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推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4806发布日期:2019-03-27 12:2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试点推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到投保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试点推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平安电话中心新功能上线后,通常为了在功能出现问题时减少对用户的影响,会采取试点方式来推广,逐步迁移,需要新旧系统同时运行,才能够实现新旧系统的功能迁移。但随着试点的增多以及功能点变多后,试点配置也会随之逐渐变多,容易出现混乱,因此需要一种实现试点配置的试点推广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试点推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试点的推广方法实现对试点的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试点推广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来电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

若判定所述用户符合试点接入条件,则接入试点;

根据所述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根据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所述数据库。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所述用户的归属地;

判断所述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若所述用户的归属地属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判定所述用户符合所述试点的接入条件。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来电号码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是否在所述预设号码中;

若所述来电号码在所述预设号码中,则判定所述用户符合所述试点的接入条件。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所述用户的归属地;

判断所述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若所述用户的归属地属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通过所述用户输入获取的身份证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获取的所述身份证信息是否在所述数据库中;

若所述身份证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则判定所述用户符合所述试点的接入条件;若否,则判断所述用户不符合所述试点的接入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获取一定时间内所述试点的问题数据;

根据所述问题数据获取所述试点在所述一定时间内出现问题的频率;

根据所述频率与预设的阈值对比,判断所述频率是否达到所述阈值;

若所述频率达到所述阈值,则判定所述试点运行不合格;若所述频率未达到所述阈值,则判定所述试点运行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所述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若判定所述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删除所述预设的归属地中全部归属地或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归属地;若判定所述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归属地到所述预设的归属地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所述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若判定所述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全部删除或删除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所述预设的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若判定所述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所述预设的数据库的预设号码。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试点推广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来电信息;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

转换模块,用于若判定所述用户符合试点接入条件,则接入试点;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所述数据库。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试点推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对用户来电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筛选适当的用户进入试点,并可以在试点运行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快速调整试点,操作灵活,更加有利于平安电话中心试点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试点推广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试点推广方法中步骤s2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试点推广方法中步骤s2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中步骤s2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是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是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中筛选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是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中筛选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是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中筛选模块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一种试点推广方法,包括:

s1、接收用户的来电信息;

s2、根据由用户的来电所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

s3、若判定用户符合试点接入条件,则接入试点;

s4、根据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s5、根据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数据库。

在上述步骤s1中,系统接收通过电话获取的用户来电信息,用户来电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电话号码归属的来点区域等信息。

在上述步骤s2中,数据库中存储了要对比的数据以及跟判断条件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例如对比信息为来电的归属地,则数据库中包括设为试点归属地信息,通过与来电所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可以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进入试点的条件;试点包括设定范围中的用户可以进入的特定功能,该功能由旧系统转移到新系统并限定了进入人群,例如,新系统中的对已投保查询功能进行试点,适用人群为广州的用户,那么广州市的市民可以查看自己在平安集团的投保情况时,转为支持试点的新系统提供服务。

在上述步骤s3中,若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时,即表明用户是符合进入试点的条件,例如试点的进入条件即为上海人,那么电话号码的归属地为上海时判断满足开放条件,可以进入试点,其中试点即为由旧系统转入新系统中并对限定条件客户开放的功能,只有满足相应条件的用户才能享受新系统中该功能的服务,例如,试点的功能为现有保单查询,进入条件为电话归属地为上海,只有来电的归属地为上海时,才可以进入该试点,由新系统提供服务;新系统中试点的服务内容既可以与旧系统中相应的的服务内容相同,也可以与旧系统中相应的功能的服务内容不同;若判断用户不符合预先设置的试点限定条件,用户要使用的只能由旧系统服务。

在上述步骤s4中,可以通过试点运行数据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例如,通过试点的运行数据中用户对出错情况的反馈次数和服务进行次数的对比判断试点运行过程中出错几率是多少,和过去的出错几率相比其出错几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如果出错几率上升了且上升幅度大于预设的值,就可以判断试点运行不合格,如果出错几率下降了或上升幅度小于预设的值,就可以判断试点运行合格;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出错几率与预设的错误几率允许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在上述步骤s5中,修改信息包括增加信息、删除信息;在一些情况下,若试点运行合格,则增加信息;若试点运行不合格,则删除信息;数据库中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持试点功能的数据、试点功能所行使区域的信息,例如,试点功能对归属地为广州和深圳的用户开通,数据库中信息包括来电区域为广州、深圳,当来电区域为广州或深圳时,来电用户可以进入试点功能;当试点运行不合格,通过删除数据库中的广州,使s2步骤中,对归属地是广州的用户判断结果为否,进而减少试点的行使区域;相反,如果在数据库中增加来电区域上海及支持试点功能的数据,则可以将试点功能的行使区域扩大到广州、深圳和上海,该步骤应用于试点试行一段时间后的情况,根据试点的运行情况,通过出错几率与预设的错误几率允许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试点是否达到预期,根据试点的表现可以增加试点应用范围或删除试点应用范围,例如原先试点功能的只能对广州市民开放,当应用一段时间后认为可以对更多区域的市民进行开放时,例如深圳,可以在数据库中增加归属地为深圳的信息,当用户的来电的归属地为深圳时,就可以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增加了数据库中数据信息即增加了试点范围,当试点的运行并不如预期的时候,可以删除数据库中预设的来电区域信息,例如广州,使对比时找不到相应的来电区域,即取消了试点在广州范围内的应用。

