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6820发布日期:2018-06-30 06:0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组装与维护,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与排除,显得尤为重要。

经检索分析,目前使用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主要通过内置的PCIDEBUG卡,功能就是读取80h地址的信息并通过数字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出来,经常出现走码、跳码现象,使得一些错误代码不能准确的检测出来,甚至有时还出现错误的代码信息,使得计算机故障诊断出现错误,造成维修效率低及浪费现象,且使用者需要进入BIOS界面或是硬件监控程序,检测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经常出现走码、跳码,检测不准确,维修效率低及浪费现象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包括:箱盖、显示屏、转轴、扬声器、测试装置、电源接口、VGA接口、控制键、开关、箱体、保护壳、置物槽、凹槽、万用表、指示灯、USB接口、表笔插孔、PCI接口、胶垫;所述箱盖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通过镶嵌方式与箱盖相连接;所述箱盖的底侧设置有箱体,且箱体通过转轴与箱盖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通过扣合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左侧设置有置物槽,且置物槽与保护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置物槽内设置有万用表,且万用表通过嵌入方式与置物槽相连接;所述置物槽右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保护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凹槽的右侧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通过嵌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测试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键,且控制键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控制键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且指示灯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测试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电源接口,且电源接口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的下方设置有VGA接口,且VGA接口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开关,且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扬声器,且扬声器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USB接口,且USB接口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USB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表笔插孔,且表笔插孔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表笔插孔的一侧设置有PCI接口,且PCI接口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底侧设置有胶垫,且胶垫通过粘合方式与箱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所述凹槽为万用表表笔的放置槽,且保护壳设置有两个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所述置物槽设置有两层,且第一层为万用表的放置层,第二层为连接线的放置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与万用表功能相同的装置,且表笔插孔为箱体内万用表的备用插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所述箱盖与箱体通过转轴为折叠装置,且箱盖折叠角度为0-90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所述箱体的底侧设置有四块胶垫,且胶垫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四角位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通过凹槽的设置,有利于万用表的表笔放置,使用方便,且不容易丢失。

2、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通过万用表的设置,当箱体内的万用表无法使用时,可以将表笔连接在箱体侧面的表笔插孔内,使用箱体内部的万用表装置,给待测试硬件检测,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通过转轴的设置,有利于测试人员观看显示屏内的数据,可通过转轴的折叠角度将箱盖与箱体折叠,有利于保护显示屏与箱体内部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通过胶垫的设置,有利于箱体与箱盖放置于工作台表面的牢固性及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检测准确、避免浪费、提高检测效率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盖1、显示屏2、转轴3、扬声器4、测试装置5、电源接口6、VGA接口7、控制键8、开关9、箱体10、保护壳11、置物槽12、凹槽13、万用表14、指示灯15、USB接口16、表笔插孔17、PCI接口18、胶垫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包括:箱盖1、显示屏2、转轴3、扬声器4、测试装置5、电源接口6、VGA接口7、控制键8、开关9、箱体10、保护壳11、置物槽12、凹槽13、万用表14、指示灯15、USB接口16、表笔插孔17、PCI接口18、胶垫19;其特征在于:箱盖1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屏2,且显示屏2通过镶嵌方式与箱盖1相连接;箱盖1的底侧设置有箱体10,且箱体10通过转轴3与箱盖1相连接;箱体10的内设置有保护壳11,且保护壳11通过扣合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保护壳11的左侧设置有置物槽12,且置物槽12与保护壳11为一体式结构;置物槽12内设置有万用表14,且万用表14通过嵌入方式与置物槽12相连接;置物槽12右侧设置有凹槽13,且凹槽13与保护壳11为一体式结构;凹槽13的右侧设置有测试装置5,且测试装置5通过嵌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测试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键8,且控制键8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控制键8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15,且指示灯15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测试装置5的右侧设置有电源接口6,且电源接口6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电源接口6的下方设置有VGA接口7,且VGA接口7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保护壳11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开关9,且开关9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保护壳1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扬声器4,且扬声器4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箱体10的侧面设置有USB接口16,且USB接口16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USB接口16的一侧设置有表笔插孔17,且表笔插孔17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表笔插孔17的一侧设置有PCI接口18,且PCI接口18通过电性连接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箱体10的底侧设置有胶垫19,且胶垫19通过粘合方式与箱体10相连接。

具体的,凹槽13为万用表14表笔的放置槽,且保护壳11设置有两个凹槽13,有利于万用表14的表笔放置,使用方便,且不容易丢失。

具体的,置物槽12设置有两层,且第一层为万用表14的放置层,第二层为连接线的放置层,有利于装置的实用性,避免连接线在箱体10内的缠绕。

具体的,箱体10内部设置有与万用表14功能相同的装置,且表笔插孔17为箱体10内万用表的备用插孔,当箱体10内的万用表14无法使用时,可以将表笔连接在箱体10侧面的表笔插孔17内,使用箱体内部的万用表装置,给待测试硬件检测,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箱盖1与箱体10通过转轴3为折叠装置,且箱盖1折叠角度为0-90度,有利于测试人员观看显示屏2内的数据,可通过转轴3的折叠角度将箱盖1与箱体10折叠,有利于保护显示屏2与箱体10内部的装置。

具体的,箱体10的底侧设置有四块胶垫19,且胶垫19设置在箱体10底部的四角位置,有利于箱体10与箱盖1放置于工作台表面的牢固性及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PCI接口18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测试装置5采集的信号获取数据地址,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将测试的数据通过显示屏2显示出来,并同时通过扬声器4播报测试的信息,通过万用表14与表笔的连接,可测试计算机元件是否通电,通过设置USB接口16,方便用户外接更多的USB设备,通过凹槽的设置,有利于万用表的表笔放置,使用方便,且不容易丢失,通过万用表的设置,当箱体内的万用表无法使用时,可以将表笔连接在箱体侧面的表笔插孔内,使用箱体内部的万用表装置,给待测试硬件检测,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转轴的设置,有利于测试人员观看显示屏内的数据,可通过转轴的折叠角度将箱盖与箱体折叠,有利于保护显示屏与箱体内部的装置,通过控制键8的设置,可以设置成常用功能的热键,比如说开启浏览器、开启邮件等,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携带,操作容易,稳定性好的特点。

综上所述:该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测试装置,通过凹槽的设置,有利于万用表的表笔放置,使用方便,且不容易丢失,通过万用表的设置,当箱体内的万用表无法使用时,可以将表笔连接在箱体侧面的表笔插孔内,使用箱体内部的万用表装置,给待测试硬件检测,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转轴的设置,有利于测试人员观看显示屏内的数据,可通过转轴的折叠角度将箱盖与箱体折叠,有利于保护显示屏与箱体内部的装置,通过胶垫的设置,有利于箱体与箱盖放置于工作台表面的牢固性及装置使用的稳定性。解决了经常出现走码、跳码,检测不准确,维修效率低及浪费现象的问题和不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