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6292发布日期:2018-12-22 08:2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检测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操作计算系统,利用多种种类的输入装置。例如,利用如按钮(button)、键(key)、操纵杆(joystick)及触摸屏等的输入装置。由于触摸屏的操作简单且简便,操作计算系统时利用触摸屏的情况正在增加。

触摸屏可构成包括具有触敏表面(touch-sensitivesurface)的透明面板的触摸传感器面板(touchsensorpanel)在内的触摸输入装置的触摸表面。这种触摸传感器面板可附着于显示屏的前面来使触敏表面覆盖显示屏的可看见的面。可使用人员利用手指等简单地触摸触摸屏来操作计算系统。通常,计算系统识别触摸屏上的触摸及触摸位置并解释这种触摸,由此可执行计算。

另一方面,触摸屏可利用各种方式和形态的显示模块。因此,作为包括各种方式和形态的显示模块的触摸输入装置,可有效检测触摸位置及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的需要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施加外力也可使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触摸输入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加强中间框架的强度来减少或防止中间框架的变形的触摸输入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外壳的内部减少或防止中间框架的移动的触摸输入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罩以及配置于上述罩的下侧的显示模块,检测向上述罩输入的触摸的压力,上述触摸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配置电池和主板的底板;以及中间框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于上述显示模块的下侧,配置于上述电池和上述主板的上侧,上述中间框架包括配置于上述中间框架的下部面并与上述外壳的底板相结合的引导部件。

其中,上述外壳的底板具有槽,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外壳的底板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贯通上述外壳的底板来以规定深度向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和上述外壳的底板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可与上述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底板的槽相结合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和上述外壳的底板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底板的槽的粘结剂或粘结胶带。

据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罩以及配置于上述罩的下侧的显示模块,检测向上述罩输入的触摸的压力,上述触摸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配置电池和主板的底板;以及中间框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于上述显示模块的下侧,配置于上述电池和上述主板的上侧,上述外壳包括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底板的上部面并与上述中间框架相结合的引导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下部面具有槽,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中间框架的下部面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还可包括贯通上述外壳的底板和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来以规定深度向上述中间框架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还可包括贯通上述中间框架来以规定深度向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和上述中间框架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可与上述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中间框架的槽相结合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和上述中间框架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中间框架的槽的粘结剂或粘结胶带。

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罩以及配置于上述罩的下侧的显示模块,检测向上述罩输入的触摸生物压力,上述触摸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配置电池和主板的底板;以及中间框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于上述显示模块的下侧,配置于上述电池和上述主板的上侧,上述中间框架包括配置于上述中间框架的下部面的引导部件,上述外壳包括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底板的上部面并与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相结合的引导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可包括可与上述槽相结合的突起。

其中,还可包括贯通上述外壳的底板和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并以规定深度向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还可包括贯通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来以规定深度向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和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可与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的槽相结合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和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具有槽,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引导部件的槽和上述中间框架的引导部件的槽的粘结剂或粘结胶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壳还包括从上述底板延伸的侧板,上述侧板的内部面包括支撑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的高度差面,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贯通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来向上述高度差面插入的结合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壳还包括从上述底板延伸的侧板,上述侧板的内部面包括支撑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的高度差面,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可包括贯通上述侧板来向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可朝向上侧或下侧弯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壳还包括从上述底板延伸的侧板,上述侧板的内部面包括支撑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的高度差面,上述触摸输入装置还包括贯通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来向上述侧板插入的结合部件。

其中,上述中间框架的两端部可朝向上侧或下侧弯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中间框架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中间框架的下部面的边缘部的边缘引导部件,上述边缘引导部件可与上述外壳的底板相结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触摸输入装置,具有即使施加外力也可使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的优点。

并且,具有通过加强中间框架的强度来减少或防止中间框架的变形的优点。

并且,具有在外壳的内部减少或防止中间框架的移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一结构的触摸传感器面板的结构和动作的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用于说明触摸压力检测方式,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

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一结构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5a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5c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7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3a至图13d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4a至图14e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5a至图15d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6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再一例的图。

图18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19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还有一例的图。

图20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又一例的图。

图21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又一例的图。

图22为用于说明图21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23为用于说明图22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24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又一例的图。

图25a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又一例的图。

图25b为用于说明图25a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26至图27为观察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图28为图26的变形例,是观察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图29为结合图27和图28的变形例,是观察图5a至图15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图30为图5a中示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可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对附图所示的特定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实施本发明。除特定实施方式之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互不相同,但是,无需相互排斥。同时,需要理解的是,后述的详细说明并不具有局限性的含义。

与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方式有关的详细说明与伴随其的附图关联,附图视为与整体发明的说明有关的一部分。与方向或指向性有关的内容仅用于说明的便利,并不以任何方式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具体地,示出“下、上、水平、垂直、上侧、下侧、向上、向下、上部、下部”等的位置的术语或它们的派生词(例如,“沿着水平方向、朝向下侧、朝向上侧”等)需参照进行说明的附图和相关说明来理解。尤其,这种相对词仅用于说明的便利,因此,本发明的装置无需以特定方向构成或进行工作。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提出一个要素(element)形成于另一要素的“上(上侧)或下(下侧)(onorunder)”时,上(上侧)或下(下侧)不仅包括两个要素相互直接(directly)接触的情况,还包括一个以上的其他要素配置(indirectly)于上述两个要素之间的情况。并且,在以“上(上侧)或下(下侧)”表达的情况下,以一个要素为基准,不仅包括上侧方向,还包括下侧方向。

并且,除非另行提及,“安装、附着、连接、相接、相互连接”等的结构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的术语可意味着个别结构直接或间接附着或连接或者固定的状态,这不仅包括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附着、连接、固定的状态,还包括无法移动的状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触摸输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可检测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利用于包括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mp3播放器、摄像机、便携式摄像机、电子词典等的可携带的电子产品在内的家庭用个人计算机(pc)、电视(tv)、数字通用光盘(dvd)、冰箱、空调、微波炉等的家庭用电子产品。并且,包括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可检测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可无限制地用于产业用控制装置、医疗装置等需要用于显示和输入的装置的所有产品。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所包括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结构和动作的图。参照图1,触摸传感器面板100可包括:驱动部12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以及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为了使上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进行工作,向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输入驱动信号;以及检测部110,接收包括与电容变化量有关的信息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触摸及触摸位置,上述电容变化量根据与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触摸表面有关的触摸变化。