参照图2,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s2,包括:

s21a、根据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用户的归属地;

s22a、判断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s23a、若用户的归属地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步骤s21a中,通过用户来电的电话号码,可以判断出该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将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判定为用户的归属地。

在上述步骤s22a中,通过上述用户的归属地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进行对比,如果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包含在数据库中,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如果没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不包含在数据库中,不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

在上述步骤s23a中,在用户的归属地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时,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在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时,可以生成接入新系统中试点功能的命令,通过该命令用户可以进入新系统中的该功能,由新系统为用户服务;在判定用户不符合接入条件时,则生成进入旧系统的命令,通过该命令可以使用户进入旧系统中的该功能,由旧系统为用户服务。

参照图3,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s2,包括:

s21b、将用户的来电号码与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进行对比,判断来电号码是否在预设号码中;

s22b、若来电号码在预设号码中,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步骤s21b中,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为用户之前办理的业务中预存的电话号码,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避免因电话号码归属地的问题导致用户无法进入该试点的问题,例如,用户为深圳人,但是其办理业务时预留的联系电话为广州的,如果试点的应用用户限定为深圳人,如果通过归属地判断的话就会使该符合条件的用户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而通过号码的对比可以避免该种情况。

在上述步骤s22b中,在用户满足了上述判断条件时,就可以判断用户可以进入试点,由新的系统服务。

参照图4,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的步骤s2,包括:

s21c、根据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用户的归属地;

s22c、判断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s23c、若用户的归属地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通过用户输入获取的身份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是否在数据库中;

s24c、若身份证信息在数据库中,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若身份证信息不在数据库中,则判定用户不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步骤s21c中,通过用户来电的电话号码,可以判断出该电话号码的归属地,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即被认为是用户的归属地。

在上述步骤s22c中,通过上述用户的归属地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进行对比,如果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包含在数据库中,如果没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不包含在数据库中。

在上述步骤s23c中,身份证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证的号码信息,也可以是身份证号码的部分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数据库中包括符合条件的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信息,通过身份证号码的对比可以判定用户是否包括在数据库中,用于避免用户虽然电话号码的归属地符合条件,单用户本身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例如,试点的应用范围是广州人,用户是深圳人,但是其电话归属地是广州,如果没有上述步骤,则会导致进入试点后,因试点中的关联数据不足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的结果。

在上述步骤s24c中,在用户满足了上述判断条件时,就可以判断用户可以进入试点,由新的系统服务。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步骤s4,包括:

s41、获取一定时间内试点的问题数据;

s42、根据问题数据获取试点在一定时间内出现问题的频率;

s43、根据频率与预设的阈值对比,判断频率是否达到阈值;

s44、若频率达到阈值,则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若频率未达到阈值,则判定试点运行合格。

在上述步骤s41中,一定时间为预先设定好的时间,例如一周内,根据不同试点可以有所不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问题数据包括试点在设定时间内产生的问题的次数,问题的类型等情况。

在上述步骤s42中,根据一定时间的问题数据中的问题的次数可以计算出问题频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可获取设定问题类型的频率。

在上述步骤s43中,通过频率与预设的阈值对比可以判读频率与阈值的大小,若频率大于等于阈值,则判断频率达到阈值,若频率小于阈值则判断频率未达到阈值。

在上述步骤s44中,在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后可以生成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在判定试点运行合格后也可以生成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通过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可以进行下一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数据库的步骤s5,包括:

s5a、若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删除预设的归属地中全部归属地或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归属地;若判定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归属地到预设的归属地中。

在上述步骤s5a中,应用于步骤s2包括步骤s21a-s23a的情况,通过删除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归属地,可以减少试点的应用范围,通过增加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归属地,可以增加试点的应用范围,操作指令为操作者通过终端为实现修改数据库内资料的目的,而发出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数据库的步骤s5,包括:

s5b、若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全部删除或删除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预设的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若判定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预设的数据库的预设号码。

