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8574发布日期:2018-10-26 20:3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的技术,具有低成本、使用便捷的技术特点。由于RFID在识别过程中无需建立识别系统与被识别目标之间的物理接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安防系统、以及电子计费系统等领域。

但是,受限于RFID感应卡的计算与处理能力,射频识别系统难以实施复杂的加密与认证机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RFID感应卡存在被暴力破解、数据窃取等信息安全风险。另外,鉴于RFID采用无线电信号识别的技术特点,针对RFID感应卡的攻击过程可以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使得RFID 感应卡被攻击后,用户难以察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补救措施。

目前,保障RFID感应卡信息安全的方法主要包括屏蔽卡套与安全卡防两种。屏蔽卡套通过为感应卡配备具有无线信号屏蔽功能的安全卡套,彻底阻断RFID感应卡与外界潜在入侵系统之间的无线信号,以保证感应卡的信息安全。该方法的缺点是用户使用RFID感应卡进行身份认证时,需要每次将感应卡从屏蔽卡套中取出,使用完成后重新放入屏蔽卡套,使用过程较为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安全卡防,通过发送干扰信号,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RFID无线信号进行干扰,以阻断RFID感应卡与外界潜在入侵系统之间的无线信号,从而保障 RFID感应卡的安全。该方法的缺点是用户需要定期为安全卡防进行充电,并且在使用RFID感应卡进行身份认证时,需要将感应卡单独取出,且保证感应卡不在安全卡防干扰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方便实用且安全可靠的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包括RFID信号屏蔽外壳、RFID感应卡、 RFID信号屏蔽片和空心管;所述RFID信号屏蔽外壳为上端面敞口的盒体结构,在该RFID信号屏蔽外壳内嵌装有RFID感应卡,在RFID感应卡上方铰装有RFID信号屏蔽片,该RFID信号屏蔽片的安装方式为:在该RFID感应卡、 RFID信号屏蔽外壳和RFID信号屏蔽片的一端中心位置均制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空心管穿装在该通孔内,其两端向外延伸并通过卡扣分别固定在RFID信号屏蔽片和RFID信号屏蔽外壳的外侧端面上;所述RFID信号屏蔽片可旋转覆盖在RFID感应卡上方,该RFID信号屏蔽片和RFID信号屏蔽外壳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而且,所述RFID感应卡内部安装有连接在一起的RFID线圈和RFID芯片,该RFID线圈和RFID芯片的间隙处采用非金属材质填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RFID感应卡外侧包裹的信号屏蔽外壳,有效地杜绝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针对RFID感应卡的数据窃取、暴力破解等恶意入侵事件,保证了RFID感应卡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口将两个屏蔽面进行连接,用户使用时可单手将屏蔽面推开,避免了用户在使用屏蔽卡套与安全卡防时,频繁的取卡、放卡、以及充电等操作,简化了用户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用户通过空心管状结构可以将该RFID感应卡以钥匙挂件、手机挂件、胸卡等形式随身携带,防止遗失和遗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3为该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RFID 信号屏蔽外壳6、RFID感应卡2、RFID信号屏蔽片6和空心管3;所述RFID 信号屏蔽外壳为上端面敞口的盒体结构,在该RFID信号屏蔽外壳内嵌装有 RFID感应卡,在RFID感应卡上方铰装有RFID信号屏蔽片,该RFID信号屏蔽片的安装方式为:在该RFID感应卡、RFID信号屏蔽外壳和RFID信号屏蔽片的一端中心位置均制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空心管穿装在该通孔内,其两端向外延伸并通过卡扣分别固定在RFID信号屏蔽片和RFID 信号屏蔽外壳的外侧端面上;所述RFID信号屏蔽片可旋转覆盖在RFID感应卡上方,该RFID信号屏蔽片和RFID信号屏蔽外壳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感应卡内部安装有连接在一起的RFID线圈4 和RFID芯片5,该RFID线圈和RFID芯片的间隙处采用非金属材质填充(如聚乙烯、硅胶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感应卡内部安装有连接在一起的RFID线圈4 和RFID芯片5,该RFID线圈和RFID芯片的间隙处采用非金属材质(如聚乙烯、硅胶等)填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便捷的RFID感应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将RFID感应卡2置于RFID信号屏蔽外壳6内部,使RFID感应卡2处于“保护”状态,如图1所示,所述RFID感应卡外侧四面由金属材质外壳包裹,由于RFID信号屏蔽外壳6采用具有RFID信号屏蔽作用的金属材料(如锡箔、铝箔、铜箔、不锈钢等)制成,可以彻底阻断外界面向RFID感应卡2发送的无线恶意入侵信号,避免RFID感应卡2在用户未察觉的情况下发生暴力破解、数据窃取等恶意入侵事件,以保障RFID 感应卡的信息安全。

当用户需要通过RFID感应卡2进行身份验证时,旋转RFID信号屏蔽外壳6,使RFID感应卡2从RFID信号屏蔽外壳6的内露出,如图3所示,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无线RFID信号与识别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以完成基于RFID 的用户身份认证;认证完成后,用户旋转RFID信号屏蔽外壳6,再次将RFID 感应卡2置于RFID信号屏蔽外壳6内部,使RFID感应卡2处于“保护”状态;整个使用过程可完全通过单手操作完成,既有效地杜绝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针对RFID感应卡的数据窃取、暴力破解等恶意入侵事件,又避免了用户在使用屏蔽卡套与安全卡防时,频繁的取卡、放卡、以及充电等操作,简化了用户使用流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