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3671发布日期:2019-01-28 12:2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



背景技术:

服务器、存储器产品,有诸多模组化的设计,模组化的设计方便了整机的维护操作。随着产品的复杂化,单个模块(模组)倾向于复杂化,出现了单个模组内包含、嵌套另一个模组的情况。而这种嵌套式模组的每部分都有拔出机箱维护的需求,如若每部分的拉手解锁机构都裸露在模组外侧,用户在对模组进行操作的时候很难第一反应判断出操作哪一拉手能解锁对应的模组,会出现试错的情形造成用户体验不佳,例如电源(psu)和备份电池(bbu)模组,电源上带有拉手及弹片卡扣结构,整个模组的拉手解锁结构也裸露在模组外侧。另一方面,嵌套式模组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无法在嵌套组内设置拉手,这样就造成了不便于插拔,给日常维护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在该结构中电源拉手位于机箱外侧,整个模组的拉手采用隐藏式,用户操作界面上只会看到一个拉手操作位置,一次只能对一个拉手进行解锁操作;若想拔出电源,直接操作电源上的电源拉手及电源弹性卡扣即可;若想拔出bbu,需要先拔出电源,才能看到隐藏式拉手,继而进行操作;本发明不仅有效节省了机箱空间,而且避免误操作的发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包括机箱、电源、电源盒及bbu;所述的电源和bbu分别设置在电源盒内,所述的电源外侧设置有电源拉手和电源弹性卡扣,所述的电源弹性卡扣一端伸出电源外侧,另一端与电源盒相卡合所述的电源盒下部设置有拉手组件;所述的拉手组件设置于电源盒内,电源盒通过拉手组件与机箱连接;所述的电源盒的下部还安装有前底托和后底托;所述的拉手组件包括拉手本体、拉手解锁件、复位弹簧和弹片,所述的拉手本体通过销钉与前底托铰接,所述的拉手解锁件前端与拉手本体连接,后端与后底托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拉手解锁件连接,另一端与后底托连接,所述的弹片后端连接于电源盒的底部,前端与拉手本体连接。

所述的拉手本体包括拉手部、卡合部,拉手部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拉手部的左侧与前底托左折弯连接,拉手部右侧与前底托右折弯连接;所述机箱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机箱插孔,所述的卡合部与机箱插孔配合。

所述的后底托的前端设有左折弯、右折弯和后折弯,左折弯与所述的拉手解锁件左侧配合,右折弯与拉手解锁件右侧配合,拉手解锁件沿左折弯、右折弯前后滑动,所述的后折弯上开有弹簧容纳孔与所述的复位弹簧连接。

所述的拉手解锁件呈t型结构,拉手解锁件前端设置有卡爪,卡爪与所述的卡槽配合,拉手解锁件后端两侧设有左止动块、右止动块,左止动块与左折弯连接,右止动块与右折弯连接,拉手解锁件后端中部设有支柱,支柱与所述的复位弹簧连接。

所述的弹片一端设置有弹性悬臂,弹性悬臂与所述的拉手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源拉手位于机箱外侧,整个模组的拉手组件采用隐藏式,用户操作界面上只会看到一个拉手操作位置,一次只能对一个拉手进行解锁操作;若想拔出电源,直接操作电源上的电源拉手及电源弹性卡扣即可;若想拔出bbu,需要先拔出电源,才能看到拉手组件,继而进行操作,本发明不仅有效节省了机箱空间,而且避免误操作的发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2.拉手本体包括拉手部和卡合部,其中拉手部前端设置有卡槽,正常工作状态下,卡槽与解锁件的卡爪卡紧,卡合部卡入机箱插孔中;需要维护时,卡爪与卡槽解锁,拉手转动,卡合部转出机箱插孔,该种设计将多个功能集中到一个零件上,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配合关系,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3.前底板和后底板都采用整体成型弯折结构,结构整体性好,可以一次冲裁弯折成型,生产成本低。

4.拉手解锁件仅通过按压前端,拉手解锁件相对于后底托向后滑动,使卡爪与卡槽解锁,同时电源盒两端设置的弹片具有弹性悬臂,帮助拉手自动弹起;维护操作结束后,转动拉手本体,同时按压拉手解锁件,当拉手本体的卡槽位于卡爪下方时,松开拉手解锁件,此时拉手解锁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卡爪与卡槽卡合;解锁和锁合设计巧妙、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用户插拔模组的工作效率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插拔模组与机箱装配图;

图2是可插拔模组与机箱装配的局部视图;

图3是可插拔模组装配图;

图4是电源模组去除后的可插拔模组立体图;

图5是隐藏式拉手结构立体图一;

图6是隐藏式拉手结构立体图二;

图7是解锁状态下的隐藏式拉手结构立体图;