在上述步骤s5b中,应用于步骤s2包括步骤s21b-s22b的情况,通过删除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的预设号码,可以减少试点的应用范围,通过增加预设的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可以增加试点的应用范围,操作指令为操作者通过终端为实现修改数据库内资料的目的,而发出的操作命令。

参照图5,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试点推广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来电信息;

筛选模块2,用于根据用户的来电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试点接入条件;

转换模块3,用于若判定用户符合试点接入条件,则接入试点;

判断模块4,用于根据试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修改模块5,用于根据试点运行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修改数据库。

在上述接收模块1中,系统接收通过电话获取的用户来电信息,用户来电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电话号码归属的来点区域等信息。

在上述筛选模块2中,数据库中存储了要对比的数据以及跟判断条件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例如对比信息为来电的归属地,则数据库中包括设为试点归属地信息,通过与来电所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可以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进入试点的条件;试点包括设定范围中的用户可以进入的特定功能,该功能由旧系统转移到新系统并限定了进入人群,例如,新系统中的对已投保查询功能进行试点,适用人群为广州的用户,那么广州市的市民可以查看自己在平安集团的投保情况时,转为支持试点的新系统提供服务。

在上述转换模块3中,若筛选模块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时,即表明用户是符合进入试点的条件,例如试点的进入条件即为上海人,那么电话号码的归属地为上海时,判断满足开放条件,可以进入试点,其中试点即为由旧系统转入新系统中并对限定条件客户开放的功能,只有满足相应条件的用户才能享受新系统中该功能的服务,新系统中试点的服务内容既可以与旧系统中相应的功能的服务内容相同,也可以与旧系统中相应的功能的服务内容不同;若筛选模块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时,则判断用户不符合预先设置的试点限定条件,用户要使用的功能只能由旧系统服务。

在上述判断模块4中,可以通过试点运行数据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例如,通过试点的运行数据中用户对出错情况的反馈次数和服务进行次数的对比判断试点运行过程中出错几率是多少,和过去的出错几率相比其出错几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如果出错几率上升了且上升幅度大于预设的值,就可以判断试点运行不合格,如果出错几率下降了或上升幅度小于预设的值,就可以判断试点运行合格;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出错几率与预设的错误几率允许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试点运行是否合格。

在上述修改模块5中,修改信息包括增加信息、删除信息;在一些情况下,若试点运行合格,则增加信息;若试点运行不合格,则删除信息;数据库中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持试点功能的数据、试点功能所行使区域的信息,例如,试点功能对归属地为广州和深圳的用户开通,数据库中信息包括来电区域为广州、深圳,当来电区域为广州或深圳时,来电用户可以进入试点功能;当试点运行不合格,通过删除数据库中的广州,使筛选模块2中,对归属地是广州的用户判断结果为否,进而减少试点的行使区域;相反,如果在数据库中增加来电区域上海及支持试点功能的数据,则可以将试点功能的行使区域扩大到广州、深圳和上海,该步骤应用于试点试行一段时间后的情况,根据试点的运行情况,通过出错几率与预设的错误几率允许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试点是否达到预期,根据试点的表现可以增加试点应用范围或删除试点应用范围,例如原先试点功能的只能对广州市民开放,当应用一段时间后认为可以对更多区域的市民进行开放时,例如深圳,可以在数据库中增加归属地为深圳的信息,当用户的来电的归属地为深圳时,就可以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增加了数据库中数据信息即增加了试点范围,当试点的运行并不如预期的时候,可以删除数据库中预设的来电区域信息,例如广州,使对比时找不到相应的来电区域,即取消了试点在广州范围内的应用。

参照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筛选模块2包括:

第一识别子模块21a,用于根据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用户的归属地;

第一比较子模块22a,用于判断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第一判断子模块23a,用于若用户的归属地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第一识别子模块21a中,通过用户来电的电话号码,可以判断出该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将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判定为用户的归属地。

在上述第一比较子模块22a中,通过上述用户的归属地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进行对比,如果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包含在数据库中,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如果没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不包含在数据库中,不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

在上述第一判断子模块23a中,在用户的归属地是预设的归属地当中的一个时,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在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时,可以生成接入新系统中试点功能的命令,通过该命令用户可以进入新系统中的该功能,由新系统为用户服务;在当判定用户不符合接入条件时,则生成进入旧系统的命令,通过该命令可以使用户进入旧系统中的该功能,由旧系统为用户服务。

