权重的取值范围为[0,1],所有道路的等级之和为1,例如,q1=0.5,q2=0.3,q3=0.15,q4=0.05,由于q1/q4=10,所以主干道的运输流量是小路的运输流量的10倍。

在建立了三个分布模型之后,根据建立好的分布模型便可确定分布模型,具体的,可根据如下公式确定物流需求模型:

f=f1(wpi)f2(wvi)f3(ti)

其中,f为物流需求模型,f1(wpi)为第一分布模型,f2(wvi)为第二分布模型,f3(ti)为第三分布模型,wpi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wvi为每个子区域的人均购买力权重(即消费权重),ti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物流模型f之后,需要对物流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每个子区域内需要建立的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在得到了每个子区域内需要建立的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之后,并在已知待分配区域所需要的中继站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可得到每个子区域需要建立的中继站的数量。例如,将待分配区域划分为4个子区域,分别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并且上述4个子区域所对应的中继站数量的权重值分别为:0.1,0.2,0.5,0.2,4个子区域的中继站的总数量为10个,则每个子区域所对应的中继站的需求量分别为:1、2、5和2。由上述描述可知,确定了物流需求模型之后,对物流需求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在已知待分配区域所需要安装的中继站的总数量的情况下,根据归一化后的物流模型即可确定每个子区域所需求的中继站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7是根据第一分布模型、第二分布模型和第三分布模型所建立的物流需求模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每一个方格代表了物流需求的权重值,颜色越浅,代表物流需求的权重值越大,物流需求也越大;颜色越深,代表物流需求的权重值越小,物流需求也越小。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流需求模型的分布函数还可以以如下形式展示:

fi=(wpi,wvi,ti)×(w1,w2,w3)

其中,w1,w2,w3分别为每个分布模型所对一个的权重值,例如,人口密度分布权重w1最大,可取0.6,;人均购买力权重w2的数值次之,可取0.3,;交通权重w3的数值最小,可取0.2。

在得到物流需求模型之后,fi为每个子区域所需求的中继站数量的归一化数值,并不是实际分配的中继站的数量,即待分配区域内的所有子区域的fi的总和为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的一种可选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获取待分配区域的中继站的总量;

步骤s804,基于物流需求模型根据待分配区域的中继站的总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

具体的,在确定了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量s之后,每个子区域所需求的中继站的数量为s*fi。例如,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量为100,第一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物流模型的权重值为0.03,则在第一个子区域内需要建设3台中继站。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一种可选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流程图,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根据物流需求模型获取待分配区域内权重最小的子区域;

步骤s904,获取权重最小的子区域的中继站数量;

步骤s906,根据权重最小的子区域的中继站的数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

具体的,根据物流需求模型确定权重值最小的子区域,并获取到该子区域所对应的权重值fi以及该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si,则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量s为:

此外,第j个子区域所需求的中继站的数量

例如,该子区域所对应的权重值为0.03,该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为3台,则待分配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总量为100台,而对于权重值为0.05的子区域,其所需求的中继站的数量为5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权重最小的子区域所对应的权重值不为0。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中继站的装置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配中继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01、建立模块1003、确定模块1005以及分配模块1007。

其中,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建立模块1003,用于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其中,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确定模块1005,用于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分配模块1007,用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

由上可知,通过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区域参数建立与区域参数相对应的分布模型,根据分布模型确定物流需求模型,最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分配中继站,其中,区域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分布模型至少包括:与人口数量相对应的第一分布模型、与人均购买力相对应的第二分布模型以及与交通权重相对应的第三分布模型。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根据人口密度分布、购买力分布以及交通干道分布三个方面建立了三个分布模型,并根据三个分布模型来确定最终的物流需求模型,从而根据物流需求模型来确定中继站数量的分布,由于本申请是从三个方面来建立物流需求模型,而不是仅仅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来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因此,本申请的上述方案可以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对中继站分配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2所提供的方案,可以达到对中继站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最大化利用中继站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主观规划对中继站进行分配导致的中继站分配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模块1001、建立模块1003、确定模块1005以及分配模块1007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8,四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建立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第三确定模块。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配区域的人口总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人口总量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确定待分配区域的等势曲线;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等势曲线确定第一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第三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8,四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的情况下,建立模块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四确定模块以及第五确定模块。其中,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配区域的总体人均购买力;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总体人均购买力以及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均购买力确定待分配区域的消费分布数据;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消费分布数据确定第二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获取模块、第四确定模块以及第五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502至步骤s5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区域参数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的情况下,建立模块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第七确定模块以及第八确定模块。其中,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道路的等级确定与道路的等级相对应的交通权重,其中,道路的等级至少包括:主干道、干道、次级道以及小路;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交通权重确定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第八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权重确定第三分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六确定模块、第七确定模块以及第八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602至步骤s6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如下公式确定物流需求模型:

f=f1(wpi)f2(wvi)f3(ti)

其中,f为物流需求模型,f1(wpi)为第一分布模型,f2(wvi)为第二分布模型,f3(ti)为第三分布模型,wpi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分布权重,wvi为每个子区域的人均购买力权重,ti为每个子区域内的交通权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分配模块包括:第三获取模块以及第九确定模块。其中,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配区域的中继站的总量;第九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物流需求模型根据待分配区域的中继站的总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获取模块以及第九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802至步骤s8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分配模块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第五获取模块以及第十确定模块。其中,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物流需求模型获取待分配区域内权重最小的子区域;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权重最小的子区域的中继站数量;第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权重最小的子区域的中继站的数量确定每个子区域内的中继站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获取模块、第五获取模块以及第十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902至步骤s9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分配中继站的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