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352发布日期:2018-10-12 23:3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板信号切换装置,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全面性及多样化,对服务器产品配置的随机性和灵活性要求也更高,而周期、成本是服务器产品面对市场需求必须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例如,Purley平台的两路服务器,共有两个CPU,每个CPU有48个lane的PCIe,有些客户要求其中8个lane的PCIe总线提供PCIe扩展,有些客户要求为这部分lane可以提高CPU与PCH之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因此,为了让同一款产品能够满足这两方面要求,需要进行信号切换处理,目前,实现主板上信号切换方式主要有以下有三种:

一、使用switch芯片进行CPU与PCH、PCIe扩展之间的切换,一路总线进入switch芯片,从switch芯片出来后分成两路总线,分别连接PCIe扩展和PCH,参见附图1所示。此方式的弊端是,主板上需要增加switch芯片,且不管需求是哪种,PCIe链路都会经过这switch芯片,提高链路损耗,降低链路性能,同时主板上始终有这个芯片,增加Bom成本

二、使用连接器扩展PCIe,同时将PCH的PCIe总线引出至另一连接器,当需要CPU和PCH互联时,则通过cable连接这两个连接器,参见附图2所示。此方式的弊端是,板上会多两个连接器,增加Bom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链路的长度,降低链路性能。

三、使用电容叠焊盘实现切换功能,参见附图3所示。此方式的弊端是,在RX链路上有两个电容,会大大降低链路的性能,另外还要有两套主板Bom,不同需求焊在PCB板上的电容也不一样,这样在板卡管控上较复杂,难以实现多需求使用同一块板卡的要求。

上述三种服务器主板的信号切换方式均存在链路损耗和成本增大的缺陷,因此,需要对服务器主板上的信号切换方式的改进。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162507U)公开了“一种PCIE总线的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装置及与切换装置连接的Oculink总线缆;切换装置包括:第一CPU,第二CPU,十二个Oculink连接器,两个PCIE卡槽以及两个PCIE Mezz卡连接器;第一Oculink线缆和第二Oculink线缆分别用于连接PCIE链路,实现CPU的PCIE信号到PCIE slot或者PCIE Mezz卡连接器的切换。第一Oculink线缆和第二Oculink线缆还分别用于连接CPU端和Device端的PCIE信号,每根线缆最大可支持一组PCIEx4信号。该切换机构通过将Oculink连接器布置在主板之上,每个连接器可连接Oculink线缆的其中一端,有效降低主板层叠,减少成本,但依然存在链路损耗和成本增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的服务器主板的信号切换系统中存在链路损耗和成本增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包括带有A、B、C连接端的三向连接器,其中,A连接端与CPU的PCIe总线连接通讯,B、C连接端分别与PCH端、PCIe扩展端的总线连接通讯,所述三向连接器上设有切换开关,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将CPU在PCH端、PCIe扩展端之间择一连接通讯。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所述三向连接器通过A、B、C连接端的多个pin脚固定在PCB板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三向连接器的外部,包括设置在三向连接器内部的多个活动探针,所述活动探针用于将A连接端与B、C连接端择一切换。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三向连接器的内部,包括多个逻辑控制器,逻辑控制器与主板上的BMC连接,用于将A连接端与B、C连接端择一切换。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所述三向连接器为Y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三向连接器可以灵活满足多用户的不同需求方案,方便不同需求之间的切换,不需要更换板卡设计,操作简单,用户可以自行切换。除此外,三向连接器也可以用于除PCIe总线外的其他总线互联系统,同时根据不同的总线数量配套不同规格的连接器。

2、本实用新型的三向连接器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快速的进行A-B或A-C信号总线的切换,不会产生新的链路损耗,由于采用机械式或由主板BMC控制切换方式,成本低,便于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的使用switch芯片进行主板信号切换的原理图;

图2是现有的使用连接器扩展进行主板信号切换的原理图;

图3是现有的使用电容叠焊盘进行主板信号切换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安装在PCB上的PIN脚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包括带有A、B、C连接端的三向连接器,其中,A连接端与CPU的PCIe总线连接通讯,B、C连接端分别与PCH端、PCIe扩展端的总线连接通讯,所述三向连接器上设有切换开关,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将CPU在PCH端、PCIe扩展端之间择一连接通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三向连接器包括A、B、C三个方向的连接端,其中A连接端的pin脚与从CPU端过来的PCIe总线连接,B连接端的pin脚与PCH的PCIe总线连接,C连接端的pin脚与PCIE扩展的总线连接。

三向连接器上的切换开关具有2中形式,一种为机械式的切换开关,可以设置在三向连接器的外部,包括设置在三向连接器内部的多个活动探针,活动探针用于将A连接端与B、C连接端择一切换。另一种为电控制的逻辑控制器设置在三向连接器的内部,受主板BMC信号触发切换,用于将A连接端与B、C连接端择一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三向连接器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快速的进行A-B或A-C信号总线的切换,不会产生新的链路损耗,由于采用机械式或由主板BMC控制切换方式,成本低,便于操作和使用。三向连接器也可以用于除PCIe总线外的其他总线互联系统,同时根据不同的总线数量配套不同规格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