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中面构件误差纠正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4335发布日期:2018-06-23 02: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中面构件误差纠正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误差纠正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面构件误差纠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涉及图形的建筑软件应用过程中,如BIM建模软件、配模配架软件应用、模板软件应用等建筑软件应用过程中,通常会需要根据图纸上的几何信息通过一定的算法或布尔运算来生成一些截面类型的构件(简称面构件),如生成柱构件、生成板构件等有截面类型的构件,有些图纸在绘制时未绘制精确,如线在绘制时平行、垂直有微小偏差,线在连接时未连接到头或者过头等,此时依据这些线生成的截面就有可能会产生偏差,不是设计者所要设计表达的形状,从而使设计的矩形截面可能会变成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其它形状,影响了其后继的软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是通过算法、布尔运算生成构件截面或者未精确绘制建筑构件截面时出现截面偏差从而与实际设计不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建筑构件在设计图纸中的轴网数据,把相互平行的轴线分为一组,并排序;

S2:获取建筑构件在设计图纸中的尺寸标注数据,从所述轴线中找到一条与尺寸标注数据对应的两条平行边线中一条相重合的轴线,确定所述两条平行边线中另一条与该轴线的距离L;

S3:搜索与所述轴线不平行且形成的角度大于角度设定值的边线,将该边线修正为和所述轴线平行;

S4:根据S2中确定的所述两条平行边线中另一条与轴线的距离,将S3中修正后的与轴线平行的边线移动至距离L确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5:

S5、搜索设计图纸中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中小于设定值的内角e,并去除所述内角e;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6:

S6、搜索设计图纸中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中边线长度小于设定值的假短边线,并去除所述假短边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去除所述内角e的方法如下:

确定所述内角e的两条边线中的短边线,找到所述短边线的另一端点f,确定以所述端点f为端点的另一条边线并将其与所述内角e的两条边线中的长边线延长相交形成交点C,去除所述内角e并以所述交点C为顶点形成新的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去除所述假短边线的方法如下:

计算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每条边线的边长,确定需要去除的假短边线,将与所述假短边线相邻的两条边线延长求交并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的顶点,删除所述假短边线两端的顶点并去除该假短边线。

进一步的,所述轴线分组和排序的方法为:

获取所有轴线中的直线,分别把所有相互平行的直线分为一组;按照所述各平行线在与该组平行线垂直的垂直线上投影的位置进行排序。

进一步的,所述内角e小于设定值15度时,去除该内角e。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中面构件误差纠正处理装置,包括:

轴网数据获取装置,用于把建筑构件在设计图纸中的相互平行的轴线分为一组,并进行排序;

尺寸标注数据获取装置,用于从所述轴线中找到一条与尺寸标注数据对应的两条平行边线中一条相重合的轴线,并确定所述两条平行边线中另一条与该轴线的距离L;

不平行边线修正装置,用于搜索与所述轴线不平行的边线并将该边线修正为和所述轴线平行;

边线移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尺寸标注数据获取装置确定的两条平行边线中另一条与轴线的距离L,将经过不平行边线修正装置修正后的与轴线平行的边线移动至距离L确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角e去除装置,用于搜索设计图纸中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中小于设定值的内角e,并去除所述内角e。

进一步的,还包括:假短边线去除装置,用于搜索设计图纸中建筑构件多边形截面中边线长度小于设定值的假短边线,并去除所述假短边线。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自动修正面构件误差;