如图1所示,触摸传感器面板100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以及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图1示出了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构成正交阵列,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使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具有包括对角线、同心圆及三维随机排列等的任一次元及其应用排列。其中,n及m为正整数,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值,大小可根据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所示,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能够以互相交叉的方式排列。驱动电极tx包括沿着第一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接收电极rx可包括沿着与第一轴方向交叉的第二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中,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相同的层。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绝缘膜(未图示)的相同的面。并且,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互不相同的层。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分别形成于一个绝缘膜(未图示)的两面,或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可形成于第一绝缘膜(未图示)的一面且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与上述第一绝缘膜不同的第二绝缘膜(未图示)的一面的上侧。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和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由透明导电物质(例如,由氧化锡(sno2)及氧化铟(in2o3)等形成的氧化铟锡(ito,indiumtinoxide)或氧化锡锑(ato,antimonytinoxide))等形成。但是,这仅为例示,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还可有其他透明导电物质或不透明导电物质形成。例如,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包括银墨(silverink)、铜(copper)、纳米银(nanosilver)及碳纳米管(cnt:carbonnanotube)中的至少一种。并且,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由金属网格(metalmesh)实现。

实施方式的驱动部120可将驱动信号向驱动电极tx1至txn输入。在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可从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依次并一次性对一个驱动电极输入。这种驱动信号的输入可再次反复进行。这仅为例示,可根据实施方式同时向多个驱动电极输入驱动信号。

检测部110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接收检测信号来检测触摸与否及触摸位置,上述检测信号包括在与接收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1至txn与接收电极rx1至rxm之间生成的电容cm101有关的信息。例如,检测信号可为向驱动电极tx输入的驱动信号通过在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之间生成的电容cm101耦合的信号。如上所述,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检测从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输入的驱动信号的过程可称为扫描(scan)触摸传感器面板100。

例如,检测部110可包括通过各自的接收电极rx1至rxm和开关相连接的接收器(未图示)。上述开关在检测相应接收电极rx的信号的时间区域被开启(on)来使检测信号从接收电极rx在接收器被检测。接收器可包括与放大器(未图示);以及反馈电容器,与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即,反馈路径相结合。在此情况下,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可与地面(ground)连接。并且,接收器还可包括与反馈电容器并联连接的重置开关。重置开关可重置通过接收器执行的从电流至电压的变换。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相应接收电极rx相连接来接收包括与电容(cm)101有关的信息的电流信号之后进行积分来变换为电压。检测部110还可包括通过接收器将所积分的数据切换为数字数据的模数转换器(未图示: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之后,数字数据可向处理器(未图示)输入来获取与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有关的触摸信息。检测部110可包括接收器、模数转换器以及处理器。

控制部130可执行控制驱动部120和检测部110的动作的功能。例如,控制部130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之后向驱动部120传递来使驱动信号向在规定时间预设的驱动电极tx输入。并且,控制部130生成检测控制信号之后向检测部110传递来使检测部110从在规定时间预设的接收电极rx接收检测信号来执行预设的功能。

在图1中,驱动部120及检测部110可构成可检测与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有关的触摸与否及触摸位置的触摸检测装置(未图示)。触摸检测装置还可包括控制部130。触摸检测装置可在包括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堆积于作为触摸传感电路的触摸传感集成电路(ic)(touchsensingintegratedcircuit)的上侧来实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所包括的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通过印刷于如导电迹线(conductivetrace)和/或电路基板上的导电图案(conductivepattern)等与触摸传感集成电路150所包括的驱动部120及检测部110相连接。触摸传感集成电路150可位于印刷有导电图案的电路基板,例如,第一印刷电路板(以下,称为第一印刷电路板(pcb))上。根据实施方式,触摸传感集成电路150可封装于用于使触摸输入装置1000进行工作的主板上。

如上所述,每个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的交叉地点生成规定值的电容c,在与手指相同的客体接近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情况下,可变更这种电容值。在图1中,上述电容进而示出互电容cm。可在检测部110检测这种电特性来检测与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有关的触摸与否和/或触摸位置。例如,可检测与由二维平面形成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表面有关的触摸与否和/或其位置,上述二维平面由第一轴和第二轴形成。

更具体地,当产生与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有关的触摸时,可通过检测输入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来检测触摸的第二轴方向的位置。与此相同,当触摸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时,可从通过接收电极rx接收的接收信号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的第一轴方向的位置。

以上,对作为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互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面板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检测触摸与否及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可利用除上述方法之外的自电容方式、表面电容方式、感应(proiected)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saw:surfaceacousticwave)、红外线(infrared)方式、光学成像方式(opticalimaging)、分散信号方式(dispersivesignaltechnology)及声脉冲识别(acousticpulserecognition)方式等一种触摸传感方式实现。

在可适用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可位于显示模块200的外部或内部。

可使用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显示模块200所包括的显示模块可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上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或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pm-oled)。

但是,本发明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显示模块200并不限定于此,可为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等离子显示面板(pdp,plasmadisplaypanel)等可显示的其他方式的模块。

由此,使用人员可通过视觉确认在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画面的同时触摸触摸表面来执行输入行为。在此情况下,显示模块200可包括从作为用于使触摸输入装置1000进行工作的主板(mainboard)上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或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processor)等接收输入来在显示模块显示所要的内容的控制电路。这种控制电路可封装于第二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在此情况下,用于使显示模块进行工作的控制电路可包括显示模块控制集成电路、图像控制集成电路(graphiccontrolleric)及其他用于使显示模块进行工作的电路。

接着如上所述的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动作相关的说明,参照图2至图3对检测触摸压力的方式及原理进行说明。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结构的图,图3为示出检测触摸压力的方式及用去其的压力传感器400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包括触摸传感器面板100、显示模块200、压力传感器400以及中间框架300。在此情况下,中间框架300可为基准电位层。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基准电位层的配置与图2不同。即,基准电位层可位于压力传感器400的上部,还可位于显示模块200内。并且,还可具有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层。在此情况下,与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层叠结构相对应地,压力传感器400的配置也可变得不同。对图3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同时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压力传感器400的具体的电极配置。在图3中示出的电极配置中,压力电极450、460位于显示模块200与中间框架300之间,能够以更接近显示模块200侧的方式配置。具体地,压力电极450、460可配置于显示模块200的下部面。

但是,与图3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压力电极450、460形成于显示模块200的下部面也无妨。其中,显示模块200的下部面可为显示模块200的下部面,还可为显示模块200的下端部中的一面。

