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6687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景区环境功能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景区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往往兼顾旅游、观赏和野炊等等多种功能。但是随着景区功能多样化的发展,其所衍生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多样化,为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用于应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专利201620428625.2公开了一种景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模块、安全监测模块及管理控制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及所述安全监测模块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无线电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身份证读卡器及数据库,所述身份证读卡器与所述数据库电连接,所述安全监测模块包括手环及定位终端,所述手环与所述定位终端电连接,且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无线电连接。该系统更为倾向于软件方面改进,没能够对具体的安全隐患作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更加全面,安全系数更高的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系统、控制装置和多个隔离护栏,所有隔离护栏形成层状结构,同一层的隔离护栏形成封闭环状结构,所有隔离护栏埋入地下,地表设置有伪装层,隔离护栏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包括齿条、滑轨、驱动装置和红外传感器,隔离护栏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安装齿条,齿条上均安装在滑轨内,隔离护栏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啮合在齿条上,隔离护栏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齿条的底端设置有挡格装置,齿条的上端设置红外传感器,最外层的隔离护栏旁安装多个监控装置,最外层隔离护栏旁相邻的监控装置与最外层隔离护栏的中心形成的夹角数值在15°到30°之间;警报系统安装在湖泊边缘、树林内部以及树林外侧,湖泊边缘同样安装有多个监控装置,湖泊边缘设置有限位栏杆,限位栏杆包括限位栏杆上部、滚动件和限位栏杆下部,限位栏杆上部和限位栏杆下部之间通过滚动件相连,限位栏杆下部倾斜地固定在地面上,限位栏杆下部的上端远离湖泊,限位栏杆下部的下端靠近湖泊,滚动件内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栏杆上部的下端抵触在弹簧上,湖泊边缘上设置有码头,码头处设置有救生船,码头处和树林外侧均设置有救生亭,与湖泊相邻的地面没入湖泊中的部分设置有S形弯板,S形弯板的一端与露出水面的地面相连,S形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弧状凸起,S形弯板的的下表面设置有弧状凹陷,弧状凸起与弧状凹陷相对应,湖泊中的排水管道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安装在湖泊边缘的警报系统相连,红外传感器同样与控制装置相连;树林内安装有水道管路,水道管路以树林的中心为中心,辐射状向四周延伸铺设,相邻的水道管路之间的区域内安装监控装置,每条水道管路上均设置有水阀,水阀与控制装置相连,每条水道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喷嘴包括喷嘴主体、短管和法兰,喷嘴主体内部设置有流道,流道与短管相通,短管与水道管路相通,喷嘴主体与水道管路之间依靠法兰相连。现有的景区有些已经开始承载动物园的功能,动物园中由于旅客无视规则或警告,不仅给自身造成了生命威胁,同时也使得景区或者动物园产生了极大的境界损失,而仅仅依靠危险发生时的外侧救援往往滞后性较大,同时可以采取的手段有限,救援效果也并不理想,例如采用麻醉枪等手段,不仅如果没有射中往往会惊吓动物,造成动物狂暴,而且如果射中也会由于麻醉效果的滞后,在麻醉效果生效之前同样会产生狂暴的效果,因此客观上采取物理隔离的效果是最为理想。本实施例中采用深入地下的隔离护栏,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快速上升,形成人和动物之间的阻挡,并且通过监控装置远程观测,控制装置远程控制隔离护栏的升降,极大地增加了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时保证了动物的安全,伪装层在平时阻挡动物对隔离护栏的察觉,避免影响其正常生活。采用齿条的结构设计,能够快速实现隔离护栏的升降,最大限度及时对动物阻挡,安全高效,同时适应于动物与人之间不同距离。挡格装置同时避免隔离护栏的过升,导致脱离齿条,稳定运行状态。监控装置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影响监控效果,另一方面影响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采用本申请的结构设计,不仅最大限度保证了监控范围的有效覆盖,更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率。游人在湖边往往会趴在护栏上,由于大意往往会引起摔倒或落入河中等意外,限位栏杆下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游人在中心偏移过程中可以用脚抵住的空间,避免落入河中,限位栏杆上部的结构设计避免游人重心偏移过快摔倒,通过限位栏杆上部的转动,降低了重心偏移速度,同时弹簧的设计可以避免限位栏杆上部无限制转动,避免落入河中。喷嘴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了喷射压强,一方面提高了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喷射范围,通过水道管路将森林进行划片,可以在火灾发生情况下辅助将灾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护栏为钢化玻璃墙或者电网,当隔离护栏为电网时,智

