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厚度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6033阅读:28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二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厚度计算方法,属于输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塔脚板是架空输电线路自立式铁塔塔腿和基础连接的重要构件,负责将铁塔基础作用力传递至基础和地基。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以及其他电压等级多回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相继建设,输电铁塔趋于大型化,往往需采用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才可满足受力要求。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12)给出了四颗和八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计算方法,未给出对于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合理的计算内容。国外输电线路工程及规程规范中也无相关内容和类似规定,国外已建和在建工程中也未涉及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的布置型式。由于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尺寸大,连接构造和受力情况复杂,特别是地脚螺栓受力不均匀性问题尤为突出,常规计算方法已无法有效考虑受力不均匀问题,工程设计若无合理的计算方法,则为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综上,输电行业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合理、可靠的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计算方法,以补充规范空白并应用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确保塔脚板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确保输电线路本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十二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厚度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的设计要求,解决了地脚螺栓受力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十二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厚度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塔脚板所受上拔力确定地脚螺栓直径d;

根据地脚螺栓直径d,按照构造要求计算塔脚板最小宽度;

根据地脚螺栓孔的上拔力分配系数计算每个地脚螺栓所受上拔力,并验证每个地脚螺栓强度是否满足受力要求:如果满足受力要求,则提高地脚螺栓等级,重新按照构造要求计算塔脚板最小宽度;如果不满足受力要求,则进一步计算塔脚板受拉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la;

计算塔脚板受压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ya,选取tya和tla这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塔脚板的设计厚度t。

根据塔脚板所受上拔力按照等强原则确定地脚螺栓直径d。

计算塔脚板最小宽度的具体方法如下:

设靴板厚度为t1,肋板厚度为t2,主材倾角为ɑ,塔脚板最小宽度为b,定义倾角变量如下,

tanɑ=h/c;

hyc=sqrt(h2+c2);

hmy=sqrt(h2+3c2);

其中:h表示正切分子;c表示正切分母;hyc表示计算系数1;hmy表示计算系数2;

地脚螺栓孔中心至靴板最近距离s1:

s1=max{(1.375d+0.5b(hmy-hyc)/(hmy+hyc)+1.5t1),2d};

地脚螺栓孔中心至肋板最近距离s2:

s2=max{(1.375d+0.5b(hmy-hyc)/(hmy+hyc)+1.5t2),2d};

地脚螺栓孔中心至塔脚板边缘距离根据构造要求确定,假设为s3;

则塔脚板最小宽度b=2s1+4s2+2s3。

每个地脚螺栓所受上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第i个地脚螺栓的上拔力分配系数βi:

其中:rix表示第i个地脚螺栓沿长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riy表示第i个地脚螺栓沿宽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rjx表示第j个地脚螺栓沿长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rjy表示第j个地脚螺栓沿宽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n表示地脚螺栓的个数;

每个地脚螺栓所受上拔力为:(t·βi)/n,其中,t表示塔脚板承受的上拔力。

计算塔脚板受拉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la的方法如下:

考虑地脚螺栓孔附近应力集中的不利影响,提出第i个地脚螺栓孔的应力放大系数ki,

其中:ai表示第i个地脚螺栓所在区隔的面积;bd表示垫板宽度;d表示螺栓孔径;

计算塔脚板受拉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la:

其中:m表示塔脚板区格内承受的弯矩;f表示塔脚板钢材设计强度;αi表示第i个地脚螺栓的等效弯矩系数;yk表示第k个区格地脚螺栓中心至区格约束边界的距离;bk表示第k个区格的宽度。

塔脚板受压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ya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计算求得。

对于塔脚板角部的地脚螺栓采用差异化设计降低一个规格等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引入了螺栓受力基于分布位置的调整系数概念,考虑了地脚螺栓受力不均的影响,并考虑螺栓孔附近应力集中影响,真实反应了塔脚板的受力机制,能够较好的保证塔脚板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要求;合理考虑了塔脚板实际受力情况,按本发明计算得到的同一规格的刚性塔脚板的极限承载力略小于数值模拟结果,两者吻合良好;填补了规程规范空白的同时,计算方法合理,计算结果可靠,有利于指导工程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是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

图4是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

图5是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公式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比较示意图;

图中:1、肋板;2、塔脚板;3、地脚螺栓;4、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是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结构示意图,塔脚板双轴对称,在对称轴上塔脚板焊接靴板,主材角钢与靴板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关于塔脚板中心对称布置。螺栓孔中心到靴板的最近距离为s1,螺栓孔中心到肋板的最近距离为s2,螺栓孔中心到塔脚板边缘的最近距离为s3,塔脚板最小宽度为b=2s1+4s2+2s3。

如图2所示,输电铁塔用十二颗地脚螺栓刚性十二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厚度计算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通过输电铁塔计算确定塔脚板承受的上拔力t和下压力n,作为塔脚板计算的外部输入条件。根据上拔力按等强原则计算地脚螺栓直径d(mm);