中间框架300为基准电位层,可具有地电位。因此,随着触摸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触摸表面,中间框架300与压力电极450、460之间的距离d减少,最终,引起第一电极450与第二电极460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在通过客体500向图2所示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表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图2所示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00及显示模块200可被弯曲。由此,可减少中间框架300与第一电极450及中间框架300与第二电极460之间的距离d。在此情况下,随着上述距离d的减少,可减少第一电极450与第二电极460之间的互电容。因此,可在通过接收电极获取的检测信号中检测互电容的减少量来计算触摸压力的大小。

图4a至图4f示出各种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一结构的压力传感器400的结构性截面。

如图4a所示,在实施方式的压力电极模块400中,压力电极450、460位于第一绝缘层410与第二绝缘层411之间。例如,可在第一绝缘层410上形成压力电极450、460之后利用第二绝缘层411覆盖压力电极450、460。在此情况下,第一绝缘层410与第二绝缘层411可为如聚酰亚胺(polyimide)的绝缘物质。第一绝缘层410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第二绝缘层411可为由油墨(ink)形成的覆盖层(coverlayer)。压力电极450、460可包含如铜和铝的物质。根据实施方式,第一绝缘层410与第二绝缘层411之间及压力电极450、460与第一绝缘层410之间可被如液体粘结剂(iquidbond)的粘结剂(未图示)粘结。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压力电极450、460可在第一绝缘层410上设置具有与压力电极图案相应的贯通孔的掩膜(mask)之后喷射导电喷雾(spray)来形成。并且,压力电极450、460还可由利用辊的凹版印刷方式印刷于第一绝缘层410。

在图4a中,压力传感器400还包括弹性泡沫440,弹性泡沫440可在作为第二绝缘层411的一面的与第一绝缘层410相反的方向形成。之后,当压力传感器400配置于中间框架300上时,以第二绝缘层411为基准,可在中间框架300侧配置弹性泡沫440。

在此情况下,为了将压力传感器400附着于中间框架300,具有规定厚度的粘结胶带430可形成于弹性泡沫440的外围。根据实施方式,粘结胶带430可为双面粘结胶带。在此情况下,粘结胶带430还可执行使弹性泡沫440粘结于第二绝缘层411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在弹性泡沫440的外围配置粘结胶带430来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器400的厚度。

在图4a中例示的压力传感器400配置于中间框架300上的情况下,压力电极450、460能够以检测压力的方式进行工作。例如,压力电极450、460配置于显示模块200侧,基准电位层与中间框架300相对应,弹性泡沫440可执行与间隔层420相对应的工作。例如,在从上部触摸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情况下,弹性泡沫440被按住来减少压力电极450、460与作为基准电位层的中间框架300之间的距离,由此可减少第一电极450与第二电极460之间的互电容。可通过这种电容变化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与图4a所示的不同地,压力传感器400可不通过位于弹性泡沫440的外围的粘结胶带430附着于中间框架300。在图4b中,为了使弹性泡沫440粘结于第二绝缘层411,可在弹性泡沫440上包括第一粘结胶带431,并且,为了使压力传感器400粘结于中间框架300,可在弹性泡沫440上包括第二粘结胶带432。如上所述,通过配置第一粘结胶带431及第二粘结胶带432来使弹性泡沫440坚固地附着于第二绝缘层411,并且,可使压力传感器400坚固地附着于中间框架300。根据实施方式,图4b所例示的压力传感器400可不包括第二绝缘层411。例如,第一粘结胶带431可起到直接覆盖压力电极450、460的覆盖层的作用的同时可起到使弹性泡沫440附着于第一绝缘层410及压力电极450、460的作用。这还可适用于以下的图4c至图4f的情况。

图4c示出图4a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在图4c中,可在弹性泡沫440形成贯通弹性泡沫440的孔h(hole)来在触摸触摸输入装置1000时使弹性泡沫440很好地被按压。孔h可填充有空气。在弹性泡沫440很好地被按压的情况下,压力检测的灵敏度可得到提高。并且,可通过在弹性泡沫400形成孔h来去除使压力传感器400附着于中间框架300等使空气引起的弹性泡沫400的表面突出的现象。在图4c中,为了使弹性泡沫400坚固地粘结于第二绝缘层411,除粘结胶带430之外,还可包括第一粘结胶带431。

图4d示出图4b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与图4c相同地,在弹性泡沫440形成有贯通弹性泡沫440的高度的孔h。

图4e示出图4b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在作为第一绝缘层410的一面的与弹性泡沫440不同方向的一面还包括第二弹性泡沫441。这种第二弹性泡沫441可以为了之后在触摸输入装置1000附着压力传感器400时使向显示模块200传递的冲击最小化而追加形成。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第二弹性泡沫441粘结于第一绝缘层410,还可包括第三粘结层433。

图4f例示以能够检测压力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压力传感器400的结构。在图4f中,示出隔着弹性泡沫440配置第一电极450、451与第二电极460、461的压力传感器400结构。与参照图4b进行的说明类似地,第一电极450、451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10与第二绝缘层411之间,可形成有第一粘结胶带431、弹性泡沫440及第二粘结胶带432。第二电极460、461形成于第三绝缘层412与第四绝缘层413之间,第四绝缘层413可通过第二粘结胶带432附着于弹性泡沫440的一面侧。在此情况下,在第三绝缘层412的基板侧一面可形成有第三粘结胶带433,压力传感器400可通过第三粘结胶带433附着于中间框架300。如参照图4b进行的说明,根据实施方式,图4f所例示的压力传感器400可不包括第二绝缘层411和/或第四绝缘层413。例如,第一粘结胶带431可起到直接覆盖第一电极450、451的覆盖层的作用的同时起到使弹性泡沫440附着于第一绝缘层410及第一电极450、451的作用。并且,第二粘结胶带432起到直接覆盖第二电极460、461的覆盖层的作用的同时起到使弹性泡沫440附着于第三绝缘层412及第二电极460、461的作用。

在此情况下,通过触摸触摸输入装置1000来按压弹性泡沫440并可增加第一电极450、451与第二电极460、461之间的互电容。可通过这种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可将第一电极450、451和第二电极460、461中的一个作为地面来通过剩余一个电极检测自电容。

