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482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是指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并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现有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可以区分为以下4个类别:

一是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美国已有3000多家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产品。

二是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是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

四是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但是现有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中心化强,各个主体割据一方难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二是沟通不畅,各个群体之间以及各个群体内部沟通不畅往往会导致不和谐甚至冲突,时至今日这一困局仍然未有较大改善。

三是群体局限,现有交通应用系统及其衍生出来的系列技术和产品主要针对司机群体,对普通乘客出行体验的关注程度较低,难以满足广大普通乘客使用需求。

四是管理乏力,当前客运组织对人员和车辆的管理仍较大程度依赖于陈旧的内部系统,不仅成本高居不下,而且难以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为了普及去中心化的现代智能交通理念,充分调动交通循环中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各群体之间及各群体内部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得普通乘客可以享受现代智能交通带来的舒适体验,使得客运组织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经营效率,同时为城市管理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包括座椅靠枕、电子组件,所述座椅靠枕内设置有不限于电池组件、传感组件、定位组件、震动组件和声音组件的电子组件,座椅靠枕上还设置有二维码,座椅靠枕通过电子组件与手机客户端app连接。

所述的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应用步骤为:第一,设计,包括整体架构的设计、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其中整体架构设计主要是指将安装于车辆座椅的智能靠枕和安装于智能手机的app相结合的过程,同时需要接入gprs全球定位系统和云处理器系统等基础技术系统;硬件的设计主要是指靠枕的电脑建模和内部组件的布置;软件的设计主要是指app的前端编码和后台编码。

第二,生产,主要是指硬件的生产,即把设计好的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或者座椅靠枕批量地生产制造出来,得到具体产品。

第三,安装,一是将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或者座椅靠枕的固定器打开并安装到汽车等交通工具上,进行试调后投入使用;二是使用者将app下载安装到自己的智能手机。

第四,应用,一是乘客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扫描唯一编号的二维码后进入app界面,选择具体功能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到站提醒等功能;二是客运组织登陆系统后台,根据权限和需要使用相应的功能;三是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根据权限和需要使用相应的功能。

第五,维护,硬件方面主要包括了每天清洁消毒、定期更换电池、不定时维修和更换;软件方面需要全天候在线,针对系统漏洞和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维护。

第六,更新,根据技术水平以及实际需求的迭代更新,不定期地对软件版本和硬件设备进行更新。

通过以上6步,完成本该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实施过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座椅靠枕既可以保护使乘客的颈椎头部,也可以使其身体避免左右倾倒;

第二,乘客可以通过app设置智能到站提醒,靠枕以震动或声音方式提前提醒乘客下车,避免以往担心过站带来的苦恼;

第三,乘客可以通过app查询并规划路线,app后台结合实时资讯推送最优方案给乘客并可进行简单演示,解决不熟悉环境和路线带来的紧张感;

第四,乘客可以通过app查询并购买车票,系统将客运公司、车辆信息、班次信息、停靠站、实时位置等实时信息反馈给乘客,确保乘客出行的安全和可追溯;

第五,乘客基于出行信息可以通过app进行同程社交,不仅适合旅游团等熟悉群体分享旅程的心情,同样适合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互帮互助,对社交领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第六,app后台根据地理位置及乘客偏好精准推送相关衣食住行科教文卫等生活信息,满足乘客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参与感。

该专利投入使用后,对于客运组织而言具备以下效果:

第一,客运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掌握使用中的客运车辆动态信息,结合大数据分析规划最优的资源使用方案,如路线规划车辆配备等,提高客运公司资源使用效率;

第二,客运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乘务人员进行实时管理和监督,确保出车的规范可控,同时也对意外事件具备更高的反应能力;

第三,客运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与乘客进行实时的沟通和服务,避免由于沟通渠道不畅带来的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情况发生,也为客运公司营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客运公司可以通过app销售车票,为人工售票部门减轻工作强度的同时增加车票的销售量,提高客运公司整体的资源利用率。

该专利投入使用后,对于城市管理而言具备以下效果:

第一,交通部门可以取得该系统所采集和整理的非敏感数据,通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进一步的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协助;

第二,交通部门可以根据该系统提供的事实交通事故信息,对事故现场人员和车辆进行第一时间的援助,避免交通长时间拥堵;

第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高效向社会发布信息,如最新交通法律法规、极端天气预警、禽流感预警等社会性信息;

第四,相关公益组织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高效向社会发布信息,如失物招领、走失儿童认领等公益性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座椅靠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的电子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座椅靠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包括座椅靠枕1、电子组件2,所述座椅靠枕1内设置有不限于电池组件、传感组件、定位组件、震动组件和声音组件的电子组件2,座椅靠枕1上还设置有二维码,座椅靠枕1通过电子组件2与手机客户端app连接。

本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整体而言由硬件和软件结合而成,应用于交通领域。

硬件方面,主要是指座椅靠枕或融合了该靠枕功能的座椅(以下统称为座椅靠枕),即一种适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多功能可装卸模块化靠枕。外观上,该座椅靠枕由靠枕和支架结合而成,同时座椅靠枕表面印刷有单独编号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控制该靠枕的入口具有唯一性;材料上,支架和外壳以聚氯乙烯为主,靠枕以硬质泡沫塑料为主,各链接部位及各个组件的构成材料还包括硅质芯片、铜质电线、玻璃胶等;应用上,可以使用于公交车、城际巴士、长途巴士、旅游巴士、私家汽车、火车高铁、通用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即装即用,方便高效。功能上,该座椅靠枕的基础功能是为乘客提供依靠和保护乘客颈椎头部,结合软件可以提供其他多种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该座椅靠枕内部集中安置有电子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件、传感组件、定位组件、震动组件和声音组件,这些电子组件共同构成的整体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结合软件进行操控可以实现预设的功能。

软件方面,主要是指与硬件对接的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以下简称app),同时也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软件是使用者直接接触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操作的部分,界面设计以简约大方为主,突出系统主要功能。

工作方法简单归结为一下6步,根据不同功能有所调整:

1、使用者通过扫二维码或者网络搜索下载安装app;

2、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app页面上的功能选项;

3、app后台为使用者规划最优方案并提示;

4、使用者确认或者重新选择;

5、app后台通过云服务器对接硬件子系统;

6、app后台在选定条件下完成特定的功能。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计、生产、安装、应用、维护、不定时更新等6个主要部分。

第一,设计,包括整体架构的设计、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其中整体架构设计主要是指将安装于车辆座椅的智能靠枕和安装于智能手机的app相结合的过程,同时需要接入gprs全球定位系统和云处理器系统等基础技术系统;硬件的设计主要是指靠枕的电脑建模和内部组件的布置;软件的设计主要是指app的前端编码和后台编码。

第二,生产,主要是指硬件的生产,即把设计好的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或者座椅靠枕批量地生产制造出来,得到具体产品。

第三,安装,一是将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或者座椅靠枕的固定器打开并安装到汽车等交通工具上,进行试调后投入使用;二是使用者将app下载安装到自己的智能手机。

第四,应用,一是乘客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扫描唯一编号的二维码后进入app界面,选择具体功能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到站提醒等功能;二是客运组织登陆系统后台,根据权限和需要使用相应的功能;三是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根据权限和需要使用相应的功能。

第五,维护,硬件方面主要包括了每天清洁消毒、定期更换电池、不定时维修和更换;软件方面需要全天候在线,针对系统漏洞和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维护。

第六,更新,根据技术水平以及实际需求的迭代更新,不定期地对软件版本和硬件设备进行更新。

通过以上6步,基本完成本该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实施过程,具体内容将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