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3689发布日期:2019-01-28 12:2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可分离的支撑件的硬盘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器主机时,通常可以选择服务器主机内所欲搭载的硬盘的数量为满载或非满载。所谓的硬盘数量满载即为于服务器主机的机壳的所有硬盘插槽内皆装有硬盘,而硬盘数量非满载即是部分的硬盘插槽内装有硬盘。

一般而言,服务器主机在出货前,厂商会先将硬盘装入硬盘载架,然后再将装有硬盘的硬盘载架装入硬盘插槽,接着才将服务器主机出货至消费者手上。若消费者购买服务器主机时所选配的硬盘数量为非满载,则厂商会将填充盒(hdddummytray)装入空的硬盘插槽,以达到补足服务器主机外观缺口及防尘等效果。

然而,以填充盒补足空的硬盘插槽的方式来说,当消费者日后有硬盘容量升级的需求时,填充盒在被消费者取下后即成为废弃的料件,且消费者为了将硬盘装入硬盘插槽,还需另外购买硬盘载架,故造成了料件浪费及额外花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承载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充盒仅用来补足空的硬盘插槽所造成的料件浪费及额外花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硬盘承载装置,适于装设于一壳体并固定一硬盘。硬盘承载装置包括一承载架及一支撑件。承载架用以装设于壳体。承载架包括一基架部、一第一悬臂部及一第二悬臂部。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分别连接于基架部的相对两侧,且基架部、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支撑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而令硬盘承载装置呈一搭载状态或一未搭载状态。当硬盘承载装置处于搭载状态时,支撑件分离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且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硬盘,当硬盘承载装置处于未搭载状态时,支撑件装设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由于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支撑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的设计,故当承载架不需搭载硬盘时,可将支撑件装设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来增加承载架的结构强度,当承载架需搭载硬盘时,可将支撑件拆除来让硬盘组装于承载架。因此,采用硬盘承载装置可降低兼顾搭载状态及未搭载状态所需的整体费用。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装设于壳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把手相对座体转动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承载架搭载硬盘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硬盘承载装置

2壳体

3硬盘插槽

4卡扣孔

5硬盘

10承载架

11基架部

111座体

112把手

113卡扣件

114释放件

12、12a第一悬臂部

13、13a第二悬臂部

121a、131a侧墙

122a、132a弹臂

123a、133a第一固定结构

121、131穿孔

20、20a支撑件

21锁孔

21a第二固定结构

30锁固件

40容置空间

50接地弹片

d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装设于壳体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硬盘承载装置1包括一承载架10、一支撑件20及两个锁固件30。

承载架10例如为装设于一壳体2的一硬盘插槽3,且壳体2例如为服务器主机的壳体。承载架10包括一基架部11、一第一悬臂部12及一第二悬臂部13。基架部11包括一座体111。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分别连接于基架部11的座体111相对两侧,且座体111、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形成一容置空间40。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各具有一穿孔121、131。

基架部11还包括一把手112、一卡扣件113及一释放件114。基架部11的把手112枢设于座体111。卡扣件113连接于把手112,且卡扣件113卡扣于壳体2的一卡扣孔4。释放件114设置于座体111并卡固于把手112。

支撑件20具有相对的两个锁孔21。支撑件20配置于容置空间40内,两个锁固件30分别穿过两个穿孔121、131并锁附于两个锁孔21,以令支撑件20固定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而让硬盘承载装置1呈一未搭载状态。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支撑件20可以例如是四角柱或六角柱,但柱体的形状可依照各家厂商设计时的需求而定,并不在此限。

在本实施例中,呈未搭载状态的硬盘承载装置1可补足壳体2的空的硬盘插槽3,而达到补足服务器主机外观缺口、防尘及满足服务器主机内部散热的需求的效果。

另外,在将支撑件20装设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的过程中,六角柱形状的支撑件20方便于被夹持,来让支撑件20的两个锁孔21分别对准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的穿孔121、131,使得两个锁固件30容易被锁附于两个锁孔21,以提升支撑件20的组装便利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硬盘承载装置1还包括一接地弹片50。接地弹片50设置于基架部11的座体111上,且接地弹片50电性接触于壳体2而可将静电传导离开,以减少电磁干扰。

接着,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1的把手相对座体转动的俯视图。图5为图2的承载架搭载硬盘的立体图。

当用户需扩充服务器主机的硬盘数量时,可利用手部按压释放件114来释放把手112。接着,再用手转动把手112,以令卡扣件113脱离壳体2的卡扣孔4,以解除卡扣件113与壳体2之间的干涉关系,故硬盘承载装置1即可沿方向d从壳体2抽取出。当硬盘承载装置1取出后,接着再卸除两个锁固件30(如图3所示),即可将支撑件20分离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

完成分离支撑件20的动作之后,接着将硬盘5装入容置空间40内,而令硬盘承载装置1呈一搭载状态。此时,用户再将搭载有硬盘5的承载架10装回壳体2的硬盘插槽3内,即完成扩充服务器主机的硬盘数量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硬盘承载装置1为空壳状态下,固定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的支撑件20可增加承载架10的结构强度。如此一来,装有硬盘承载装置1的壳体2在受到外力而晃动之后,承载架10变形的机率即可降低,故承载架10在后续需搭载硬盘5时,仍可供硬盘5组装。

此外,由于支撑件20为可分离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的设计,故当承载架10需搭载硬盘5时,可将支撑件20拆除来让硬盘5组装于承载架10。因此,采用硬盘承载装置1可降低兼顾搭载状态及未搭载状态所需的整体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是通过两个锁固件30固定于第一悬臂部12及第二悬臂部13的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硬盘承载装置1a类似于图2的硬盘承载装置1,二者之间的差异仅在于将支撑件固定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的方式不同。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硬盘承载装置1a的第一悬臂部12a及第二悬臂部13a各包括一侧墙121a、131a、一弹臂122a、132a及一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两个弹臂122a、132a分别连接于两个侧墙121a、131a,且两个弹臂122a、132a分别可相对两个侧墙121a、131a摆动。两个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分别连接于两个弹臂122a、132a相面对的一侧,且支撑件20a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固定结构21a。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皆例如为固定柱,且两个第二固定结构21a皆例如为固定孔。

当硬盘承载装置1a处于未搭载状态时,两个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分别卡固于两个第二固定结构21a,以令支撑件20a固定于第一悬臂部12a及第二悬臂部13a。当需将支撑件20a自第一悬臂部12a及第二悬臂部13a分离时,用户可通过手拨动两个弹臂122a、132a,来让两个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固定结构21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部12a及第二悬臂部13a分别有弹臂122a、132a及第一固定结构123a、133a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两者之间可仅其中一悬臂部有弹臂及第一固定结构。如此一来,当硬盘承载装置处于未搭载状态时,支撑件与其中一悬臂部之间是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卡固第二固定结构的方式固定,而支撑件与另一悬臂部之间例如可通过插销穿过悬臂部并插设于支撑件的第二固定结构的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承载装置,由于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支撑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的设计,故当承载架不需搭载硬盘时,可将支撑件装设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来增加承载架的结构强度,当承载架需搭载硬盘时,可将支撑件拆除来让硬盘组装于承载架。因此,采用硬盘承载装置可降低兼顾搭载状态及未搭载状态所需的整体费用。

再者,在将支撑件装设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的过程中,六角柱形状的支撑件方便于被夹持,来让支撑件的两个锁孔分别对准于第一悬臂部及第二悬臂部的穿孔,使得两个锁固件容易被锁附于两个锁孔,以提升支撑件的组装便利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