在图4f的情况下,相比于以单一层形成电极的情况,压力传感器400的厚度及制造成本虽增加,可保障不根据位于压力传感器400的外部的基准电位层的特性变化的压力检测性能。即,如图4f所示,可通过构成压力传感器400来使检测压力时的外部电位(地面)环境引起的影响最小化。因此,与适用压力传感器400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种类无关地,可使用相同的压力传感器400。

以上,利用包括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的压力电极对基于随着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越接近基准电位层而变化的互电容变化量的压力检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400还可基于自电容的变化量执行触摸压力检测。

简要说明如下,即,可利用形成于压力电极(可利用驱动电极或接收电极)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自电容(selfcapacitance)检测触摸压力。即,可利用形成于驱动电极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自电容和/或形成于接收电极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自电容检测触摸压力。在即使使用人员触摸也未施加触摸压力的情况下,压力电极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距离不变,因此,自电容值不变。在此情况下,仅检测到借助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触摸位置。但是,在还施加触摸压力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方式改变自电容值,压力传感器400根据自电容的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

具体地,若借助触摸施加压力,则基准电位层或压力电极(可利用驱动电极或接收电极)进行移动来使基准电位层与压力电极之间的距离接近并增加自电容值。根据所增加的自电容值判断触摸压力的大小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5a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在触摸输入装置的外壳1080内不仅包括显示模块1010、1020和在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1050的中间框架1091,还包括供给驱动电源的电池1060和安装驱动装置所述的各种结构要素的主板1070。

外壳1080还可命名为后罩(backcover)。

在图5a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0、1020之间具有以规定间隔隔开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气隙(air-gap)。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cushion)。

图5a中示出显示模块1010、1020为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模块1010、1020包括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和背光单元1020,这收容于中间框架1091内。另一方面,在显示模块1010、1020的显示面可形成有罩1000。在背光单元1020的下侧具有压力传感器1050。

在图5a中示出在背光单元1020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配置金属罩103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省略金属罩1030的构成。其中,金属罩1030可命名为不锈钢(sus,steelusestainless)。

金属罩1030坚固地固定并保护显示模块1010、1020的同时可具有屏蔽电磁波的功能。因此,优选地,金属罩1030由具有可阻隔外部冲击的规定刚性的金属形成。

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下侧的压力传感器1050的详细结构与上述说明相同,因此,再次省略详细说明。压力传感器1050所包括的压力电极用于传感根据与基准电位层的距离变化的电容变化量,在图5a的实施方式中,将配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侧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

中间框架1091与压力传感器1050隔开规定间隔,若通过客体的触摸施加压力来使压力传感器1050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距离接近,则电容(自电容或互电容)被改变,可根据其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通过加强中间框架1091的强度来即使向触摸输入装置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使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例如,若使用人员掉落内置有触摸输入装置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平板手机来向触摸输入装置施加一定的外力,则中间框架1091可被变形,那么,作为基准电位层的中间框架1091与包括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压力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与出厂时的距离不同。在此情况下,通过最初校准(calibration)与未知无关地以规定方式设置了压力敢接灵敏度,若改变上述距离,则特定位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与其他位置额压力传感灵敏度不同。可通过加强中间框架1091的强度来减少或防止外力引起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的变化。以下,详述中间框架1091的详细结构。

中间框架1091包括上部面和下部面。

在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上配置有压力传感器1050。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与压力传感器1050隔开规定间隔来配置。中间框架1091可用作压力传感器1050所包括的压力电极的基准电位层。

在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下侧配置有电池1060和主板1070。在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可配置引导电池1060和主板1070的引导部件1091a。引导部件1091a可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形成为一体,还可附着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引导部件1091a可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一同形成收容电池1060和主板1070的空间。电池1060和主板1070的移动被引导部件1091a受限,因此,可防止电池1060和主板1070从准确的位置脱离的问题。并且,引导部件1091a可通过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力量减少中间框架1091被弯曲的现象。即,引导部件1091a可加强中间框架1091的强度。

若引导部件1091a加强中间框架1091的强度,如上所述,可使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例如,在中间框架1091为包括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压力电极的基准电位层的情况下,若中间框架1091被外力变形,则作为基准电位层的中间框架1091与压力电极之间的间隔改变,因此,按照位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可变得不同。可通过在中间框架1091配置引导部件1091a来防止中间框架1091的变形的同时使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

引导部件1091a可与外壳1080相结合。若引导部件1091a与外壳1080相结合,则在外壳1080的内部更坚固地支撑中间框架1091,可通过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的力显著减少中间框架1091弯曲的现象。

参照之后的图16至图30来对与引导部件1091a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有关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中间框架1091可支撑罩1000。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可支撑罩1000。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可包括内部面和外部面。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的内部面可从压力传感器1050的侧面与显示模块1010、1020隔开规定间隔来配置。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的外部面能够以与外壳1080的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配置,还能够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

主板1070收容或固定驱动设置有触摸输入装置的装置所需的各种结构要素(例:集成电路(ic)等),可由金属材质形成来与地面(gnd)相连接。但是,并不限定于金属材质。主板1070的形状可根据所收容的结构要素具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尤其,主板1070具有屏蔽(shielding)收容于内部的各种结构要素的功能,可屏蔽外部信号的流入或内部信号的释放。

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5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仅在压力传感器1050和金属罩1030的位置具有差异,其余结构没有差异。

具有差异的部分的具体说明如下,即,在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金属罩1030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在图5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金属罩1030配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或者,在图5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与金属罩1030之间。

其中,虽未在额外的图中示出,显示模块1010、1020与压力传感器1050能够以隔开规定间隔的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背光单元1020的下部面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上部面能够以相互隔开的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压力传感器1050可配置于金属罩1030的上部面。

在图5b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0、1020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包括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压力电极用于传感根据与基准电位层的距离变化的电容变化量,在图5b的实施方式中,基准电位层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内部。

图5c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5c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还包括外侧罩1000’,压力传感器1050的位置不同。在图5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外侧罩1000’在罩1000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外侧罩1000’的下部面。

图5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6可具有形成于压力传感器1050与罩1000之间的空间1100。作为变形例,在空间1100可配置由规定物质形成的压缩层。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6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1040。其余结构要素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金属罩1030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

弹性部件1040位于金属罩1030的下侧,这种弹性部件1040吸收外部冲击来执行保护触摸输入装置的内部的构成(尤其,显示模块)的功能。因此,优选地,弹性部件1040由可吸收冲击的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但是,金属罩1030和弹性部件1040可被省略或被具有与此相同的功能的其他构成代替。当然,与图6不同地,两者的位置调换也无妨,可形成于显示模块的下部的一部分区域,而不是形成于显示模块的下部的整体区域。即,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金属罩1030和弹性部件1040的位置或材质、形状。

