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9004发布日期:2019-03-30 09:3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终端均为普通平板,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满足人们放大声音、遥控控制点击或滑动或翻页的需求,对手臂不灵活人士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实现遥控控制实现点击或滑动或翻页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其组成包括:长方形外壳体1,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正面设置屏幕2,所述的屏幕2的右侧设置功能区3,所述的功能区3上设置耳机插孔4、圆形充电孔5与一组翻转usb插口6,

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背面底端设置键盘连接线卡口7,所述的键盘连接线卡口7的上方设置转轴ⅰ8,所述的转轴ⅰ8连接支撑板9,所述的支撑板9折叠连接限位板10,所述的限位板10与长方形外壳体1相贴合的面上设置卡条52,所述的限位板10内插入键盘11,所述的键盘11侧面的usb接口12通过键盘连接线连接翻转usb插口6。

进一步的,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竖直插入底座16内,所述的底座16内的下方设置功放器17,所述的功放器17的下方设置充电口18与出电口19,所述的底座16的凹槽内设置充电滑轨20,所述的充电滑轨20上滑动充电头21,所述的充电头21配合长方形外壳体1的充电口使用,

所述的底座16上方为敞口框22,所述的敞口框22的左侧边框开有限位孔23,所述的限位孔23内插入限位杆50,所述的限位杆50上连接直线电机轨道24,所述的直线电机轨道24上运行直线电机机身25,所述的直线电机机身25上设置电机ⅰ26,所述的电机ⅰ26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板27,所述的转动板27上通过电机支架28固定设置电机ⅱ29,所述的电机ⅱ29的输出轴上连接四节机械臂30,所述的四节机械臂30的顶端设置圆台形滑动柱31。

进一步的,所述的敞口框22的左侧边框或敞口框22的右侧边框夹有点击臂32,所述的点击臂32包括支杆ⅰ33,

所述的支杆ⅰ33通过联轴器ⅰ34连接支杆ⅱ35,

所述的支杆ⅱ35通过联轴器ⅱ36连接支杆ⅲ37,

所述的支杆ⅲ37通过联轴器ⅲ38连接支杆ⅳ39,

所述的支杆ⅳ39通过联轴器ⅳ40连接支杆ⅴ41,

所述的联轴器ⅰ34连接电机ⅲ42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ⅱ36连接电机ⅳ43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ⅲ38连接电机ⅴ44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ⅳ40连接电机ⅵ45的输出轴,

所述的支杆ⅴ41的顶端设置圆台形点击柱46,所述的点击臂32的夹子47上设置配重块48,所述的电机ⅲ42、电机ⅳ43、电机ⅴ44与电机ⅵ45装入防潮框49内。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自带键盘,并且自带支撑架,使用更便捷,且各种角度更适合平时使用。

2.本发明的底座可以实现移动充电,不仅可以适用于本智能终端,还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灯终端。

3.本发明的底座可以放大音量,适合老年人及听力不好的人群。

4.本发明的点击臂既可以电机返回键,又可以点击屏幕上的链接,使用方便。

5.本发明的直线电机所带机械臂配合圆台形滑动柱使用,实现网页页面的上下滑动,圆台形滑动柱与屏幕接触面为仿生皮肤,圆台形点击柱与屏幕接触面也为仿生皮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键盘与限位板、支撑板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点击臂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a)直线电机示意图(b)机械臂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逻辑信号流程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单片机电路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按键电路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复位电路图。

附图11是本发明(a)电机ⅲ(b)电机ⅳ(c)电机ⅴ(d)电机ⅵ的电路图。

附图12是本发明无线收发电路图。

附图13是本发明电机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其组成包括:长方形外壳体1,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正面设置屏幕2,所述的屏幕2的右侧设置功能区3,所述的功能区3上设置耳机插孔4、圆形充电孔5与一组翻转usb插口6,

所述的翻转usb插口6所在端开有卡线凹槽51,

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背面底端设置键盘连接线卡口7,所述的键盘连接线卡口7的上方设置转轴ⅰ8,所述的转轴ⅰ8连接支撑板9,所述的支撑板9折叠连接限位板10,所述的限位板10与长方形外壳体1相贴合的面上设置卡条52,所述的限位板10内插入键盘11,所述的键盘11侧面的usb接口12通过键盘连接线连接翻转usb插口6。

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背面底端的上方设置增高垫13,所述的增高垫13的高度与转轴ⅰ8相同,

所述的键盘11的外端设置转轴ⅱ14,所述的转轴ⅱ14连接增高片15,所述的增高片15配合键盘11使用,防止键盘11与限位板10内槽的连接端因外力作用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竖直插入底座16内,所述的底座16内的下方设置功放器17,所述的功放器17的下方设置充电口18与出电口19,所述的底座16的凹槽内设置充电滑轨20,所述的充电滑轨20上滑动充电头21,所述的充电头21配合长方形外壳体1的充电口使用,所述的长方形外壳体1的充电口设置在长方形外壳体1的左侧面,所述的充电滑轨20的底端设有充电池,所述的充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头21;

