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9551发布日期:2018-12-25 20:0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数码电子产品倒入触控应用,触控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界面,将触控技术与显示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触控显示装置,可通过手指、触控笔来执行输入,使造作更加简便、直观。

目前,比较常用的触控技术主要分为外挂式触控技术和内嵌式触控技术,由于内嵌式触控技术相比外挂式触控技术能够使显示装置更轻薄,因此内嵌式触控技术应用于oled显示装置更被关注。在oled显示面板上制作内嵌式触控层,由于受到oled阴极的影响,导致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信号受到较大的杂讯干扰,尤其是柔性oled,柔性oled的封装层更薄,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信号受到的杂讯影响更大,如何增大触控层的互感电容,提升触控灵敏度,是oled面板内嵌式触控所面临的一个课题。现有技术会在驱动集成电路中引入一个升压(pump)装置,以提升触控信号强度,但这样的做法会使能耗变大。

综上所述,现有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信号容易受到较大的干扰,影响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能够保护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信号避免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以解决现有的触控面板,由于oled阴极的杂讯会对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信号产生干扰,影响触控灵敏度,进而影响显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

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排列;其中,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嵌设于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嵌设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内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一金属断线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开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开孔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每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二金属断线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桥接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绝缘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所述桥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桥接层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桥接层包括阵列分布的导电桥,每一所述导电桥连接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以及所述导电桥均为纵横交错的金属线组合形成的网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绑定垫和周围走线,所述周围走线分别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绑定垫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第二触控电极嵌设于所第一触控电极内,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大了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从而提升了触控信号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触控面板,由于在oled显示面板上制作内嵌式触控层,会受到阴极的影响,导致触控层的互感电容受到极大的杂讯干扰,影响触控灵敏度,进而影响显示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00;触控层,形成于所述基板100上;第一绝缘层300;桥接层,所述桥接层包括多个导电桥410;第二绝缘层500;周围走线600;绑定垫700。

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0,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为驱动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为感应触控电极;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为感应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为驱动触控电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0为oled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所述基板100还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玻璃基板、柔性基板等。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的方形边界线在实际线路中是不存在的,为了方便图形可视化,使得方案更容易被理解而增加的线条;所述导电桥410的的长方形边界线在实际线路中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的线宽相同,为了方便区分各个结构的边界,在示意图中将所述导电桥410的边界线加粗。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均为金属线形成的金属网状结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嵌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内。

如图1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沿着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y方向,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平行排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上设有多个开孔211,所述开孔211用以容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通过采用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嵌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的所述开孔211内,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增大两者之间的互感电容,从而增强了触控信号,有效降低oled阴极的信号干扰。

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阵列分布,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为x方向,沿着x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嵌设于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内,即同一行的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分别位于同一个第一触控电极210上的多个所述开孔211内。

每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开孔211的边缘形成第一金属断线区域201,即嵌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内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与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为1~30微米,具体尺寸视实际设计情况而定。

每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之间形成有第二金属断线区域202,通过所述第二金属断线区域202来实现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之间的绝缘,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断线区域202的宽度为1~30微米,具体尺寸视实际设计情况而定。

在触控层制作过程中,可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在所述基板100上制作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

如图5所示,图5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的结构示意图,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横跨整个所述基板100,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是由多条横纵交叉的金属线组合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开孔211为方形开孔,用以容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每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上的多个所述开孔211间隔设置,所述开孔211为金属断线所围成的封闭结构,所述开孔211的面积略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的面积。

如图6所示,图6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排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是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线组合形成的方形金属网状结构。

所述桥接层包括多个导电桥410,所述导电桥410连接沿着y方向排列的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即在y方向上,每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导电桥410。

所述导电桥410是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线组合形成的条形金属网状结构,所述导电桥410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410,所述导电桥410的端部的金属网格线与连接该端部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上的金属网格线重叠,以此形成多重金属网格线,多重网格线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导电桥410上的金属线互相连通,即使所述导电桥410出现断线,也可通过其他相互连通的金属线将线路连通,极大地降低了所述导电桥410由于断线而造成的线路故障的影响,同时,也能降低所述导电桥410的电阻,有利于增大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的互感电容。

所述导电桥41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直接连接,除此之外,所述导电桥410的其它结构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绝缘。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电桥410为八条横向平行的金属线与三条纵向平行的金属线纵横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a-a截面为所述导电桥410的y方向上的金属线所在的截面。

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b-b截面偏离所述导电桥410的y方向上的金属线所在的截面。

所述第一绝缘层300形成于所述触控层上,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第一金属断线区域201和所述第二金属断线区域202被所述第一绝缘层300填充,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具有多个过孔,用以容纳所述导电桥410。

图3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具有两个过孔,分别用以容纳所述导电桥410上的两个端部;图4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具有4个过孔,分别用以容纳所述导电桥410的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重叠的部分;所述第一绝缘层300用以保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以及所述导电桥410互相不受干扰。

所述导电桥410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所述桥接团案410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直接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层600形成于所述导电桥410上,用以保护所述触控层。

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条周围走线600,所述周围走线用以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与所述绑定垫700连接。

一条所述周围走线600连接一个位于所述触控层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0,或者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0。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第二触控电极嵌设于所第一触控电极内,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大了触控层的互感电容,从而提升了触控信号的强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