在图6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0、1020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再次部分可形成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再次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工作方式与图5a的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将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部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7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7a,图7a所示的显示模块1015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模块,尤其,可具有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其余结构要素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为利用如下原理的自发光显示模块,即,若向荧光或磷光有机物薄膜输入电流,则电子与空穴在有机物层相结合并产生光,构成发光层的无机物质决定光的颜色。

具体地,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如下的原理,即,若在玻璃或塑料的上侧涂敷有机物并输入电流,则有机物放出光。即,利用如下的原理,即,若向有机物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来与发光层再次结合,则形成高能源状态的激子(excitation),激子向低能源状态降低并释放能源的同时生成特定波长的光。在此情况下,光的颜色根据发光层的有机物变得不同。

有机发光二极管根据构成像素矩阵的像素的工作特性具有线驱动方法的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和个别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两者均不需要背光,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可很薄地实现显示模块,明暗度根据角度维持在规定水平,根据温度的颜色再现性优秀。并且,未驱动像素不消耗电力,因此很经济。

在动作方面,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高电流仅在扫描时间(scanningtime)内发光,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低电流在帧时间(frametime)内持续维持发光状态。因此,相比于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分辨率优秀、有利于大面积显示模块驱动、耗电少的优点。并且,可通过内置薄膜晶体管(tft)来个别地控制每个元件,因此,容易实现精致的画面。

在图7a的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不存在背光单元。

在图7a的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还可配制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

在图7a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5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缓冲垫。

工作方式与图5a的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将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部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另一方面,在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侧还可配置图5b所示的金属罩1030。在此情况下,压力传感器1050能够以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用于压力传感的基准电位层可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内部。

图7b为本发明有益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7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7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还包括外侧罩1000’,压力传感器1050的位置不同。在图7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外侧罩1000’在罩1000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外侧罩1000’的下部面。

图7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具有形成于压力传感器1050与罩1000之间的空间1100。作为变形例,在空间1100可配置由规定物质形成的压缩层。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8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1040。其余结构要素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参照图8,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

弹性部件1040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下侧,这种弹性部件1040吸收外部冲击来执行保护触摸输入装置的内部的构成(尤其,显示模块)的功能。因此,优选地,弹性部件1040由可吸收冲击的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但是,弹性部件1040可被省略或被具有与此相同功能的其他构成代替。并且,可仅形成于显示模块1015的下部的一部分区域,而不是形成于显示模块1015的下部的整体区域。

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弹性部件1040之间还可配置图6所示的金属罩1030。

在图8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5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工作方式与图7的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将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部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9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上。即,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上。其余结构要素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在图9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0、1020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先定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缓冲垫。

工作方式可与图5a的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可利用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上部面或下部面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还可利用配置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与背光单元1020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可利用配置于构成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内部的多个层中的两个层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例如,在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包括第一基板(或颜色过滤层)、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液晶层、配置于液晶层的下侧的第二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层)的情况下,基准电位层(未图示)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还可配置于液晶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可将金属罩1030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6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10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弹性部件1040,上述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上。即,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弹性部件1040的上部面,上述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上。其余结构要素与图6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在图10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0、1020之间具有给开规定间隔的部分,在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工作方式与图6的实施方式相同。可将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部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工作方式可与图9的实施方式相同。可利用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上部面或下部面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还可利用配置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与背光单元1020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可利用配置于构成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内部的多个层中的两个层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例如,在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包括第一基板(或颜色过滤层)、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液晶层、配置于液晶层的下侧的第二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层)的情况下,基准电位层(未图示)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还可配置于液晶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还可将金属罩1030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11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11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上。即,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上。其余结构要素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在图11的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还可配置图9所示的金属罩1030。

在图11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5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工作方式可与图7的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可利用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上部面或下部面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可利用配置于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内部的多个称重的两个层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例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或顶盖层)、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的下侧的的第二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层)的情况下,基准电位层(未图示)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之间,还可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在还配置有图9所示的金属罩1030的情况下,可将金属罩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相比于图8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12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弹性部件1040上,上述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上。即,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弹性部件1040的上部面,上述弹性部件1040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部面上。其余结构要素与图8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结构要素相同。

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与压力传感器1050之间还可配置图10所示的金属罩1030。

在图12中,在中间框架1091与显示模块1015之间具有隔开规定间隔的部分,此部分可形成有气隙。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此部分可配置规定的缓冲垫。

工作方式与图8的实施方式相同。可将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050的下部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工作方式可与图11的实施方式相同。可利用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上部面或下部面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可利用配置于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内部的多个层中的两个层之间的基准电位层(未图示)检测触摸压力。例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或顶盖层)、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的下侧的第二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层)的情况下,基准电位层(未图示)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之间,还可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在还配置图10所示的金属罩1030的情况下,还可将金属罩用作基准电位层检测触摸压力。

图13a至图13d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地,图13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13b至图13d为各种变形例。

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13a至图13d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内。即,图13a至图13d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器1050嵌入(embedded)于显示模块1010、1020的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参照图13b至图13d对压力传感器1050嵌入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各种例进行说明。

如图13b所示,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包括第一基板1010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液晶层1010b以及配置于液晶层1010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0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第一基板1010a的上部面。

第一基板1010a可为玻璃,还可为塑料。例如,第一基板1010a可为颜色过滤玻璃。

第二基板1010c可为玻璃,还可为塑料。例如,第二基板1010c可为薄膜晶体管玻璃。

压力传感器1050能够以各种方法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第一基板1010a的上部面。例如,可通过利用光刻技术(photolithography)的方法、利用抗蚀剂(etchingresist)的方法、利用蚀刻膏(etchingpaste)的方法、凹版(gravure)印刷方法、喷墨印刷法(inkjetprinting)、丝网印刷法(screenprinting)、柔板印刷法(flexography)及转印印刷法(transferprinting)中的至少一种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0a的上部面。

如图13c所示,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包括第一基板1010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液晶层1010b以及配置于液晶层1010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0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第一基板1010a的下部面。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0a的下部面的方法可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

如图13d所示,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包括第一基板1010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液晶层1010b以及配置于液晶层1010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0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第二基板1010c的上部面。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二基板1010c的上部面的方法可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虽未图示,作为另一实施例,压力传感器1050可直接形成于第二基板1010c的下部面。

