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838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非接触卡结构。



背景技术:

非接触卡诞生于9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卡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和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非接触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修改和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

现有技术中的非接触卡厚度如需做的更薄,则需要采用超薄的芯片制作,而超薄的芯片成本较大,以致整个非接触卡的制作成本变得更高,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卡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非接触卡结构包括:依次叠加复合固定在一起的底料层、中料层以及面料层,所述中料层上设置有芯片,该中料层上设置有铜线感应线圈,该铜线感应线圈沿着中料层边缘围绕,且该铜线感应线圈两端与芯片之间通过碰焊焊接固定;所述面料层设置有窗口,所述芯片穿过该窗口并显露于面料层表面;所述底料层底面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层,该面料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一保护膜层或第二保护膜层上还印刷有油墨图案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料层由白色的PVC材料一体成型,且该中料层上蚀刻有容置所述铜线感应线圈的走线槽;所述铜线感应线圈固定置于该走线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料层上冲切有作为基准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料层上丝印有黑胶点,所述芯片贴合固定于黑胶点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黑胶点呈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保护膜层均由PET制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线感应线圈中相邻两圈铜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线感应线圈的圈数为6圈或6圈以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非接触卡结构呈矩形,且该非接触卡结构的角部设置成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于面料层设置有窗口,中料层上固定的芯片穿过该窗口并显露于面料层表面,以此可在不需要使用超薄芯片的情况下,也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以致不需要增加成本,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料层未安装芯片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为一种非接触卡结构,其包括:依次叠加复合固定在一起的底料层1、中料层2以及面料层3。

所述中料层2上设置有芯片21,该中料层2上设置有铜线感应线圈22,该铜线感应线圈22沿着中料层2边缘围绕,以致使铜线感应线圈22可绕更多圈数,而具有更好的感应功效,且该铜线感应线圈22两端与芯片21之间通过碰焊焊接固定,该铜线感应线圈22两端与芯片21之间均碰焊形成有第一、第二碰焊点。

所述面料层3设置有窗口31,所述芯片21穿过该窗口31并显露于面料层3表面,以此可在不需要使用超薄芯片的情况下,也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以致不需要增加成本,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述底料层1底面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层11,该面料层3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保护膜层32,所述第一保护膜层11或第二保护膜层32上还印刷有油墨图案层。

所述中料层2由白色的PVC材料一体成型。且该中料层2上蚀刻有容置所述铜线感应线圈22的走线槽;所述铜线感应线圈22固定置于该走线槽中,以此可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中料层2上冲切有作为基准位的定位孔23,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在采用自动化设备制作时可便于定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所述中料层2上丝印有黑胶点24,所述芯片21贴合固定于黑胶点24上,其稳定性极高,且耐高温,耐溶剂、不溢胶,其中,所述黑胶点24呈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所述第一、第二保护膜层11、32均由PET制成。PET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T有酯键,在强酸、强碱和水蒸汽作用下会发生分解,耐有机溶剂、耐候性好。本实用新型上下表面由通过PET制成的第一、第二保护膜层32包覆,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好的保护功效,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铜线感应线圈22中相邻两圈铜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

所述铜线感应线圈22的圈数为6圈或6圈以上,以致使具有更好的感应功效。

所述非接触卡结构呈矩形,且该非接触卡结构的角部设置成圆角,使得成形的非接触卡没有尖锐的边角,避免对衣物、包包等的不慎划伤或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面料层3设置有窗口31,中料层上固定的芯片21穿过该窗口31并显露于面料层3表面,以此可在不需要使用超薄芯片的情况下,也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以致不需要增加成本,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