图中,1-机箱;11-机箱插孔;2-电源;21-电源拉手;22-电源弹性卡扣;3-电源盒;31-前底托;32-后底托;321-左折弯;322-右折弯;323-后折弯;324-弹簧容纳孔;4-bbu;5-拉手组件;51-拉手本体;511-拉手部;512-卡合部;513-卡槽;52-拉手解锁件;521-卡爪;522-左止动块;523-右止动块;524-支柱;53-复位弹簧;54-弹片;541-弹性悬臂;55-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包括机箱1、电源2、电源盒3及bbu4;所述的电源2和bbu4分别设置在电源盒3内,所述的电源2外侧设置有电源拉手21和电源弹性卡扣22,电源弹性卡扣22一端伸出电源2外侧,另一端与电源盒3相卡合;所述的电源盒3下部设置有拉手组件5,所述的拉手组件5隐藏于电源盒3内,电源盒3通过拉手组件5与机箱1连接;所述的电源盒3的下部还安装有前底托31和后底托32;所述的拉手组件5包括拉手本体51、拉手解锁件52、复位弹簧53和弹片54,所述的拉手本体51通过销钉55与前底托31铰接,所述的拉手解锁件52前端与拉手本体51连接,拉手解锁件的后端与后底托32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53一端套接于拉手解锁件52上,另一端与后底托32连接,所述的弹片54后端连接于电源盒3的底部,弹片54前端与拉手本体51连接。

电源拉手21位于机箱1外侧,整个模组的拉手组件5采用隐藏式,用户操作界面上只会看到一个拉手操作位置,一次只能对一个拉手进行解锁操作;若想拔出电源2,直接操作电源2上的电源拉手21及电源弹性卡扣22即可;若想拔出bbu4,需要先拔出电源2,才能看到拉手组件5,继而进行操作,本发明不仅有效节省了机箱空间,而且避免误操作的发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的拉手本体51包括拉手部511、卡合部512,拉手部511的前端设置有卡槽513,拉手部511的左侧与前底托31左折弯连接,拉手部511右侧与前底托31右折弯连接;所述机箱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机箱插孔11,所述的卡合部512与机箱插孔11配合。正常工作状态下,卡槽513被拉手解锁件52卡紧,卡合部512卡入机箱插孔11中;需要维护时,卡槽513被解锁,拉手51转动,卡合部512转出机箱插孔,该种设计将多个功能集中到一个零件上,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配合关系,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所述的后底托32的前端设有左折弯321、右折弯322和后折弯323,左折弯321与所述的拉手解锁件52左侧配合,右折弯322与拉手解锁件52右侧配合,拉手解锁件52沿左折弯321、右折弯322前后滑动,所述的后折弯523上开有弹簧容纳孔324与所述的复位弹簧53连接。

前底板31和后底板32均采用整体成型弯折结构,结构整体性好,可以一次冲裁弯折成型,生产成本低。

所述的拉手解锁件52呈t型结构,拉手解锁件52前端设置有卡爪521,卡爪521与所述的卡槽513配合,拉手解锁件52后端侧面设有左止动块522、右止动块523,左止动块522与左折弯321连接,右止动块523与右折弯322连接,后端中部设有支柱524,支柱524与所述的复位弹簧53连接。

所述的弹片54一端设置有弹性悬臂541,弹性悬臂541与所述的拉手部511连接。

拉手解锁件52仅通过按压前端,使拉手解锁件52相对于后底托32向后滑动,使卡爪521与卡槽513解锁,同时电源盒3两端设置的弹片54具有弹性悬臂541,帮助拉手51自动弹起;维护操作结束后,转动拉手本体51,同时按压拉手解锁件52,当拉手本体51的卡槽513位于卡爪521下方时,松开拉手解锁件52,此时拉手解锁件52在复位弹簧53作用下复位,卡爪521与卡槽513卡合;解锁和锁合设计巧妙、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用户插拔模组的工作效率和体验。

一种可插拔模组的隐藏式拉手结构维护过程如下:

在整个结构的外表面,只有电源拉手21及电源弹性卡扣22凸出于机箱1外侧,可操作。而整个模组的拉手组件5隐藏于机箱内,是不能直接进行解锁及拉出操作的。电源模组2作为整个可插拔模组的一个子模组,可单独进行插拔操作。电源弹性卡扣22平时卡合于电源盒3中以固定电源2,当需要维护时,抬起电源弹性卡扣22,手指拉动电源拉手21可将电源2拔出。电源盒3通过拉手卡合部512卡合于机箱下部的机箱插孔11中,当电源2拔出后,可看到把手组件5,按压拉手解锁件52,拉手解锁件52相对于后底托32向后滑动,使卡爪521与卡槽513解锁,同时电源盒3两端设置的弹片54具有弹性悬臂541,帮助拉手本体51自动弹起,卡合部512转出机箱插孔11,手指拉动拉手本体51可将整个模组从机箱1中拉出。

维护操作完成后,推动拉手本体51将整个模组推入机箱1中,转动拉手本体51,同时按压拉手解锁件52,拉手解锁件52相对于后底托32向后滑动,直到拉手本体51的卡槽513位于卡爪521下方时,松开拉手解锁件52,此时拉手解锁件5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卡爪521与卡槽513卡合,卡合部512插入机箱插孔11中,整个模组与机箱1卡合;推动电源拉手21将电源2推入电源盒3中,压下电源弹性卡扣22,使电源2卡合于电源盒3中。

该种结构不仅有效节省了机箱空间,而且避免误操作的发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