在图13b至图13d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工作方式中,可将设置于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的显示模块1010、1020的下侧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检测触摸压力。

其中,虽未通过额外的附图示出,在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的显示模块1010、1020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可配置有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且可配置有图6所示的弹性部件1040。其中,在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还配置于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的显示模块1010、1020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情况下,可将金属罩用作基准电位层检测触摸压力。

图14a至图14e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地,图14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14b至图14e为各种变形例。

相比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14a至图14e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压力传感器1050配置于作为显示模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内。即,图14a至图14e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器1050嵌入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参照图14b至图14e对压力传感器1050嵌入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各种例进行说明。

如图14b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1015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以及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5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一基板1015a的上部面。

第一基板1015a可为玻璃,还可为塑料。例如,第一基板1015a可为顶盖玻璃。

第二基板1015c可为玻璃,还可为塑料。例如,第二基板1015c可为薄膜晶体管玻璃。

压力传感器1050能够以各种方法直接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一基板1015a的上部面。例如,可通过利用光刻技术的方法、利用抗蚀剂的方法、利用蚀刻膏的方法、凹版印刷法、喷墨印刷法、丝网印刷法、柔板印刷法及转印印刷法中的至少一种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5a的上部面。

如图14c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1015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以及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5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一基板1015a的下部面。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5a的下部面的方法可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

如图14d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1015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以及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5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二基板1015c的上部面。将压力传感器1050形成于第二基板1015c的上部面的方法可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

如图14e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包括第一基板1015a、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下侧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以及配置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5b的下侧的第二基板1015c。其中,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二基板1015c的下部面。将压力传感器1050直接形成于第二基板1015c的下部面的方法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

在图14b至图14e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工作方式中,可设置于将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的显示模块1015的下侧的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其中,虽未在额外的附图示出,可在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的显示模块1015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配置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并可配置图6所示的弹性部件1040。其中,在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还配置于嵌入有压力传感器1050额显示模块1010、1020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情况下,可将金属罩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在图14b至图14e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工作方式中,还可利用根据嵌入于显示模块1015的内部的压力传感器1050与额外的设置于显示模块1015的下侧的另一压力传感器(未图示)之间的距离变化的互电容方式检测触摸压力。

图15a至图15d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地,图15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15b至图15d为各种变形例。

相比于图7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图15a至图15d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未设置压力传感器1050。图15a至图15d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利用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10、1015的驱动电极或安装于显示模块1010、1015的外部或内部的触摸传感器检测压力。具体参照图15b至图15d进行说明。

在图15a中,配置于罩1000的下侧的部件1010或1015可为图13a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还可为图14a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另一方面,在图15a中,在配置于罩1000的下侧的部件为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的下侧省略了图13a所示的背光单元1020。

如图15b所示,触摸传感器100a、100b包括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多个电极100a、100b。

其中,多个电极100a、100b包括用于互电容方式的接收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100a以及输出检测信号的接收电极100b。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相互隔开来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上部面。

另一方面,多个电极100a、100b分别可为接收驱动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的用于自电容方式的自(self)电极。

将多个电极100a、100b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上部面的方法可为利用光刻技术的方法、利用抗蚀剂的方法、利用蚀刻膏的方法、凹版印刷法、喷墨印刷法、丝网印刷法、柔板印刷法及转印印刷法中的至少一种。

包括图15b所示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将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根据电容检测触摸压力,上述电容根据多个电极100a、100b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极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当利用基准电位层与多个电极100a、100b之间的距离变化检测触摸压力时,可将多个电极100a、100b区别为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来以互电容方式检测触摸压力,还可将多个电极100a、100b作为自电极来以自电容方式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包括图15b所示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还能够以将多个电极100a、100b作为驱动电极、将额外设置于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下侧的另一电极作为接收电极的互电容方式检测触摸压力。

如图15c所示,触摸传感器100a、100b包括驱动电极100a以及接收电极100b。驱动电极100a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二基板1010c或1015c的上部面,接收电极100b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上部面。将驱动电极100a直接形成于第二基板1010c或1015c的上部面、将接收电极100b直接形成于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上部面的方法可为之前说明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

包括图15c所示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将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根据电容检测触摸压力,上述电容根据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极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虽未在额外的附图示出,在图15c中,驱动电极100a还可配置于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下部面。在此情况下的触摸输入装置也能够以与包括图15c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相同的方式进行工作。

图15c所示的驱动电极100a可用作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电极。

如图15d所示,触摸传感器100a、100b包括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可相互隔开来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器模块1010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015的第二基板1010c或1015c的上部面。

其中,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还可为用于驱动液晶层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层1010b或1015b的共通电极。

包括图15d所示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可将中间框架1091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根据电容检测触摸压力,上述电容根据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极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虽未在额外的附图中示出,在图15d中,驱动电极100a和接收电极100b还可配置于第一基板1010a或1015a的下部面。在此情况下的触摸输入装置也能够以与图15d的包括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相同的方式进行工作。

虽未在额外的图中示出,可在显示模块1010或1015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配置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并可配置图6所示的弹性部件1040。其中,在图5a所示的金属罩1030还配置于显示模块1010或1015与中间框架1091之间的情况下,可将金属罩用作基准电位层来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包括图15d所示的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触摸输入装置还能够以将多个电极100a、100b用作驱动电极、将额外设置于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下侧的另一电极用作接收电极的互电容方式检测触摸压力。

图15d所示的触摸传感器100a、100b中的至少一个还可用作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10或1015)”’的电极。

图16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一例的图。

参照图16,在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配置图5a至图15所示的引导部件1091a。

引导部件1091a为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突出的部分,将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划分为多个。被引导部件1091a划分为多个的部分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一同形成多个收容空间,在所形成的多个收容空间配置图5a至图15所示的电池1060和主板1070等。

引导部件1091a不仅引导图5a至图15所示的电池1060和主板1070等,还可执行使中间框架1091不会被外力弯曲或折断的支撑作用。中间框架1091起到与图5a及图6至图15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050的压力电极有关的基准电位层作用,因此,中间框架1091不会被外力弯曲或折断尤为重要。其中,仅在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简单地配置引导部件1091a无法完全去除或减少外力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被弯曲或折断的现象。若引导部件1091a与外壳1080相结合,则可显著减少或完全去除外力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被弯曲或折断的现象。

