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619发布日期:2019-02-12 23:0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笔记本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笔记本电脑包括翻盖模式和平板模式。笔记本电脑在翻盖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来操控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在平板模式下,笔记本电脑可以当做平板电脑使用,也即用户可以通过屏幕触控来操控笔记本电脑。

相关技术中,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屏、本体和转轴,显示屏和本体通过转轴连接。当笔记本电脑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用户需要抬起本体,再把显示屏翻转到本体中键盘面的背面,显示屏的外壳和本体的外壳接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本体和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

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连接;

所述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滑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滑轨内;

所述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用于所述显示屏相较于所述本体进行滑动和/或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滑动旋转部件,所述本体上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

一个滑动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内,另一个滑动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旋转部件包括:轴体、滑动部件和旋转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轴体上;

所述滑动部件,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滑动部件滑动;

所述旋转部件,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固定部件和第一转轴;

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和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为空心转轴,用于通过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线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嵌入所述显示屏内,且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块和固定轴;

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块和第二转轴;

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体、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的左侧面设置所述第一滑轨,所述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所述第二滑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的左边缘区域内设置所述第一滑轨,所述本体的右边缘区域内设置所述第二滑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支撑件;

所述多个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或者,所述多个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

所述多个支撑件,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板模式时,支撑所述显示屏,防止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接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将显示屏相较于本体,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将显示屏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当电子设备由平板模式切换为翻盖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将显示屏相较于本体,向反方向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将显示屏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翻盖模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切换模式时,不需要抬起本体和移动本体,只需将显示屏滑动一定距离和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即使当前电子设备存在外接线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切换过程中的操作;并且,切换过程中不会影响显示屏的上下方向,从而方便了用户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翻盖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平板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滑动旋转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滑动旋转部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滑动旋转部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显示屏,2-本体,21-滑轨,3-滑动旋转部件,31-轴体,32-滑动部件,321-滑块,322-第二转轴,33-旋转部件,331-固定部件,332-第一转轴,4-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1、本体2和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

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连接;

本体2上设置至少一个滑轨21,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至少一个滑轨21内;

至少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用于显示屏1相较于本体2进行滑动和/或旋转。

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滑轨21的数量和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相同。当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为一个时,滑轨21的数量为一个;当滑动旋转部件3的数量为两个时,滑轨21的数量为两个。

当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时,在本体2上设置一个滑轨21。该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该一个滑轨21内。该一个滑轨21可以设置于本体2的左侧面、本体2的右侧面、本体2的上表面的左边缘区域或者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该一个滑轨21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当该一个滑轨21设置于本体2的右侧面,滑动旋转部件3的一端设置于本体2右侧面的滑轨21内,另一端连接显示屏1的右侧面,也即该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显示屏1的右侧面和本体2的右侧面之间;当该一个滑轨21设置于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时,滑动旋转部件3的一端设置于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的滑轨21内,另一端连接显示屏1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也即该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显示屏1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和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之间。

当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滑动旋转部件3时,在本体2上设置两个滑轨21,分别为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第一滑轨内,另一个滑动旋转部件3设置于第二滑轨内。两个滑动旋转部件3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两个滑动旋转部件3相同。当在本体2上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时,可以在本体2的左侧面设置第一滑轨,在本体2的右侧面设置第二滑轨;或者在本体2的上表面的左边缘区域内设置第一滑轨,本体2的右边缘区域内设置第二滑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在本体2的左侧面设置第一滑轨,在本体2的右侧面设置第二滑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体2的上表面的左边缘区域是指本体2的上表面中键盘面的左端和本体2的上表面的左端之间的区域,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区域是指本体2的上表面中键盘面的右端和本体2的上表面的右端之间的区域。

另外,当在本体2的侧面设置滑轨21时,可以在本体2侧面靠近上表面的位置设置滑轨21,以保证在本体2的侧面留出足够的面积布置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多媒体界面)、耳机孔等接口,其中usb接口可以为普通接口或者type-cusb接口。

滑轨21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滑轨21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滑轨21可以为内凹槽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的上表面和本体2的上表面接触时,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参见图2。当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呈一定角度,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翻盖模式,参见图3。当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上表面接触时,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平板模式,参见图4。当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部件32将显示屏1沿滑轨21滑动第一距离后,通过旋转部件33将显示屏1旋转第一角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当电子设备由平板模式切换为翻盖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部件32将显示屏1沿滑轨21向反方向滑动第一距离,通过旋转部件33将显示屏1反方向旋转第一角度。

第一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一距离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距离和本体2的宽度可以相同;当本体2的宽度为25厘米时,第一距离为25厘米。第一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一角度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角度可以为90度。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用户需要抬起本体2,再把显示屏1翻转到本体2中键盘面的背面,显示屏1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下表面接触,本体2的上表面和桌面或者其他物体接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并且,当电子设备切换模式时,如果当前电子设备中存在外接线的情况时,用户可能还需要先将外接线拔出,避免在切换模式时,影响外接线的连接情况。另外,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需要先将显示屏1竖直旋转180度,然后将显示屏1水平旋转90度,显示屏1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但显示屏1的上下方向颠倒,需要再将电子设备整体水平旋转180度,操作复杂。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在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时,不需要抬起本体2和移动本体2,只需将显示屏1滑动一定距离和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即使当前电子设备存在外接线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并且不会影响显示屏1的上下方向,从而方便了用户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滑动旋转部件3包括:轴体31、滑动部件32和旋转部件33,该滑动部件32和该旋转部件33分别设置于该轴体31上。滑动部件32,用于显示屏1通过该滑动部件32滑动;旋转部件33,用于显示屏1通过该旋转部件33旋转。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轴体31可以设置成较小的尺寸,从而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外观简洁,避免影响视觉效果。

