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6480发布日期:2018-08-04 14: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和系统,具体为研发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主流的研发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瀑布式开发、敏捷式开发。瀑布式开发,是传统软件行业一直采用的软件开发方式,主要特点是把一个项目分为需求、开发、测试、上线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敏捷式开发,则把一个大的项目拆解成几个迭代周期完成,每个迭代周期内部仍细分为需求、开发、测试、上线几个阶段。

瀑布式开发的优势:非常重视文档,前一个阶段的输出是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每个阶段能集中精力。比如需求阶段需要把整个项目的所有需求都梳理清楚,会减少后期因为前期没想明白的再返工。

瀑布式开发的劣势:对每个阶段的质量要求太高,阶段产生的问题只有到了下一个阶段才会暴露出来。

整个项目周期中不能得到用户反馈,很可能花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用户想要的东西。

敏捷式开发的优势: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交付一个可运行的最小化产品。反馈及时。可运行的产品经过用户使用后得到的反馈能够及时被响应。这样更能把产品的研发方向聚焦到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上。

敏捷式开发的劣势:返工。对于一些逻辑性、耦合性较强的功能,可能前期没想清楚,等后面的功能开发时才发现前面的功能不支持。协作困难。敏捷式开发由于节奏很快,产品文档可能不完善(还有团队没有文档),导致沟通成本提高,协作出现困难。

目前互联网公司较多采用的是敏捷式开发,但是实际效果却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敏捷开发有一定的误解,会以为敏捷开发比瀑布式开发更快。为了达到“更快”的效果,项目各角色之间就相互挤压时间,而且很容易形成对立,导致沟通上的障碍,最终导致项目延期或项目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细化工作、明确工期、质量保证、加强沟通等管理方法,辅助以管理系统,帮助项目按期交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项目立项:项目经理召集所有角色负责人,讲解项目背景及目标,确认项目范围、项目成员、角色负责人;

步骤二、方案设计:各角色负责人根据项目目标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并全部评审通过;

步骤三、工期评估:各角色负责人根据项目范围和具体方案,评估自己负责的工序的工期,由项目经理最终形成整体项目计划。

步骤四、工作分解:各角色负责人将本角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以“天”为单位分解到人;

步骤五、工作实施:每个项目成员按照分解的项目,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步骤六、工序完成:每个工序完成,由角色负责人提交交付物给下一个工序,验收通过后完成本工序;

步骤七、交付验收:所有工序都完成时,由最后一个工序的角色负责人检查前期所有工序的交付物,并提交给需求方;

步骤八、项目完成:需求方验收通过后完成整个项目。

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和系统包含项目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和系统模块,所述的项目管理模块具备新建项目,编辑项目,显示项目进度,完成工序和查看报告等功能,任务管理模块具备新建任务,编辑任务,显示任务列表,完成任务,评论任务等功能,所述的系统模块具备登录,退出,提醒和发送进度能功能;

项目经理,各个角色负责人通过各个移动终端与系统模块连接,在各终端显示项目的整体计划;在各终端显示当前工序,及当前工序的预期结束时间;在各终端给每个项目成员显示当天的任务;当完成一项任务,系统模块提醒所有项目成员;当某项任务延期时,系统模块提醒任务负责人;系统模块每天发送项目进度给所有项目成员;验收通过后,系统模块标记完成某个工序;完成所有工序后,系统模块标记项目为“交付验收”;验收通过后,系统模块标记项目为“完成”;所有项目完成后,系统模块生成项目管理质量报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精益研发管理方法的详细流程,尤其是项目立项、工期评估、任务拆解及跟进的流程;

2、通过多个终端协同,来协助项目中各角色人员的工作。比如,每天显示项目进度给所有人;每天显示任务列表给项目成员。

3、项目进度同步,帮助项目透明化,促进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比如,一项任务完成后,会通知相关项目成员。

4、项目进度每日播报。每天系统发送项目进度给所有项目成员。

5、项目风险预警。当项目及任务发生延期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醒相关项目成员及项目负责人。通过细化工作、明确工期、质量保证、加强沟通等管理方法,辅助以管理系统,帮助项目按期交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精益研发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项目立项:项目经理召集所有角色负责人,讲解项目背景及目标,确认项目范围、项目成员、角色负责人;

步骤二、方案设计:各角色负责人根据项目目标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并全部评审通过;

步骤三、工期评估:各角色负责人根据项目范围和具体方案,评估自己负责的工序的工期,由项目经理最终形成整体项目计划。

步骤四、工作分解:各角色负责人将本角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以“天”为单位分解到人;

步骤五、工作实施:每个项目成员按照分解的项目,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

内容;

步骤六工序完成:每个工序完成,由角色负责人提交交付物给下一个工序,验收通过后完成本工序;

步骤七、交付验收:所有工序都完成时,由最后一个工序的角色负责人检查前期所有工序的交付物,并提交给需求方;

步骤八、项目完成:需求方验收通过后完成整个项目。

参照图2所示,一种多端交互的精益研发管理系统包含项目管理模块1、任务管理模块2和系统模块3,所述的项目管理模块1具备新建项目,编辑项目,显示项目进度,完成工序和查看报告等功能,任务管理模块2具备新建任务,编辑任务,显示任务列表,完成任务,评论任务等功能,所述的系统模块3具备登录,退出,提醒和发送进度能功能;

项目经理,各个角色负责人通过各个移动终端与系统模块3连接,在各终端显示项目的整体计划;在各终端显示当前工序,及当前工序的预期结束时间;在各终端给每个项目成员显示当天的任务;当完成一项任务,系统模块3提醒所有项目成员;当某项任务延期时,系统模块3提醒任务负责人;系统模块3每天发送项目进度给所有项目成员;验收通过后,系统模块3标记完成某个工序;完成所有工序后,系统模块3标记项目为“交付验收”;验收通过后,系统模块3标记项目为“完成”;所有项目完成后,系统模块3生成项目管理质量报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