引导部件1091a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面(或内部面)相接触。若引导部件1091a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面相接触,则外壳1080直接支撑引导部件1091a,外壳1080与引导部件1091a形成为一体,因此,可显著减少或完全去除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的力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被弯曲的现象。

若引导部件1091a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面相接触,则可使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例如,在中间框架1091为压力传感器的基准电位层的情况下,若中间框架1091被外力变形,则作为基准电位层的中间框架1091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间隔改变,因此每个位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可变得不同,可通过引导部件1091a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面相接触来使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

如图16所示,引导部件1091a具有槽1091h,外壳1080的底板1081可包括可向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插入的突起1081p。

突起1081p可以为了向槽1091h插入或从槽1091h分离为具有需要规定的外力的结构。没有规定的外力突起1081p无法向槽1091h插入。向槽1091h插入之后的突起1081p没有规定的外力无法从槽1091h分离。

槽1091h与突起1081p可具有相互对应的结构和形状。槽1091h可具有内部空间的宽度大于入口的宽度的结构,突起1081p也可具有与此相对应的结构。

槽1091h的数量与突起1081p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一对一的相对应,槽1091h的数量还可小于突起1081p的数量。例如,一个槽1091h可与两个以上的突起1081p相结合。

突起1081p能够以插入匹配的方式(fitsystem)与槽1091h相结合。突起1081p能够以间隙匹配(clearancefit)方式、过盈匹配(interferencefit)方式及过渡匹配(transitionfit)方式中的一种与槽1091h相结合。

图17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再一例的图。

相比于图16所示的一例,图17所示的一例的槽和突起的位置相反。

参照图17,引导部件1091a包括突起1091p,外壳1080的底板1081可具有使引导部件1091a的突起1091p插入的槽1081h。

突起1091p可以为了向槽1081h插入或从槽1081h分离而具有需要规定的外力的结构。没有规定地外力突起1091p无法向槽1081h插入。向槽1081h插入之后的突起1091p没有规定的外力无法从槽1081h分离。

槽1081h和突起1091p看具有相互对应的结构和形状。槽1081h可具有内部空间的宽度大于入口的宽度的结构,突起1091p也可具有与此相对应的结构。

槽1081h的数量和突起1091p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一对一的相对应,槽1081h的数量可小于突起1091p的数量。例如,一个槽1081h可与两个以上的突起1091p相结合。

突起1091p能够以插入匹配的方式与槽1081h相结合。突起1091p能够以间隙匹配方式、过盈匹配方式及过渡匹配方式中的一种与槽1081h相结合。

图18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参照图18,引导部件1091a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面(或内部面)相接触,结合部件1100可使外壳1080的底板1081与引导部件1091a不分离的方式相结合。其中,结合部件1100可贯通底板1081来向引导部件1091a插入。结合部件1100可为铆销(rivet)、螺纹(screw)及自攻螺钉(tappingscrew)中的一种。

图19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还有一例的图。

参照图19,引导部件1091a具有槽1091h,外壳1080的底板1081具有槽1081h。

在底板1081的槽1081h上配置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在底板1081的槽1081h和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配置结合部件1100’。

结合部件1100’的上部向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插入,下部向底板1081的槽1081h插入。结合部件1100’的上部可具有与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相对应的结构和形状,结合部件1100’的下部可具有与底板1081的槽1081h相对应的结构和形状。

结合部件1100’的上部可以为了向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插入或从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分离而具有需要规定的外力的结构。

底板1081的槽1081h的数量和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一对一的相对应,两者数量还可不同。

结合部件1100’能够以插入匹配的方式与底板1081的槽1081h或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相结合。结合部件1100’能够以隙匹配方式、过盈匹配方式及过渡匹配方式中的一种与底板1081的槽1081h或引导部件1091a的槽1091h相结合。

图20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又一例的图。

参照图20,如图19所示,引导部件1091a具有槽,外壳1080的底板1081具有槽。在底板1081的槽上配置引导部件1091a的槽,在底板1081的槽与引导部件1091a的槽配置结合部件1100”。

结合部件1100”可为粘结部件。粘结部件包括粘结剂及粘结胶带。

若使用图16、图17、图18、图19及图20所示的各种例,可在图5a至图15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中,尤其,在图9至图12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发挥有利效果。具体地,当制造图9至图12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时,在将罩1000、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及压力传感器1050安装于中间框架1091之后使中间框架1091与外壳1080相结合的情况下,在中间框架1091的上侧已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50等,因此,如后述的图21的一例,不可使结合部件1100与中间框架1091相结合。但是,若使用图16、图17、图18、图19及图20所示的各种例,则不将压力传感器1050从中间框架1091分离也可使中间框架1091与外壳1080相结合。

并且,若使用图16、图17、图18、图19及图20所示的各种例,则可在需要确认、维修或更换图5a至图15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电池1060或主板1070的情况下可发挥有利效果。在后述的图21的一例中,在需要确认、维修或更换电池1060或主板1070的情况下,需要去除安装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侧的罩1000、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及压力传感器1050之后取出结合部件1100的繁琐工序,在图16、图17、图18、图19及图20所示的各种例无需去除安装于中间框架1091的上侧的罩1000、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及压力传感器1050,可直接施加规定的力或去除结合部件来从外壳1080分离中间框架1091。

图21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又一例的图。

图21所示的一例与图16至图20所示的各种例不同。图16至图20所示的各种例的中间框架1091包括引导部件1091a,图21所示的一例的中间框架1091没有引导部件。但是,外壳1080的底板1081包括引导部件1081a。

引导部件1081a从底板1081的内部面突出,引导部件1081a的末端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相结合。在此情况下,与图18所示的相同的结合部件1100贯通中间框架1091来向引导部件1081a插入。

虽未在额外的附图中记载,图16、图17、图19及图20所示的结合结构还可适用于图21所示的一例。

图21所示的例可在图5a至图15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中,尤其,在图5a至图8、图13a及图14a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发挥有利效果。图5a至图8、图13a及图14a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通过额外的工序制造罩1000和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在与之前的工序不同的工序中制造外壳1080和中间框架1091之后,可使罩1000和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安装于与外壳1080相结合的中间框架1091。外壳1080与中间框架1091已通过结合部件1100在内部相结合,因此,与图18的一例相反地,具有无法从外部确认结合部件1100的优点。

图22为用于说明图21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相比于图21所示的实施例,图22所示的变形例的结合部件1100的位置不同。具体地,参照图22,结合部件1100贯通外壳1080的底板1081和外壳1080的引导部件1081a来向中间框架1091插入。