显示屏1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显示屏1的尺寸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显示屏1的尺寸可以为14寸、15寸或者17寸。

本体2的尺寸和显示屏1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本体2的尺寸和显示屏1的尺寸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相较于本体2,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当电子设备由平板模式切换为翻盖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相较于本体2,向反方向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翻盖模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切换模式时,不需要抬起本体2和移动本体2,只需将显示屏1滑动一定距离和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即使当前电子设备存在外接线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切换过程中的操作;并且,切换过程中不会影响显示屏1的上下方向,从而方便了用户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部件33包括:固定部件331和第一转轴332;

固定部件331的一端和显示屏1连接,固定部件331的另一端和第一转轴332的一端连接;

第一转轴332的另一端固定在轴体31上。

其中,固定部件331的一端嵌入显示屏1内,且与显示屏1连接。固定部件331和显示屏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可拆卸连接可以为丝扣连接或者螺钉连接。当固定部件331和显示屏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时,固定部件331上设有螺孔,螺钉通过固定部件331上的螺孔将固定部件331和显示屏1连接。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旋转部件33基本隐藏在本体2内,外部没有大尺寸外露的部件,外观简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可以通过线缆或者无线传输进行数据通信。

当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通过线缆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转轴332可以为空心转轴,用于通过显示屏1与本体2之间的线缆。其中线缆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线缆的长度可以满足显示屏1滑动的最大距离,和/或显示屏1旋转最大角度。

当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通过无线传输进行数据通信时,该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例如,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以为红外线、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方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无线传输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通过无线传输进行数据通信时,可以避免布置线缆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繁琐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动部件32包括:滑块321和固定轴322;滑块321与固定轴322的一端连接,固定轴322的另一端固定在轴体31上。

当滑动部件32包括滑块321和固定轴322时,滑块321的底端和滑轨21连接,滑块321的一端和固定轴322的一端连接,固定轴322的另一端和轴体31连接,固定在轴体31上;固定部件331的一端嵌入显示屏1内,与显示屏1连接,固定部件331的另一端和第一转轴332的一端连接,第一转轴332的另一端和轴体31连接,固定在轴体31上。滑块321可以在滑轨21上滑动,从而实现显示屏1的滑动;第一转轴332可以旋转,从而实现显示屏1的旋转。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滑动部件32包括:滑块321和第二转轴323;

滑块321与第二转轴323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323的另一端固定在轴体31上。

当滑动部件32包括滑块321和第二转轴323时,滑块321的底端和滑轨21连接,滑块321的一端和第二转轴323连接,第二转轴323的另一端和轴体31连接,固定在轴体31上;固定部件331的一端嵌入显示屏1内,与显示屏1连接,固定部件331的另一端和第一转轴332的一端连接,第一转轴332的另一端和轴体31连接,固定在轴体31上。滑块321可以在滑轨21上前后滑动,从而实现显示屏1的滑动;第一转轴332和第二转轴323均可以旋转,从而实现显示屏1更大角度的旋转。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显示屏1和本体2之间通过线缆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转轴332和第二转轴323均不与本体2两侧的外接线干涉,避免影响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

滑块321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滑块321的尺寸不作具体限定。滑块32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滑块32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参见图7,轴体3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轴体3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轴体31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长方体或者立方体。轴体31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轴体31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当轴体31的形状为圆柱体时,圆柱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直径可以为1厘米,圆柱体的高度可以为0.2厘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体31、滑动部件32和旋转部件33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当轴体31、滑动部件32和旋转部件33之间固定连接时,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支撑件4;

多个支撑件4分别设置于本体2的上表面,或者,多个支撑件4分别设置于显示屏1的下表面;

多个支撑件4,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平板模式时,支撑显示屏1,防止显示屏1的下表面与本体2的上表面接触。

支撑件4可以为任一能够支撑的部件。例如,支撑件4可以为支架或者突出点等。当支撑件4为突出点时,突出点可以为任一形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突出点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突出点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等。并且,该突出点的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

支撑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支撑件4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支撑件4的数量可以2、4或者6等。多个支撑件4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多个支撑件4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当支撑件4的数量为4个时,可以设置在本体2的上表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或者设置在显示屏1的下表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支撑件4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平板模式时,支撑显示屏1,防止显示屏1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上表面接触,造成误触,同时还能避免对本体2的上表面尤其是上表面上的键盘面造成磨损,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由翻盖模式切换为平板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相较于本体2,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平板模式。当电子设备由平板模式切换为翻盖模式时,可以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相较于本体2,向反方向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滑动旋转部件3将显示屏1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翻盖模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转轴和滑轨21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显示屏1的滑动和旋转。在切换模式时,不需要抬起本体2和移动本体2,只需将显示屏1滑动一定距离和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即使当前电子设备存在外接线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切换过程中的操作;并且,切换过程中不会影响显示屏1的上下方向,从而方便了用户操作,简单方便。因此,该电子设备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控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