参照图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筛选模块2包括:

第二比较子模块21b,用于将用户的来电号码与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进行对比,判断来电号码是否在预设号码中;

第二判断子模块22b,用于判断来电号码在预设号码中时,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第二比较子模块21b中,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为用户之前办理的业务中预存的电话号码,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避免因电话号码归属地的问题导致用户无法进入该试点的问题,例如,用户为深圳人,但是其办理业务时预留的联系电话为广州的,如果试点的应用用户限定为深圳人,如果通过归属地判断的话就会使该符合条件的用户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而通过号码的对比可以避免该种情况。

在上述第二判断子模块22b中,在用户满足了上述判断条件时,就可以判断用户可以进入试点,由新的系统服务。

参照图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筛选模块2包括:

第二识别子模块21c,用于根据用户的来电号码识别用户的归属地;

第三比较子模块22c,用于判断用户的归属地是否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

第四比较子模块23c,用于用户的归属地是属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中的一个,则通过用户输入获取的身份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是否在数据库中;

第三判断子模块24c,用于若身份证信息在数据库中,则判定用户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若身份证信息不在数据库中,则判定用户不符合试点的接入条件。

在上述第二识别子模块21c中,通过用户来电的电话号码,可以判断出该电话号码的归属地,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即被认为是用户的归属地。

在上述第三比较子模块22c中,通过上述用户的归属地与数据库中预设的归属地进行对比,如果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包含在数据库中,如果没有相同的,就可以判断用户的归属地不包含在数据库中。

在上述第四比较子模块23c中,身份证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证的号码信息,也可以是身份证号码的部分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数据库中包括符合条件的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信息,通过身份证号码的对比可以判定用户是否包括在数据库中,用于避免用户虽然电话号码的归属地符合条件,单用户本身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例如,试点的应用范围是广州人,用户是深圳人,但是其电话归属地是广州,如果没有上述步骤,则会导致进入试点后,因试点中的关联数据不足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的结果。

在上述第三判断子模块24c中,在用户满足了上述判断条件时,就可以判断用户可以进入试点,由新的系统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模块4包括:

信息获取子模块41,用于获取一定时间内试点的问题数据;

频率获取子模块42,用于根据问题数据获取试点的出现问题的频率;

频率对比子模块43,用于根据频率与预设的阈值对比,判断频率是否达到阈值;

合格判定子模块44,用于若频率达到阈值,则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若频率未达到阈值,则判定试点运行合格。

在上述信息获取子模块41中,一定时间为预先设定好的时间,例如一周内,根据不同试点可以有所不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问题数据包括试点在设定时间内产生的问题的次数,问题的类型等情况。

在上述频率获取子模块42中,根据一定时间的问题数据中的问题的次数可以计算出问题频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可获取设定问题类型的频率。

在上述频率对比子模块43中,通过频率与预设的阈值对比可以判读频率与阈值的大小,若频率大于等于阈值,则判断频率达到阈值,若频率小于阈值则判断频率未达到阈值。

在上述合格判定子模块44中,在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后可以生成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在判定试点运行合格后也可以生成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通过代表判定结果的信号可以进行下一步。

在一实施例中,修改模块5包括:

第一修改子模块5a,用于若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删除预设的归属地中全部归属地或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归属地;若判定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归属地到预设的归属地中。

在上述第一修改子模块5a中,应用于筛选模块2包括第一识别子模块21a、第一比较子模块22a和第一判断子模块23a的情况,,通过删除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归属地,可以减少试点的应用范围,通过增加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归属地,可以增加试点的应用范围,操作指令为操作者通过终端为实现修改数据库内资料的目的,而发出的操作命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修改模块5包括:

第二修改子模块5b,用于若判定试点运行不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全部删除或删除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部分的预设的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若判定试点运行合格时,根据操作指令增加预设的数据库的预设号码。

在上述第二修改子模块5b中,应用于筛选模块2包括第二比较子模块21b和第二判断子模块22b的情况,通过删除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的预设号码,可以减少试点的应用范围,通过增加预设的数据库中的预设号码,可以增加试点的应用范围,操作指令为操作者通过终端为实现修改数据库内资料的目的,而发出的操作命令。

本申请试点推广装置,通过对用户来电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筛选适当的用户进入试点,并可以在试点运行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快速调整试点,操作灵活,更加有利于平安电话中心试点的推广。

参照图9,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碳期货价格预测模型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本申请基于大数据功能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对用户来电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筛选适当的用户进入试点,并可以在试点运行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快速调整试点,操作灵活,更加有利于新的电话查询功能基于大数据的试点推广。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