步骤二、通过地脚螺栓直径d和靴板、肋板尺寸计算构造间距及塔脚板宽度。设靴板厚度t1,肋板厚度t2,塔脚板最小宽度b,主材倾角ɑ,定义倾角变量如下,

tanɑ=h/c,hyc=sqrt(h2+c2),hmy=sqrt(h2+3c2),则:

螺栓孔中心至靴板最近距离:

s1=max{(1.375d+0.5b(hmy-hyc)/(hmy+hyc)+1.5t1),2d};

螺栓孔中心至肋板最近距离:

s2=max{(1.375d+0.5b(hmy-hyc)/(hmy+hyc)+1.5t2),2d};

螺栓孔中心至塔脚板边缘距离根据构造要求确定s3;

则塔脚板最小宽度b=2s1+4s2+2s3;

tanɑ=h/c;

hyc=sqrt(h2+c2);

hmy=sqrt(h2+3c2);

其中:h表示正切分子;c表示正切分母;hyc表示计算系数1;hmy表示计算系数2。

步骤三、由步骤二的塔脚板尺寸可以确定螺栓孔中心到靴板的距离,根据距离的大小确定螺栓孔的上拔力分配系数(本例中n=12):

rix——第i个地脚螺栓沿长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mm);

riy——第i个地脚螺栓沿宽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mm);

rjx——第j个地脚螺栓沿长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mm);

rjy——第j个地脚螺栓沿宽度方向到靴板的距离(mm);

n——地脚螺栓的个数;

由此可以确定每个地脚螺栓所受上拔力为(t·βi)/n,其中t表示塔脚板承受的上拔力。验证螺栓规格是否满足受力要求,若不满足则需要提高螺栓等级;

步骤四、考虑螺栓孔附近应力集中的不利影响,

ai——第i个地脚螺栓所在区隔的面积(mm2);

bd——垫板宽度(mm);

d——螺栓孔径(mm);

步骤五、计算塔脚板受拉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la(mm):

m——区格弯矩(nmm);

f——塔脚板钢材设计强度(mpa);

αi——第i个地脚螺栓的等效弯矩系数;

βi——第i个地脚螺栓的上拔力分配系数;

ki——第i个地脚螺栓孔的应力放大系数;

t——塔脚板承受的上拔力;

b——塔脚板最小宽度;

yk——第k个区格地脚螺栓中心至区隔约束边界的距离(mm);

bk——第k个区格的宽度(mm);

步骤六、根据下压力n和步骤二确定的构造尺寸,按照《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的底板受压计算方法,确定塔脚板底板受压时所需的最小厚度tya;

步骤七、选取tya和tla这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塔脚板底板的设计厚度t。

如图3所示,为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选用地脚螺栓规格为m60,螺栓孔径d=60mm,截面面积为2194mm2,材料采用42crmo,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10mpa,故单颗地脚螺栓的受拉设计值为680.14kn。靴板厚度t1=30mm,肋板厚度t2=24mm,主材倾角ɑ=0。螺栓孔中点到靴板的最近距离为145mm,螺栓孔中点到肋板的最近距离为148mm,螺栓孔中心到塔脚板边缘的距离为110mm,均满足构造要求,验算如下:

螺栓孔中心至靴板最近距离:s1=max{(1.375d+1.5t1),2d}=127.5mm;

螺栓孔中心至肋板最近距离:s2=max{(1.375d+1.5t2),2d}=118.5mm;

螺栓孔中心至塔脚板边缘距离根据构造要求确定:s3=110mm;

将数据带入所述螺栓拉力分配调整系数和螺栓孔附近应力放大系数:

求得角部螺栓β角=0.4047,k角=2.969,中部螺栓β中=1.2977,k中=3.37。所述角部螺栓是塔脚板四个角部的地脚螺栓,所述中部螺栓是靠近靴板两侧的地脚螺栓。

如图4所示,为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由上述计算可知,中部螺栓所受拉力调整系数为1.2977,故平均拉力上限是单颗地脚螺栓的受拉设计值为680.14kn与调整系数的比值,为524.11kn。故设计实例的塔脚板上拉力设计值上限为6289.32kn。仿真结果表明加载拉力达到6289.32kn时,所需塔脚板受拉的最小厚度为62.2mm。由应力云图可以看出,靴板两侧螺栓孔附近应力明显大于角部螺栓孔附近应力,反应了塔脚板实际受力机制。

如图5所示,为所述十二颗地脚螺栓塔脚板设计实例的计算结果。所述计算结果,包括以所述计算方法计算的公式解和以有限元数值模拟的仿真解。以拉力作为外部输入条件,以塔脚板厚度作为响应指标。可以看出按本发明计算得到的同一拉力输入条件下塔脚板厚度计算结果略大于有限元模拟结果,两者吻合良好,差值均在10mm以内。本发明在填补了规程规范空白的同时,计算方法合理,计算结果可靠,有利于指导工程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