2、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方法示意图。

图2为不平行边线的纠正示意图。

图3为内角e的去除示意图。

图4为多余假短边线的去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

1、获取轴网标注拓扑数据

在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中,轴网是所有建筑构件的定位依据,大多数面构件的边线都是会与轴线平行的,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对一部分绘制误差进行纠正。在本发明中,先获取图纸上的轴网数据及尺寸标注数据,把相互平行的轴线数据分为一组,并排序。分组和排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先获取所有轴线中的直线,然后分别把所有相互平行的直线分为一组,一个轴网至少会有两组平行线;每组平行线,任意指定一条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可以无限长,然后这些平行线在这条垂直线上投影,按投影点在直线上的位置排序。通常建筑设计图纸电子档都是用dwg格式保存的,通过读取该格式,可以获得尺寸标注数据,如果没有dwg文件,可以忽略尺寸标注数据。获得的尺寸标注数据,有两条平行的边,从轴线数据中找到与这两条边平行的一组数据,并从这组数据中找到与这两条边中的一条位置重合的轴线,那么另一条边到这根轴线的距离就是该标注的标注文字所表述的距离,保存这个数据,以用于几何线段数据的纠正。

2、边线数据纠正

如图2所示,设计图纸中经常会出现本应平行于轴线的边线,在实际绘制时未画成平行,该矩形截面的下边线BC本应与M轴线平行,但因绘图时的不仔细而造成有微小偏差,此时生成的柱子就会与设计不符,需要纠正。本发明中,先通过面构件的截面获取每条边线的数据,然后所有边线数据与轴网数据匹配,寻找平行的轴线组。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在寻找平行轴线时允许适当的角度误差,在本发明中,把与轴线角度误差在3°内的线段都认为是与该轴线平行的,大于设定值3°的认为应当进行平行性修正。找到平行轴线组后,如果有角度误差,我们先把这条边线按轴线的角度予以纠正,如图1中的BC边,我们可以把C点往下移动使BC边完全平行于轴线M。再根据这条边线的位置,定位其左右两侧的轴线,同时根据已经获得的轴网尺寸链数据查找该边线对应的标注数据,以确定相对于轴线M的距离,将该边线移动到这个距离的位置,同时修改该边线两端端点以保证与该边线相邻的两条边线与该边线相连。在图1中,因C点在标注300的下边线上可以通过该点到下边线的距离来判断,在本发明中,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距离3毫米之内就可以认为该点在该边线上。找到BC边线与标注300的下边线匹配后,在步骤1中我们已经确定标注300的上边线是在M轴线上的,这样就可以确定BC边线在轴线M的下方300毫米处,把BC边线移动到这个距离,并与原来的AB线、CD线求交重新确定B点、C点,从而精确纠正了BC边线的位置。

2、去除尖角

如图3所示,有些图纸因线段绘制不到位等,在通过几何运算算法生成截面时会产生尖角的截面,这与工程实际是不符的,图2中多出了e、f点,此时需要纠正。在发明中,先查找多边形截面中内角小于特定值,优选为15°,在建筑工程中,这种尖角类型的截面基本上是不应该存在的,此时可以认为该截面需要纠正,这样就可以找到角e。然后再通过判断其两边边线的长度,找到长度短的边线的另一端点f,然后通过与该角两边相邻的边线与该角边线延长求交,交点即为C点,把Be边线改为BC,Df边线改为DC,并删除ef边线。也就是说,当角e被确定为尖角后,根据工程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判断该角的两边Be和ef的边长,例如图2中ef的边长小于Be的边长,由此我们可以判定需要延长Df边与Be边相交,生成点C,然后生成新的BC边和CD边,这样就可以生成正确的截面ABCD,从而纠正了该截面。

3、去除假短边线

如图4所示,有些图纸在通过几何运算算法生成截面时会产生多余的假短边线,这与工程实际是不符的,例如图3多出了e点,此时也需要纠正。在发明中,先查找多边形截面中边线长度小于特定值的边线,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不应该存在这种短边线的边。在本发明中,先计算每条边的边长来判断是否需要去除,当小于设定值时,可以认定属于假短边线,这个设定值可以调整,根据工程特点可以修改,确定假短边线后再通过与该假短边线相邻的两条边线延长求交,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的顶点,同时,删除该假短边线两端的顶点,清除该假短边线,从而纠正了该截面。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