图23为用于说明图22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在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均包括引导部件1091a、1081a。中间框架1091的引导部件1091a与外壳1080的引导部件1081a相结合。

结合部件1100贯通外壳1080的底板1081和外壳1080的引导部件1081a来向中间框架1091的引导部件1091a插入。

若使用图22和图23所示的例,则可在图5a至图15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中,尤其,在图9至图12所示的多个触摸输入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发挥有利效果。具体地,当制造图9至图12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时,在将罩1000、显示模块1010、1020、1015及压力传感器1050安装于中间框架1091之后使中间框架1091与外壳1080相结合的情况下,已在中间框架1091的上侧安装压力传感器1050等,因此,如后述的图21的一例,无法使结合部件1100与中间框架1091相结合。但是,若使用图22和图23所示的实施例,则不将压力传感器1050从中间框架1091分离也可使中间框架1091与外壳1080相结合。

虽未在额外的附图中示出,图16、图17、图19及图20所示的结合结构还可适用于图22和图23所示的变形例。

图24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又一例的图。

参照图24,外壳1080包括从底板1081及底板1081延伸的侧板1083’。侧板1083’包括外部面和内部面,内部面包括支撑中间框架1091的一端的高度差面1083a’。在高度差面1083’上配置中间框架1091的一端。结合部件1200贯通中间框架1091的一端来以规定深度向高度差面1083’插入。

在如上所述的外壳1080与中间框架1091的结合中,外壳1080的侧板1083’支撑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结合部件1200使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坚固地与外壳1080的侧板1083’相结合,因此,具有可减少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的例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被移动或变形的现象的优点。

中间框架1091可包括引导部件1091a,引导部件1091a可通过图16至图23所示的多个中的一种与外壳1080的底板1081相结合。

图25a为用于说明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又一例的图。

相比于图24所示的一例,图25a所示的一例的结合部件1200的位置不同。

在图25a所示的一粒中,结合部件1200贯通外壳1080的侧板1083’来以规定深度向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插入。其中,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呈向上弯曲的形状。

在如上所述的外壳1080与中间框架1091的结合中,外壳1080的侧板1083’支撑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结合部件1200使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坚固地与外壳1080的侧板1083’相结合,因此,具有可减少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的例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被移动或变形的现象的优点。

中间框架1091可包括引导部件1091a,引导部件1091a可通过图16至图23所示的多个中的一种与外壳1080的底板1081相结合。

图25b为用于说明图25a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相比于图25a所示的变形例,图25b所示的变形例的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的形状不同,其余相同。

图25a所示的变形例中的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呈向上弯曲的形状,图25b所示的变形例中的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呈向下弯曲的形状。

图25c为用于说明图25a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相比于图25a所示的变形例,图25c所示的变形例的结合部件1200的结合位置不同,其余相同。

在图25c所示的变形例中,结合部件1200贯通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来向侧板1083’插入。

图25d为用于说明图25b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相比于图25b所示的变形例,图25d所示的变形例的结合部件1200的结合位置不同,其余相同。

在图25d所示的变形例中,结合部件1200贯通中间框架1091的两端部来向侧板1083’插入。

图26为观察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参照图26,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长度大于宽度。而且,引导部件1091a’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可沿着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长度方向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间部。其中,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间部可为包括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心的规定区域,但并不限定于此。以引导部件1091a’为基准,在左侧配置电池1060并可在右侧配置主板1070,考虑到电池1060的大小,引导部件1091a’可朝向一侧倾斜来配置。

可在引导部件1091a’形成图16所示的槽1091h或配置图17所示的突起1091p。其中,图16所示的槽1091h或图17所示的突起1091p可呈如图27所示的形状。

图28为图26变形例,是观察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参照图28,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长度大于宽度。而且,引导部件1091a’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可沿着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宽度方向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间部。其中,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间部可为包括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中心的规定区域,但并不限定于此。以引导部件1091a’为基准,可在上侧配置电池1060并在下侧配置主板1070,考虑到电池1060的大小,引导部件1091a’可惜好像一侧倾斜来配置。

可在引导部件1091a’以与图26或图27所示相同的方式配置图16所示的槽1091h或图17所示的突起1091p。

图29为结合图27和图28的变形例,是观察图5a至图15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主视图。

参照图29,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长度大于宽度。第一引导部件1091a’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且沿着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长度方向配置,第二引导部件1091a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且沿着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长度方向配置。第一引导部件1091a’可与第二引导部件1091a相连接。第一引导部件1091a’的一端可与第二引导部件1091a相连接。

以第一引导部件1091a’为基准,在上侧配置主板1070,以第二引导部件1091a为基准,可在右侧配置电池1060。以第二引导部件1091a为基准,还可在左侧配置其他部件1075。

可在第一引导部件1091a’和第二引导部件1091a以与图26或图27所示的相同的方式配置图16所示的槽1091h或图17所示的突起1091p。

图30为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变形例。

参照图30,相比于图5a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在图30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中,在中间框架1091具有差异。

相比于图5a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图30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还包括边缘引导部件1091e。边缘引导部件1091e配置于中间框架1091的下部面的边缘部。

边缘引导部件1091e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板的上部面相接触。若边缘引导部件1091e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板的上部面相接触,则外壳1080直接支撑包括引导部件1091a在内的边缘引导部件1091e,因此,还可减少如使用人员或外部设备引起的外力、重力、朝向特定方向的瞬间移动引起的反作用等的规定的力引起的中间框架1091弯曲的现象。即,边缘引导部件1091e能够以比图5a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更强的方式加强中间框架1091的强度。并且,若边缘引导部件1091e的末端与外壳1080的底板相接触,则可更加进一步使触摸输入装置的压力传感灵敏度维持在规定水平。并且,还具有通过边缘引导部件1091e更稳定地从外部冲击保护电池1060和主板1070的优点。

另一方面,虽未在额外的附图中示出,图16至图25b所示的中间框架1091和外壳1080的结合结构还可适用于边缘引导部件1091e。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为例示,并不限定本发明,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超过本实施方式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在上述内容中未例示的各种变形和应用。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每个结构要素可进行变形来实施。而且,与这种变形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包括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所规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0:罩

1010:液晶显示器模块

1015: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

1020:背光单元

1030:金属罩

1040:弹性部件

1050:压力传感器

1060:电池

1070:主板

1080:外壳

1091:中间框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