能隔离护栏外连有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与控制装置相连。钢化玻璃墙在维持强度需求情况

下,方便监控人员从外侧观察内部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有监控装置均配备有红外探头。红外探头便于夜间视野较差情况下监控。

本实用新型所述水道管路与湖泊相连。一方面湖泊内水压较强,喷射效率和速度更快,同时降低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医务呼叫装置,警报系统均与医务呼叫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装置和多个子控制装置,相邻的隔离护栏形成隔离护栏组,每个隔离护栏组与一个单独的子控制装置相连,所有子控制装置与总控制装置相连。该设计提高隔离护栏的升降效率,对进入区域内人员形成范围性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最外层隔离护栏旁相邻的监控装置与最外层隔离护栏的中心形成的夹角数值为18°。

本实用新型每条水道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同一条水道管路的喷嘴沿该水道管路排列,每条水道管路上均设置有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伪装层为落叶或者泥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考虑到景区各方面的安全发生隐患,在各方面均作出一定的防范措施,适应于多方位综合型的景区设计,同时成本低廉,监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离护栏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形弯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形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栏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嘴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

本实施例为一种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装置、警报系统、控制装置和多个隔离护栏1。所有隔离护栏1形成层状结构,同一层的隔离护栏1形成封闭环状结构,所有隔离护栏1埋入地下,地表设置有伪装层,隔离护栏1安装在智能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包括齿条2、滑轨3、驱动装置和红外传感器4,隔离护栏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安装齿条2,齿条2上均安装在滑轨3内,隔离护栏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啮合在齿条2上,隔离护栏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齿条2的底端设置有挡格装置5,齿条2的上端设置红外传感器4,最外层的隔离护栏1旁安装多个监控装置6,最外层隔离护栏1旁相邻的两个监控装置6与最外层隔离护栏6的中心形成的夹角α的数值在15°到30°之间。作为优选,隔离护栏3为钢化玻璃墙或者电网,当隔离护栏3为电网时,隔离护栏3外连有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与控制装置相连。作为优选,最外层隔离护栏旁相邻的监控装置与最外层隔离护栏的中心形成的夹角α数值为18°。伪装层为落叶或者泥土。

警报系统安装在湖泊边缘、树林内部以及树林外侧,湖泊边缘同样安装有多个监控装置,湖泊边缘设置有限位栏杆,限位栏杆包括限位栏杆上部7、滚动件8和限位栏杆下部9,限位栏杆上部7和限位栏杆下部9之间通过滚动件8相连,限位栏杆下部9倾斜地固定在地面上,限位栏杆下部9的上端远离湖泊,限位栏杆下部9的下端靠近湖泊,滚动件8内部设置有弹簧10,限位栏杆上部7的下端抵触在弹簧10上,湖泊边缘上设置有码头,码头处设置有救生船,码头处和树林外侧均设置有救生亭,与湖泊相邻的地面没入湖泊中的部分设置有S形弯板11,S形弯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2与露出水面的地面相连,S形弯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弧状凸起13,S形弯板11的的下表面设置有弧状凹陷,弧状凸起13与弧状凹陷相对应,湖泊中的排水管道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4,红外传感器4与安装在湖泊边缘的警报系统相连,红外传感器4同样与控制装置相连。S形弯板11的向下弯曲的部分可以用于承载调入湖中的人,防止下坠,同时避免脚陷入污泥。作为优选,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还包括医务呼叫装置,警报系统均与医务呼叫装置相连。

树林内安装有水道管路,水道管路与湖泊相连。水道管路以树林的中心为中心,辐射状向四周延伸铺设,相邻的水道管路之间的区域内安装监控装置,每条水道管路上均设置有水阀,水阀与控制装置相连,每条水道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喷嘴包括喷嘴主体14、短管15和法兰16,喷嘴主体内部设置有流道17,流道17与短管15相通,短管15与水道管路相通,喷嘴主体14与水道管路之间依靠法兰16相连。短管15安装在水道管路中。

所有监控装置均配备有红外探头。

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装置和多个子控制装置,相邻的隔离护栏形成隔离护栏组,每个隔离护栏组与一个单独的子控制装置相连,所有子控制装置与总控制装置相连。

同一条水道管路的喷嘴沿该水道管路排列,每条水道管路上均设置有增压装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