所述的底座16上方为敞口框22,所述的敞口框22的左侧边框开有限位孔23,所述的限位孔23内插入限位杆50,所述的限位杆50上连接直线电机轨道24,所述的直线电机轨道24上运行直线电机机身25,所述的直线电机机身25上设置电机ⅰ26,所述的电机ⅰ26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板27,所述的转动板27上通过电机支架28固定设置电机ⅱ29,所述的电机ⅱ29的输出轴上连接四节机械臂30,四节机械臂为现有技术,所述的四节机械臂30的顶端设置圆台形滑动柱31。

进一步的,所述的敞口框22的左侧边框或敞口框22的右侧边框夹有点击臂32,所述的点击臂32包括支杆ⅰ33,

所述的支杆ⅰ33通过联轴器ⅰ34连接支杆ⅱ35,

所述的支杆ⅱ35通过联轴器ⅱ36连接支杆ⅲ37,

所述的支杆ⅲ37通过联轴器ⅲ38连接支杆ⅳ39,

所述的支杆ⅳ39通过联轴器ⅳ40连接支杆ⅴ41,

所述的联轴器ⅰ34连接电机ⅲ42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ⅱ36连接电机ⅳ43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ⅲ38连接电机ⅴ44的输出轴,

所述的联轴器ⅳ40连接电机ⅵ45的输出轴,

所述的支杆ⅴ41的顶端设置圆台形点击柱46,所述的点击臂32的夹子47上设置配重块48,所述的电机ⅲ42、电机ⅳ43、电机ⅴ44与电机ⅵ45装入防潮框49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ⅲ42、电机ⅳ43、电机ⅴ44与电机ⅵ45均接收单片机u1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u1接收无线收发电路ⅱ的信号,所述的无线收发电路ⅱ接收无线收发电路ⅰ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u1还控制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ⅰ26与电机ⅱ29,所述的单片机u1接收按键的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u1的3号端连接接口j1的1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4号端连接接口j1的2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5号端连接接口j1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6号端连接接口j1的4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20号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u1的25号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4的集电极c连接电机mb4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所述的单片机u1的26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电机mb3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所述的单片机u1的27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机mb2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所述的单片机u1的28号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电机mb1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所述的接口j1的1号端还连接开关k1的一端,所述的接口j1的2号端还连接开关k2的一端,所述的接口j1的3号端还连接开关k3的一端,所述的接口j1的4号端还连接开关k4的一端,所述的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k2的另一端、开关k3的另一端与开关k4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工作电压vcc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接口j2的3号端,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5的基极b连接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与开关rstk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开关rstk的另一端后连接工作电压vcc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收发电路ⅰ与无线收发电路ⅱ结构相同,所述的无线收发电路ⅱ包括无线收发模块u5的1号端连接接口ji2的3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2号端连接接口ji2的4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3号端连接接口ji2的5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4号端连接接口ji2的6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5号端连接接口ji2的7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6号端连接接口ji2的8号端,

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7号端连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18号端、无线收发模块u5的15号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8号端连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14号端后接地,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9号端连接晶振cy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10号端连接晶振cy4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容c2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11号端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与电感l6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一端与无线收发模块u5的12号端,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13号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与电感l5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9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0的一端与接口j9的1号端,所述的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9的2号端接地;

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16号端串联电阻r17后连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17号端与无线收发模块u5的20号端后接地,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5的19号端串联电容c15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机ⅰ26与电机ⅱ29,所述的电机ⅰ26的正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机ⅰ26的负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机ⅱ29的正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机ⅱ29的负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容c37的另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一端、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5的另一端并联二极管d6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另一端、芯片u2的1号端与芯片u2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2的9号端并联电压vdd端、电容c35的一端与电容c38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5的另一端与电容c38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本专利的屏幕为触摸屏,其触控、上网等功能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2

利用实施例1的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的使用方法,将支撑板9向前翻折,使长方形外壳体1的底端卡入卡条52,抽出键盘11,将增高片15弯折垫入键盘11的下端,连接usb接口12与翻转usb插口6,

声音不够大时或需要充电时将本智能终端放入底座16内,将充电头21插入本智能终端的充电口,安装限位杆50到限位孔23上,控制直线电机机身25移动,控制四节机械臂30与其连接的圆台形滑动柱31滑动屏幕或点击屏幕,

还可以将夹子47夹在敞口框22的左侧边框或敞口框22的右侧边框,控制圆台形点击柱46进行点击屏幕。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